每天什么时候阅读好 每天阅读时间多长好

网友提问:

你现在每天花多少时间阅读?阅读有哪些好处?

优质回答:

作家张立宪先生,在一次《圆桌派》的节目里说道:

“一个人读书,如果读了很多书以后变得越来越有心里优越感,越来越觉得读这种书的人就罪该万死,读这样书的人就活该让我看不起,这样的人就不配叫读书人。”

此话一出,在座其余嘉宾都不约而同的频频点头认同,是啊,多少号称自己热爱读书的人,总会有意无意的在人前露出骄傲的神色,眉目倨傲似可鄙睨众生,仿佛裹上一层镀金的光辉,只因别人读的书没他多。

但这样的人算是个有文化有涵养的读书人吗?绝对不是。

肯定的说,这样的人是白读书了。

书的内容没有通过大脑的充分分析、理解和被吸收,这样的读书方式不带思考,让自身没明白读书的本质;那不是炫耀的资本不是高高在上的俯视,而是经年累月中滋养人生,开拓视野,打开思维和打造人格底蕴的知识库。

01、书是一个“生命体”,学会用大脑与书对话沟通。

那么怎样读书才是对的?有益的?利用大脑的?

脑科学家茂木健一郎的《如何用阅读改造大脑》一书中明确表明,用恰当的读书方式,通过磨练语言能力可以达到锻炼大脑的作用。

虽然人类大脑只被开发了5%,但就凭这仅有的5%,也可以通过阅读改造大脑,打造和up grade(提升)自己的思维。

书是由语言构成的,作者认为语言正是人脑信息表达中最为浓缩的精华,而读书不仅仅是单次或单方面的行为,书就如同一位带来生机的“友人”,可以与之多番交流、沟通,通过深入了解后解锁新思路;亦可对它抒发情感,在人生路上的某个时刻或许还可拯救一颗茫然的人心。

书同时也是大脑发育的最佳养料。被压缩的语言存储在大脑里,时间会帮你回味、书写会帮你应用,这些语言信息一直被使用和消化,从而达到锻炼大脑的高效率。

02、书是一面“照见自己成长的镜子”。

“阅读,并不是将信息原封不动地复制到大脑。”

有的人越读书越有灵性,是学会发现和积累书中的知识,再通过大脑的发酵和成长,一旦知识落户大脑,就会形成个人的思想行为,成为自己独立思考培育出的知识,这就是“站在了巨人的肩上”。

“所谓的知性,正是指能够多大程度上站在多人的立场考虑问题。”

读书总会遇上自己不了解的信息,可能是文化差异、社会阶层落差或见识面的宽窄导致的。

而这时刻,要学会异身而处,站在他人的立场看待事物本质,正是打破自己固有的见解,接受新信息的最佳时机;积少成多,累积的知识量多了,形成了读书的智慧,思维和格局就会提升,人生也就因此而增加了阅历的厚度。

“不论时代如何发展,我们人类都必须不断地使用语言。”

从中国著名的四大名著到海外的经典文学,从金融股票到心灵鸡汤文等,都是用文字和语言演绎了不一样经典。时代发展的同时语言也被提炼,尤其经过时间检验的经典书籍,语言的运用使其文章表达上已至巅峰状态。

03、利于大脑吸收的4个技能。

以读此书的需求为例,我给自己总结了4个需要掌握的技巧如下:

1:杂读。

知识会分领域但不分割,所有知识都会存在一定的联系。阅读的涉猎越广所得到的知识就越多,这样的自由度能提升人生的高度和格局,毕竟除了样貌,丰富的言谈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第一印象。

2:同时读多本书。

一般再喜欢的书也会有自己不感兴趣的部分,如果不想跳读,不妨先放下,换别的书继续读,换个心情或许会萌生别的感悟;每日10页,集百家之言、不一样的观点,压缩了时间成本,短时间里也许看到不一样的风景!

3:结识不同圈子的朋友。

对于自己不熟悉的新事物总是容易生出好奇心,尤其是身边亲密的朋友说出,更会加深自己的印象和信任度。这是一种知识、文化传播,例如一书内容过于晦涩难懂,不妨咨询精读了的朋友,通过他的语言而获得便捷清晰的信息。

4:珍惜纸质书籍。

现在是互联网高速发展时代,一切信息都显得唾手可得却又真假难辨,再者,得之太易就不会重视其中的知识含量。电子书虽然也读,但它只存在网络,浏览容易产生混乱感;但纸质书是有条不紊的浏览属性,有重量和厚度,拿在手上就建立了与书的情感交流,这种体验是电子书给不了的。

阅读不是“体力活”但一定是“脑力活”,作者说“不论到什么年纪大脑都能得到锻炼”,因为大脑拥有化辛苦为快乐的能力,所谓苦尽甘来,大脑会在获得美好回报时分泌出令人开心的多巴胺,满满成就感给人自信。

不小看每次的阅读,不论10页还是10分钟,每天所积累所获得的,都会在脑里形成优质的土壤。

看看,阅读真的没有那么难,人与书之间绝不止于一面之缘,每一次阅读都是新交流新相识,通过沟通了解书本的世界和观点,有助于我们自省人生,思想的飞跃、格局的拓展就在这个时候。

其他网友回答

【三宝妈】

我现在每天花2个小时阅读,2个小时写书评。

我说的阅读,是真正读一本书,不包括读公众号,资讯上面的文章。

其实我的目标是60分钟高效阅读一本书,但我的知识体系还没有建立,目前速度达不到那么快,因为我每天一本书的计划刚刚进行了1个月。

但我相信,半年以后我的速度会有相当大的提升,到时候再来更新。

阅读的好处太多了。大家都说了很多,今天我就说一个最意外的吧——阅读能减肥。

你可别不信,这在我身上真实的发生了。从4月10日我开始践行阅读,到今天5月13日,一个月瘦了6斤。

当然虽然这并不是什么动不动一下掉二三十斤的改变,但我的体重基数本身不大,而且也没有刻意减肥。加上抑制住了疫情期间持续增重的趋势,所以效果我还是很满意的。

为什么阅读能减肥?我也思考了一下,我想应该是以下几点原因:

1.没时间找吃的。

开始阅读后,我每天的零散时间基本上都用来读书或者写书评了,根本没时间寻东西吃。

2.阅读后,人的满足感强了,不需要通过食欲来获取满足感。

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在家的时候只要家里有零食或者吃的,总是忍不住路过的时候捏一把,吃一口。累积的力量是巨大的,一口一口的后果就是体重飙升。

为什么我们控制不住自己的嘴巴?我想是因为对生活的不满足在食物上的投射。我期待成为更好的自己,但我行动上做不到,因此想要更好的欲望得不到满足,总要有个地方发泄。而对食物的欲望是最容易满足的。

而阅读后,心里每天洋溢的都是满足感,成就感。因此就无需从食物上获得啦。

3.对自身的观察和反省能力的加强

经典的自我启迪类书籍中,有很多关于对人类本能的剖析。比如,《你的生存本能正在杀死你》,《潜意识》等,阅读这些书籍的过程中,就一定会与自己的体验和感悟相联系。吃饭的时候,之前的自己会迫不及待的狼吞虎咽,吃到打饱嗝为止。阅读之后,就会明白人的身体不需要很多能量,在吃到八分饱的时候就可以停下了。因为腹部的饱胀感传到大脑需要时间,实际这时候你已经吃饱了。

而且因为快餐和即时通信的发展,人类对生存本能的忍耐度大大被削弱。想要的东西马上就要买到,想吃的也等不了太久,如何学习控制自己的这些生存本能,增强延迟满足的能力,就成了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对这些书籍的阅读,会让我们更客观地看待自己的饮食,在吃饭的时候更加理性。

所以如果你也有瘦身的需求,哈哈,来阅读吧,真正可以做到学习变美两不误,完美!

其他网友回答

感谢邀请

我现在基本一天会花两个小时来阅读。一个小时主要是阅读一些资讯类app: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一点资讯、网易新闻类的,了解一些资讯和时事热点事件

另外一个小时是在睡前阅读纸质书,最近在看高铭的《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这本书是前两年大火的书籍,今年加印了,新增了10个上一版没有的章节,看完会做一些笔记,写写自己阅读后的想法。

说到阅读的好处,我觉得对于我自己有以下几个好处:

1. 对工作:更容易找到选题

现在上班在地铁上看手机已经成为很多人的习惯,我第一份工作在媒体公司,带我的前辈就说作为媒体人,上班的第一件事一定是看半小时的手机,看什么?看微博热搜、看朋友圈爆款、看行业内的最新动态,一边了解社会动态,一边为自己找选题和素材。

2.对生活:让生活更有仪式感

睡前看一小时的书,我觉得很大一个意义是让我沉下心来,就好似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阅读的过程中,逐渐消解这一天的喜怒哀乐,所有情绪都只化作平静。一方书桌、一盏暖黄色的台灯、一个精美的笔记本,足以成为一整天最大的享受

3.对内心:多了更多思考

书籍,不论古今中外,都是作者对于内心想法的表达,或是一些经验总结,所以阅读其实就是在和各种各样的人对话,在了解用其他角度看问题。在这种和其他人思想碰撞的过程中,我们也会去思考自己本身的一些问题,而拥有思考的能力,我认为是一个人最宝贵的财富。

以上就是我对于阅读和阅读的好处的一些浅显见解,如果你也喜欢我的回答,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青榄教育,也欢迎私信我和我学习交流。

其他网友回答

我现在每天至少花半小时以上时间在阅读上面,就跟每天要吃饭一样,阅读已经成为了一种精神食粮。

01阅读是一种自我救赎

生活的真相并不是我们幻想中的那样美好,在每一个让我觉得过不去的关卡,因为阅读的习惯,让我更理性智慧的去面对那些生活里的难。

我感谢高中遇见的那本励志向上又有趣牛皮纸杂志,感谢高考前夕看到的汪国真诗集,感谢现在总有能为我解开谜底,打开另一本的各种书籍。

今天听到萌主说了一句话:“这3年让我改变最大的3件事,就是阅读,写作和手帐,如果现在不让我做这3件事,这对我是一种冷暴力。”

我很感同身受,阅读对于我来说也完全是一种自我救赎,在阅读中解救各种阶段的自己。

02阅读的本质是思考

要说阅读带给我什么,最重要的一点是阅读让我一直都保持思考,而因为会思考,生活,学习,工作起来都会更通畅,更往高处走。

看事情的角度会变得更丰富,目标更长远,视野更广阔。

生活怎么可能不卡顿,思考就是那个加速修复的通融器。

我总觉得阅读和写作是相依并存,互相扶持的,因为阅读会产生思考,思考有需要写作,谁也离不开谁。

03阅读书籍也阅读自我

阅读是一趟奇妙的旅程,我们跟作者对话,也跟自己对话,旅程中的记忆点就是你的真实状。

你是什么样的人,你当下是什么状态,需求什么,渴求什么,对应的你就会在书中看到什么,所有书中的记忆点都是围绕你自身来提取的。

所以,就像“视网膜效应”一样,当我们自己拥有一件东西或一项特征时,我们就会比平常人更会注意到别人是否跟我们一样具备这种特征。

阅读是一种悄无声息的自我察觉,你会从中慢慢看清自己。

我很喜欢罗曼罗兰的一句话:“谁都不会死读一本书,每个人都从书中研究自己,要不是发现自己就是控制自己。”

阅读还真是场自我游戏,我也很喜欢这个巨大的游乐场。

其他网友回答

每天阅读的时间不等,这要看每天各种事情的安排给自己留出来多少时间。总得来说,我个人的自由时间还是挺多的,除了阅读,就是写作,但是对于一个女人来说,最重要的事还是买菜做饭这类消耗时间的事,它们就占据了我大量的时间,导致读书写作只能抽时间来进行。

平均下来,每天阅读的时间怎么也在一两个小时吧,因为写作也是非常占用时间的。

阅读的好处那是不必说了。阅读可以升华灵魂,可以超然于世外,说得再接地气一点那就是,阅读可以挣工资。就像古人所说的,书中自有黄金屋。这个年代不比古代了,读书人寒酸得不得了,现在的社会,读书的人比不读书的人有更高的境界与选择。我个人通过读书最终走上了写作的道路,通过阅读让自己找到自己的心灵之路,不轻易受制于人,对事物有自己的看法,不人云亦云。即使终日坐在家中,看似与外界无似关联,但是思想并不僵化。阅读不是了解嘈杂的世事,因为世事如浮云,终究都会散去成空,只有思想与灵魂会久久地驻扎在人的体内,使人得以立足。

每日阅读,可以让心灵回归宁静,思想可以触及人类历史创造的瑰宝。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