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伦比亚的倒影简介(哥伦比亚的倒影写了啥)

文采最好十本名著?

01 | 《在黑暗的河流上》

作者:席慕蓉

内容介绍:《在黑暗的河流上》席慕蓉文集。当灯火逐盏熄灭,在黑暗的河流上被你听遗落了的一切,终于,只能成为,你的昔日,我的昨夜……

02 | 《胭脂盆地》

作者:简媜

内容介绍:《胭脂盆地》一书大量记录了台北盆地;或者应该说,记录一个尚未根治漂泊宿疾的中年灵魂“我”在名为“台北”城市里的见习生涯。本书曾获第二十届台湾文艺散文奖及台湾联合报“读书人”最佳书奖。

03 | 《呼兰河传》

作者:萧红

内容介绍:《呼兰河传》描写了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东北小镇呼兰(哈尔滨市呼兰县)的风土人情,真实而生动地再现了当地老百姓平凡、卑琐、落后的生活现状和得过且过、平庸、愚昧的精神状态。

04 | 《哥伦比亚的倒影》

作者:木心

内容介绍:《哥伦比亚的倒影》是木心的第一部简体中文版作品,内中选编《九月初九》、《哥伦比亚的倒影》、《上海赋》等最能表现木心行文风格的散文13篇。

05 | 《撒哈拉的故事》

作者:三毛

内容介绍:三毛作品中最脍炙人口当属《撒哈拉的故事》,本书由十几篇精彩动人的散文结合而成,其中《沙漠中的饭店》,是三毛适应荒凉单调的沙漠生活后,重新拾笔的第一篇文章,从此之后,三毛便写出一系列以沙漠为背景的故事,倾倒了全世界的华文读者。

06 | 《生死桥》

作者:李碧华

内容介绍:《生死桥》讲述了民国时期三个天桥儿女怀玉、丹丹、志高的命运及他们之间的情感纠葛。梨园子弟艰辛学艺一朝成名,却因不敌诱惑而断送前程;影艺圈内为谋宠上位不惜争风吃醋、明枪暗箭……人物命运诡秘惨烈,情节曲折动人,文字精练流丽,是李碧华对天桥梨园、上海十里洋场及至对民国北京、上海人情世相所作的风情画,读之令人惊心动魄,回味无穷。

07 | 《丰饶之海》

作者:三岛由纪夫

内容介绍:《丰饶之海》(1965-1970)四部曲包括《春雪》、《奔马》、《晓寺》、《天人五衰》四部长篇小说。《丰饶之海》为三岛由纪夫的绝笔之作,作品将他的浪漫、唯美与古典主义发挥到了尽美之境,为三岛的文学生涯画上了句号。

08 |《漫长的告别》

作者:雷蒙德·钱德勒

内容介绍:《漫长的告别》是雷蒙德·钱德勒最重要的一本小说,它是钱德勒风格的集大成者。这部作品发表于1953年,是作者的第六部长篇,荣获了“爱伦·坡奖”年度最佳小说。故事讲述一个优雅有礼的酒鬼和一个贫穷高贵的私家侦探相遇,会发生怎样一种诚挚而悲伤的友谊?伦诺克斯酒醉后被马洛送回,他稍后寄來一张五千美元的巨钞做为感谢和告別,然而,一连串谋杀,却使这个告別绵绵不绝……

09 | 《雪国》

作者:川端康成

内容介绍:《雪国》是川端康成最高代表作,其间描绘的虚无之美、洁净之美与悲哀之美达到极致,令人怦然心动,又惆怅不已。故事由驶往雪国的列车开始,窗外不停掠过的暮景,映着玻璃上照出的少女的双眸,扑朔迷离。舞蹈艺术研究者岛村前后三次前往白雪皑皑的北国山村,与当地的艺伎驹子,以及萍水相逢的少女叶子,陷入爱恋纠葛,簌簌落下的雪掩盖了一切爱与徒劳……

10 | 《愿你与这世界温暖相拥》

作者:毕淑敏

内容介绍:世间总会有些事情不像我们想的那样,生活在一个简单粗暴的世界,内心要保持柔软安宁。这里不讲大道理,没有教条指南,只是与你分享一些心灵平和的主张、与世界相处的态度和拥有幸福的提醒,让你成为更好的自己。

精辟的文笔?

文笔的精髓,应在于“得宜”两个字。华丽的文辞也好,恢弘的气度也好,都应该结合文章的内涵,此时此地这样写最为合适的才算做好。

《在黑暗的河流上》席慕容——我终生所爱慕的人啊,曲终人散后,不管我是要哭泣着或是微笑着与你道别,我都会庆幸曾与你同台。

《胭脂盆地》筒媜——我看倦了风景,走累了路,你是否愿意变成酒色石头,让我把余生靠一靠。

《哥伦比亚的倒影》木心——现在回想起来,真是可怕的预言,我的一生中确实多的是这种事,比越窑的盌,珍贵百倍千倍万倍的物和人,都一一脱手而去,有的甚至是碎了的,那是那浮氽的盌,随之而去的,是我的童年。

哥伦比亚为什么叫哥伦比亚?

哥伦比亚是美国国家的诗歌化的名字[1],在20世纪初之后直接使用这个词代表美国的使用频率已经大幅下降了。(除了音乐中,如仍旧在时常播放的“哥伦比亚,海洋的宝石”以及副总统之歌:“哥伦比亚万岁”,也是曾经的美国国歌)这同时也是华盛顿D.C中C代表的含义。还有CBS电视频道的全名,哥伦比亚广播系统。

专有名词(proper noun)哥伦比亚在英语中被广泛使用,衍生自美洲大陆公认的最初发现者:哥伦布。也因此被广泛地和美洲相联系。还有“哥伦比亚前”的形容词形容哥伦布等美洲探险家抵达之前的美洲。

哥伦比亚也是美国的人格化物(personification),和男性山姆大叔、英国的布列塔尼、约翰牛和法国的玛丽安(法国政府的女性化身,即手持火炬的自由女神),被视为20世纪早期的政治符号化形象。

因为和国家哥伦比亚Colombia的同名,这个词的使用存在歧义,因此虽然美国人大量使用,但并未被加以通用。

可以类比我国的中华的自称,属于带有民族自豪感觉的自我称谓,就像非华人基本不可能叫中国“中华”(大中华区[2]之类已经是翻译了,准确翻译是大中国区(待确认)),也鲜有非美国人对美国做此称呼。著名作家木心著有用到这个词作为书名的散文集《哥伦比亚的倒影》[3]

而从拟人化的用法看,西方语境中也存在对于中国的同类塑造,可惜使用的是被丑化且带有邪恶意味的“满大人”的形象拟人。

人只是导管出处?

木心《哥伦比亚的倒影》“人不是容器,人是导管,快乐流过,悲哀流过,导管只是导管。各种快乐悲哀流过流过,一直到死,导管才空了。疯子就是导管的淤塞和破裂。”

木心(1927年2月14日—2011年12月21日),本名孙璞,字仰中,号牧心,笔名木心。中国当代作家、画家。1927年出生于浙江省嘉兴市桐乡乌镇东栅。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2011年12月21日3时逝世于故乡乌镇,享年84岁。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