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村
图|周村
英制国际学校中学部90后教职人员
全文约2000字?阅读需要5分钟?
很多不明就里的学生认为只有中国才有“语文”,其实这是不对的。不仅中国有语文,其他任何国家都有语文。语文,是语言和文学的合称,当然这里的“文”也可以指代文字和文化,“语文”二字之前可以点缀上任何一个国家的国名,每一个国家都有他们的母语课,即语文课。
我们中国内地小初高12年的“语文”准确地说应该叫做“中国语文”,不过因为社会约定俗成和大众习惯性的理解,我们省略掉了“中国”这一前缀。“中国语文”如果不用全称,也可以简称成“中文”,或者像台湾省一样称之为“国文”。中国的语文课叫中国语文,那么英国的语文课就叫英国语文。在香港特区,四门高考核心科目就包括中国语文和英国语文,而选修课里还有一门和中文相关的课——中国文学。
搞清楚了“语文”的概念,我们再来看看语文教材。跟中国语文不太一样的是,很多国家的语文课不一定有固定教材,所以课文的概念稍显虚无;而中国语文则基本都是有固定版本的教材的,所以课文的意识非常浓厚。
在内地中小学,语文学科一直以来存在的一个争议点,“教材上的课文考试又不考,那为什么要费那么大劲儿去学课文呢?”小学阶段,语文学科涉及到字词辨析和诗词填空的客观题较多,课文的存在自然就有非常大的必要性。但是,到了初高中阶段之后,能够直接从课文中找到的考试答案实在是凤毛麟角,可以说大部分的考试内容和范围都与课文没有直接且客观的联系。那么,我们为什么要花这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分析一篇又一篇的课文呢?
要探究“我们为什么要学课文?”这一问题,不妨反向推导,我们平时是怎么去分析语文教材中的课文的?
???整本教材
?研究目录
“文体”是语文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意识和概念,即可以解释成“文学体裁”,也可以解释成“文章体裁”或者“文本体裁”,体裁又称样式或体制。通过研究目录,我们第一步就是要厘清哪些文字是文学作品,哪些文字又是非文学作品。提到文学作品的时候,一定要知道诗歌、散文、小说和戏剧这四种文学体裁的区别。另外,文体又指代文章体裁,即文章是通过什么样的形式进行谋篇布局的,因此我们又一定要知道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和应用文等常见文章体裁或形式的区别。最后,不管是什么类型的作品(非文学/文学)或者文章体裁,我们一定要了解几种主流的表达方式:叙述/记叙、议论、抒情、描写和说明。很多时候一篇文章的表达方式不是单一的,可能既有叙述,也有议论,即“夹叙夹议”,甚至可能还会运用多种的说明手法。
?统计作家
拿到一本教材之后除了要研究目录和文章标题外,还要通过制作清单或者表格的方式统计涉及到的作家有哪些,做到心中有数。比如提到唐宋八大家,你要知道韩柳修、三苏、曾巩王;另外,先秦文学主要涉及到哪些作品?汉魏六朝部分又出现了什么作家?唐宋时期的名家有哪些?元明清时期以及现当代又收纳了哪些具有代表性的作家?诸如此类的问题都要成竹在胸。
统计作家的目的不只是为了单纯地进行数理统计分析,而是让师生在教学/学习之前对教材有个全局性的把控,正所谓,“家中有粮,心中不慌”。就像美国的K-12中小学教育提倡课前的”Can Do Statement”一样,要先了解学习框架、目标和梗概,再设定合理的期待值和执行力参数。
统计作家这部分是我从文学史角度思考后得出的观点,虽然初高中的语文考试不会直接针对这两项对你提问,但是上完语文课之后应该要对学过的课文和作家熟稔于心,甚至是要对一些有代表性的“标签”信手拈来。这些内化之后的软实力不是在做无用功,而是会丰富你的文学常识。从一个作家出发,从一篇代表作出发,从一个特定的术语出发,都能够以点带面地去进行纵深研究,这些都是在为语文考试积累素材,储蓄能量。
???单篇课文
?知人论世
从文学史的大框架下去简单了解作者背景和代表作品。比如提到苏轼,你要知道是“好吃嘴儿”;提到王维,你要知道是“诗佛”;提到阮籍,你要知道是“装疯卖傻,一生谨慎”。
?提纲挈领
阅读之前,通过导入活动大致揣摩和推测文章的内容及主旨思想。
?文本细读
即通读全文。划分课文结构,并找出行文之间的内在联系。
?咬文嚼字
这部分不仅是“汉语言文字学”的范畴,还涉及语音和语法。如果基础没打牢,可能就会像很多连“的、得、地”都不分的新闻记者一样文法千疮百孔、漏洞百出。还有,很多时候我们对专有名词定义的不理解实际上就是我们对汉字本身的不理解。比如我们学习英语过程中有“状语”一词,很多人其实都不知道究竟什么是状语,对于为什么要用“状”往往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拆文解字之后可以发现,“状”除了形状、外貌等基础意思外,还有一层意思是“叙述、描写”,这也就不难理解了。状语实则就是起描写和叙述作用的语义成分。比如以“我高兴地唱歌”这个句子为例,作为副词的“高兴地/happily”就是状语。
另外,中国学生经常深陷的一些“恶性循环”还包括非常执迷于一些大而空的“虚词”,一回答问题就必定套用一些诸如“生动形象”、“衬托”、“烘托”、“铺垫”等文学分析的术语,最后就只是在用“问题”回答问题,并没有深入到阅读理解的本质——共情。
?打破砂锅
即打破砂锅问到底。通过文学分析的专业术语来进行深度地、细致地、纵深地提问、假设、探索、对比、分析、解读等。
?归纳总结
即要用自己的话精简凝练地概括出文章的关键要点、内容主旨和心得体会,并整理出涉及到的文学术语,比如驳论、咏物寄意、以小见大等等。另外,为了掌握故事内容和脉络,不妨试着像学习历史一样去学习语文课文。提到某篇文章,就能立马想起其主旨句;提到某种写作技巧,就能立马联系到某篇作品;提到某篇古文,就能立马勾连到对应的历史事件。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