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三国时期的正史中,你觉得谁是最智勇双全的人?
优质回答:
这是个有趣而且值得探讨的问题,三国我们大家都很熟悉,但大家学习三国大多是通过《三国演义》了解的,但是在三国正史中,情况是与《三国演义》是有些差别的,那么谁是三国正史中最智勇双全的人呢?当然,这其实也是很难评判的,毕竟三国时间之长,有很多人甚至终其一生也没有过对垒,所以也难分高下,下面就列举几个我认为比较智勇双全的人吧。
周瑜
周瑜在历史上不仅不如《三国演义》中说的那般小气不堪,反而是一个有勇有谋的将领。
周瑜是东汉末年名将,洛阳令周异之子,他长壮有姿貌、精音律,江东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语。周瑜少与孙策交好,21岁起随孙策奔赴战场平定江东,后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任,周瑜将兵赴丧,以中护军的身份与长史张昭共掌众事。建安十三年 (208年),周瑜率军与刘备联合,于赤壁之战中大败曹操,由此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又率军大破曹仁,拜偏将军领南郡太守。建安十五年(210年)病逝于巴丘,年仅36岁。作为武将的周瑜亲上阵杀敌,作为文官的周瑜,妙计安东吴,可以说周瑜若不早死,能否三分天下还未可知呢。
正史上周瑜“性度恢廓”“实奇才也”,孙权称赞周瑜有“王佐之资”,范成大誉之为“世间豪杰英雄士、江左风流美丈夫”。宋徽宗时追尊其为平虏伯。位列唐武庙六十四将、宋武庙七十二将之一。
姜维
作为武将出身的姜维,英勇自然不用多说,不然也不会被诸葛亮,蒋琬先后重用,被看作诸葛亮接班人的他,他的智谋自然也毋庸置疑。其战绩也是毋庸置疑的,诸葛亮去世后姜维在蜀汉开始崭露头角,费祎死后姜维开始独掌军权,继续率领蜀汉军队北伐曹魏,与曹魏名将邓艾、陈泰、郭淮等多次交手,姜维北伐总计大胜两次;小胜三次;相距不克四次;大败一次,小败一次。在蜀国后期也是官拜大将军。
当然,三国人才辈出,智勇双全的人还有很多,如果您有更多想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进行进一步讨论。
其他网友回答
三国时代人才不少,但论最有代表性的 还是曹操
1、政治
再担任济南相时,成绩斐然,一郡清平
长吏受取贪饕,依倚贵势,历前相不见举;闻太祖至,咸皆举免,小大震怖,奸宄遁逃,窜入他郡。政教大行,一郡清平——《魏书》
2、制度
创立 霸府制度, 天子五庙,
草创九品中正制
“汉末丧乱,魏武始基,军中仓卒,权立九品,盖以论人才优劣,非谓世族高卑–《宋书恩幸传》
厉行薄葬制度
《宋书.礼志二》云:“魏武帝作终令曰:‘古之葬者,必在瘠薄之地,其规西原上为寿陵。因高为基,不封不树……金珥珠玉铜铁之物,一不得送。文帝遵奉,无所增加……汉礼明器甚多,自是皆省矣
草创租调制
3 武力
丹阳兵叛乱,曹操亲手杀死数十人,从乱军中杀出来
魏书曰:兵谋叛,夜烧太祖帐,太祖手剑杀数十人,馀皆披靡,乃得出营;其不叛者五百馀人。
4、文学
曹操文学 不用多说,建安三曹 。其观沧海 龟虽寿 等 至今传唱
5、建筑
曹操改变了汉南北二宫的架构,把皇城区集中,这点曹丕在重建洛阳时沿用,日后各朝也如此。其次邺城西北的三台是有守备功能,这就是张宾口中的邺有三台之固,日后以此借鉴,洛阳西北所修金墉城。最后邺城算是有考古遗跡证实已经有中轴线的都城(中阳门大街),又引申出里坊的发展,城规划更划一齐整。
6、法律
首创科和为《魏律》蓝本
曹操不是全盘沿用汉律令,鉴于汉臣的身份,也不便大幅改动包含诸汉帝的令,避免遭其他诸侯非议下另寻他途,这就是科(规定犯罪与刑罚的法律条文,也称作事条)
7、军事。
军事不用多说,只举下面一个例子便已足够
公与荀彧书曰:”贼来追吾,虽日行数里,吾策之,到安众,破绣必矣。”到安众,绣与表兵合守险,公军前后受敌。公乃夜凿险为地道,悉过辎重,设奇兵。会明,贼谓公为遁也,悉军来追。乃纵奇兵步骑夹攻,大破之
8书法,
书断称曹操的书法尤工章草,雄逸绝伦
魏武帝姓曹氏,讳操,字孟德,沛国谯人。尤工章草,雄逸绝伦,年六十六薨。张华云:“汉安平崔瑗子寔、弘农张芝弟昶并善书,而魏武亚焉。”
另外在科普下,
崔瑗 和杜度 合称崔杜,草圣张芝学习崔杜草书自此大成,而张芝曾经这么说,自己上比崔、杜不足,下方罗 (晖) 、赵(袭) 有余。
张昶虽然不如他哥张芝,但是也是被称为亚圣的人物
张昶,字文舒,伯英季弟,为黄门侍郎。尤善章草,家风不坠,奕叶清华,书类伯英,时入谓之“亚圣”
所以必须曹操!
其他网友回答
孙策 姜维 吧 武力不低,智商也高。综合能力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