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意味着什么 茶是文化吗

网友提问:

你个人觉得所谓的茶文化到底是什么?

优质回答:

一日,某出版社编辑向一茶界写家约稿,要求写一本茶文化的书,并提出:“你写了很多本茶书,但写的是茶史而不是茶文化。”听者愕然,惶恐不知所以。

什么是茶文化呢?中华茶文化源远流长,素有五千年茶文化、三千年酒文化之称。而真正的茶文化从唐朝的陆羽“茶经”始,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朵奇葩,茶文化涉及的方方面面很多,诸如种养、沏茶、嗅闻、赏茶、品鉴、茶诗、茶联、茶书、茶画、茶故事等,都展现出不同的茶文化。

然则,茶文化的精髓是茶道,茶道是茶文化的主要载体,中国茶道的基本精神是“”和静怡真”的哲学思想。和—中国茶道的哲学思想核心,融合了儒释道三家文化的精华;静—中国茶道讲求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物我玄会、内省自性、澡雪心灵、追寻自我、以茶养生;喝茶乃“怡”神、欣喜、快乐。身心俱悦,物我两忘,使品饮者的精神升华。智者乐水,仁者乐山。从茶道中得到生理上的快感,精神上的满足和心灵上的“怡”悦;而“真”为中国茶道的终极追求,也是道家的哲学范畴。一为追物之真,二为追情之真,三是追性之真,四是求道之真。“真”既是中国茶道的起点,又是中国茶道的终点。

无论如何,茶道中人是把茶视为珍贵、高尚的饮料,饮茶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是一种艺术,或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手段。或者简单地归纳为:茶道是品茗的方法和意境。

有人把载歌载舞的茶艺表演视为茶文化,注重表面一板一式的流程功夫,而不是如何把茶泡的更纯粹、更高级、更好喝;把豪华包装、镀金镀银,大面积使用色彩浓艳充满化学味的包装视为茶文化,实则是打着茶文化的幌子搞的是商业广告那一套,是茶文化的道具而不是主要演员,是一种狭隘的茶文化观。

其他网友回答

提起茶文化,很多人不约而同的想到了茶艺,想到了茶楼及茶展上的茶艺表演:俊俏少女,手提茶壶,一会来个蜻蜓点水,关公巡城,一会再来个苏秦背剑,凤凰三点头。看起来很花哨,也很很美。如果认为这就是茶文化,那就太狭隘了。

茶艺表演,是茶社赚钱手段,是利益集团对茶艺过度宣传的结果。一些所谓的专家受利益驱使,践踏和扭曲了古老的茶文化。茶无非是或煮或泡,无论你怎么折腾,茶还是那个茶,味还是那个味。

茶文化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茶的物质文化是摸得着,看得见的文化。包括茶的起源,种植,采摘,制作,及煮泡品饮(包含水和茶器)。茶的精神文化摸不着,看不见的文化。包括茶性,茶理,茶道。

茶文化的核心是茶道,茶艺是茶道的外在表现形式,茶道是内涵。简单说,茶道就是喝茶的道理,它告诉人们,茶的属性,是寒性还是温性,喜阴还是喜光,茶有那些成分,喝茶有那些好处,再上升一个高度,揭示茶与佛,茶与道家,茶与人生的关系。

煮一壶茶,或泡一杯茶,其实简简单单。掌握茶的原理,就能泡出一杯馥郁芳香的好茶。

其他网友回答

就好比一只孔雀,要有漂亮的羽毛才满搭。

其他网友回答

伪文化盘踞着整个茶叶界的末端——消费市场,只要一谈到茶,十之八九抬出“茶文化”这一怪胎式的词素。互动恶性膨胀式传播成为这个行业长期以来的毒瘤,一大批持初高中文化程度的人在城市里每个与茶相关的角落数落着不懂“茶文化”的高级知识分子。这些高知受教之后再传出去,茶文化的真实性得以转变为写实化。听专家说的如何如何,听名家说的茶叶应该怎么样泡才好?

中国茶学专业的高材生大多学的是茶的前端技术,他们对市场上谈的茶文化基本不关心,在他们看来,好象茶文化是属于历史文明学科,他们很少有认为自己的种、培、制才是真正的茶学文化。

好吧,茶文化是历史学,历史学算不算科学呢?当然不能完全算。那么,动不动采用“茶文化博大精深”这一句子的合理性在那?现阶段的答案是在劳动部门,他们每年成批成量地制式化量产“茶艺师”。开始,有很多人以为这个名称代表茶文化主体,后来人们慢慢发现,这名称就是针对没有文化的失业人口做的一个月再就业培训。高级一点的,就是职业技术学院为了让他们的毕业学生能找到一个不是很累的职业,从而开班培训的产物。这样培训出来的茶艺师是茶文化源生主体,不瞎扯就对得起良心了。这现象直接导致一些茶企业在用人方面,居然跟风着招人时,要求持有这种类似“茶叶扫盲证”方可入职,样子是日本茶道宗匠千玄室到中国来谋生都不可能,他一没证,二不会背茶叶名。

当走遍全国各地“茶文化”场所,感受到的是家具文化和玉器、瓷器、古玩等文化体系,关于茶文化,你找不到什么才算得上,放两本茶书?挂几张历史茶人照?摆一堆茶具?这类场所只需要将茶换成咖啡或酒,就是咖啡馆或酒馆,如果换成餐,那自然就是餐馆。因此,太多的茶爱好者,大可不必以为那样的茶店茶馆就是具有茶文化气息的地方。

茶文化的出现就是误区的分水岭,茶不具有任何文化基础,它就是一种植物,不是原子弹上天那么深不可测。中国茶,从种到喝,一直都处于技术粗加工领略,非要谈文化,那也就是一系列的加工技术文化

其他网友回答

我是清悠初见,很荣幸回答这个问题。

导语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中国茶的发现和利用已有四千七百多年的历史,且长盛不衰,传遍全球。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发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盛于宋代,普及于明清之时。中国茶文化糅合佛、儒、道诸派思想,独成一体,是中国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同时,茶也已成为全世界最大众化、最受欢迎、最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绿色饮料。一、什么是茶文化

茶文化的内涵其实就是中国文化的内涵的一种具体表现和中国文化而论之。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谓,茶文化的精神内涵即是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品茶等习惯与中国的文化内涵和礼仪相结合形成的一种具有鲜明中国文化特征的一种文化现象,也可以说是一种礼节现象。礼在中国古代用于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礼作为中国社会的道德规范和生活准则,对汉族精神素质的修养起了重要作用;同时,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礼不断被赋予新的内容,和中国的一些生活中的习惯与形式相融合,形成了各类中国特色的文化现象。茶文化是中国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文化。中国不仅是茶叶的原产地之一,而且,在中国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区,至今仍有着丰富多样的饮茶习惯和风俗。

二、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一)三国以前的茶文化启蒙

很多书籍把茶的发现时间定为公元前2737-2697年,其历史可推到三皇五帝。东汉华佗《食经》中:“苦茶久食,益意思”记录了茶的医学价值。西汉以将茶的产地县命名为“荼陵”,即湖南的茶陵。到三国魏代《广雅》中已最早记载了饼茶的制法和饮用:荆巴间采叶作饼,叶老者饼成,以米膏出之。茶以物质形式出现而渗透至其他人文科学而形成茶文化。

(二)晋代、南北朝茶文化的萌芽

  随着文人饮茶之兴起,有关茶的诗词歌赋日渐问世,茶已经脱离作为一般形态的饮食走入文化圈,起着一定的精神、社会作用。

(三)唐代茶文化的形成

  780年陆羽著《茶经》,是唐代茶文化形成的标志。其概括了茶的自然和人文科学双重内容,探讨了饮茶艺术,把儒、道、佛三教融入饮茶中,首创中国茶道精神。以后又出现大量茶书、茶诗,有《茶述》、《煎茶水记》、《采茶记》、《十六汤品》等。唐代茶文化的形成与禅教的兴起有关,因茶有提神益思,生精止渴功能,故寺庙崇尚饮茶,在寺院周围植茶树,制定茶礼、设茶堂、选茶头,专呈茶事活动。在唐代形成的中国茶道分宫廷茶道、寺院茶礼、文人茶道。

(四)宋代茶文化的兴盛

宋代茶业已有很大发展,推动了茶叶文化的发展,在文人中出现了专业品茶社团,有官员组成的“汤社”、佛教徒的“千人社”等。宋太祖赵匡胤是位嗜茶之士,在宫庭中设立茶事机关,宫廷用茶已分等级。茶仪已成礼制,赐茶已成皇帝笼络大臣、眷怀亲族的重要手段,还赐给国外使节。至于下层社会,茶文化更是生机活泼,有人迁徙,邻里要“献茶”、有客来,要敬“元宝茶”,定婚时要“下茶”,结婚时要“定茶”,同房时要“合茶”。民间斗茶风起,带来了采制烹点的一系列变化。

(五)明、清茶文化的普及

此时已出现蒸青、炒青、烘青等各茶类,茶的饮用已改成“撮泡法”,明代不少文人雅士留有传世之作,如唐伯虎的《烹茶画卷》、《品茶图》,文徵明的《惠山茶会记》、《陆羽烹茶图》、《品茶图》等。茶类的增多,泡茶的技艺有别,茶具的款式、质地、花纹千姿百态。到清朝茶叶出口已成一种正式行业,茶书、茶事、茶诗不计其数。

(六)现代茶文化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茶叶从1949的年产7500T发展到1998年的60余万T。茶物质财富的大量增加为我国茶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1982年,在杭州成立了第一个以宏扬茶文化为宗旨的社会团体–“茶人之家”,1983年湖北成立“陆羽茶文化研究会”,1990年“中国茶人联谊会”在北京成立,1993年“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在湖洲成立,1991年中国茶叶博物馆在杭州西湖乡正式开放。1998年中国国际和平茶文化交流馆建成。随着茶文化的兴起,各地茶艺馆越办越多。国际茶文化研讨会已开到第五界,吸引了日、韩、美、斯及港台地区纷纷参加。各省各市及主产茶县份份主办“茶叶节”,如福建武夷市的岩茶节、云南的普洱茶节,浙江新昌、泰顺、湖北英山、河南信阳的茶叶节不胜枚举。都以茶为载体,促进全面的经济贸易发展。

三、茶文化对现代社会的意义

茶在满足人类物质生活方面,表现出广泛的实用性。在中国,茶是生活必需品之一,食用、治病、解渴都需要用到茶。唐代刘贞亮在《茶十德》中曾将饮茶的功德归纳为十项:以茶散闷气,以茶驱腥气,以茶养生气,以茶除疠气,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尝滋味,以茶养身体,以茶可雅心,以茶可行道。

其中“利礼仁”、“表敬意”、“可雅心”、“可行道”等就是属于茶道范围。因此,除了增进人们健康、促进茶业经济发展、弘扬传统文化之外,还可以将茶文化的社会功能简化归纳为下列三个方面。

一是以茶雅心,陶冶个人情操。茶道中中“清”、“寂”、“廉”、“美”、“静”、等,侧重于个人的修身养性,通过茶艺活动来提高个人道德品质和文化修养。

二是以茶敬客,协调人际关系。茶道中的“和”、“敬”、“融”、“理”、“伦”等,侧重于人际关系的调整,要求和诚处世,敬人爱民,化解矛盾,增进团结,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

三是以茶行道,净化社会风气。在当今的现实生活中,商品大潮汹涌,生活节奏加快,竞争激烈,人心浮躁,心理易于失衡。而茶文化是一种雅静、健康的文化,它能使人们绷紧的心灵之弦得以松弛,倾斜的心理得以平衡。以“和”为核心的茶道精神,提倡和诚处世,以礼待人,对人多奉献一点爱心、一份理解,建立和睦相处、相互尊重、互相关心的新型人际关系,因此,必然有利于社会风气的净化。

四是实用与娱乐的结合。随着茶综合利用开发的进展,茶的利用已渗透到多种行业。近年来,开展的多种形式的茶文化活动,如茶文化节、茶艺表演、茶文化旅游、茶文化休闲等,就是以茶文化活动为主体,满足人们品茗、休闲、观光、旅游和饱览山河美景的需求,同时与茶文化活动相关行业的发展,又能促进经济发展,同样也体现了实用与娱乐相结合。总之,在茶文化中,蕴含着进步的历史观和世界观,它以健康、向上及平和的心态,去鼓励人类实现社会进步的理想和目标。

结语

中国茶文化虽然在每个时代有不同的形态与茗饮方式,但其精神内涵与中国传统诸家思想相融合,呈现出一种较为综合的样态。台湾学者张宏庸认为中国茶文化主要融入了儒、释、道、墨四家思想精髓,其在《茶艺》一书的绪言中对此作了精到的总结:“墨子崇尚‘真’的科学精神,是中国茗饮文化的主流。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