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下岗的人是怎么生活的 90年代有多少人下岗

网友提问:

90年代下岗的人,现在都在做什么工作?

优质回答:

这个问题出的很有历史意义,当年国有企业实行砸三铁,就是以铁手段,铁面孔,铁心肠去砸铁饭碗,铁工资,铁交椅,废除平均主义大锅饭,来调动企业人们生产积极性,使国有企业充满活力。

结果是工人的铁饭碗真砸了,许多地方铁工资铁交椅砸的革命不够,甚至就是形式主义,国企普遍实行减员增效,大批工人下岗自谋生路。

二十多年过去了,这些下岗自谋生路的工人做什么工作呢?我因为工作关系参加过这方面的调研?从天津市开看,因为保留的国有企业比较多,因为政府关怀和下岗职工人数不算很多,下岗职工生活水平明显高于东北地区等地的下岗职工。

天津的这些下岗职工有极少数成长企业家,有房地产开发商,有实体企业法人代表。有一些人参加学习成为理发师,律师,教师,按摩师等等,有些人开出租车谋生,有些人开饭馆谋生,也有一些有真才实学的人去外资企业民营企业大显身手,成为企业高管,也有些低文化低技能的人为私企打工,也有些人是个体工商户,最后还没有职业的下岗职工,天津市各级政府培训他们,基本上都是在公安交管,城市管理,社区管理岗位上就业。

其他网友回答

都在做,叫自己的孩子别当工人,必须考公务员。

其他网友回答

90年代下岗的那批人是真不容易!多数人没有人脉关系,只能从事底层的体力劳动,赚着微薄的收入,艰难地养家糊口!甚至有些人连固定工作都找不到,到处打零工,还有的多年失业,度日艰难。一些人无钱交纳社保,以至于无退休金可拿!有技能的可到外企、私企做技术工人,但也不长久。无技术的做搬运、保安等,年老体衰后就失业了。现在,很多人处于无业状态。我一个发小就是如此过来的,现在没人雇佣,失业在家,父母都不在了,又结不起婚,只能孤独终老。不想评论当年的下岗,但企业是当时领导管理的,工人只是打工者。改制后,领导都成了老板,工人就被下岗,其实就是直接遣散。

其他网友回答

“热乎玉米,热乎的甜玉米”每天清晨,当小区上空回响着这高亢嘹亮又略带沧桑的吆喝声,大家知道张大姐两口子又出摊了,也该起床了。不了解情况的人一定很奇怪,小区保安是干啥吃的,咋就允许她们进来呢?业主们难道没有意见吗?

张大姐叫张凤玲,原来是粮店的职工,她丈夫叫李东峰,曾经在供销社当过售货员。想当年,两口子在本地也算是个家喻户晓的人物,虽然只是个普通工人,但身份特殊。没想到真应了那句老话~三十年河东 三十年河西,两口子在90年代下岗后,成了风里来雨里去,走街串巷,靠做点小生意度日的商贩,和原来简直判若两人。

我是1984年来到本地的,八九十年代,虽然已经改革开放,但计划经济依然无处不在,粮店、供销社等关系老百姓生活的单位还是炙手可热。因为人活在世,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谁都不能免俗,所以,除了同事以外,那些年我接触最多的就是张凤玲和李东峰这样的牛人了。

说她们两口子是牛人,50后、60后和70后的朋友肯定深有体会。当时的城镇居民无论是粮食还是日用品,可不是有钱就什么能买到的,不少东西除了钱还得有“票”,比如粮票、布票、肉票、油票、自行车票、手表票等等,数不胜数。当然,如果朋友们以为有了这两样就齐活就OK了,那就太天真了。去粮店买粮食,你就得给那里的人陪笑了,哪袋米,哪袋面质量好,人家知道。关系到位的话,她一高兴就会给你称好的,否则的话,那就不好说了。去供销社买日用品,也是同样的道理。

和大多数势利眼的人不一样,张凤玲和李东峰为人正直,从来不看人下菜碟。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当她们下岗落魄之后,小镇里的人都对她们高看一眼,小区门卫开绿灯,居民没怨言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回到题主的问题~90年代下岗的人,现在都在做什么工作?

我所在的长白山地区是东北传统的老工业基地之一,自五六十年代GJ大力开发以来,煤炭、林业等资源性企业曾盛极一时,吸引了QG各地特别是山东的人纷至沓来。

但进入90年代以后,随着资源日益枯竭,加之企业改革步伐的加快,涌现出了一大批下岗人员。这批人中,有的外出打工,有的做点小买卖,都挺不容易的,好在大多数人都已经或即将到了退休的年纪,虽然养老金只有可怜的一两千,两三千,毕竟有了份保障。像前面讲到的张凤玲现在每个月的养老金是2100元,李东峰稍多些,有2900元。两个人加起来5000块左右,按说在我们这个十八线小城市也够花了,但由于还要帮儿子帮孙子,所以六十多岁的人了,还在起五更爬半夜地奔波着。

说起来我们应该感谢这批下岗职工,正是有了他们的牺牲和奉献,才使得当年的GY企业改革得以顺利进行,在此,由衷祝福他们开心快乐,幸福安康!

其他网友回答

基本上都在打工,从事一些粗犷型的,他们被企业抛弃,只能从事一些简单的 技术活。过去的很多厂都是一种特型的企业 ,所有的专业都是很特定的,比如军工企业, 化肥厂,供销社,林场 等,他们就没有别的技能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