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宰相王安石是不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王安石为什么是唐宋八大家

网友提问:

唐宋八大家里的王安石在北宋到底是忠臣还是奸臣?

优质回答:

应该是各抒己见,并没有所谓的忠臣或者奸臣。他和苏轼等人只是政见上出现了分歧,归根究底还是想要为宋朝创造一个更好的社会。

对于王安石的第一印象是来源于课本上的《伤仲永》,觉得他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仲永这位年少成名的人为何会江郎才尽。后来是通过各种周边小说,知道他和苏轼之间的故事,看黄州花,取长江水等,足见他的拗。

后来看了相关的书籍,这才发现王安石根本与北宋王朝格格不入。因为他的思想超前,《读孟尝君传》中,寥寥数笔就与如今大公司纳新的要求一致,高标准人才才能吸引更多有才人的齐聚一堂,“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可以说,王安石的很多思想都是为民办事实的,可惜手底下的班底太弱了,顶头又没有长久的保护伞,这才使得他的变法失败。不然,北宋也不会那样狼狈了。

其他网友回答

既然你知道王安石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这“八大家”都具有非常正面的褒奖含义,那么他应是“忠”还是“奸”呢?要知道宋朝时还有不少书画文采俱佳的奸臣(蔡京秦桧之类),他们是不可能被人归入“大家”之列的。

对于王安石这样的改革家,有的只是利益冲突、文化理念冲突产生的不同评价,即便是攻击他的人(苏轼、司马光等都跟他不和)也不会从“忠奸”角度去论述其人。看看商鞅的变法就知道,当时除了秦孝公,朝中多数老臣都是巨大的反对力量,反对他的那些人也未必就是“坏人、奸臣”。王安石变法同样是受到了神宗皇帝的支持,反对者扳不动皇帝,于是只好从太后那里着手,这当时的曲折是非也是不好简单地用好坏区分的。

如果单纯从文学角度去论述,“唐宋八大家”文风中都蕴含着各自的抱负和理念,对世人的正面影响还是很大的,一位“奸臣”怎可能如此名垂青史?

其他网友回答

对于王安石而言,不应以忠奸来分。从当时历史背景下来说,他是一名激进改革家,并进行了变法。我们还学过什么保甲法,方田均税法,青苗法,农田水利法等。只可惜遭到了以司马光为首保守派反对,变法最终失败。

两人代表不同阶层的利益团队,互相斗争实属正常,后人不能以忠奸来简单区分。但两人文学造诣可以说是一时瑜亮,难分伯仲。王安石能位列“唐宋八大家”,文学成就自不必说。司马光编纂的《资治通鉴》也被鲁迅先生称赞“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我等今人多多学习,就没必要去探讨是非曲直,谁忠谁奸了。

其他网友回答

列举历史上一些名大头对王安石的评价,几乎对王荆公人品都是肯定的,对变法的否定集中在南宋一朝和元朝官修《宋史》,南宋亡了民间学者基本上都是正面评价了。没见过明清两代官方对王安石变法的评价,官方到了民国以后都是正面评价了。

人言安石奸邪,则毁之太过;但不晓事,又执拗耳。

—北宋·司马光

司马光是王安石政敌,但对王安石人品持肯定态度。

夫面垢不忘洗,衣垢不忘浣,此人之至情也。今也不然,衣臣虏之衣,食犬彘之食,囚首丧面而谈诗书,此岂其情也哉!

—北宋·苏洵《辨奸论》

苏洵主要是说王安石邋遢,

巩之友有王安石者,文甚古,行称其文。虽已得科名,然居今知王安石者上少也。彼诚自重,不愿知于人。然如此人,古今不常有。如今时所急,虽无常人千万不害也,顾如安石,此不可失也。

—北宋·曾巩《再与欧阳舍人书》

曾巩肯定了王安石的文章和品格。

荆公学佛,所谓:“吾以为龙又无角,吾以为蛇又有足”者也。然余尝熟观其风度,真视富贵如浮云,不溺于财利酒色,一世之伟人也。暮年小诗,雅丽精绝,脱去流俗,不可以常理待之也。

—北宋·黄庭坚《跋王荆公禅简》

黄庭坚肯定了王安石的品行和文章。

以文章节行高一世,而尤以道德经济为己任。被遇神宗,致位宰相,世方仰其有为,庶几复见二帝三王之盛。而安石乃汲汲以财利兵革为先务,引用凶邪,排摈忠直,躁迫强戾,使天下之人,嚣然丧其乐生之心。卒之群奸嗣虐,流毒四海,至于崇宁、宣和之际,而祸乱极矣。

—南宋·朱熹

朱熹的说法是南宋时期占主流的一种观点,对王安石持负面评价,主要是觉得王安石之后朝廷太乱,是王安石当宰相时任用小人的缘故,导致靖康国难。宋朝党争、靖康国难这么重大的历史问题,以王安石的历史地位,这个锅他还不配背。

公畴昔之学问,熙甯之事业,举不遁乎使还之书。而排公者,或谓容悦,或谓迎合,或谓变其所守,或谓乖其所学,是尚得为知公者乎?英迈特往,不屑于流俗声色利达之习,介然无毫毛得以入于其心,洁白之操,寒于冰霜,公之质也。扫俗学之凡陋,振弊法之因循,道术必为孔孟,勋绩必为伊周,公之志也。不期人之知,而声光烨奕,一时钜公名贤,为之左次,公之得此,岂偶然哉。

—南宋·陆九渊

陆九渊否定王安石变法,但是肯定了王安石的品格。

公以瞑眩之药,攻治之於先;司马公又以瞑眩之药,溃乱之於後,遂使国论屡摇,民心再扰云云。毅然翻久定之案,可谓桑梓情深矣。

—明·章衮《序王临川集》

明嘉靖年间的学者、御史,王安石老乡。

荆公廉洁高尚,浩然有古人正己以正天下之意。及既出也,慨然欲尧舜三代其君。

且公之施为,亦彰彰有效矣。用薛向、张商英等治国用,用王韶、熊本等治兵,西灭吐蕃,南平洞蛮,夺夏人五十二砦,高丽来朝,宋几振矣。

—清·颜元

颜元这个评价是正面的,也是比较客观的。

荆公之时,国家全盛,熙河之捷,扩地数千里,开国百年以来所未有者。南渡以后,元祐诸贤之子孙,及苏程之门人故吏,发愤于党禁之祸,以攻蔡京为未足,乃以败乱之由,推原于荆公,皆妄说也。其实徽钦之祸,由于蔡京。蔡京之用,由于温公。而龟山之用,又由于蔡京,波澜相推,全与荆公无涉。

——清·蔡上翔《王荆公年谱考略》

《王荆公年谱考略》是蔡上翔历经27个春秋,参阅正史及百家杂说数千卷,经慎密考证,于嘉庆九年(1804)著成。应该说这个评价是比较权威的。

若乃于三代下求完人,惟公庶足以当之矣。悠悠千年,间生伟人,此国史之光。

以不世出之杰,而蒙天下之诟,易世而未之湔者,在泰西则有克林威尔,而在吾国则荆公。

—梁启超

梁启超的评价虽然夸张,和那个救济存亡的时代有关。但看看历史,改革者的下场通常不会很好,而且成功的改革者下场比失败的似乎还惨。看看商鞅、晁错、桑弘羊、张居正,改革有巨大的人身安全风险,改革者评价两极分化是常见现象。

王安石,欲行其意而托于古,注《周礼》,作《字说》,其文章亦傲睨汉唐,如此可谓有专门之学者矣,而卒以败者,无通识,并不周知社会之故,而行不适之策也。

—毛泽东《致萧子升信》

毛的观点也比较客观,肯定了文学贡献,说了变法失败的原因是不周知社会。

王安石能在今日引起中外学者的兴趣,端在他的经济思想和我们的眼光接近。他的所谓“新法”,要不外将财政税收大规模的商业化。他与司马光争论时,提出“不加赋而国用足”的理论,其方针乃是先用官僚资本刺激商品的生产与流通。如果经济的额量扩大,则税率不变,国库的总收入仍可以增加。这也是现代国家理财者所共信的原则,只是执行于11世纪的北宋,则不合实际。

—黄仁宇

黄仁宇指出了王安石变法在经济、财政上的成功,这个是有史料作证的。

《文献通考》记载:改革前的国家税收,景德时为6829700石,皇佑中降到338457石,治平中回升到12298700石,而改革后的熙宁十年(1077年)剧增到52101029石,即使与治平时相比也增长了4倍。中央积蓄的钱粟,“数十百巨万”,作为户部的经费,“可以支二十年之用”,这个变化实在是巨大的。

王安石文学上的价值,古往今来那么多同行都给了肯定,是无可争议的。

王安石品行高洁,清廉朴素,性格执拗,仪表邋遢,天下为公,有出色行政才能。

后世否定王安石变法,肇始于南宋朝廷认为靖康国难是王安石变法祸结,和他执拗、增加百姓负担、与民争利关系倒不大。

其他网友回答

历史上没有绝对的忠奸,有的只是政见不合,出发点不一样。他不是秦桧那样出卖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来换取自己的生存。

一、王安石的文化素养很高

在文学上王安石造诣很高,写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观点鲜明,逻辑严密,被后世学者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从这点看王安石就是一个比较正面的人物,否则又怎么成为文坛领袖。

二、王安石主持变化,促进北宋的经济繁荣

王安石为了改变北宋的疲软,他向神宗建议推行新政,改革制度。

宋神宗也是一个有着大作为的君主,他想要干一番事业,于是他任命王安石为参知政事,次年王安石又被任命为门下平章事,这个职位在北宋可是相当于宰相。

可以遇见宋神宗决心很大。

王安石为了振兴经济,他主张推行青苗法,市交易法。

他为了提升北宋的军事实力,他主张推行保甲法,置将法,保马法。

这一整套的改革措施让北宋的经济确实有了好转。

三、保守党的反对

王安石的改革触犯了大多数人的利益,动了他们的蛋糕,于是以皇太后为首的保守党联合向神宗施压,迫于压力,神宗将王安石贬出京城,废除了新法。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