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新闻 了解媒体
让阅读成为习惯,让灵魂拥有温度
《编采评》专栏
我们这样写小人物故事(中)
——以常德日报《讲述·流动的中国》专栏为例
葛辉文
我们这样写小人物故事(上)
二、寻找典型,从真实的生活贴近他们的内心,呈现小人物的喜怒哀乐
《讲述·流动的中国》专栏源于2008年的特大冰灾。当时,冰灾给常德市民的生活和工作造成了诸多不便,很多家庭水管冻裂,早餐店关门停业。而这时,在大街小巷,人们总是能听到北方口音的“老面馒头,北方大馍”的叫卖声,成了冰灾中温暖市民的声音。当时,记者心中的感动油然而生——“我要写写他们”。在采访中发现,不仅卖“老面馒头,北方大馍”的是外地人,卖烧饼、瓦罐汤的也都是外地人,这些流动人口在城区凭着自己的诚实劳动生存下来,以异乡人的身份承受了更多的世态炎凉。面对流动人口这样一个容易被忽略、被遗忘甚至被伤害的特殊群体,记者带着真切自然的人性关怀走近他们、观察他们、了解他们。在采访过程中,采访者和被采访者是平等和自由的,没有命题假设,也没有刻意而为。专栏不仅仅讲述了流动人口的艰辛,更主要的是这些个体如何生活、如何感觉、如何在悲欢中体味生命的博大。这些小人物传,其实不是个体,而是普遍的、永恒的、真实的生命。
好的新闻作品,不同于文学作品,来不得半点虚假和做作。为了真实记录这些小人物寻常日子的喜怒哀乐,记者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不仅和采访对象面对面,甚至还深入他们的家庭和劳作场所,走访其亲人和同事。为了打消摆摊经营者的疑惑,记者蹲下身来帮忙吆喝;为了了解一个曾经的公司女白领为何会爱上盲人按摩师,记者拉着老公去照顾盲人按摩师的生意;为了了解各行各业的行业特性,记者学做馒头、做烧饼、做拉面、炒瓜子……
在采写《贵州烤饼背后的酸甜苦辣》时,3次体验式采访,记者真真切切感受到、并在笔下呈现出一张小小烤饼背后的酸甜苦辣。
一次是和采访对象一起去桥南市场进原料。一起挤公交,走街串巷,买菜买油,并化身劳动力。这拉近了记者与采访对象的距离。记者在这一过程中,不仅了解做烤饼的食材是否安全可靠,更体会到了采访对象的辛苦。
一次是和采访对象一起做饼。看似简单的烤饼,真正动手去做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面团在手上不听使唤,饼没有做成,10个指头却粘走了一个饼的一少半面。这次体验让记者看到一家四口的默契与和谐,体会到了一个流动家庭的天伦之乐。
一次是记者骑着自行车和未成年的小姑娘叶涛一起去学校附近卖饼。卖饼,收钱,清点那些皱巴巴的毛票,辛勤付出的喜悦和忧愁全写在脸上,夸奖和轻视的目光都全盘接受。记者深切体会到了流动人口为了生计起早贪黑,整天奔波的艰辛。
通过一次次的体验,记者收获的是信任,有了信任也就有了真实的素材,笔下的讲述就有了厚重感。
天津小伙韩晓辉、宁夏女子江丽芳、漳州人陈火照、青海大妈严玉英、云南大叔王立国、西藏汉子索朗次仁、贵州人吴学兰、安徽夫妻唐安良李选英、浙江青年金明彪、台湾同胞叶刘玉堂、广西夫妻万勇威廖月福、江苏女子谈勤飞、西安男子于佳、澳门同胞梁建峰、海南女子唐凤、辽宁汉子孙成、陕西夫妻杨仲民朱涛林、山西小伙柳延江、宁夏女子江丽芳……这些从全国各省市来到常德谋生创业的人,他们有自己的名字,但很少被人叫起;有自己的生活,但很少被人关注;有自己的故乡,却很少被家乡念起。而在这个专栏里,他们是自己的主人,真实地存在、努力地劳作、认真地生活。在报道里,记者让主人公走到台前,说他们的话,讲他们的事。没有粉饰,没有做作,自然鲜活的讲述,让读者感同身受。
在专栏里,我们看到了生命更多的色彩,看到了对生命更多的尊重。底层与贫困,往往相链接,但人生只要有一种叫温暖的东西,即使身在底层,面对贫困,也会有一种恬适存在。这种活法的生命意义,需要更加接近生存真实的眼光去发现,去认同。当记者有能力去发现和认同时,她的文字里,自然而然就有了温度,有了质感,有了打动人心的力量。
《讲述·流动的中国》从采访到写作,一直传递着“亲民”的信息。平民化的采访和写作风格,让常德日报更具亲和力,也更能凸显其党报的权威性。用新闻眼光寻找与发现流动人口这一特殊群体生活中执着的坚守与追求,予人启迪。(未完待续)
(作者为常德日报传媒集团主任记者)
点
更多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