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没有希特勒,二战会爆发吗?论文 假如没有希特勒,二战会爆发吗?结题报告

网友提问:

假如没有希特勒,二战会爆发吗?

优质回答:

假如……假如没有希特勒,德国依然会发动战争,二战爆发不可避免。但结果和过程可能会有所不同。德国发动战争是有着复杂的时代背景和民众基础,如果把二战爆发的所有原因都简单地归咎于一个或几个独裁者未免过于简单。

第二次世界大战不是孤立存在的事件,它是一战历史的延续,是欧洲列强相互之间的长期利益争夺的必然结果。德国是一个快速崛起的后起之秀,在欧洲的历史上是属于后来居上者。德国发动二战后被千夫所指,其原因就在于它是在全球讨厌战争的大形势下发动了侵略,还有最重要一点是它把种族灭绝融入了军事之中。

没有希特勒的德国,仍然会发动战争,依旧会被人诟病。但也许可能会因没有种族灭绝的政策而被人迅速接受。无论怎样,战争的爆发是不可避免的,这源于德国一战后复杂国内外形势及人民压抑许久的情绪的大爆发。

德国在一战战败后所选择的共和制,并不是德国民众民主意识的提高,而是一种帝制崩溃后对欧洲强国政体的机械效仿。作为胜利的同盟国,它们没有给德国恢复生机和滋生民主的任何机会。他们的目的就是从德国身上榨取最大利益,防止德国的崛起。因此德国的海外领地被英法日澳肢解。

《凡尔赛和约》是德国再次爆发的直接动力源。根据和约,德国的军事发展几乎被完全限制,进攻性武器一律不许生产。莱茵河西岸地区还要被协约国驻军占领15年,莱茵河东岸大范围内作为军事缓冲区。除了在军事上难以翻身外,战胜国还紧紧的掐住了德国的经济命脉。和约使德国损失大量的领土、人口和资源,而且德国还要向战胜国支付一千多亿金马克的赔款,德国与德国人民已经被逼上了绝境。

在这样的战后条约框架下,德国没有催生出真正的民主与和平,但却将要压榨出欧洲新一轮的战争和灾难。因为战胜国的这种极端的压榨只能使德国埋下复仇的种子。遗憾的是作为趾高气扬的战胜国根本没有人意识到这一点,而是加大对德国制裁的声音甚嚣尘上。当时还在担任议员的丘吉尔却意识到:过重赔款压力会衍生仇外情绪,将来可能会破坏《凡尔赛和约》的力量。

看看德国当时的困境,1923年,一美元可兑换4万亿马克,1000亿马克才能购买买一个面包要花克,3000亿马克仅能购买一升牛奶。1929年,全球经济危机爆发,德国经济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失业人数达600多万,七八口人的家庭只靠一个养活。因此,纳粹主义的诞生地不是慕尼黑,而是凡尔赛。

在德国这样的困境下,政府的无力再加上国际的压力,倒逼着德国铁腕强人和新的政府的出现。此时的德国政治领袖,谁能把德国人民从危机中解救出来,谁就会成为民众拥戴的领导人。即使此时没有希特勒的出现,其它的政治强人也会出现,万事俱备,只欠强人。1930年9月,德国共有640万选民把选票投给了纳粹党及其希特勒。西方战后框架下的先天不足的德国式民主,最终造就了纳粹党,不得不说这也是对战胜国遏制德国政策的一种讽刺。

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德国民众重获“新生”。最显著的就是生活得到改善,解决了民众的温饱,就业率达到了100%。德国人此刻的理想就是要时刻准备为元首、人民和祖国奉献。积极响应元首的号召,建设美好德国。德国人民用那山呼海啸般的激情彻底宣泄着心中的不满和压抑,那是一种感激、信任与爱戴,那是一种由衰败转向强盛、由屈辱转向骄傲的群体宣言。在这种情形下,希特勒的决定就是德国的方向。

德国一战后这种复杂的国内国际形势,战胜国无情的压榨及凡尔赛和约的条条框框,使得德国这辆战车迟早得爆发,这种历史背景会孕育出无数个希特勒式的人物。即使没有希特勒,那必然还会有别的什么特勒。所以,没有希特勒,二战同样会爆发。

其他网友回答

个人认为,没有希特勒,二战还是会爆发,只是时间上会稍晚一点,因为希特勒只是点燃日耳曼民族自卑感和复仇欲望的那个关键型人物,而非决定性的!德国在一战过后,整个国家和人民都背负着太多,经济的萎靡,生活的拮据让人民选择了希特勒这类人,注意是这类人,而不是这个人,就算没有希特勒,还是会有激进而有头脑的人来掌控德国的国家命运!当时德国的地理位置,被割让的土地和对法国的仇视,不是一个条约就能压制住的!再加上一战之后世界格局还是不稳定,对一战战胜国的分配不公平(中国就是战胜国,但90%的战胜国条款都没有享受到),也给二战埋下了伏笔!希特勒的出现,他确实是二战最大的恶魔和战争罪犯,这点毋庸置疑,但是客观地讲,在经济发展和化解国内矛盾,民族凝聚力这方面,也的的确确做到了前无古人!13年国内生产总值翻三翻!正因为这样,希特勒在恰当的时间恰当的地点开动了二战的绞肉机!但是,就算没有希特勒,德国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的时候也还是会发动战争,至少会夺回一战后失去的领土,这样,二战还是会爆发!所以个人认为,二战爆发是一定的,希特勒只是在这个事件上成为了最重要的那个人!还有,如今的和平是因为什么,为什么说不会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因为第四次世界大战会用石头!说白了是核武器的相互制衡,恐怖的制衡,如果没有核武器,第三世界大战都可能已经打完了!战争不会因为一个人而发生.战争一定是因为事和矛盾才会爆发!最近20年的大小战争不都是因为事或者矛盾么,伊拉克(石油,布什家族和萨达姆的恩恩怨怨)阿富汗(反恐)两伊(国家矛盾,宗教矛盾)中东战争(穆斯林和犹太人)

其他网友回答

这个问题下的很多回答其实都不能叫机械的历史决定论。而只能叫肤浅的历史必然论,也就是不顾事实,不考虑细节,单纯的宣布发生了的都是必然发生的。确实人类历史上很少有哪一场战争是为了某个人的一己私利或者疯狂发动的,但二战的欧洲部分刚好是希特勒发动的。

(纳粹事后总是试图营造一个自己众望所归的神话,而为了抓眼球地摊儿文学也喜欢照搬他们的这套神话,事实上在这张照片所表现的“波茨坦日”纳粹党自己的议席是无力过半数的)

希特勒能代表全体德国人的意志么?我觉得最有说服力的证据就是选票,1933年希特勒被任命为总理之后,在3月5日组织了魏玛德国历史上最后一次选举。在这次选举当中希特勒和他的纳粹党占了好几个优势。首先是因为1932年7月20日的总统特别法取消了普鲁士共和国的政府,转而由当时的总理巴本担任德意志国家驻普鲁士共和国的特别代表。由巴本任命对他这个特别代表负责的国务秘书组成普鲁士政府。而1933年初希特勒就任总理之后,虽然巴本依然担任普鲁士代表,但巴本把对选举最有影响力的职位,也就是普鲁士内政部长交给了希特勒的干将赫尔曼-戈林。

(阿道夫希特勒内阁,右侧前排是副总理兼普鲁士专员巴本,后排是红果果的保皇党胡根贝格,赫尔曼戈林为纳粹党夺取权力出了大力,所以得到了空军)

戈林成为普鲁士内政部长意味着纳粹党掌握了占据全德国三分之二领土和五分之三人口的普鲁士邦领土上的公安机关。并且把原本反对纳粹的人数多达八万的普鲁士警察为己所用。过去纳粹党的冲锋队和党卫队的所有暴力行为和恐怖行为即使不会被警察直接阻止,也会受到警察的妨碍。但是随着戈林掌握普鲁士警察,尤其是柏林警察局。纳粹党在选举活动中的恐怖行动和暴力袭击就受到了警察的保护。所以3月5日的大选期间,冲锋队肆无忌惮的向德共、社民党和中央党的群众集会发起进攻,而普鲁士警察要么装看不见要么甚至配合纳粹的行动。冲锋队在某些袭击活动中甚至使用了炸药。

(作为普鲁士内政部长的戈林把柏林警察的政治警察部门,还有普鲁士警察机关的类似机构合并起来,成立了普鲁士国家秘密警察,鲁道夫迪尔斯成了这个机构的最初长官,这个机构后来有一个更酷炫的名字盖世太保)

其次是那些亲纳粹的财经掮客,现在终于可以让原本对纳粹采取壁上观态度的德国大工业家出钱资助纳粹党了。因为事实上直到1932年底,德国大工业家虽然越来越容忍纳粹党,甚至对希特勒摆出一副友好态度,但在最关键的钱的问题上,始终不肯对纳粹作出真正的支持。1928年到1932年之间的纳粹党拿到的政治献金其实非常有限。纳粹党是仰赖贷款和小笔资助才得以投入选举活动的。而1933年当沙赫特公开对德国大工业家们表示1933年的大选将是最后一次大选之后,纳粹党终于收到了这些工业家开出的支票。

(沙赫特的老爹不是精神美国人,而是真的去过美国,只是没能功成名就才回到德国,但依然以国际贸易为生,沙赫特是德国地域歧视链末端的弗里斯兰人)

第三是因为希特勒已经成为总理,纳粹党的所有反对派实际上已经气馁。德共此时已经计划转入地下坚持斗争,而社民党的一些高级干部甚至已经准备移居瑞士。面对纳粹党的暴力攻击和流氓行为,反对党实际上并没有在1933年的大选里投入太多的精力。

但是!结果如何呢?在这场几乎兼备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大选里,希特勒和他的纳粹党拿到了多少选票呢?1727万7千多票,是不是很惊人?那么几乎已经采取听天由命的态度的纳粹的反对党拿到了多少选票呢?德共拿到484万8千票,社民党拿到了718万1千票,中央党和巴伐利亚人民党拿到了549万8千票。也就是说在纳粹的炸弹、步枪、橡木棍子的袭击之下,在纳粹党一掷千金的挥洒大工业家给他们的资金,动员了包括飞机、广播、录音在内的一切宣传手段,而且纳粹党已经大权在握的情况下,只有1727万人投票支持纳粹党,同时有1752万人投票反对纳粹党。纳粹党真的是德国人民的选择么?

(实际上纳粹党的敌人比纳粹党要稳固的多,纳粹之所以能上台依靠的并不是选票而是民主制度之外的总统非常法)

也可能有人表示因为纳粹党已经大权在握所以很多纳粹的支持者就不投票了,但是1933年3月的这次大选选民投票率高达99%。换而言之当时所有人都认识到魏玛共和国已经到了最后关头,所以除了极少数人之外大家都去了投票站。如果不相信的话我们可以对比1932年的两次选举,7月31日的大选投票率是84.1%,而11月6日的投票率跌落到了80.6%。

而且如果我们把观察的尺度放大到1932年7月31日到1933年3月5日之间的三次大选,我们会发现,1932年7月31日纳粹党自力更生取得的最好成绩是1377万9111票。而上台执政和取得大笔政治资金甚至动用了警察和流氓组织之后,纳粹党拿到的选票也只有1727万7183票。换而言之所有这些利好因素只给纳粹带来了349万8027票。而反过来反对纳粹的三个主要政党的选票,面对所有这些劣势,也不过是从1904万9287票,跌落到1752万8169票,只有152万1118人不再给这三个党投票。

从这个数字对比里我们就可以看出反对纳粹的民主派势力其实非常巩固,跟气馁的党内执行部相比这些党的党员和选民实际上斗志昂扬。而相比之下纳粹党的的票数却已经是强弩之末了。不但纳粹党是强弩之末,我们只要再对比一下1932年7月31日和11月6日两次大选,之间纳粹党的损失,我们就可以看出,纳粹的选民其实极其不稳定。7月31日的大选里纳粹党拿到了1377万9111票,而在希特勒总统选举失败,又无力过半数组阁,而兴登堡又明确表示不会任命希特勒当总统内阁的总理的情况下,纳粹党在短短的98天后的第二次大选里,就只得到11737391票。98天里损失了204万1720选民。比其他三个党面对炸弹、凶杀、棍棒甚至警察的逮捕损失的还大。平均一天损失一万选民。

(德共的准军事组织红色战士联盟,很多人都说他有点太像冲锋队了)

从这个事实里我们就可以清楚的看出,德国存在着一个几乎接近选民的半数的坚定的反纳粹势力,而支持纳粹的其实是非常不稳定的乌合之众,少有风吹草动就会抛弃纳粹党。这也是古往今来大部分民粹政治运动的共同特征。所以希特勒不可能在3月以后再给他的反对者第二次集会。他只能取消魏玛共和国的民主制度。但取消民主制之后的德国实际上处在一个中间状态,支持希特勒执政的贵族、军官团、大工业家和金融家还有兴登堡总统其实是希望纳粹党充当皇帝复辟的打手。替皇储威廉也就是保皇党人眼中的威廉三世皇帝扫清复辟的障碍。而希特勒自己又不愿意放弃权力,但此时面对军队和军官团还有所有那些旧帝国的精英集团,他又没有民主政治和选票作为合法性的依据。

(你们以为这是纳粹?错了这是支持社民党的国旗队!其实1933年被迫转入地下的反纳粹势力很多,而且他们都有自己的武装力量,社民党有国旗队,德共有红色战士联盟,甚至连右翼的钢盔团也不太服冲锋队,只要找到机会他们就会联合起来发动武装斗争)

所以希特勒唯一的选择就是对外军事冒险,如果能够避免战争而扩大领土,像在莱茵非军事区、合并奥地利、苏台德这些问题上那样取得流氓外交的胜利,那么纳粹党就能生存下去。一旦失败了战争爆发,至少也可以把试图发动政变推翻纳粹党的国防军带到国外,同时在战争状态下避免和军官团为了皇帝复辟的问题摊派。所以希特勒进行了1936到1939年之间一系列轻率而愚蠢的流氓外交冒险,最终把德国拖进了世界大战。

如果我们认识到这一点那么如果没有希特勒,甚至仅仅是兴登堡总统拒绝任命希特勒为总理,拖到1934年,纳粹党就会成为魏玛共和国历史上一次转瞬即逝的民粹情绪大爆发,更不会有什么世界大战。

其他网友回答

具体的历史是由一系列偶然构成的,希特勒是一个偶然的极端存在,没有他,至少在那个历史时期不会发生欧洲大战。(日本挑起的东方战事可能依然发生,算不算二战?)

但人类有争强好斗的天性,也有争夺资源的需要,所以人类的战争是必然的,每隔一段时间就可能发生大战,所以即使没有德国和日本,也会有人类之间的大战,一次、二次、三次,无穷匮也!

其他网友回答

感觉这个问题象是问“抗战期间无论有没有张学良中国人民还是会渴望国共联军”和“无论有没有张学良,蒋介石都会被绑架、被迫与共联军” 一样……你确定不是在逗我? 好吧,回到这个问题上来。个人以为,就算没有希特勒,肯定还会有战争,但是不太可能会变成二战那种地步。 为什么最终爆发二战?为什么真史上是希特勒?为什么如果他不存在,很难会有一个东特勒、南特勒、北特勒? 希特勒之所以如此独特,因为他这样的人太少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原因常被误解,虽然已经有很多历史性的分析,并且一个流行的观点是错误地将起因等同于“希特勒入侵波兰”。这并不是说希特勒对波兰的入侵不是关键原因,但还有许多必须考虑的其它原因。当我们探索这些谜题的其他部分时,我们经常会发现我们不喜欢的答案,因为它们挑战了我们对过去的看法,这可能是意识形态上的原因,因为我们总是在陈说我们所认为的观点。希特勒显然采取了扩张政策,但他也不是有些观点所认为的,想要统治全世界。英国要维护自己“日不落帝国”的霸主地位,不想同德国竞争。随着德国迅速扩大其科技、经济能力及军事潜力,冲突总是可能发生的。然而,这并不一定是战争的直接原因。简单来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德国接受了所有引起这场战争的责任,接受了经济上的处罚,并部分创造了希特勒崛起的经济条件。

利用天时地利人和,希特勒领导德国进行战争,虽然希特勒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因为有许多其他方面的参与,就不能视为这只是他的错。 如果没有希特勒,可能会大概率上台一个符合英国政治预期的主导者,一个不得不屈服于国际资本压力的代言人。英法联军进驻莱茵河西岸,姑且之后德国依旧忍辱负重,也没有右翼势力上台就这么过下去。那么接下来视线往东移,苏俄想要收拾波兰这件事还是会发生的,当然时间轴可能会比现实中延迟,毕竟没了元首这个神队友,单刷大波波还是得考虑的稍微久一点,而且在1939年他们还刷了个地狱难度的副本叫芬兰!那么按照这个逻辑,苏联最快也得在1940年夏季拿下波兰。那么现在欧洲大陆的格局是东面苏联一家独大,有一点像冷战时期了对不对?没错!冷战提早发生了!但是以当时人们的思考习惯,冷战很快就会变成热战,理由很简单,大家都没有核武器,战争成本对于苏联来说相对变轻了,这样一来驻扎在莱茵河西岸的英法联军就成了苏联嘴边的肉,想什么时候吃都行,当然对于苏军来说越快越好!现在局面很清晰了,欧洲战场基本逃不过战火硝烟了。

被外来的资本力量所操控的德国一边对法国形成制衡,一边拉拢东欧形成反苏同盟,以一个穷光蛋打手的形象重返欧洲政治的边缘。按照英国的算盘,后继的发展自然是苏德死磕,两败俱伤时英国进场吃肉,法国充当灭德打手喝一点汤,大英帝国有惊无险的度过这一波衰退。美国恐怕只能隔着大西洋打打酱油,继续搞孤立主义、大美洲。于是就没有二战了,而是一场惨烈的欧陆战争(英国最喜欢、最擅长的局面),苏联半死不活的充当威胁之源、德国与东欧一片烂地重返农耕社会、殖民体系不会崩塌、不会有原子弹、不会有未来独一无二的美国、亚非的独立遥遥无期、GC主义不过是俄国疯子的笑话、盎格鲁白人仍是不可战胜的最优秀种族。

亚洲的局面可能变化更大,日本将会实现大陆帝国的梦想,而中国则继续分裂衰弱,与印度一同充当农业古国活化石。这时的世界格局可能就是英国主导贸易规则下的美日冲突了……而希特勒的才能与偏执改变了这一切,疯狂、冷酷、激情、洞察,这些特性如此高效的融为一体,使他有能力打碎英国殖民体系的支配,但也葬送了德国的未来。个人结论:如果希特勒能在1937年死掉,将会被认为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德国人,哈哈。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