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胜吴广起义为什么是陈胜称王 陈胜吴广起义后谁称王

网友提问:

为什么陈胜吴广起义陈胜称王了,而吴广没有称王?

优质回答:

首先一个集团不可能有两个完全平等的王,和天无二日一个道理,所以陈胜和吴广,一定只能有一个可以拍板的。而陈胜相对吴广,应该是组织力、号召力更胜一筹,所以陈胜是张楚王,而吴广只是都尉。但是吴广这个副手,相比其他人地位也明显不同。张楚是按照楚国的建制,楚国国王以下的一把手是令尹,二把手是柱国(司马);张楚也同样有柱国蔡赐,但是一开始没有设置令尹,而让吴广以都尉担任“假王”。

所谓“假王”,不是“假的王”;“假”通“借”,是“代理王”的意思。也就是说吴广实际上也是王,而且是可以代理陈胜的,说明其在张楚集团中,权势地位是非常高的,几乎可以和陈胜平起平坐了。之后吴广被派遣驻守荥阳。但是在张楚先锋周文被章邯击杀后,张楚军队节节败退;而荥阳将军田臧、李归等认为吴广不懂军事还瞎指挥,所以把吴广杀了。陈胜要依靠田臧守城,不但不怪罪,反而封田臧为令尹。

感谢阅读,欢迎关注!

其他网友回答

吴广和陈胜其实并不是老相识,只是同去渔阳戍边的“战友”。大泽乡遇到大雨,按照秦朝的法律,如果不能按期到达,是会杀头的。陈胜与吴广比较谈得来,所以在路上商量怎么办。陈胜提出起义,起义是死,误期也是死,不如拼一把。陈胜的建议得到吴广的赞同,所以两人牵头举行了大泽乡起义。

既然是起义做大事,总得有个首领。而首领不可能是两个人的。陈胜虽然也只是个农民,但他有思想,有头脑,有胆量,有魄力,是他首先提出起义的,承担着巨大的风险。所以吴广自愿当陈胜的副手,跟随他起义。

吴广协助陈胜做了很多工作,史载“吴广素爱人”,他在士兵中有威信,所以由他做说服教育工作,当陈胜的政委;其二,他在鱼肚子里安装写着“陈胜王”的绸帕,在庙里装狐狸喊“大楚兴,陈胜王”,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起义发动起来后,吴广又领了一支人马,攻城陷阵,当陈胜的马前卒。他是甘于做陈胜副手的。

吴广虽然没有自立为王,但陈胜封他为“假王”,假王是暂署的、非正式受命的王,假王与王有同样的权利,地位亦相同,但是无继承权。只不过,吴广这个假王并没有当多长时间,在围攻荥阳时,由于与部下田臧意见不合,田臧竟假借陈胜之命杀死了他。吴广没有死在敌人的手里,反而死在了自己人的手里,蹊跷的是,陈胜竟然对于吴广的死不闻不问,反而封杀人凶手田臧为令尹、上将,不由不使人怀疑,吴广的死与陈胜有关。

春秋史社,专注于中国历史、文化研究,喜欢历史的小伙伴请关注“春秋史社”,有问题欢迎留言。

其他网友回答

苍茫大地依据《史记.陈涉世家》来解答。

先从中国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说起,苍茫大地先掉一回书包:陈胜、吴广作为贫民被征发到渔阳戍边,九百人驻扎在大泽乡,陈胜、吴广都是屯长。机缘巧合,他们就一起创造了成语揭竿而起。

陈胜原本胸有大志,给地主做长工时,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来了句:“苟富贵,毋相忘。”其他的长工一通大笑:你长工一枚,哪来的荣华富贵,陈胜又是一阵叹息:“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大泽乡又天降大雨,道路不通,估计肯定会误期,误期按《大秦律》杀头不会,但受重罚是肯定的。于是陈胜、吴广合谋起义,连续打出组合拳,第一拳利用战友(戍卒)们迷信,用朱砂在帛上写上“陈胜王(王,称王)”三个大字偷偷塞进他人用网捕捞的鱼肚里,戍卒(陈的战友)们已大为惊讶;第二拳,陈胜让吴广暗中到驻地树丛的庙里,夜点篝火,用口技模仿狐狸的声音呼叫:“大楚兴,陈胜王。”陈胜慢慢走向历史舞台的中央;第三拳,吴广爱兵如子,军中多有死党,他趁押送戍卒的将尉喝醉,故意多次扬言要逃跑,将尉鞭打吴广,吴广奋起夺剑,陈胜帮助他,合力杀死将尉;第四拳,陈胜开动员会说:延误到达期限,按律当斩(忽悠战友)!即便侥幸不死,战死者十之六七(成活率不高),大丈夫当死得其所,争做王侯将相(跟我干,前程远大)!于是,九百人集体起义,陈胜、吴广还假冒了秦公子扶苏、楚大将项燕的名义(反正两个死人,不会拍棺材板告他侵权!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一路势如破竹,打下陈县时,已拥有兵车六七百辆,骑兵千余,步兵数万,陈胜自立为王,国号为张楚。

国无二君,天无二日,陈胜怎么能让吴广一同称王?陈胜义旗一举,被秦灭了国的六国贵族、被秦暴政压迫的百姓纷纷响应。吴广被任命为假王(代理王),督率诸将西攻荥阳,武臣、张耳、陈馀夺赵地,邓宗取九江郡,葛婴攻东城、拥襄疆为王,后葛婴听说陈胜为王,杀襄疆到陈县报告,被陈胜干掉了。

陈胜令周市攻魏地,吴广围荥阳遇李由而不克,陈胜又命周文为将向西攻秦,到函谷关,兵几十万战车千乘,可惜遇到大秦最后的名将章邯,周文兵败被杀!

武臣打到邯郸,自立为赵王,陈馀做大将军,陈胜关押武臣等人家属,打算杀了他们。后张楚国上柱国蔡赐苦劝,陈胜才派使臣到赵国祝贺,但还是软禁赵国君臣家属为人质。赵国向西攻取燕地。燕国韩广趁赵自顾不暇自立为燕王,陈胜部将周市打到狄县,田儋杀了狄县县令,自立为齐王,反攻周市,周市退回魏地,周市不敢称王,后羁留在陈胜处的宁陵君咎为魏王,周市为魏相。假王吴广部下、将军田臧假冒陈王的命令干掉吴广,献吴广头于陈胜,陈王彻底失控,竟赐田臧楚国令尹印,任命田为大将军,和秦军交战,被章邯打得大败溃散。

后来章邯又打败陈王部将伍徐,进攻陈县,蔡赐战死;章邯又进攻陈县西边的张贺军,陈王亲自督战,军队仍大败。

秦嘉听说陈王逃走,就立景驹为楚王。后陈王被车夫庄贾出卖而死。

综合上述,吴广之所以没有称王,是陈胜不让他称王;陈胜不让吴广称王,是怕手下另立山头,尾大不掉,事实就是如此,后来听凭六国贵族王胄称王,是局面失控并非出于自愿!大泽乡起义,山东六国贵族王胄纷纷称王自立。陈胜不仅局面失控,而且因为是秦的头号死敌,被迫帮其它各国挡子弹!最终兵败身亡!

陈胜失败的另一个原因是他任命朱房为中正官,胡武为司过官,专门督察群臣过失,这两个家伙以对群臣苛刻来表达对陈王忠诚,将领们在外攻城略地,回首都陈县复命时,稍有不合他们的命令,就抓起来治罪;凡是跟他们关系不好的人,有错不交有司,就擅自惩治,陈王却十分信任他们,将领们因此不亲附陈王。

陈王失败的第三个原因是手下没有韩信一样的良将、张良萧何陈平一样的良相。

望斧正!

其他网友回答

因为陈胜的志向远大,吴广最多就是参加起义比较早,没有什么高远的眼光。陈胜在起义前是一名打工仔,主要是给地主家耕田。

有一次,陈胜和其他一起耕田的同事们说。兄弟们,无论以后谁富贵了,都不要忘记拉兄弟们一把呀 。

这时候就有人说他了,你一个种田的能有什么出息了。还大言不惭的谈以后,谈富贵,谈人生,谈将来。

这种人陈胜很瞧不起,反击道,你们这些小鸟,小麻雀的那里知道我这种大雁、天鹅的志向呢?(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可见,陈胜很早就是一个有远大志向的人。

吴广也是一个农民家的儿子,要不是这次的起义,他们就会像漂浮在大地上的一粒尘埃,谁又能知道他们呢?

倡导大家起义反抗暴秦的人是陈胜,吴广只是参与者。

因为他们要去服兵役,遇到了大雨,肯定会耽搁行程的。陈胜找到吴广,他们反复的求证计算,从大泽乡到北京密云的距离。除了做车,走路打死是不能如期到达了。于是他们两个人悄悄的开了一个私人小会。

如今大雨几天,把我们的行程给耽搁了。即使我们走到目的地,看来也是一个死刑。去也是死,不去反了为国事也是个死,反了说不定我们还有活的机会。我们倒不如反了吧。吴广觉得陈胜说的有理,赞同陈胜的观点。但是,光他们两个人的力量实在太弱小了。他们要拉动民众的力量,大家一起参与才能把事办好。

陈胜说提出了起兵反抗的理由,吴广是点头同意者。

陈胜说道:“一般凡是起兵打仗必须有个理由,如今我们也要找一个站得住脚的理由才行。我听说,秦始皇死后,接班的人应该是公子扶苏。

扶苏爱戴人民,因劝秦始皇少做一些劳民伤财的事。秦始皇听了不高兴,就发配他到边境戍边了。

扶苏在民间的口碑很好。可是二世胡亥却找了一个理由,让扶苏自杀了。现在老百姓还不知道他已经死了,他可以作为我们反秦的一个理由。

还有一个原楚国大将项燕很受士兵和人民的爱戴。传闻有的说他死了, 有的说他藏匿了起来。我们正好可以利用两个人的名义起义,这样应该会有很多正义之士,来响应我们的。两个人觉得比较靠谱,一拍即合,就这么办。”

陈胜要当王,吴广心服口服,并且愿意为陈胜树威。

当晚,吴广就找了一个算命先生,算算这事能不能成,算命先生说可以。但是这件事要保证成功还是要问问鬼神的意思。说白了就是弄一些装神弄鬼的把戏。

吴广明白了算命先生的意思,不就是让我们自己想办法在人群里竖个威望吧,这还不好办。吴广派人把写好的“陈胜王”的锦缎放进刚捞上来的鱼肚子里,等戍卒买鱼回家煮吃得时候,看到这个锦缎,都觉得不可思议。记住了这个叫陈胜的名字。

然后,当夜吴广又安排人到不远处的寺庙里,模仿狐狸的声叫陈胜为王。深夜只见鬼火点点,风声凛沥。让人听之心寒,难以入眠。又是陈胜王三字,这次宣传加深了人民对陈胜的印象。由于这次的宣传工作做得非常到位,第二天大家都指指点点议论着,最近发生的奇怪事。都是指向那个叫陈胜的人。

陈胜的威望很快就这样树立了起来,吴广的威望根本就不用刻意去立。他是一个老好人,受到很多戍边粉丝的拥护。

陈胜为王,民心所向。

吴广觉得时机成熟了,想找个机会先激怒他们的顶头上司将尉。让他们犯了众怒好借此杀掉他们。

正好有这么个机会,吴广就故意说如今已经误期了,大家散伙逃跑吧。将尉一听,果然怒了,拿出鞭子就要抽打吴广。这还不够,又抽出来随身携带的剑,要杀吴广。

吴广其实想要的就是这个结果,他反手夺过将尉的剑来,就把将尉杀掉了。将尉就是秦朝派来监督他们官员。每个将尉看守伍佰人的队伍。他们这支九百人的队伍,将尉有两名。

这时陈胜也过来帮助吴广一起合力又杀掉另外一个将尉。把将尉杀掉后,他们告诉戍边的诸位。如今大雨误期,按照法律规定误期当斩。

即使侥幸,逃过一命,也会死在修筑长城的岗位上。大丈夫要死的话也要扬名后世,王侯将相难道都是祖传下来的吗?

所有人听后,都是情绪高涨,随声附和道:“我们甘愿听您的调遣,誓死相随。”

此刻开始,他们假冒扶苏和项燕的名义进行的起义浩浩荡荡的开展了起来。

建立张楚政权,陈胜实至名归。

你还别说这一支临时组建的杂牌军,还真英勇。先是攻占了大泽乡,又打下了蕲县。

紧接着一鼓作气拿下了铚、酂、苦柘、谯几个地方。

这时候他们的队伍已经初具规模。兵车六七百辆,骑兵一千多人,步兵几万人。在攻打下陈县时,他们暂时驻扎在了这个地方。

就在这个时候,有人开始推荐陈胜当将军了。这种呼吁声越来越高。于是陈胜就接受了大家的心愿,勉为其难的任命自己为将军,李广为都尉。国号为张楚。意思是张大楚国。张楚政权就这样建立起来了。

综上所述,就是为什么陈胜能当王,吴广配当一个配角的原因。

其他网友回答

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七月,陈胜吴广与九百“闾左”一同前往戍守渔阳,他们当时是平级的——都是屯长。但是发动起义之后,陈胜成为楚王,随后武臣自立为赵王、韩广自立为燕王、田儋自立为齐王、甯陵君咎被封为魏王,那么作为陈胜的第一拥护者吴广,为何没有称王呢?

第一、陈胜在起义之初就奠定了领导地位

陈胜、吴广和九百闾左一同因大雨而被困在大泽乡之时,是他们二人共同商议并决定了发动起义(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但是首次提出打着公子扶苏即楚将项燕旗号的确实陈胜。随后,吴广又策划了“鱼腹藏书”的一幕,以及篝火狐鸣曰:“大楚兴,陈胜王”。由此可见,陈胜的领导地位在起义之初甚至是起义当天就已经确立了。陈胜、吴广等人攻占陈地之时已经拥有了“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陈胜正是在此时自立为王,并确立了“张楚”的国号。

第二、吴广被立为“假王”

陈胜建立张楚政权之后不久便册立吴广为“假王(乃以吴叔为假王,监诸将以西击荥阳)”,在当时来说假王即“代理王”或者“临时王”的意思。中国历史上多次出现“假王”的情况,比如“周公旦假为天子七年”、韩信在消灭齐国之后向汉王刘邦汇报:“不为假王以镇之,其势不定。原为假王便。”等等。陈胜将吴广册立为“假王”就已经确立了吴广稳坐第二把交椅的事实了,毕竟天无二日、人无二主,一个张楚政权之内不可能有两个王。而武臣与张耳、陈馀等人奉命北上平定赵地之后,武臣便自立为赵王。他的这个举动让陈胜震怒不已,甚至想要诛杀武臣的亲属(陈王怒,捕系武臣等家室,欲诛之)。由此可见,“假王”吴广在张楚政权中已经是位极人臣了。

第三、吴广的军事政治能力一般

吴广被封为假王之后即奉命“监诸将以西击荥阳”,此时守卫荥阳的乃是秦国丞相李斯的儿子三川守李由。当时的起义形势如火如荼,起义军得到了广大人民的支持,以至于吴广到达荥阳之后便对荥阳形成了包围。但是即便如此,吴广依然无法攻克这座关键的城池(吴广围荥阳……吴叔弗能下)。他的失败不是没有理由的——部下田臧在杀害吴广之时就已经对吴广做出了“假王骄,不知兵权,不可与计”的评价

第四、陈胜对吴广心怀猜忌

大家都知道,陈胜早年“与人佣耕”之时曾经对贫贱之交说出了“苟富贵、无相忘”的承诺,但是当陈胜真的成为楚王之后,他的故交前往投奔,却因为多说了几句话而被陈胜所杀,最终导致了“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的局面。在陈胜的故交之中,似乎只有武臣被封为将军(陈王以故所善陈人武臣为将军),而武臣最终也自立为赵王,算是背叛了陈胜。也许,正是因为陈胜称王之后这种众叛亲离的局面让他对吴广更加不信任,以至于田臧在杀死吴广之后竟然敢“献其首于陈王”以邀功,按照正常的人情来推论的话,陈胜得知田臧处死自己的老战友之后肯定会震怒,而陈胜却“使使赐田臧楚令尹印,使为上将”。这种奇怪的逻辑不禁让我们怀疑——田臧处死吴广,是不是经过了陈胜的授意?

第五、吴广被杀之时陈胜尚未大规模扶植各路诸侯

如前文所述,陈胜在得知故交武臣自立为赵王之后,陈胜的第一反应便是大怒,并且要诛杀武臣全家。在楚国柱国蔡赐劝谏到:“秦未亡而诛赵王将相家属,此生一秦也。不如因而立之”,陈胜才决定允许(不允许也没办法啊)武臣称王。随后燕王韩广、齐王田儋都是自立为王,只有魏国王氏后裔甯陵君咎是受陈胜的册封而为魏王的。此时的陈胜刚刚想明白——他需要扶植各路诸侯共同反抗秦国,而当他想明白之后不久,吴广便被杀了,所以吴广也就失去了从“假王”变为“真王”的机会。

综上所述,吴广在辅助建立张楚政权之后已经是该政权中的第二把手,之时当时张楚政权还没有决定扶植各路诸侯以共同抗秦,而吴广的被杀又让他失去了封王的机会。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