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采写好新闻?人民日报老记者现身说法,听听他们的经验之谈!

《荐书》专栏

编者按:
自创刊以来,人民日报社培养了一大批深入采访一线、发掘新闻亮点、力抓独家新闻的好记者。那么,他们到底是如何写就好新闻的?为此,人民日报社出版了相关书籍,由一线记者亲笔撰写,将新闻实践经验与大众分享。今天“金台唱晚”微信公众号推送人民日报社原记者部高级记者赵兴林《凝国家意识 怀百姓情结——<人民日报记者这样写新闻>编写回顾》,讲述这本书背后的故事。
近期,我接连收到多位读者和朋友的电话,询问由我主编的《人民日报记者这样写新闻》哪儿能买到。由此,我觉得有必要介绍这部书与大家共赏。
2003年我刚退休,时任记者部主任杨振武找我谈话,想让我承担搜集和整理记者部史料的任务,并形成史料集,作为人民日报创刊60周年献礼。经过努力,在记者部同仁大力支持下,2007年由我搜集整理的记者部史料文稿初见端倪。全书约140万字,入选文章200余篇,涉及140多位记者,书中还收录了180余张珍贵历史照片。经商定,全部书稿交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在记者岗位工作多年的出版社社长董伟认真审阅书稿后,表示将全力支持,并建议在此基础上整理一部关于人民日报记者怎样写新闻的专著。我欣然接受这一重托,仅用半年时间就完成了任务,本书定名为《人民日报记者这样写新闻》。
《人民日报记者这样写新闻》(赵兴林 提供)
书中收录50余篇文章、约40万字,都是围绕人民日报记者成名之作的业务探讨和心得体会,其中多篇成名之作获“全国好新闻奖”,4位记者获“范长江新闻奖”,10多位记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就作品而言,虽说写自不同时期、不同年代,但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均为参与重要历史时期、重大事件、重大题材的深度报道,从选题到采访再到版面安排,无不体现了新闻系统运作的全过程。在此过程中,记者深入一线,发掘政治经济社会的新亮点,力求抓独家新闻;报社领导精心策划,在比较中作出决断,以优取胜,精品迭出。每篇文章的幕后故事,不仅是生动的新闻业务参考,还对研究中国新闻史有重要价值。
现将本书内容梗概介绍如下:
“资深记者专论”辑——选登我国新闻界前辈李庄、安岗、田流、商恺等人作品。这些前辈既是一线采访者,又是不同时期的记者部领导。他们结合自身实践与经验,就新闻业务、新闻理论等写就专论,富有时代特征和创新精神。在他们的带领和指导下,人民日报记者积极探索、开拓进取,锻造了一支特别能战斗的队伍。记者部作为报社新闻报道的“半壁江山”,驻地记者的新闻生产力进一步释放,报道数量和质量显著提升。
李庄
田流
“探索新闻报道”辑——新闻的生命力源于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不断发展。我国新闻界前辈林里擅长写作新闻通讯,他结合改革开放新形势大胆创新,走别人不曾走的路,写别人未涉及的主题,所写《深圳经济特区风云录》系列报道,语言生动活泼、文字简练准确、逻辑严密细腻,具有“创一体、备一格”之特色,开创“新闻式的通讯”模式,给读者以真实感。林里成功报道改革的同时,也在改革自己、改革新闻,所写文章多以思想深邃、立言得体、笔触清新著称,给读者以新鲜感。
“精品源于精心”辑——为培养和打造名记者,历任报社领导千方百计为记者成长创造条件,鼓励记者开创独具一格的采写风格,让读者在报纸上看到他(她)的名字,就想看他(她)的文章。特别是这些年,报社组织记者参与重大题材、重大事件报道,突出“团队较量、集体比拼”优势,鼓励记者深入采访,研究问题力求高屋建瓴,报道追求快、准、深,凸显人民日报报道抓时效、抓独家、抓深度,力争抢占舆论制高点、提高舆论引导能力。一篇篇深度报道新鲜出炉,稳大局、安民心,高人一筹。
毋庸置疑,在人民日报记者队伍中,有不少中国新闻界的大记者、名记者,其作品具有很强感召力。在改革开放大潮中,也不乏脱颖而出的年轻新锐,他们艰辛探索,自觉担当社会责任,为社会进步呐喊,如杨振武同志(撰写《论头版头条和头条工程》)、龚达发同志(撰写《重大突发事件中的深度报道》)、王楚同志(撰写《调整思路 大张大合——三篇文章背后的故事》)、孟晓云同志(撰写《从<胡杨泪>到<胡杨泪尽>》)、陈杰同志(撰写《温家宝,从一条小巷走出的大国总理》)等。他们在苦干与欢乐中悉心体会,臻于成熟,之所以能成长、成材、成功,甚至有的成为独步一时的领军人物,必有独到之处:一是好学深思,二是勇于担当。
龚达发
王楚
时任人民日报副总编辑、分管记者部的米博华同志看完书稿后,欣然提笔为本书写序,序言中这样写道:“在此前出版的《灿烂的星河——人民日报记者部新闻实践与思考》,堪称报道与论文合壁。两部书出版,或许是时间上的巧合,但确乎有了非同一般的意义。”米总以自问自答的形式对本书评价:“为何对这部论文集兴味盎然,是因为不少文章波澜起伏,如火如荼,读之有声有色,思之启人心智。更因为,作者中有的是名重当时的前辈,当我还是年轻记者的时候,对他们景仰不已。大部分同辈和晚辈记者,我们曾经正在一起工作,许多重大报道和重大事件,都是亲临者和参与者。”
米博华所作序言节选(赵兴林 提供)
令我记忆尤深的是,米总序言中有这样一段话:“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几十载岁月,忽焉已逝,尤感人民日报记者群星灿烂,人才济济。不由得想起曹植对建安时期文人学士名流辈出的赞美:昔中宣独步于汉南,孔璋鹰扬于河朔,伟长擅名于青土,公干振藻于海隅,德琏发迹于大魏……无论是社会主义建设还是改革开放,人民日报记者队伍中都涌现出一代又一代、一批又一批新闻界代表人物。就其影响而言,独步者有之,鹰扬者有之,振藻者亦有之。特别是老一辈记者,几乎每人都有一部传奇色彩的与众不同的故事。在老一代的激励和鼓舞下,年轻一代记者承继传统,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续写着人民日报记者的精彩。”米总言简意赅,概况了本书特色,提升了品位。
关于本书的书名,起初出版社有人建议用“跟人民日报记者学写新闻”,我觉得似乎不太谦虚。后来我到记者部征求意见时,时任值班副主任万秀斌提议用“人民日报记者这样写新闻”为书名,获得在座一致赞同。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我本人水平有限,主编此书不可能达到所有读者期盼。诚如米总所言:“这是一部新闻采访的业务专著,但并非严格意义上的教科书,大多是从事新闻采写的体会。”
注:除特殊说明外,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阅读原文了解更多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