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健康的社会不能只有方方和连岳这些人的声音!

最近,连岳据说上热搜了,因为他前天文章中的最后一句话,这“作家”很明显暗示的是方方,因此他被骂上热搜。
作者张守涛,青年学者、文史作家,南大硕士,大学老师,出版作品《说说当今这些文化名人》《先生归来》《凡人鲁迅》《书香留韵》,个人原创公号涛声一久、神州生气,发表了以下对连岳的见解。
连岳前天文章
正如比较方方和六六一样《一种人叫方方,一种人叫六六》,比较一下方方和连岳其实也很有意思,他们“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大家对方方现在都比较了解了,她说真话说人话说实话《总评今天完结的“方方日记”,它有三大特征四大意义》,直面现实为民而呼。
最初的连岳其实也是如此,他在2007年厦门PX事件中写了系列评论,委托专业人员翻译PX的毒性问题,并与妻子参加“市民座谈会”提出反对意见,因而一举成名甚至被称为“城市英雄”。
年轻时的连岳
成名后,连岳一手写时评,一手写鸡汤,在很多媒体上开了专栏,后来又全力经营公号,又办起公司卖起货来,成了“最强带货自媒体”和厦门知名企业家。
可自当连岳经商后,他就像郭敬明一样成了文化商人,在流水线上生产着满足读者投其所好的“作品”,而逐渐失去了自己原来的独立思想、判断乃至自我。
这几年来,连岳的文章翻来覆去只有一个意思,即自己最为重要,自己赚钱最最重要。
所以,原来很欣赏他的涛哥俺后来也渐渐不看他的文章了,有一次留言评论了啥,竟然被“嗜好”“自由、宽容”的他拉黑了(他公号留言中几乎没有反对意见)”。
我在2012年出版的著作《说说当今文化名人》中称连岳为“独立者”,认为“‘独立’对于连岳而言就是他的生命,他时刻注重自己的独立性,独立身份、独立判断、独立言行。”
连岳原先的确是挺“独立”的,但后来他“独立”过度了,从个人主义者完全言行一致地沦为了自私自利的唯我主义者了,“精制利己主义者”都不屑为而干脆以“粗鄙理解主义者”为荣了。
中年的连岳
这种强调完全以自我为中心一切向钱看的价值观无疑是非常坏的,可不知为什么却赢得万千粉丝宠爱和一路绿灯?
更过分的是,连岳从一个思想小贩起家成为老板后却以成功人士自居,嘲笑甚至要求取缔其他“小贩”(任大刚先生的话),甚至批评起“民主”来。
连岳昨天文章
他还大言不惭地说:“我年轻时是民主控,可惜我现在不是了,感谢奥地利经济学派诸位先贤大哲,让我完成了这个转变。”
不知是哪位“奥地利经济学派诸位先贤大哲”让他完成了这样的转变?哈耶克的棺材本都压不住了,幸亏他没说是他老师王小波让他完成了这样的转变。
连岳的变化太大了,活成了他年轻时自己嘲笑的人,貌似理性实则冷血,貌似“善意”实则自私,“岁月静好婊之后,连老师创造了生活富贵逼”。
不知他晚上数钱的时候想起那个曾在微博上喊“誓死不退”的自己时,是嘲笑曾经的那个自己SB呢,还是嘲笑现在自己SB
“寿则多辱”,说的就是连岳这种“善变”的人,让原来的名声、形象大跌。
而方方一直没有变,从出道的《风景》到现在的《方方日记》,她一直坚持“新写实主义”,一直坚定地使用日记传谣、煽动、传播负能量。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张颐武在其微博写到:
而方方被人广泛所知,源自她的一部小说《软埋》——这部小说的背景是建国前后的土改运动。有文化的人都知道,土改打破了农民身上的枷锁、建立了新的生产关系、巩固了新生政权,是翻天覆地的进步。当然社会是复杂的,土改中也存在工作失误、尺度不一致等现象,这一点我们也承认。同时必须明确的是,工作中的问题远非主流。所谓的过火行为和千百年来地主对农民的压迫相比、简直不值一提,和解放前夕还乡团的罪行相比、简直不值一提,和土改期间地主的顽抗暗杀叛乱相比、简直不值一提。还记得英雄少年刘文学(1945~1959)吗?14岁的他仅仅因为制止前地主王学荣偷摘集体的粮食就被对方活生生勒死!注意,刘文学牺牲时已经是解放后的第十个年头了,地主们仍然心怀叵测、仍然杀气腾腾。土改时期他们气焰如何,可想而知。方方作为一个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的作家,在创作与土改有关的作品时,应该表现什么呢?显然是党的领导、农民的解放、农村的新面貌、国家的欣欣向荣、地主阶级的组成部分作为个人的新生。整个基调是积极向上、充满希望的。对吧?然而方方偏不,就是要反其道而行之,写出了小说《软埋》,编造出种种变态、丑恶、惨死、阴暗,满腹怨气地诋毁那个时代、满腹佞气地攻击土改运动,风格和莫言有一拼。更离奇的是,这部推墙之作广泛受奖、大受褒扬。而且发表在《人民文学》上!有兴趣的读者可以找来《软埋》体验一下——《软埋》发表于2016年,在广泛的抗议和反对下,2017年停印、下架,所以你上网找会容易一些。事先需要说明的是,看恶心了可别怪我没提醒。其实结合方方的家庭背景,我们就没那么惊讶了——方方出生于纯粹的知识分子家庭。曾外祖父是国民党元老,外祖父毕业于日本庆应大学,伯祖父是南京大学的教授,母亲毕业于九江教会学校女中,父亲1937年毕业于交通大学。这样的家境和出身,在旧社会是哪个阶层?这还用我说吗?如果没有新中国,方方依旧是中国最顶尖的1%的人,锦衣玉食、养尊处优。所以虽然她在新中国已经得到很多了,仍然是最顶尖的1%。但她还是觉得不满足,还是在怀念过去的那个年代。也许是我们这些泥腿子们不够惨,让她看了不舒服吧。所以她今年65岁了,还在怀念那个人均寿命35岁的社会。这简直已经是毫无道理的变态了!然而她毕竟没有能力、没有可能干更多,那就拿起笔泄愤!这个心理很像冯小刚——年轻时追求文工团员失败,当了导演了就找机会拍《芳华》这样境界低下、胡编乱造的电影,把文工团员的晚年拍得凄惨阴暗以满足自己的变态心理。其实人家活得好着呢——真正凄惨阴暗的其实是《芳华》的原作者严歌苓——方方的存在无非证明了旧的阶级没有那么容易退出历史舞台,类似流沙河这种血债累累的兵役科长的儿子到死都不肯与自己的父辈决裂、到死都还在为那个腐朽的时代唱赞歌。方方其实跟流沙河是一类人。伟人早看穿他们了:利用小说反党,是一大发明。方方有一个机会能获得比流沙河更高的历史地位,那就是有生之年对自己的行为做出正确的表态、明确与过去决裂。但是这次造谣煽动表明,这对她很难,因为她在变本加厉。甚至她要倒打一耙:她要控告揭发她的人了——顺便连我一块告了得了,我是雇农的后代,我更加拥护新中国,我看你还能咬多少人!方方是典型的怨妇,轻浮而矫情、跋扈而孟浪。虽然文凭很高、曾经的地位也不错,但毕竟不走人间大道、不识春秋大义,还是没文化!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螳臂挡车、为腐朽殉葬。何必!记住一位有文化的老前辈的话吧——你们吃了农民的饭,穿着工人织的布,住着工人盖的房子,人民解放军警卫着国防前线,你们不表现工农兵,你们艺术家的良心何在啊!从炮轰某作家跑奖到《软埋》争议再到如今《方方日记》之争,方方一直坚持自我,“我根本不在乎别人怎么评价我。我自己活得自在就可以了”。
既然方方不在乎,那我们就来评价一下吧
毕竟一个健康的社会不应该只有一种声音对吧
接下来引用微博有博主评方方系列1:什么人喜欢写公开的日记体?
双标和选择性不可分离。
一、什么人喜欢用公开的日记体?
方方昨天在武汉日记里宣布,这是她的日记系列最后一篇。既然如此,那么对方方的日记系列也可以做个盖棺定论了。
看到这种面向社会公开的日记体,我第一时间想到的是电影《邪不压正》中,姜文饰演的蓝青峰和廖凡饰演的朱潜龙之间的那个经典对话:
朱潜龙:“那日本人靠不住,我靠谁啊?老蒋?”
蓝青峰:“更靠不住。”
朱潜龙:“一个写日记的人。”
蓝青峰:“正经人谁写日记啊?”
朱潜龙:“是啊。”
蓝青峰:“你写日记吗?”
朱潜龙:“我不写。你写日记吗?”
蓝青峰:“谁能把心里话写日记里?”
朱潜龙:“写出来的哪能叫心里话?”
蓝青峰、朱潜龙:“下贱。
当然,这段对话,只是针对那些知道自己的日记早晚要被公开(比如蒋介石这种政治人物)或采用公开的日记体写作的人,真正写给自己看的私密日记,应该不在这段对话讥讽的范围之列。
对于公开的日记体这种题材,需要特别当心,看上去作者是在跟读者共享自己的日常生活信息,拉近与读者之间的距离,读者会因此放松自己的警惕,更容易产生对作者的信任。也因此,日记体更容易藏私货。所以,在此也提醒读者,遇到这种日记体,就要先提醒自己是不是遇到卖假药的了。
二、方方日记的关注度是自然而然的过程吗?
方方日记引起了很大的关注,也引发了很大的争议。就关注度来说,我并不觉得只跟方方本人的名气和她这些日记的水平有关。当然,本人也不排除确实有很多单纯的人关注和认同方方日记。
不是她的日记因为她的名气而能够受到这么多人的关注,而是她的名气因为这些日记得到某些话语权力量的支持才能有这么多人关注,她的名气才得以提升到今天这个水平。
互联网的热点形成过程,并非无迹可寻。持续的现象级热点,没有话语权力量的推动,很难维持。
至于这些力量是什么,可以看本公众号(明人明察)以前的文章。在此就提示一句:和推动中国谣言传播力超强的那些力量,即便不是完全重合,那也是有很高的重合度。公知就是这种力量推出的意见领袖,这一次为了支持方方,公知都倾巢出动,进行总动员了。
这么大的关注度,没有这些力量的参与与推动,你以为能有那么高的人气?真把方方当文曲星下凡了?
三、方方的日记里面有挺她的话语权力量需要的东西。
这些力量当然对方方日记中记载的她生活中那些琐事不感兴趣,他们感兴趣的是方方要通过日记来表达的“政治”,特别是方方通过“无中生友”提到的一些事,比如殡仪馆的那些扔的遍地都是的无人要的手机。
看看营销号们疯狂转发的架势——从方方的文字中我们不难看出其潜台词——殡仪馆扔得满地的无主手机存在大量死亡局面已经失控你们通过我的日记才知道的政府隐瞒灾情视生命为草芥这一定是体制问题吧啦吧啦……然而有脑子的人都会知道,中国人重视亲情,死者家属总不会都不到场吧,遗物肯定要收一些。手机价值高、尺寸小,是优先保留下来的遗物。即便家属不来,殡仪馆也应该把遗物编号保存、等人认领。而且方方号称照片是医生拍的,可是现在医生很忙,活人都照顾不过来,怎么可能去殡仪馆?所以显然这是谣言!上网搜一下图片,果然!不但方方讲的是无中生有的谣言,营销号们的配图也是丢人现眼的谣图——这些图片是网上流传已久的废旧手机回收图片!哪怕不放大图片也能看到一些老旧的功能机,基本已经无人使用了!显然方方在造谣,并造成了恶劣的影响!甚至方方在煽动,是对政府严重的指控!然而可惜的是,你要是让她讲清楚为什么造谣,她会两手一摊:我啥都没说啊,我的日记是私密的、不是我传出去的,照片我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你要逼急了,她会反口质问你:我说这是武汉的事情了吗?我说这是最近发生的吗?我为什么不能在我的小说里把废旧手机处理场所叫做殡仪馆?比喻拟人后现代风格你懂吗?创作自由你懂吗?你知道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吗?你敢说以后武汉殡仪馆就一定不会出现满地手机的情况?我是吹哨人你懂吗?
文人表达政治,是有其特点的。他们不会很明确的说出某种政治理念,甚至他们也会公开的否认自己有政治倾向,但他们字里行间,无不浸透着他们的“政治”,而且,往往越否定自己有政治倾向的人,政治倾向越激进。
方方在日记中要表达的政治,最直接也是表面就能看到的,是贬低中国抗击疫情的正面,夸大负面。
即便方方日记中也多少有一些正面的信息,这样做的目的之一是能够让整体的负面看起来更真,所谓的“九假一真”效果更好。
这让人很容易产生悲情、焦虑、绝望的情绪,令人看不到希望。这一方面可以抵消中国人民透过抗疫提高体制认同度和制度自信心,一方面还可以带动民意要求不停的检讨、反思、谢罪。她的一些读者,如果一直沿着方方指引的这条路径走下去,很容易从疫情的问题反思走到否定体制,最后到达质疑民族和文化的终点。
很多人就是顺着这个路径成为逆向种族主义者的,能逆向到什么程度呢?希望中国继续被殖民的都有不少人。
前几天那些在赵立坚背后开枪的人,那些只允许美国人批评抹黑中国、不允许中国人质疑美国的人,也是这样的人。为了反体制,都连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一起反了。
这些人虽然从人数上,可能不是方方日记读者中人数最多的,但却是支持方方的中坚力量。他们支持方方,不是因为方方本人,而是因为方方表达了他们想要的东西。
因为方方就是也是本文前面说的沿着不断反思的路径一直走到达否定民族和文化终点的人。
比如,她有一段文字是这样的:
唉,中国人一向不喜欢认错,也没有多少忏悔意识,更不会轻易产生负罪感。这可能跟文化和习俗有关吧?
请注意:方方这这段话指责的是“中国人”这个整体,而且强调“一向”如此,那就是中国人自古以来就这样的意思吧。这小小一段话,就同时完成了对中华民族、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的同时否定。
中国人一向不喜欢认错吗?写在课本里的“负荆请罪”,不是知错就改的故事?
《论语·学而》中,曾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事是否不忠与人交友是否无信是否教人为而己不为?”中国人很讲究每日自省,反思自己今天有没有什么过错,及时改正。
不喜欢认错的是你方方吧。你方方在武汉疫情最严重、已经封城封路、公共资源最为紧张的时候,动用警局委派警察(后又解释为协警)送侄女去飞机场,你方方传播殡仪馆遍地手机的谣言,认过错吗?不但死不认错,反而要把质疑你、提醒你的人,贴上“极左”标签。你忏悔过?还是有过负罪感?
至于什么忏悔,如果作为一种宗教仪式,中国文化确实没有这习惯,认错也不需要通过宗教忏悔的方式进行,但也不影响中国人对做过坏事有负罪感。西方基督徒倒是喜欢忏悔,一边忏悔一边杀人,因为忏悔而杀人都没有负罪感。难道这就是方方尊崇的认错文化?
方方应该对基督教或犹太教文化的认同度很高,虽然我不知道她是不是基督徒(犹太教讲究血统,方方想成为信徒还没资格),但一个人的话语体系,是不会随便用的。
在方方最后一篇日记《那美好的仗我已经打过了》中,引用了《圣经.提摩太后书》中一段话:“那美好的仗我已经打过了,当跑的路我已经跑尽了,所信的道我已经守住了”。万能的网友发现其中有句话似曾在哪见过,找了出来。
方方贬低中国文化、喜欢引用圣经,说明她的道不在中国文化里。
她在日记中多次用过“哭墙”这个词,还在日记《开辟一个空间,让我们同哭吧》中这样建议:
前几天,读到一篇文章,看到很多网友在李医生的微博下留言,倾诉心情,把那里当成了一个哭墙。这不单纯是为了纪念李文亮,更是那些倾吐心声的网友们自己的心理需求。我想,目前疫情正在扫尾阶段,距清明节还有一小段时间,我们完全可以建立一个类似“哭墙”的网站,比方“哭网”。让丧亲的人们有一处地方,在那里挂上自己亲人的照片,为之点上蜡烛,去哭上一场。
中国人有自己的民族特点和民族文化,有自己的祭奠逝去亲人的方式,为什么还需要邯郸学步一样学犹太教搞一个“哭墙”,还要创新什么“哭网”。只是祭奠和哀悼亲人,需要这样吗?
有网友(应该还不是反对她的人,所以文字很客气)就不理解方方为什么要有这种建议,在微博这样劝方方:
犹太人当年为了放置约柜建造了第二圣殿,后被阿拉伯人毁掉建了圆顶清真寺,第二圣殿最后只剩下一段围墙,这段墙成为了犹太人的最后的信仰之地,也就是所谓的哭墙。方方把李医生的微博比做哭墙我认为十分不妥当,就好比美国人把在美墨边界建造的边境墙比做长城,意义完全不同,希望是方方老师笔误。
方方显然并不是笔误,她一边贬低中国文化,一边建议要在中国建立“哭墙”。
喜欢用什么样的语言体系,很能说明一个人的真实信仰。方方信仰基督教也好,推崇西方宗教文化也罢,这都不是问题,但你不该因此就来贬低中国人和中国文化。连中国人、中国文化都不爱,还会爱武汉人?
连中国人都不爱,还会爱武汉人?
连中华民族和民族文化都反的人,我是没有见过不反体制、不反国家的。这里的体制是指毛主席那代人创建的新中国体制,这里的国家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也就是新中国。
反体制容易反民族和和民族文化,太多的人给我们做了示范。
为什么很多人并不赞成方方的一点是方方总是盯着负面,渲染失败主义?虽然我觉得这种批评多少有些停留在表面,但总是渲染失败主义,确实容易让人看不到希望,容易引导这些人从失败主义走向对体制和国家的失望、绝望,如果这个人继续沿着那条路径进化,可以从反体制变成反民族和文化的中坚。
方方对抗击疫情的整体评价,其实就是两句话,一句是“只有结束,没有胜利”,另一句是“错,错,错”。
方方要通过对抗击疫情的否定性评价要达到什么目的呢?请注意下面这段文字:
有时候想,一届政府,如果不把民生放于至上位置,再来一次X冠病毒,依然会延续今年的灾难;一众官员,如果眼睛不看百姓,只盯着上司,垃圾车拖食品的事情,同样会一而再。没有以人为本的概念,也不站在百姓的角度思考和做事,是现今官员很大的问题。仅用官僚主义来形容,恐怕不够。这也不全然是人品问题,而是他们身处于某个机器之中。这架机器的快速运转,导致他们的眼睛,只能盯着他的上级,而无法看见芸芸众生。正所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这段文字对政府和体制的评价都有了。其中的“这架机器”是指什么?当然是指新中国的那套体制,这也是中国能够尽快控制疫情的制度保障。“仅用官僚主义来形容,恐怕不够”,又是指什么?除了质疑和否定体制,难道还能有其他可能吗?
这就是方方日记中被一些势力重视的“政治”。
如果承认中国抗击疫情取得了胜利,那就等于承认了新中国这套体制的优越性。
这是一些人不能接受的,不但自己不能接受,也不允许别人接受。
承认新中国优秀,有这么难么
为了否定新中国体制的优越性,最彻底的办法就是不承认这场抗疫取得胜利。只有结束,没有胜利的潜台词是:只有失败。
既然只有失败,那么新中国这套体制不但没有优越性,而且是应该继续彻底否定,推到重来的。
他们的逻辑就是这么简单粗暴。他们需要方方,热捧方方日记,就是要强化这样的逻辑,因为方方日记也能够提供这样的逻辑。
四、方方的双标与选择性问题
中国也并不缺少反思,缺少反思的正是方方这样的人,他们从来不反思自己,当然更不肯认错,这样的人最喜欢要求别人反思。
反思绝不能通过方方的那种方式进行,否则,非但不会把问题的原因找出来并解决掉,而且还会把中国体制的优势所在给反思没了。看看支持方方的那些人,如何崇拜西方的体制,就知道他们反思的终点是什么,要反思的目的是什么?这些人,玩的一手好双标,在中国,时代的一粒尘,落到每个人身上就是一座山。为了英国的群体防控辩护时,时代的一粒尘,落到每个人身上就是一个数字了。
这些喜欢玩双标的人,那么支持方方,当然方方和他们有共鸣、共通之处。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虽然方方表面上针对那些有问题的官员,但她的方式很容易把追责问题官员引导到质疑和否定体制上,当然这正是支持方方的那些话语权力量所希望的。失职渎职官员的责任,当然要追究,但借此否定和质疑体制那就是性质不同的两回事了。要没有这套体制,中国比现在的欧洲和美国还要惨,付出的代价更大。
意大利人口只有六千万,确诊人数已经超越中国的最高峰值,死亡人数已经超过中国。
美国只检测了三四十万,就已经有十万多确诊病例,并且在爆增;但这并不妨碍支持方方的那些人,继续支持这样的体制,继续在中国宣传西方的体制优越性。
在中国的疫情还很严重的时候,他们告诉我们,西方的体制不会出现这么严重的疫情,理由是西方的自由体制可以让信息及时披露,西方发达的医疗体系,可以很快就控制住疫情。他们喜欢通过比较证明西方体制的优越性。
当中国通过自己的体制优势,迅速控制住病情,成为世界疫情中最大的安全岛之后,而西方那些国家,却因为瞒报和懈怠,先是欧洲,后是美国,成为疫情的“震中”,情况比中国疫情最严重的情况更严重时,他们就反对比较了,指责中国人猛夸自己国家棒,是对灾难和逝者的亵渎了。
如此双标,怎么说怎么有理。支持方方的中坚力量就是这样的人。这些人要中国不断的反思,借此让更多人质疑和否定中国的体制,最终目的不是为了让中国疫情的代价更低,而是不惜让中国人民付出更高的代价也要在中国搞他们认同的那套体制。他们这样做,不是为了中国变得更好,而是要让中国变得更坏。
双标和选择性不可分离。方方之前在网络上引起关注,还是2017年,是因为她的一部小说,选取一些土改中存在的负面问题并放大,拼接成土改的整体图景,让人只见乌云不见阳光。方方日记对这次抗击疫情用的手法,也是一样的。这叫选择性。
巧妙运用选择性,即便选择的每一个元素都是真的,那么得出的整体结论,或者给人的整体印象,也会是与事实截然相反。就如同西方国家进行选举民意调查,如果刻意的筛选对一方有利的作为分析样本,完全可以得出两个不同的结论。而你还不能说选择的样本本身是假的。只是立场先行,精心选择而已。
这一套话术,方方这样的知识分子最喜欢用。因为这样做的技术含量还没有魔术高,所以非常依赖话语权的支持,压制住质疑的声音,才会有奇效。如果做不到这一点,这套话术很容易就会被击穿。方方受到的质疑越来越多,也有这方面的原因,因为互联网自媒体时代,话语权已经不能跟传统时代那样地高度垄断了。
为什么说他们是境内反华势力?因为他们的立场,究其根本,是反对新中国。
举个例子,这些人,书写人民的批评声音可以,不能变成「对体制的攻击」以及「否定我国制度的优越性」,方方这种行为就是故意把人民内部矛盾强行拔高成敌我矛盾。
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老一辈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习仲勋同志到广东工作时曾说:如果对现行政策提一些不同意见,就是反党、反社会主义,那还有可能改革吗?
大部分网民都是爱国的中国人,他们提出的不同意见,就算不好听,也是诤言,是在表达自己对改革的期待。
少数境外敌对势力混入舆论中,那么有关部门要做的,是及时把他们揪出来;
试图对一切不完全符合事实的信息都进行法律打击,既无法律上的必要,更无制度上的可能,甚至会让我们对谣言的打击走向法律正义价值的反面,成为削弱政府公信力的反面教材,成为削弱党的群众基础的恶性事件,成为境内外敌对势力攻击我们的无端借口。
在法定义务之外,在不违法的前提下,你当然也有信息的自由。但是,自由是有边界的。坏的就是坏的,好的就是好的。你要晓得辩证法。如果你滥用这种自由,这是对改革的伤害。
请警惕这些境内反华势力,务必警惕。境外敌对势力的老虎要打,境内敌对势力的苍蝇蚊子也要打。网民们要做的,是按制度、按规定、按程序向国家安全和网络安全部门报告,这是每一个公民的义务。
所以我们也要发表一下,反驳方方和连岳等人的声音,也是给这个健康的社会带来不一样的声音,不能说我们在灭他们的声,只是也想拥有跟他们一样发声的权利。世界上不止一种答案,也要听听我们的想法。
人是不断地要行走,可无论我们走多远,都不要忘记为何出发,都不要丢了自己。
所以,方方和连岳本是“同道中人”,都是极致的利己主义者,表面上看似怜悯苍生,实质上,吃人血馒头,流量稿费双赚,帮她连载的多少维空间美籍华人也可以获得巨额打赏,他们都在利用人心中的恶获取高额报酬,方方更甚的是作为前作协主席,还领着体制的工资,一边享受着特权,一边帮助西方势力瓦解统一战线,然后还装不知道,所作之恶真的是叹为观止。
●●●

哪个没得到足够重视和爱的“小孩”都能在奇迹宇宙被精致生活富养起来!
人生planB副业刚需,想要成为斜杠做兼职的后台回复“成长”
愿我们都能在2020年,成为更好的自己!
—THEEND—
奇迹宇宙公众号
精彩文案搬运工
精致生活记录者
致奇迹宇宙精致书友会读者的一封信:《我的精致生活图鉴》今年的重点会偏重在运营线上的板块,欢迎参加奇迹宇宙团队打造的小鹅通课程《从0到1学会共情力》,关注喜马拉雅电台节目《贫穷的本事》Talkshow,加入精致听友会,体验精致书友会福利。邀请更多人关注奇迹宇宙,脱贫又脱单,回复“阅读自由”即可get更多自学课程。奇迹宇宙线上社群服务:
(日更,默认每晚8-9点)
周一奇迹宇宙木子谈心社:难过的生活倾诉(NO.17号南番顺大群)
周二奇迹宇宙精致校花日(大学生求职就业创业催化)
周三奇迹宇宙异业合作,书友分享日
1、小胖仙富婆算命俱乐部(NO.8号富婆群)
2、精致听友会线上发布会(全国经济圈社群巡展)
3、精致宝贝家长学校(NO.6号精致嘉族群)
4、精致生活资产加速器 (NO.21号群,深莞惠)
周四奇迹宇宙精致听友会《从0到1学会共情力》上新日(课程专属)
周五奇迹宇宙精致厨房酒影会(NO.9看看看群)
周六奇迹宇宙精致听友会《贫穷的本事》Talk show电台更新(喜马拉雅)
周日奇迹宇宙精致书友会读书手帐分享(精选10-20个活跃社群分享)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