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说“逆时效”新闻如何做

《说编辑》专栏十四
  一、策划“逆时效”新闻
  “正时效”新闻发生在当下,而“逆时效”新闻事件已成过去时。要让时光“穿越”,媒体需要有好的策划。通过策划,让时光“倒流”,让过去“再现”,实现“逆时效”。正如,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
  比如,2017年9月8日,金华晚报刊发了陈越和徐莹采写的千字文《八一街 见证金华城的凤凰涅槃》,采用了13张照片,摄影师陈少华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一路跟拍到当下,一条街见证了一座城市由北跨江向南一路延伸的历史,一条街的变化,浓缩着一座城市的成长。
  为了喜迎党的十九大,金华晚报自8月推出《老照片》专栏,以见证城市的发展。记者通过征集老照片,采写摄影故事,让照片说话,让摄影者说话。随后发表了《黄宾虹公园:墨舞独殇诗意求》《婺江,那些值得频频回望的吉光片羽》《旧梦依稀亦可寻 食品厂,化验室的故事》《熟溪桥:百尺长虹锁碧流》等,每周一篇,几张照片,千字文章。这些照片里,时光最久的是赵章云拍摄的熟溪桥,摄于上世纪50年代,时间跨度长达60年。而摄影作品除了“有图有真相”,更重要的是,创作者就是见证者、亲历者,他们的讲述更具有说服力和准确性。这些文章一经网络转发,阅读量10万+成为常态。
  二、等待“逆时效”新闻
  快节奏生活时代,为了追求新闻时效,拔苗助长、杀鸡取卵往往成为一些新闻工作者的现代寓言。而 “静待花开”就变得越来越难能可贵。
  “静”是不拒绝、不焦虑、不逾越,“待”是养精蓄锐、厚积薄发。静待花开是有目的性、主动性、计划性、执行力的过程。
  因此,等待不一定是一种消极的态度,而是守得住寂寞的坚定智慧。不少“逆时效”新闻,需要在等待中成熟、在等待中收获,而不是急着采下苦涩的青果。
  比如,2016年2月26日的《尖峰山之约》,只有短短2500字,背后却有十余年的等待。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座不大的城市,一群公益人赴一场“一座山一些树”的十年之约。它不是轰动性的新闻事件,但背后浓缩着时光的力量,凸显了时代的变迁。
  这是一个绿水青山的梦,是环保梦,是让爱成真的梦。T小队是金华晚报2004年创办的一个论坛,是本土公益人的精神家园。他们怀抱公益理想,践行“让家园更美好”的努力,助学成百上千人,建立了80多所爱心图书室,创办了爱心幼儿园,不间断地清洁城市、护水、宣传环保公益……十几年前,他们有过一次上山种树的善行;十几年后,尖峰山上的树多了,公益团队也壮大了,当年参与种树的人都当了父亲母亲,有的甚至当了爷爷奶奶,但他们乐做公益的心没变,行为没变,影响着更多的人走向公益,让家园变得更美好。习总书记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文明的进步、民众观念的改变。《尖峰山之约》写的是绿水青山的故事,是一张地方主流报纸对市民文明推动、观念引领的一次成功示范。
  虽然金华晚报的“逆时效”新闻效果不错,也获得得了不少的奖项,但需要强调的是,时效性永远是新闻价值的体现,即使是“逆时效”新闻,也要在追求新闻独特性、唯一性与厚度、内涵中追求时效,拥有更多的“新发现”“新发布”,从而体现出新闻的“新价值”“新魅力”。 (作者为金华晚报周末部主任)系列阅读:
《说编辑》专栏一:我们搞“小报道”,很有读者!
《说编辑》专栏二:“点面结合”:“先点后面式”
《说编辑》专栏三:“点面结合”:“先面后点式”
《说编辑》专栏四:“点面结合”:“点点组合式”
《说编辑》专栏五:“点面结合”:“点面整合式”
《说编辑》专栏六:如何提高企业报副刊的阅读黏着度?
《说编辑》专栏七:人民日报“老记老总们”最近有何新论?
《说编辑》专栏八:“好编辑心中一定要有作者”
《说编辑》专栏九:毛主席为何说“报纸要有知识”?
《说编辑》专栏十:如何让“每位读者都是作者”?
《说编辑》专栏十一:数字型秘诀,为你助力!
《说编辑》专栏十二:何谓“逆时效”新闻?
《说编辑》专栏十三:再说“逆时效”新闻如何做

阅读原文了解更多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