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教育是什么时期的特点(终身教育是什么意思)

终身教育是什么?

国际上把终身教育定义为:与生命共有,外延扩展到社会各方面的连续性教育。终身教育不是一种实体的存在,它是一种理念,是引发一连串的关注和研究方向的理念,是一种超越国界、意识形态、社会形态和种族等范畴的教育思想,它具有综合、整体的育人功能。它的基本任务是: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终身教育是具有持续(贯穿一生各个阶段,包括婴儿、幼少年、青年、壮年、中年、老年等六大阶段持续不断的)过程、整体(面向社会全体成员,并把一切具有教育功能的社会组织连续、联系起来)、完全(把各层次、各类型的教育完全沟通协调起来)和全面(旨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人的全面素质)意义上的教育。

可见,终身教育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涉及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学校教育与非学校教育,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涉及家庭教育、社区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及基层组织内部等各种教育类型和学习场所,涉及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等教育层次,涉及全日制教育、脱产教育与半脱产教育、在职教育与任职教育、面授教育、课堂教育、实践教育、模拟教育、远程开放教育以及培训、研讨、自修等多种教育方式和形式,涉及生存教育、知识教育、能力创新教育、人格发展教育、思想意识教育等各项教学内容。因此,终身教育包括一切教育性质、教育类别、教育形式、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中的所有组成部分和环节;而且,终身教育不是各种教育的简单叠加,而要打破各类教育间的隔离状态,协调好相互间的关系,使之密切配合,互相促进和发展,以实现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提高人的全面素质的根本目的。总之,要把整个教育系统纳入终身教育体系之中,同时又要把终身教育贯穿在整个教育思想系统之中。

非制度化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区别?

它们划分的范围不一样。终身教育包含了非制度化教育。

非制度化教育是指那些没有能形成相对独立的教育形式的教育形态(其实也是一种具有客观存在的教育形态),它没有从日常的生产或生活中分离出来的,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机构及其制度化、组织化行为,是与生产和生活紧密结合、高度一体化的“教育”。

终身教育是指人们在一生各阶段当中所受各种教育的总和,是人所受不同类型教育的统一综合。包括教育体系的各个阶段和各种方式,既有学校教育,又有社会教育;既有正规教育,也有非正规教育。

为什么要进行终身教育?

学习提高内在素质。学习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手段,终身学习是当代教师自身发展和适应职业的必由之路。”严谨笃学,与时俱进,活到老,学到老”是新世纪教师应有的终身学习观。

教师终身学习扩展知识,提高教学水平。教师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如果教师不能经常的更新知识结构,不能对新知保持长久的好奇与敏锐,教师就有可能被学生看不起,正所谓“不亲其师,怎能信其道呢?”所以教师一定要不断的学习,以深厚的教学功底和丰富的知识来提升自己的个人魅力,从而提高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成为一名让学生真正喜爱的教师。

通过学习适应课改需求,与时俱进。时代在变,人也在变,教师必须认清和终身学习对自身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性,自觉地树立、终身学习的观点,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以适应现代的教育需要。以往,一个人只要在学校学好一门专业,就可以一辈子当专家;学会一种技术和手艺,就可以受用。可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许多行业已不再是代代相承、永远不变。尤其是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产生着重要的影响,终身学习的重要性也越来越明显。作为一名教师,更应坚持终身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以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关于终身教育的观点表述正确的是?

教育分三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区教育,“终身教育”就属于社区教育范畴。

对于“终身教育”的意义,人类很早就已经认识到。比如我国古代思想家荀子的“学无止境”,庄子的“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孔子的“学而不厌”,管仲的“四民分业”,国外的“活到老学到”等都体现了“终身教育”思想。18—19世纪的西方则有莫尔、欧文等“终身教育”思想代表人物。

进入20世纪后,成人教育受到更广泛的重视。1919年在英国召开了成人教育会议,会上提出“教育是人的终身过程”、“人直到80岁还可以接受教育”等观点。 在我国,也出现了许多“普及教育”、“全民教育”、“职业教育”的代表人物,如:孙中山、陶行知、蔡元培、黄炎培、徐特立等。

而现代终身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则是法国教育家保罗?朗格。他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终身教育科长,在1965年在巴黎召开的推进成人教育国际会议上提出终身教育提案,并由大会讨论通过。随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68年发布了《终身教育宣言》,确认了保罗?朗格的终身教育理论。

2013年9月,我国习近平主席应邀参加在联合国总部举行的“教育第一”全球倡议行动一周年纪念活动,代表中国政府和人民,对潘基文秘书长提出的“教育第一”的倡议表示了坚定支持。提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明确提出“教育是人类传承文明和知识、培养年轻一代、创造美好生活的根本途径”。习近平主席指出,”中国将不断扩大投入,发展全民教育、终身教育,建设学习型社会,努力让13亿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获得发展自身、奉献社会、造福人民的能力”。

由此可见,“终身教育”在我国是大势所趋,“全民学习型”社会未来可期。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