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瑞生平事迹简介(海瑞生平事迹100字)

海瑞生平?

  海瑞(1514年-1587年),字汝贤,号刚峰,广东琼山(今属海南)人。明朝著名清官。海瑞一生,经历了正德、嘉靖、隆庆、万 历四朝。

  1549年(嘉靖二十八年)海瑞参加乡试中举,初任福建南平教渝,后升浙江淳安和江西兴国知县,推行清丈、平赋税,并屡平冤假错案,打击贪官污吏,深得民心。得到提升,历任州判官、户部尚书、兵部尚书、尚书丞、右佥都御史等职。

他打击豪强,疏浚河道,修筑水利工程,力主严惩贪官污吏,禁止循私受贿,并推行一条鞭法,强令贪官污吏退田还民,遂有“海青天”之誉。

  1587年(万历十五年),海瑞病死于南京官邸。赠太子太保,谥忠介。海瑞死后,关于他的传说故事,民间广为流传。

  海瑞的祖先原籍福建,南宋时有个名叫海俅的人,从福建迁移到了广州,海俅的重孙海逊子在明朝开国之初是广州卫指挥(正四品武官名)。

海逊子的儿子海答儿于1383年(洪武十六年)从军来到海南岛,就在琼山县落了户籍。海答儿的儿子海宽,中举后曾任福建松溪县知县。有子侄海澄、海澜、海翰、海鹏、海迈五人,其中海澄官至四川道监察御史,其他还有三人中过举人。唯独海瑞的父亲海翰无所作为。

海瑞的事迹?

海瑞明嘉靖举人,出任南平教谕,后升浙江安知县,推行清丈、均徭。嘉靖四十五年,任户部主事时,上疏批评世宗迷信道教,不理朝政等事,被捕入狱,世宗死后获释。

隆庆三年,任应天巡抚,疏浚吴淞江,推行一条鞭法。后因被人排挤,革职闲居16年。

万历十三年再起,先后任南京吏部右侍郎和南京右佥都御史,力主严惩贪污。

他曾平反一些冤狱,民间因而有“海忠介公居官公案”,“大红袍”等传说。

明神宗要活海瑞的典故?

明神宗海瑞两个人是君臣关系,明神宗继位的时候已经是1572年,这个时候的海瑞已经垂垂老矣,作为一个在官场上混了一辈子的著名清官其晚年的时候依然是两袖清风,这与明朝当时的官场可谓是格格不入。张居正辅政期间,曾经想任用海瑞,命巡按御史前去考察海瑞。御史到海瑞居住的山中审察,海瑞杀鸡为黍招待这位御史,当时的海瑞房屋居舍冷清简陋,御史叹息而去。而张居正也因为惧怕海瑞严峻刚直,最终没有任用海瑞。

张居正去世之后的明朝官场依然是腐败的,贪官污吏横行,明神宗希望借着海瑞的刚正清廉压一压官场的风气,于是重新给予海瑞之前曾经担任过的职位——南京吏部右侍郎、南京右佥都御史的职位。这个时候时候的海瑞已经是一位72岁的老人,上疏明神宗要求明神宗用严酷的刑罚惩治那些贪官。海瑞重新做了御史,这使得当时很多官员胆战心惊,对海瑞相当的忌惮,于是很多贪官屡次上疏明神宗污蔑海瑞,海瑞也多次的请辞,但是明神宗始终没有同意海瑞的辞职要求。1587年,海瑞在南京吏部右侍郎、南京右佥都御史的任上离世。

明神宗海瑞的君臣关系时间并不长,之所以明神宗那么器重海瑞,根本的原因是海瑞清廉的名声在外,明神宗希望借着海瑞的浩然正气,压一压当时污秽的官场风气。

海瑞的故事简短一点?

1、海瑞背纤

明嘉靖年间,海瑞任淳安县令,不畏权贵。国公张志伯奉旨巡察各省,依仗权势,贪赃枉法,百姓怨恨。海瑞劝农归来,张志伯的亲信差官张彪来至县衙,强索赊银万两,海瑞拒绝,反将张彪棍责逐出。

张志伯闻报大怒,至淳安向海责问,海瑞反据理向张算帐,指斥其贪赃枉法,张志伯大窘,临行索要纤夫四百名再作刁难。海瑞因农忙,不愿扰害百姓,就亲自率领衙役背纤,张志伯恐因此引起民愤,狼狈而去。

2、海瑞罢官

徐阶的第三子徐瑛霸占民田,鱼肉乡里,强占民女赵小兰。小兰母洪阿兰告状,华亭县令王明友受贿,杖毙小兰祖父。

应天巡抚海瑞微服出访,路遇洪阿兰,查明真相,判处徐瑛、王明友死罪,饬令退田。徐阶买通太监、权贵,妄图罢免海瑞,推翻定案。海瑞识破奸计,断然处斩二犯,然后交出大印,慨然罢官归里。

3、海瑞杀女

一天,他看见五岁的女儿吃一个糕饼,就问糕饼是谁给的,当得知是某仆人给的时,海瑞大怒道:“一个好女子怎能随便地接受男人的东西呢?只有你饿死了,才是我海瑞的女儿!”他的女儿从此吓得啼哭不止,不喝也不吃,家里人怎么哄她劝她也没有用,七天之后终于饿死了。

扩展资料

主要贡献:

1、法规制度

海瑞曾根据他在淳安的经验写《兴革条例》,谈论该地区的管理问题。海瑞就任应天巡抚之后,立即颁布《督抚宪约》,规定巡抚出巡各地,府、州、县官一律不准出城迎接,也不准设宴招待。

2、清廉作风

按照当时官场的风气,新官到任,旧友高升,总会有人来送些礼品礼金,以示祝贺。这些礼品礼金只要数额不大,也是人之常情。然而海瑞公开贴告示说:“今日做了朝廷官,便与家居之私不同”。

然后把别人送的礼品一一退还,连老朋友贺邦泰、舒大猷远道送来的礼也不例外。至于公家的便宜,更是一分也不占。海瑞临终前,兵部送来的柴金多算了七钱银子,他也要算清了退回去。

3、断案技巧

在断案技巧上,海瑞不能明察秋毫,料事如神。对于那些疑案,他不是慎重调查,而是“与其冤屈兄长,宁愿冤屈弟弟;与其冤屈叔伯,宁愿冤屈侄子;与其冤屈贫民,宁愿冤屈富民;与其冤屈愚直,宁愿冤屈刁顽”。

在争产业的案件中,“与其冤屈小民,宁愿冤屈乡宦”;在争言貌的案件中,“与其冤屈乡宦,宁愿冤屈小民”。

海瑞断案全文

海瑞,字汝贤,琼山人。举乡试,署南平教谕。御史诣学宫,属吏咸伏谒,瑞独长揖,曰:“台谒当以属礼,此堂,师长教士地,不当屈。”迁淳安知县。布袍脱粟,令老仆艺蔬自给。总督胡宗宪尝语人曰:“昨闻海令为母寿,市肉二斤矣。”宗宪子过淳安,怒驿吏,倒悬之。瑞曰:“曩胡公按部,令所过毋供张。今其行装盛,必非胡公子。”发橐金数千,纳之库,驰告宗宪,宗宪无以罪。

时世宗享国日久,不视朝,深居西苑,专意斋醮。廷臣自杨最、杨爵得罪后,无敢言时政者。四十五年二月,瑞独上疏。帝得疏,大怒,抵之地,顾左右曰:“趣执之,无使得遁!”宦官黄锦在侧曰:“此人素有痴名。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僮仆亦奔散无留者,是不遁也。”帝默然。少顷复取读之,日再三,为感动太息。尝曰:“此人可方比干,第朕非纣耳。”

帝崩,穆宗立,历两京左右通政。三年夏,以右佥都御史巡抚应天十府。属吏惮其威,墨者多自免去。有势家朱丹其门,闻瑞至,黝之。素疾大户兼并,力摧豪强,贫民田入于富室者,率夺还之。

万历初,张居正当国,亦不乐瑞,令巡按御史廉察之。御史至山中视,瑞设鸡黍相对食,居舍萧然,御史叹息去。居正惮瑞峭直,中外交荐,卒不召。十二年冬,居正已卒,吏部拟用左通政。帝雅重瑞名,畀以前职。明年正月,召为南京右佥都御史,道改南京吏部右侍郎,瑞年已七十二矣。帝屡欲召用瑞,执政阴沮之,乃以为南京右都御史。瑞亦屡疏乞休,慰留不允。十五年,卒官。

瑞无子。丧出江上,白衣冠送者夹岸,酹而哭者百里不绝。赠太子太保,谥忠介。瑞生平为学,以刚为主,因自号刚峰,天下称刚峰先生。

海瑞驯虎讲什么典故?

《海瑞驯虎》是一篇历史典故,后改为潮剧剧目。

潮剧剧情:

明朝嘉靖年间,浙闽总督胡宗宪之子,仗势横行,无恶不作,两省官民畏之如虎。淳安知县海瑞,却敢于为民伸冤,巧妙地以假当真,驯了胡公子这只“虎”。

严州知府范秋桐,醉心于攀缘权贵,以假当真,赔了女儿,把冒充胡公子的赌棍贾茂春招为乘龙快婿。海瑞亲送胡公子到严州复审,也被范知府以假当真,一起亲送杭州,向总督大人邀功取宠。海瑞也奉召到杭州,会审此案。

总督大堂之上,海瑞被责承主审,范知府陪审,真作假,假作真,弄得胡总督好似哑子吃黄莲,有苦难言,狼狈不堪。范知府的混账巴结,反成为海瑞的助力;总督欲盖弥彰,海瑞当机立断,使一伙丑类各得下场。

关于海瑞的故事有哪些呢?

1、海瑞背纤

明嘉靖年间,海瑞任淳安县令,不畏权贵。国公张志伯奉旨巡察各省,依仗权势,贪赃枉法,百姓怨恨。海瑞劝农归来,张志伯的亲信差官张彪来至县衙,强索赊银万两,海瑞拒绝,反将张彪棍责逐出。

张志伯闻报大怒,至淳安向海责问,海瑞反据理向张算帐,指斥其贪赃枉法,张志伯大窘,临行索要纤夫四百名再作刁难。海瑞因农忙,不愿扰害百姓,就亲自率领衙役背纤,张志伯恐因此引起民愤,狼狈而去。

2、海瑞罢官

徐阶的第三子徐瑛霸占民田,鱼肉乡里,强占民女赵小兰。小兰母洪阿兰告状,华亭县令王明友受贿,杖毙小兰祖父。

应天巡抚海瑞微服出访,路遇洪阿兰,查明真相,判处徐瑛、王明友死罪,饬令退田。徐阶买通太监、权贵,妄图罢免海瑞,推翻定案。海瑞识破奸计,断然处斩二犯,然后交出大印,慨然罢官归里。

3、海瑞杀女

一天,他看见五岁的女儿吃一个糕饼,就问糕饼是谁给的,当得知是某仆人给的时,海瑞大怒道:“一个好女子怎能随便地接受男人的东西呢?只有你饿死了,才是我海瑞的女儿!”他的女儿从此吓得啼哭不止,不喝也不吃,家里人怎么哄她劝她也没有用,七天之后终于饿死了。

海瑞的故事?

海瑞,明朝嘉靖时期的著名清官,海南琼山人,号刚峰,他铁面无私、刚直不阿、敢于直言、惩恶扬善、一心为民,被人们誉为“海青天”。他四岁时,父亲病逝,与母亲相依为命,生活异常清苦,在母亲的督导下,他自幼诵读《大学》、《中庸》等…….渐有了报国之心。后来,以举人身份进入仕途,初任福建某县的儒学教授,1558年升任浙江淳安知县,任期间严惩当地官员滥用职权来增加农民负担的行为.明朝隆庆三年,海瑞升任南京、苏州一带的“应天巡抚”,他召集饥民,通过疏浚吴凇江及其支流来治理涝灾,并上书要求将本该上交的粮食留下一部分解决灾民的吃饭问题,与此同时,他还惩办了当地的恶霸,把他们强夺农民的土地归还农民,即使是于自己有恩的徐阶,他也毫不放过,最后迫使徐阶退还了足足有二分之一的田地,而且将徐阶的两个违法的儿子充了军。此外,海瑞还组织人员简化赋税制度,以减轻农民负担,因此,他受到了当地地主阶层的忌恨,他们联合起来诬告他支持倭寇,不久海瑞被罢了官。

海瑞一生爱民抚民,为民除害,但他的生活异常清苦,他从未置买田产,只在母亲去世时靠别人帮助买了一块坟地,将母亲安葬。海瑞去世前几天,曾退还兵部多送的七钱银子,他的遗物只有八两银子、一匹粗布和几套旧衣服,因海瑞的妻子、儿子早逝,其丧事还是由外人来代办的呢,在人们把海瑞的灵柩运回故乡那一天,当地的百姓都自发地穿白戴孝哭送他,为他送行的队伍就长达百里。

如今,海瑞在人们的心目中,已成了正义与清廉的象征。

海瑞秉公执法惩恶扬善的故事?

海瑞执法公正,明断是非,为世人所称道。淳安县村民胡胜祖与邵时重因山地而起纠纷,不久胡因病死亡。胡的两个兄弟抬尸到县衙告邵为争地打死胡,要求海瑞惩办凶手。海瑞派县丞主持验尸,尸体留有伤痕和血迹,可邵时重只承认有争执而始终否认伤人。海瑞亲自对案情调查研究并对尸体复验,发现尸骨上的血迹“活而不凝”,他用水洗,用瓦刮,详细检验伤痕,终于弄清伪造的血迹和伤痕,明断了案情,依-处胡胜荣兄弟诬告罪行。海瑞巧断疑案,明察秋毫,由此遐迩闻名。邻近的桐庐、建德、道安等县,凡经知县、知府、巡按御史审而未结的大案,常请海瑞会审或合审。几年中,海瑞平反了一批冤案。

明朝中后期,官吏腐败,凡京官过境,县里都要送“常规银”。一般官员经过送二三十两,巡按御史要送一二百两,巡抚出巡则送银多达三四百两。海瑞上 书巡按御史崔栋,要求废除“常规银”。经海瑞力争,崔栋只好批示:淳安地瘠民穷,准予酌情办理。有人劝海瑞随波逐流,不然会招致祸患,海瑞无所畏惧。有一次,总督胡宗宪的公子经过淳安,仗势欺人,嫌驿站的马骑不称心而-驿吏,将其倒挂树上。海瑞得知后,借总督巡查时再三布告,要求地方不要铺张浪费,把胡公子所带几千两银子充公交国库,并写信说明情由连人带行李送交胡宗宪,胡宗宪气得说不出话来,但怕事情闹大,只好忍气吞声作罢。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