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全国到处干旱?
全国干旱原因如下:
(1)气象原因:长时间无降水或降水偏少等气象条件是造成干旱与旱灾的主要因素。
(2)地形地貌原因:地形地貌条件是造成区域旱灾的重要原因。
(3)水源条件与抗旱能力不足:旱灾与因水利工程设施不足带来的水源条件差也有很大关系,例如水利工程设施如水库、水井等。
(4)人口因素:由于人口持续增长和当地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生活和生产用水不断增加,造成一些地区水资源过度开发,超出当地水资源的承载能力,干旱发生时也往往加重旱灾。
(5)水资源有效利用率低:由于西南地区平常年份降水较多、不太缺水,农业用水、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的有效利用率与国内常年缺水地区相比有明显差距,也对应对干旱不利。
今年世界干旱为什么这么厉害?
今年的天气确实是极端异常,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全球变暖。全球变暖导致来自热带地区的暖气团异常强大向北、向内陆推进,导致了今年世界性干旱。
与此同时,北极地区的极冰受变暖影响,快速消融,导致冷空气南下,在中纬度地区与南上的暖空气发生强烈的相互作用,从而导致了今年中纬度地区如欧洲、亚洲、美洲等地普遍的降水异常。
历史上干旱预示什么?
干旱不是突发性的灾难,是没有短时间的预兆的,若在需水季节,连日的蒸发大,气温较高,不下雨,就会发生旱灾。
从自然因素来说,干旱的发生主要与偶然性或周期性的降水减少有关。
从人的因素上来考虑,人为活动导致干旱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958年到61年为什么干旱?
干旱的原因降水稀少、高温蒸发、作物需水量增强等多种要素交互作用的结果。1958年后期到1961年,我们称之为″三年自然灾害″。全国主要产粮区都不同程度发生了较为严重的干旱,是新中国成立十年来最为严重的三年。三年的平均降水量与同期相比,少了2到6成,部分地区在6成以上,所以导致发生严重的干旱。
建国后三年干旱是啥时候?
中国大旱三年,又成三年困难时期,或称三年自然灾害。是指1959年至1961年这三年。三年自然灾害发生于1959年至1961年期间。是大跃进运动、牺牲农业发展工业的政策综合原因造成的自然灾……
第一大旱灾:华北大旱灾
华北地区因其土地面积广泛,又被称为“大粮仓”,历代都受到重视,所以在一旦发生重大旱灾,将会危及中华芸芸众生口粮。1876年到1879年,在华北地区就曾发生特大旱灾,而且持续了整整四年,但因受条件限制,几乎所有土地因干旱寸草不生,迫使广大老百姓背井离乡,一个从物产丰饶之地,变成寸草不生之地。受灾地区有山西、河南、陕西、直隶(今河北)、山东等北方五省,并波及苏北、皖北、陇东和川北等地区;大早旱不仅使农产绝收,田园荒芜。
由于这次大旱以1877、1878年为主,而这两年的阴历干支纪年属丁丑、戊寅、所以人们称之为“丁戊奇荒”;又因河南、山西旱情最重,又称“晋豫奇荒’、“晋豫大饥”。着实这名字听起来都觉得口渴。
第二次大旱灾:历史上称为“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时间为1959—1961年
这次大旱灾距离我们很近,相比很多年长之人都记得,有的甚至对那次“旱灾”历历在目,谈“旱”色变。59年-61年连续3年的大范围旱情,使农业生产大幅度下降,市场供应十分紧张,人民生活相当困难,人口非正常死亡急剧增加,仅1960年统计,全国总人口就减少1000万人,可谓民不聊生,伤亡惨重。
据经历过三年自然灾害的老人说,因为连续几年滴雨未下,粮食绝产,人们为了填饱肚子,吃树皮、挖草根、吃水草,更有的吃黄土,所以那个年代让人不寒而栗,危险程度不亚于一场瘟疫。
第三大旱灾:1978—1983年大旱灾
这是继三年自然灾害后,全国连续6年大旱,创下历史之最,累计受旱面积近20亿亩,成灾面积9.32亿亩。持续时间长,损失惨重,北方是主要受灾区。本次灾害虽然影响面广,波及范围大,但得益于国家调控力度得当,再加上水利设施较为完善,所以,虽然旱灾较重,但是人员伤亡并不严重,算是有惊无险。
此外,2010年云南旱灾,2011年贵州旱灾也创新历史。2010年云南遭遇百年一遇的全省性特大旱灾,干旱范围之广、时间之长、程度之深、损失之大,均为云南省历史少有。
而2011年贵州旱灾,持续的高温少雨天气导致贵州部分地区发生较为严重旱情,全省30余个县市出现特旱和重旱。全省各地多云到晴,赤水河谷、遵义东部、铜仁地区、黔东南大部、黔南南部、黔西南东南部等都是高温干旱,给当地农业生产带来巨大损失。
2020年以来,北方地区仍然是持续高温干旱,因缺乏有效降水,导致北方地区主要农产区面临巨大挑战,除了干旱,北方地区自今年气温也反复无常,一会冰雹、一会高温,让生活在这里的人们都摸不着头脑。而我国南方,则是雨水成灾,一片汪洋,人们因受涝灾流离失所,民不聊生。据专家讲南涝北旱的格局的将会持续一段时间,而目前全国多地进入主汛期,因此我们要打起十二分精神,说不定今天抗旱,明天就得抗洪。
干旱对现代化国家的影响?
1、干旱的最直接危害是造成农作物减质、减产,农业歉收。如:早稻高温逼熟造成空壳率增加,部分稻田出现了开裂、倒伏现象。旱地作物旱象更为明显,花生枯死,脐橙出现叶片发黄、卷曲等干旱症状。
2、在严重干旱时,人们饮水发生困难,生命受到威胁。
3、干旱将造成水力发电量减少,能源紧张,严重影响经济建设和人们生活。
4、在干旱季节,容易发生火灾,且难以控制和扑灭。大多数火灾,特别是大的森林火灾都发生在干旱季节。
5、旱灾还常常带来蝗灾的发生。
70年代为啥干旱?
干旱是危害我国农业生产的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七十年代初,我国经历了历史上较为严重的干旱,1971、1972、1973、1975年都出现了全国大范围的干旱,尤其是1972年,是解放后干旱最重的一年。
我国北方和南方出现大面积干旱,其中晋中、冀中、冀北、辽西干旱是五十年来所未有的,不少地区水库干枯、河水断流,海河水位出现最低值,黄河在济南以下曾断流20天,不少地区人畜食水困难。 干旱是一种大尺度灾害性天气,干旱的形成与大气的大尺度运动有关。
干旱一般持续多久?
一、干旱的定义:
干早指降水异常偏少,造成空气过分干燥,土壤水分严重亏缺,地表径流和地下水量大幅度减少的现象。
干旱一般是长期现象,而旱灾却不同,它只是属于偶发性的自然灾害,甚至在通常水量丰富的地区也会因一时的气候异常而导致早灾。
二、干旱的分类:
1、小旱
连续无降雨天数,春季达16~30天、夏季16~25天、秋冬季31~50天,损失小。
2、中旱
连续无降雨天数,夏季26~35天、秋冬季51~70天,损失小。
3、大旱
连续无降雨天数,春季达46~60天、夏季36~45天、秋冬季71~90天。损失较大。
4、特大旱
连续无降雨天数,春季在61天以上、夏季在46天以上、秋冬季在91天以上。
三、防灾减灾技巧
1、干旱橙色预警信号防御指南
有关部门和单位按照职责做好防御干旱的应急工作;
有关部门启用应急备用水源,调度辖区内一切可用水源,优先保障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和牲畜饮水;
压减城镇供水指标,优先经济作物灌溉用水,限制大量农业灌溉用水;
限制非生产性高耗水及服务业用水,限制排放工业污水;
气象部门适时进行人工增雨作业。
2、干旱红色预警信号防御指南
有关部门和单位按照职责做好防御干旱的应急和放灾工作;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启动远距离调水等应急供水方案,采取提外水、打深井、车载送水等多种手段,确保城乡居民生活和牲畜饮水;
限时或者限量供应城镇居民生活用水,缩小或者阶段性停止农业供水;
严禁非生产性高耗水及服务业用水,暂停排放工业污水;
气象部门适时加大人工增雨作业力度。
今年为何世界干旱?
全国乃至全球干旱少雨是受全球变暖以及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持续的高温导致水资源蒸发加剧,以前流淌的小河,蓄满水的水库,如今都干枯了。
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和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用水和人工,农业用水的增加,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如今在我们当地打井需要40深才能见到水。
人为的破坏环境,造成植被减少,土壤蓄水能力减弱。人为的污染水资源,浪费水资源,又会造成地下水资源的缺乏。
总之,干旱不是一方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素共同造成的,希望我们能够重视起来,改善环境,保护环境,减少水资源的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