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洞庭苏轼?
《望洞庭》的作者不是苏轼,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创作的一首诗。此诗描写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洞庭风光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表现了诗人壮阔不凡的气度和高卓清奇的情致。首句描写湖水与素月交相辉映的景象,第二句描绘无风时湖面平静的情状,第三、四句集中描写湖中的君山。全诗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把千里洞庭尽收眼底,抓住最有代表性的湖光山色,轻轻着笔,通过丰富的想象、巧妙的比喻,独出心裁地把洞庭美景再现于纸上,显示出惊人的艺术功力。
作品原文
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杜牧经典诗十首望洞庭?
望洞庭不是杜牧的诗。
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望洞庭》描写了秋夜月色下洞庭湖优美的景物,通过最有代表性的湖光山色,运用丰富的想象、巧妙的比喻,独具匠心地把洞庭美景现于纸上,表达了诗人对洞庭风光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望洞庭古诗其五注音版?
《望洞庭》 刘禹锡
hú guāng qiū yuè liǎng xiāng hé
湖 光 秋 月 两 相 和,
tán miàn wú fēng jìng wèi mó
潭 面 无 风 镜 未 磨。
yáo wàng dòng tíng shān shuǐ cuì
遥 望 洞 庭 山 水 翠,
bái yín pán lǐ yī qīng luó
白 银 盘 里 一 青 螺。
重点字词解释:
洞庭:湖名,在今湖南省北部。
湖光:湖面的波光。
两:指湖光和秋月。
和:和谐。指水色与月光交相辉映。
潭面:指湖面。
山水翠:一作“山水色”。
山:指洞庭湖中的君山。
白银盘:形容平静而又清的洞庭湖面。
白银:一作“白云”。
青螺:这里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望洞庭停顿划分?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出/水色,
白银/盘里/一/青螺。
简析《望洞庭》
这是诗人遥望洞庭湖而写的风景诗,明白如话而意味隽永。
第一句从水光月色的交融不分写起,表现湖面的开阔廖远,这应该是日暮时分的景象,天还没黑但月亮已经出来,如果天黑就看不出两者色彩的融合了。
第二句用镜子的比喻表现夜晚湖面的平静,因为太阳已落,湖水不反光,像镜子没磨时光泽暗淡的样子。
第三句写远望湖中君山翠绿的色彩,这里的“山水”实际只是指山,即湖中的君山。用“山水”属于古代汉语中“偏义复词”的用法。
第四句再用一个比喻,将浮在水中的君山比作搁在白银盘子里的青螺。
全诗纯然写景,既有描写的细致,又有比喻的生动,读来饶有趣味。
三年级上册望洞庭诗意?
《望洞庭》全文诗意是:
秋夜明月清辉,遍洒澄净湖面,湖面平静无风,犹如铁磨铜镜。遥望美丽洞庭的湖光山色。真的令人浮想联翩。那翠绿的君山,真像银盘里的一枚玲珑青螺。
诗中描写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色。微波不兴,平静秀美,分外怡人。诗人飞驰想像,以清新的笔调,生动地描绘出洞庭湖水宁静、祥和的朦胧美,勾画出一幅美丽的洞庭山水图。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也表现了诗人壮阔不凡的气度和高卓清奇的情致。
望洞庭古诗杜甫?
《望洞庭》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写的,不是杜甫的作品。
《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不过,杜甫也写有关于洞庭的诗《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不要把这两首诗弄混淆了。
三年级望洞庭的诗意?
《望洞庭》
唐代文学家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现把重点字词注释如下:
1、洞庭:湖名,在今湖南省北部。
2、湖光:湖面的波光。两:指湖光和秋月。和:和谐。指水色与月光交相辉映。3、潭面:指湖面。镜未磨: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此句意思一说是湖面无风,水平如镜;一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模糊。4、山水翠:一作“山水色”。山,指洞庭湖中的君山。
5、白银盘:形容平静而又清的洞庭湖面。白银,一作“白云”。
6、青螺:这里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诗意:洞庭湖上月光和水色交相融和,湖面风平浪静如同未磨的铜镜。远远眺望洞庭湖山水苍翠如墨,好似洁白银盘里托着一枚青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