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林黛玉活了多少岁?
林黛玉活了十七岁。
林黛玉十七岁,正月,王子腾在离京二百多里的地方被药死,贾府一个月内连失两大靠山。加之贾宝玉疯癫,贾政放了江西粮道,赴任在即,贾府不得不加紧筹办贾宝玉婚事。二月初二,贾母为了给贾宝玉冲喜,又想到金玉之说,遂与贾政议定贾宝玉、薛宝钗婚事。
同时,为了蒙混贾宝玉,凤姐向贾母、王夫人献掉包计。初四,金玉婚事意外被傻大姐泄密,林黛玉急痛攻心,去贾母院见贾宝玉,二人最后一次参禅。林黛玉问:“宝玉,你为什么病了?”贾宝玉笑道:“我为林姑娘病了。”十一日,林黛玉焚稿。
十二日,即林黛玉生日当天,贾宝玉、薛宝钗大婚,林黛玉泪尽而逝。当时守在身边的仅有紫鹃、探春、李纨三人,“惟有竹梢风动,月影移墙,好不凄凉冷淡”,描绘出“冷月葬花魂”的实景。
黛玉之死的伏笔在刘姥姥讲的故事里,说这若玉(一作“茗玉”)小姐生到十七岁,一病死了。原著写林黛玉的死因、年龄与若玉小姐相合,场景与中秋诗“冷月葬花魂”相合。贾宝玉婚后,精神恢复,听闻林黛玉去世,立刻往潇湘馆悼念,泪洒相思地。
林黛玉逝世第二年,正月二十一日薛宝钗生日,贾宝玉复往潇湘馆,对景悼颦儿。四月,贾宝玉梦入真如福地(即太虚幻境变形),见到绛珠仙草和潇湘妃子的幻象。
扩展资料:人物生平:
林黛玉本贯姑苏人氏,五岁时因父做官迁居扬州。母亲贾敏是贾母最小的女儿,父亲林如海是前科的探花,升至兰台寺大夫,钦点出为巡盐御史。林家虽是富贵之家,却亦是书香门第。
林黛玉曾有小一岁的幼弟,养到三岁死了。所以父母对她爱如珍宝,见她聪明清秀,便请了贾雨村做家庭教师,教她读书习字,假充养子之意。林黛玉六七岁,母亲一病而终。
初次见面,贾宝玉便问她可也有玉没有,她如实回答说没有,不料惹发了贾宝玉的痴狂病,当场摔玉。她感到内疚,夜里独自淌眼抹泪。
适逢残冬,贾母把碧纱橱里的空间腾出来给黛玉,贾宝玉挪出来睡在碧纱橱外的床上。富察明义诗曰“少小不妨同室榻,梦魂多个帐儿纱”,便是吟咏宝黛隔着碧纱橱同室分榻而睡的场景。
一分钟了解林黛玉?
林黛玉,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及其衍生作品的女主角。
金陵十二钗正册双首之一,西方灵河岸绛珠仙草转世身魂,荣府幺女贾敏与巡盐御史林如海之独生女,贾母的外孙女,贾宝玉的姑表妹、恋人、知己,贾府通称林姑娘。
她生得倾城容貌,兼有旷世诗才,是世界文学作品中最富灵气的经典女性形象。从小聪明清秀,父母对她爱如珍宝。5岁上学,6、7岁母亲早亡,10岁师从贾雨村启蒙。
外祖母贾史氏疼爱幺女贾敏,爱屋及乌疼爱黛玉,10岁接到身边抚养教育,寝食起居,一如嫡孙贾宝玉。与11岁的贾宝玉同住同吃,吃穿用度都是贾母打点,自视地位在三春之上,实则只是隔一代近亲,因被王夫人的仆人最后一个送宫花而很不愉快。11岁时又死了父亲,从此常住贾府,养成了孤标傲世的性格。12岁时,贾元春省亲后,林黛玉入住潇湘馆,在大观园诗社里别号潇湘妃子,作诗直抒性灵。
林黛玉与贾宝玉青梅竹马,脂砚斋说“二玉近中远”“实远之至”。绛珠还泪的神话赋予了林黛玉迷人的诗人气质,为宝黛爱情注入了带有奇幻元素的罗曼蒂克色彩,同时又定下了悲剧基调。
林黛玉与薛宝钗在太虚幻境才女榜上并列第一,二人既存在人性上的德才之争,婚姻上的金木之争,又因同属正邪两赋的禀性而惺惺相惜。林黛玉最后于贾宝玉、薛宝钗大婚之夜泪尽而逝。
最恨林黛玉的三个人?
我国四大名著红楼梦主演之一,林黛玉,最恨她的是:薛宝钗
贾宝玉爱的女孩子多,贾府的女孩子很多,旧社会叫丫头,丫环,按照现代话来说,叫侍候人
林黛玉进了贾府的大门,贾宝玉发现她漂亮,就喜欢林黛玉,贾宝玉喜欢,薛宝钗就不喜欢了,薛宝钗和贾宝玉好,贾宝玉同时又喜欢林黛玉,这样薛宝钗自然就嫉妒林黛玉
薛宝钗最恨林黛玉,因为贾宝玉如果娶了林黛玉,按照现代话说,薛宝钗没希望成为贾宝玉的妻子了,所以最恨林黛玉的是薛宝钗
林黛玉,是怎样的人?
林黛玉是个才华横溢、品性高洁、固执、多愁善感、有时善解人意但又经常拈酸使小性心存猜忌的女子林妹妹富有魅力的西施式的清瘦之美,更具有绝世的姿容;富有西施“捧心而蹙”、袅娜风流的外形之美,这些都突出了她的悲剧性格之美。
林黛玉的娇美姿容是迷人的。然而,使她动人心魄、更具艺术魅力的则是她无与伦比的丰富而优美的精神世界。林黛玉首先是个内慧外秀的女性,不像薛宝钗那样世故,那样城府甚深,八面玲珑,取悦于人;她对人坦率纯真,见之以诚。
林黛玉,是一个诗化了的才女;她有多方面的才能:博览群书,学识渊博。她爱书,不但读《四书》,而且喜读角本杂剧《西厢记》、《牡丹亭》、《桃花扇》等;对于李、杜、王、孟以及李商隐、陆游等人的作品,不仅熟读成诵,且有研究体会;她不仅善鼓琴,且亦识谱。
红楼梦解说深度解析黛玉的一生?
林黛玉的出场就是离别,这暗示了她悲剧的命运,开始是离别,结局也是离别,她的短短一生,是有过多次的离别,这也是她自带悲剧光环的原因之一。
在林黛玉初次登场时,她的父亲林如海言:”汝父年将半百,再无续室之意,且汝多病,年又极小,上无亲母教养,下无姊妹兄弟扶持,今去依傍外祖母及舅氏姐妹去,正好减我顾盼之忧,何反云不往?”,一句话,道出了林黛玉的当时处境,且也道出了她的离别情境,母亲病逝,是为一离别;父亲年老,无力抚养,将其送走,是为二离别。
林黛玉小小年纪便要离开父亲投奔亲戚仰人鼻息,在开始就给林黛玉冠以悲剧,而这一次的离别,也正应了命不由人,一场病使得母亲故去,无力回天,林黛玉不得不面对生离死别这一事实,而父亲年迈,也是有心无力,无法养育这个幼女,即便林黛玉再不愿意也只能屈从。
林黛玉的泪竭焚稿的场面是林黛玉的最后一次离别,身边只有贴身丫鬟和李纨照顾,周围冷清孤寂,形成对比的是旁边的怡红院热闹非凡,林黛玉的爱情托付者贾宝玉正与别人行成婚大礼。
这一次的离别,不再是别人离开她,而是她离开别人,也是这一次的离别最让她悲愤,旁人不再顾忌她的感受,连她的爱情也背叛了她,娶别人为妻,这对她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也加速了她的死亡。这一次的离别是身体使然,同时也有命运作祟,封建礼教容不下林黛玉与贾宝玉的爱情,他们生活的朝代不可能让他们得一个好结果,所以林黛玉的伤心而逝是一个必然的结果。
对于林黛玉这一生,最大的合莫过于进入荣国府,与外祖母、舅舅等亲人的团聚、与一众姐妹的相处及与宝玉的相知相识。与外祖母等亲戚的相聚,对于林黛玉来说是利大于弊。
其一,是在物质生活方面。在书中曾这样形容:”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由此可以看看出当时的贾府是富贵非常的,虽然林黛玉的父亲也是为官一方,家庭也较为富裕,但如果与贾府相比,则是小巫见大巫,不可相提并论的,所以林黛玉投奔到贾府在物质方面是更上一层楼,会使林黛玉接触更多新鲜的事物,有更丰富的经历,对她的成长有更大的帮助;
其二,是在精神方面。林黛玉幼年丧母,其悲痛自是不言而喻的,且作为一个姑娘在闺阁中一向是与母亲作伴的,母亲可以教导女儿做各种各样的事情,也可以增添生活中的乐趣,所以当母亲离去后这一切都成为空谈,即便有父亲在身边也无法弥补心中的寂寥,而到了荣国府中,贾母因为林黛玉母亲的缘故对其宠爱有加,从小将林黛玉养在身边,教导她各个方面的东西,也有舅母等人在旁指导,弥补了林黛玉没有母亲陪伴左右的一定感情缺失,且姐妹众多,可以在一起玩耍,是有些生活乐趣的。
林黛玉死后众人态度?
林黛玉死后众人的反应是伤心,惋惜,后悔。
但是林黛玉死的时候,贾母没有去看一眼,这其实是有原因的。首先是贾母自身问题,贾宝玉之所以这个时候结婚就是为了给老太君冲喜,这个时候的贾母已经卧病在床。
其次,贾母一直对林黛玉心有愧疚,她明白正是由于自己的安排,才加速了林黛玉的死亡。
林黛玉和贾母
贾母是贾府的最高统治者。她一生孕育了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他们分别是:贾赦、贾政和贾敏,而林黛玉是贾敏的女儿,林黛玉也就是贾母的外孙女。
贾母只有贾敏一个女儿,对她十分疼爱,在贾敏去世后,她就把这份爱延续到了林黛玉的身上,贾母对林黛玉的爱甚至超过了她对几个孙女的爱。
在大观园还未完工之时,林黛玉和贾宝玉都是住在离贾母最近的卧室里,而且林黛玉的吃穿用度和贾宝玉一样,这都是贾母授意的,可以说贾母对林黛玉的爱无处不在。
林黛玉的三个典型故事?
1、黛玉葬花:黛玉去怡红院访宝玉,因晴雯不开门,吃了闭门羹,而闷闷不乐。又眼看着宝玉送宝钗出来,更生误会,不由触动了寄人篱下的凄凉心境,于是在沁芳桥畔含泪葬花,“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借落花悲叹自己的命运。
2、林黛玉焚稿断痴情:黛玉知道宝玉和宝钗即将成婚,急痛之下,一病不起。挣扎着唤紫鹊扶她坐起,要过有宝玉题诗的旧帕。她见物生情,狠命地撕扯起来。哪知病弱之身无法如愿。黛玉闭目喘息片刻,命笼上火盆,欠身将手帕投进火中。随后拿过前日整理的诗稿,撂在火上,紫鹊、雪雁赶忙抢救,却来不及了。此后病越发沉重,终于含恨离开人世。
3、共读西厢:茗烟为讨好宝玉,从书坊为宝玉带来一些古今小说。宝玉爱不释手。偶遇黛玉前来葬花。黛玉问宝玉读的何书,宝玉先是搪塞,后递书与黛玉,黛玉越看越爱,但觉词句警人,余香满口。回到房中,恰好听到莉香院传来《牡丹亭》曲子,不觉心痛神驰,眼中落泪。
红楼梦林黛玉命运轨迹?
一、黛玉幼时丧母,跟着父亲林如海长大,父亲十分疼爱他,聘请家庭教师贾雨村教她读书,幼时的黛玉就聪慧过人。
二,十几岁进入贾府,在贾府黛玉总有寄人篱下之感,加之体弱多病,和宝玉的爱情也在相互试探,黛玉经常暗自垂泪,所以才有了《葬花吟》一诗痴倒宝玉。
三,元春赐婚宝玉宝钗,黛玉在爱情失去,身体被疾病掏空的状态下黯然离世,美丽凄绝。
林黛玉到底是谁?
林黛玉是一株终珠仙草。
在《红楼梦》第一回中便有出场,因为是神王英侍者每日以水浇灌,为报恩而下凡还泪,与贾宝玉爱恨纠缠,最后泪尽而亡。绛蛛仙草投身在林如海膝下名为林黛玉,林如海身亡后只好来到贾府投亲。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暇。终是有缘无份,让人徒生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