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枚十首有名的诗及译文(袁枚十首有名的诗及译文解析)

袁枚十首有名的诗及译文?

所见

清代: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清代:袁枚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各有心情在,随渠爱暖凉。

青苔问红叶,何物是斜阳。

箴作诗者

清代:袁枚

倚马休夸速藻佳,相如终竟压邹枚。

物须见少方为贵,诗到能迟转是才。

清角声高非易奏,优昙花好不轻开。

须知极乐神仙境,修炼多从苦处来。

偶作五绝句

清代:袁枚

偶寻半开梅,闲倚一竿竹。

儿童不知春,问草何故绿。

独秀峰

清代:袁枚

来龙去脉绝无有,突然一峰插南斗。

桂林山水奇八九,独秀峰尤冠其首。

三百六级登其巅,一城烟水来眼前。

青山尚且直如弦,人生孤立何伤焉。

寒夜

清代:袁枚

寒夜读书忘却眠,锦衾香尽炉无烟。

美人含怒夺灯去,问郎知是几更天!

湖上杂诗

清代:袁枚

葛岭花开二月天,游人来往说神仙。

老夫心与游人异,不羡神仙羡少年。

谒岳王墓

清代:袁枚

江山也要伟人扶,神化丹青即画图。

赖有岳于双少保,人间始觉重西湖。

十二月十五夜

清代:袁枚

沉沉更鼓急,渐渐人声绝。

吹灯窗更明,月照一天雪。

消夏诗

清代:袁枚

不着衣冠近半年,水云深处抱花眠。

平生自想无官乐,第一骄人六月天。

梅花古诗袁枚?

《偶作五绝句》 清代:袁枚

原文:

偶寻半开梅,闲倚一竿竹。

儿童不知春,问草何故绿。

译文:偶然想起去寻找半开的梅花,我闲着拄着一根竹拐杖赏梅。儿童不懂得春天已经来到了,天真地问我小草怎么泛绿啦。

赏析:《偶作五绝句》是清代著名诗人袁枚创作的一首小诗。小诗描写了初春时节诗人的闲情和儿童的天真可爱。

"偶寻半开梅,闲倚一竿竹。"首句写自己偶然想到春天来了,梅花也已经该半开了吧!次句写诗人闲着没事拄着一根竹拐杖欣赏梅花。诗人用对仗形式写闲着没事拄着竹拐杖出来欣赏半开的梅花。这里表现出诗人的闲情逸趣,给人以高雅之感。

"儿童不知春,问草何故绿。"三四两句写儿童不懂得春天已经来到了,却天真地问小草由于什么原因泛绿啦?第三句其实是"儿童不知春来早"之省,他还不懂得春天与小草之间的关系。所以诗人在结句写儿童发问:地上的小草为什么变成嫩绿的颜色了?诗人在此将儿童的天真可爱与求知心切的情态刻划得活灵活现。

这首小诗语言简捷明了,刻画人物形象采用相互映衬的方法,使诗人老而悠闲与儿童幼而天真的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

袁牧和袁枚当时谁名气比较大?

没有袁牧,只有袁枚。

袁枚(1716-1797),清朝乾嘉时期代表诗人、散文家、文学评论家。

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乾隆四年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乾隆七年(1742年)外调江苏,先后于,历任溧水、江宁、江浦、沭阳任县令七年,为官政治勤政颇有名声,奈仕途不顺,无意吏禄;乾隆十四年(1749)辞官隐居于南京小仓山随园,吟咏其中,广收诗弟子,女弟子尤众。嘉庆二年(1797年),袁枚去世,享年82岁,去世后葬在南京百步坡,世称随园先生。

咏蝉十首诗词袁枚?

袁枚咏蝉诗没有十首,下面列举几首与蝉有关的诗词

1、《霜月》——【作者】李商隐 【朝代】唐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2、《所见》——【作者】袁枚 【朝代】清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3、《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作者】王维 【朝代】唐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馀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4、《初秋行圃》——【作者】杨万里 【朝代】宋

落日无情最有情,遍催万树暮蝉鸣。

听来咫尺无寻处,寻到旁边却不声。

5、《临江仙·暮蝉声尽落斜阳》——【作者】毛文锡 【朝代】唐

暮蝉声尽落斜阳,银蟾影挂潇湘。黄陵庙侧水茫茫。

楚山红树,烟雨隔高唐。

岸泊渔灯风飐碎,白苹远散浓香。灵娥鼓瑟韵清商。

朱弦凄切,云散碧天长。

6、蝉 [唐初] 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 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 非是藉秋风。

7、蝉 ——李商隐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8、骆宾王 《在狱咏蝉》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袁枚 多大官?

你好,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袁枚当的最大的官是县令。

袁枚,生于1716年,卒于1798年,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钱塘,今杭州市人,清朝诗人、散文家、文学批评家和美食家。

袁枚少有才名,擅长写诗文。

乾隆四年(1739年),进士出身,授翰林院庶吉士。

乾隆七年(1742年),外调江苏,先后于溧水、江宁、江浦、沭阳共任县令七年,为官政治勤政颇有声望,但仕途不顺,无意吏禄。

乾隆十四年(1749年),辞官隐居于南京小仓山随园。

嘉庆二年(1798年),袁枚去世,享年82岁,去世后葬在南京百步坡,世称“随园先生”。

袁枚绝命诗全文?

《绝命词》

清代:袁枚

赋性生来本野流,手提竹杖过通州。

饭篮向晓迎残月,歌板临风唱晚秋。

两脚踢翻尘世路,一肩担尽古今愁。

如今不受嗟来食,村犬何须吠不休。

《绝命词》的 翻译、赏析和诗意

天性生来本野外流动,手提竹杖超过通州。

饭篮子向晓迎接残月,歌板迎风高唱晚秋。

两只脚踢翻尘世路,一肩担尽古今愁。

如今不受嗟来之食吃,狗为什么要叫不停村。

袁枚这首诗,下笔犀利,借讽刺村犬,鞭挞了那些置人民生死于不顾的贪官污吏,借狗喻人,寓意深刻。从写法上看,对仗工稳,语调激愤,形象鲜明,既写出了诗人穷愁潦倒的处境,又表现出了他愤世嫉俗的情态。因为,正是这黑暗的社会,逼着诗人袁枚走上了绝路,写下了这首《绝命诗》,也写出了他内心的不平之气。

袁枚(1716-1797)清代诗人、散文家。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袁枚是乾嘉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乾隆三大家”。

袁枚为文自成一家,与纪晓岚齐名,时称“南袁北纪”。

袁枚少有才名,擅长诗文。乾隆七年(1742)外调做官,曾任沭阳、江宁、上元等地知县,推行法制,不避权贵,颇有政绩,很得当时总督尹继善的赏识。乾隆八至十年(1743-1745)任沭阳知县时,正是所谓“乾隆盛世”,但在沭阳民间,却是万户萧疏、悍吏横行的现实。一个沭阳县,竟有“饥口三十万,饿毙者不计其数”。袁枚面对这“路有饿殍、哀鸿四野”的惨状,拿起蘸着血泪的笔抒发感慨:“百死犹可忍,饿死苦不速,野狗衔髅髑,骨瘦亦无肉,自恨作父母,不愿生耳目。”他以犀利的笔触,对那些“苛政猛于虎,悍吏虐于蝗”置人民生死于不顾的贪官污吏,进行无情的挞伐。

他要“纾国更纾民,终为百姓福”。因此到任不久,就开仓赈灾,减免赋税,率民治水,筑有名的六塘子堰。采取多种抗灾措施,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较快地取得了成效。他还严厉管束家属、下属、衙役,不准扰民害民。在讼狱处理上,据史载,他“为政,终日坐堂”,凡“吏民百事,有小讼狱立判无稽留”,大案也从速结案,加上治理有方,社会秩序较前稳定。他与耕夫、蚕妇、工匠、商贩、书生皆有交往,不但关心农事百业,还跻身市场,“关心米价问江东”,心系民生。在封建时代,由于阶级的局限性,袁枚能做到这样,已是难能可贵的了,百姓皆称他为“大好官”。袁枚由于为人正直,厌恶官场倾轧。

三十三岁父亲亡故,辞官养母,在江宁(南京)购置隋氏废园,改名“随园”,筑室定居,世称随园先生。好友钱宝意作诗颂赞他:“过江不愧真名士,退院其如未老僧;领取十年卿相后,幅巾野服始相应。”他在随园过了近50年的闲适生活,袁枚晚年游历南方诸名山,与诗友交往。生平喜称人善、奖掖士类,提倡妇女文学,广收女弟子,为当时诗坛所宗。

  

袁枚十首古诗?

所见

清 · 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清 · 袁枚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马嵬

清 · 袁枚

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

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湖上杂诗

清 · 袁枚

葛岭花开二月天,游人来往说神仙。

老夫心与游人异,不羡神仙羡少年。

袁枚结局?

袁枚是年老体衰,自然死亡的。

袁枚生于1716年3月25日,逝世于1798年1月3日,享年82岁,属自然死亡。

袁枚,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钱塘也就是今浙江省杭州市人,祖籍浙江慈溪。清朝诗人、散文家、文学批评家和美食家。

主要著作有《小仓山房文集》《随园诗话》及《随园诗话补遗》《随园食单》《子不语》《续子不语》等。散文代表作《祭妹文》。

诗人袁枚的最好的诗?

1.《寒夜》

寒夜读书忘却眠,锦衾香尽炉无烟。

美人含怒夺灯去,问郎知是几更天。

袁枚的一生,藏书无数,亦是一位喜好读书之人,尤其是在睡觉前,看书成了他必做的事情。

一个寒夜,在微弱的灯光下,袁枚又捧起心爱的书品读起来,读到忘记了睡觉,此时屋内香炉的烟已经灭了。旁边的妻子已经催促多时,让袁枚赶紧睡觉,可他沉醉其中仿佛没有听见一样,妻子发怒地把烛灯夺去,说道:“你知不知道现在都几更天了,你到底睡不睡觉了。”

一首小诗,为我们展现了袁枚颇为有趣的生活场景,在我们的生活中,似乎也发生过这样的生活情节。老公在熬夜看比赛,妻子大声嚷嚷:“要睡觉啦,明天还上不上班啦?”

看来,在老公熬夜这件事情上,古今的妻子都是一样态度,实际上我们也能感受到妻子对丈夫的关心和爱。

2.《所见》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袁枚热爱生活,善于观察生活和大自然的细微之处,可以感受到袁枚性情恬淡的性格。

在一次旅途中,袁枚看到一位骑着黄牛的牧童,嘴里还不停地唱着歌曲,牧童那嘹亮的歌声在林间回荡。

唱着唱着,牧童忽然听到树上知了的鸣叫,充满童真而顽皮的天性使得这位牧童又想捕捉树上的知了,于是他赶紧停止了唱歌,然后静悄悄地站在树的旁边,随时准备捕捉知了。

这首小诗,仅仅20个字,便将牧童那充满童趣天真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在我们眼前,诗中没有告诉我们牧童到底有没有捕捉到知了,但那已经不重要了。

3.《鸡》

养鸡纵鸡食,鸡肥乃烹之。

主人计固佳,不可与鸡知。

有的人到中年甚至老年,仍然保持着一种童真,苏东坡如此,袁枚亦如此,在这首小诗中,便充分体现了袁枚对生活的真诚与童趣。

袁枚养了一群鸡,他每日使劲地给鸡喂食,希望鸡快快长大,等鸡肥的时候便可以将他们吃掉。袁枚自言自语道:我的这点小伎俩,千万不能让鸡知道。

读起来真是令人捧腹不禁,小小的鸡都能引起袁枚的巨大兴趣,足以看出他对生活的热爱。

清代画家袁枚?

袁枚不是清代画家,而是清朝诗人、散文家、文学批评家和美食家。

袁枚(1716年3月25日~1798年1月3日),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祖籍浙江慈溪。

袁枚倡导“性灵说”,主张诗文审美创作应该抒写性灵,要写出诗人的个性,表现其个人生活遭际中的真情实感,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为“乾嘉三大家”(或江右三大家),又与赵翼、张问陶并称“性灵派三大家”,为“清代骈文八大家”之一。文笔与大学士纪昀齐名,时称“南袁北纪”。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