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遗址灵异事件 长平之战遗址发现多少尸骨

长平遗址真的有40万具尸骨吗?

是真的有40万。

长平之战后有40万尸骨埋于现在的山西省的高平市,在境内发现了遗址,并且在里面发现了尸骨坑。尸骨坑里面有很多的尸骨,经过考古学家的确认,这里的确是长平之战后所留下的尸骨。

延伸阅读

1995年10月20日,“长平之战”遗址考古发掘活动正式开始。经过考古学家们的辛苦工作,发现了两个巨大的尸骨坑。一个长11米,宽5米的坑被命名为1号坑,另一个长55米,宽3~4米的坑为2号坑。

在这两个坑中,均发现了重垒交错的尸骨,这些尸骨要么有刀砍的痕迹,要么体内有箭头,要么没有头颅。通过这些发现,专家们不禁疑虑起来,通过现象可以看出,埋在此地的都是战死的赵国士兵,而不是活埋俘虏,这和史书中记载的“白起坑赵”的记载不符啊?

“坑”的解释

据《史记》:

括军败,卒四十万人降武安君。武安君计日:“前秦已拔上党,上党民不乐为秦而归赵。赵卒反覆,非尽杀之,恐为乱。”乃挟诈而尽坑杀之……

“坑”本是名词,在“白起坑赵”这个词中很显然是名词动用了,意为挖坑活埋。

可在“长平之战”的考古中,1号和2号坑中发现的都是战死者的遗体,而非活埋,究竟是史书记载有误呢还是发掘的并不是“白起坑赵”真正的地方呢?

要想搞清楚这个问题,还得从史书中寻找答案。

把赵军一分为二是白起取胜的关键

赵括上任后,秦国也由白起替换了王龁。要论赵括的本领应该也不差,不然,就算是秦国散布流言,恐怕赵孝成王也不会把赵括派去替换廉颇。

赵括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主动出击,秦军在白起的指挥下佯装不敌,撤回到营垒,赵括屡攻不下。

第一个问题出现了。赵括主动出击时应该带有多少兵马呢?难道能把四十余万兵马一起带走?绝无可能。最多就是十余万兵力或者更少。而此时,白起派出两路大军断了赵括退军的后路。

图片来自网络

据《史记》记载:

赵军逐胜,追造秦壁。壁坚拒不得入,而秦奇兵二万五于人绝赵军后,又一军五千骑绝赵壁间,赵军分而为二,粮道绝。

这段记载说清了两个问题,其一,赵括被秦军隔断,失去了和赵军本部的联系;其二,由于是轻军出战,自身未带粮草,在秦军的阻截下,赵括所部断粮了。

那么,赵括所率的部队被白起堵在哪里了呢?

据地方志的记载,赵括被射杀的地方位于今高平市西北20里的省冤谷,在长平之战时该地是秦军的营垒所在地。据《高平县志》记载,该地四周皆是高山,唯有一路可通车马,确实是一个打伏击的好战场。

赵括率兵追击秦军,被堵在秦军营垒之下,攻,攻不上去;退,退不回去,因为白起已经安排了25000人把这一条唯一可通车马的路给堵死了。这个地方,现被称为谷口村。

但这并不意味着赵括以及他率领的部队就被杀死在谷口村这个地方。据地方志和民间传说,赵括最后被杀之地是围城村,此地离高平市约4公里。

而考古发现,是在一个叫永录村(今高平市永录乡)的地方发现了前文所说的两个巨大的尸骨坑,永录村位于高平市西北,距离是7公里。而且,这个永录村在赵括被围之地围城村的东面。结合史书中关于赵括曾经率部杀出,最后被乱箭射死的记载,是否可以这样认为,赵括从围城村杀出后,一路杀到了永录村附近,然后被乱箭射死。这才有了考古发掘中那些尸骨坑中的尸骨上都有伤痕的原因。

而且,据考古发现,这两个尸骨坑并不是挖掘出来的,而是以当地自然形成的深沟作为掩埋之地,具体的掩埋方法是一层尸骨一层土。这种掩埋方式对于已经战死的士兵是可以的,如果是活埋,哪里会这么整齐?

写到这里,我们是否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那就是从省冤谷口的谷口村开始,到永录村这些地方的尸骨都是赵括率领的那一部分赵国士兵的,而不是全部赵国军队的尸骨呢?

接下来我们再来说说赵军剩余的那些在史书中被记载的是被白起“坑杀”的40万人。

图片来自网络

据《史记》记载:

“……赵卒反覆,非尽杀之,恐为乱。”乃挟诈而尽坑杀之,遣其小者二百四十人归赵。

那么,白起是在什么地方把这40万赵军“坑杀”的呢?史书中没有记载。

而《高平县志》却有着比较详细的描述:

后赵括自出博战,以秦射杀之,四十万人降武安君,诱入谷尽坑之。

从这段记载来看,这已经投降的40万赵军是被白起诱骗到省冤谷中被“坑杀”的。

无独有偶,在唐朝玄宗时期,此地还建有一座骷髅王庙。地方志的记载是,唐玄宗在做潞王的时候曾经路过这里,看到此地白骨遍野,头颅成山,触目惊心,遂在头颅山旁修建骷髅王庙,“择其骷骨中巨者,立像封骷髅大王”。

如果这段地方志记载是真实的话,那么问题就出现了。既然这40万赵军是被“坑杀”的,那又哪里来的“头颅山”呢?

这个所谓的“头颅山”,其实就是古时候胜利者炫耀武力而制成的“京观”。如果说,白起在杀死赵括后,用这批赵军士兵的头颅建成京观的话,那还说得通。因为在永录村出土的尸骨中确实存在着大量尸骨没有头颅的现象。而已经投降的40万赵军在史书记载中是被“坑杀”的,被没有被斩首。可从目前发掘的结果来看,除了在省冤谷内,长平周边其他地区再也没有发现大型尸骨掩埋现场,并且从发掘的尸骨来看,绝大多数都是战死的,而不是“坑杀”,也就是被活埋的。那么,这40万赵军究竟哪去了?

由此,笔者有两个推测:

其一、白起是先把这40万赵军斩首后再进行掩埋的,为了夸耀秦国的战功,威慑各国,把头颅建成“京观”。

其二、白起根本就没有杀俘,或者仅杀了一小部分人。

为什么这么说,请听笔者分析。

“长平之战”可谓是战国时期最为惨烈的一次战役了。单以伤亡而论,秦国的战损还要超过赵国。要知道,赵国的战损45万人是包括被“坑杀”的40万人的,而秦军伤亡在25万左右,这可是单纯的战损。

在秦王得知赵军已经被一分为二包围的时候,从国内已经无兵可调了。因此,秦王才会亲赴前线,尽点15岁以上的人全部奔赴前线,来“遮绝赵救及粮食”了。

通过这波操作可以看出,这个仗,不仅赵国打不起了,秦国其实也打不起了。

图片来自网络

依据封建社会的评功标准,得地得人者为上功;得人未得地者为次功;得地未得人者为下功。“长平之战”后,投降的40万赵军士兵可都是青壮年,这对于战国时期的任何一个国家来说,都是一笔莫大的财富。难道仅因为一个“赵人反复”的原因就全部杀掉?绝对不会,最大的可能就是把这40万的赵军全部吸纳进了秦军或者送回国内。

在这一点上,白起和秦昭襄王产生了矛盾。最有可能的是,白起想要“坑杀”赵军,而秦昭襄王则不肯。二人最后应该达成了平衡,即对不肯降伏的赵军采取了“坑杀”的办法,而对于愿意降伏的赵军,则把他们吸纳进了秦军。

但无论怎样,赵国人恨白起那是入骨的,这也是白起为何在秦昭襄王强令他再次攻打赵国的时候屡次抗命,最有可能的是,让白起统领攻打赵国的部队都是当年赵国的降卒,这些人虽然投向了秦国,但是对白起的痛恨却无一日忘记。带着这样一支军队来攻打他们的母国,结果可想而知。因此,白起坚决不肯率兵出征,最终被秦昭襄王赐死。

既然如此,那为什么在史书中会记载白起“坑杀”赵军40万人呢?

窃以为有三个原因:

其一、对秦国残暴的痛恨。

秦灭六国,虽然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是积极的,但不能否认的是,杀戮确实是异常惨烈的,这也是秦朝统一后,六国之后为何屡屡起兵复国的原因。这不仅是六国之后想要恢复自己过去的统治,而是普通的百姓们对秦国当年的杀戮之惨记忆犹新,仇恨很容易就被煽动起来。

其二、白起作为秦国统一六国最为得力的干将之一,被视为这些杀戮的帮凶。在战国时期各国战死的约200万人中,白起指挥的战役就占了100万人。攻击白起就是攻击残暴的秦朝。

其三、《战国策》的影响

《战国策》虽然是全面记录战国时期内容的一篇巨制,但其内容却并不权威,在很多时候都加入了撰写者的主观倾向性。关于白起“坑杀”40万赵军的事情,《战国策》就记载得尤为详细,俨然是一副旁观者的样子。

其四、为嗜杀者诫

通过对白起被逼自杀时的感慨,从宿命论的角度来说明嗜杀者绝对没有好下场,这是对将领们的一种告诫。

笔者认为,正是由于这四个原因,使得历代的史学家们在史书中有意无意地加入了白起“坑杀”四十万赵军俘虏的内容。至于内容是否为司马迁所加,不得而知。因为我们现在所见的《史记》已经不是当年司马公的原本了,已经被羼入了不知多少为统治阶级所需要服务的内容。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