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强烈活过,以此迎接自己的死亡,留下去年这部最美的电影

距离第四届影评大赛
初选截止
还有2天
马丁·伊登(Martin Eden, 2019) 海报
作者
2miao
一个尚在纽约读书的武汉姑娘
编辑
XL
在一口气读完意大利女作家埃莱娜·费兰特(Elena Ferrante)的《那不勒斯四部曲》(the Neapolitan Quartet)后,这座意大利南部城市让我着迷。我从来没有去过那里,但那不勒斯的一派景象,作为莉拉和莱诺纠葛一生之友谊的故事底色,在我的想象世界里生动如新。
马丁·伊登(Martin Eden, 2019) 剧照
我抱着期待去看《马丁·伊登》(Martin Eden, 2019),一部改编自美国作家杰克·伦敦(Jack London)同名小说的意大利电影。我以为,选择那不勒斯作为这版《马丁﹒伊登》的生活背景,是因为那不勒斯有着独特城市魅力。我等待着在影像世界里再次邂逅这座城市和生活其中的人。但影片给我的感觉,与其说是失望,不如说是困惑。和期待大相径庭的是,片中的那不勒斯可以是任何一个城市,只要那里同时居住着被打压的、低贱生存的底层无产者,和冷眼看待民间悲苦的贵族精英。
主人公马丁·伊登,一名通过写作改变阶级属性的年轻水手,是归属两类群体的极少数人,但他无法安心归属其中任何一派。偶然的机缘,他结识了有钱人家的小姐埃琳娜。马丁被她的气质和修养深深吸引,并在与她的交往中,逐渐笃定自己的作家梦想。为了配得上她,他一边艰苦工作,一边拼命自学。但被资本主义支配的出版届,弥漫着偏见。这对坚守现实主义创作原则的马丁造成极大困难。因为一场误会,马丁被媒体渲染为社会主义的笃信者,令埃琳娜主动与他决裂。
但命运弄人,他的作品不久后获得了广泛关注,马丁变成一位炙手可热的青年作家。而当初唯一赏识他的社会党人勃力森登已经自杀离世,他也猛然看清最初激励他的爱人那可悲、虚伪的嘴脸。最终,感到幻灭的马丁·伊登投奔宽容的汪洋大海,终结了短暂、悲剧的人生。
马丁·伊登(Martin Eden, 2019) 剧照
当影片背景从二十世纪初期的美国奥克兰搬到意大利那不勒斯,改编难度自然就落在了如何转换主角所处的社会、历史和文化语境。作为改编作品,影片《马丁·伊登》最让人费解的是,这位意大利青年的一切爱恨到最后都是缺少时代根据的。
片中说着意大利语的马丁·伊登,经历了和小说原型几乎一模一样的人生轨迹。他悲剧性的升起和陨落,被跨语言、跨语境地影视化,在暧昧的意大利时空中重演。总的来说,影片相当忠实原著。我们很难不去思考和质疑这一做法的合理性。比如,二十世纪初期的美国对社会主义的辩论,是否能顺理成章地被直接移植到意大利的某个历史节点?再比如,英国哲学家赫伯特·斯宾塞(Herbert Spencer)的学说对一位美国蓝领青年的影响,是否可以被复制到他在意大利的副本?而最令人不解的是,片中多次提及的革命和战争,究竟指的是什么?又是出于什么考虑,只有主角马丁·伊登和他的伯乐——社会党人勃力森登保留了原名,而其他配角都换上了意大利名字?
马丁·伊登(Martin Eden, 2019) 剧照
当然,我们可以从影片所呈现细节来推测其中发生的故事究竟应该被归到什么历史时期。起初,杰克·伦敦笔下的马丁·伊登在罗丝家翻开英国诗人史文朋(Algernon CharlesSwinburne)的诗集时,史文朋尚未去世。影片将史文朋替换为波德莱尔(Charles Baudelaire)。和小说类似,马丁问埃琳娜这位诗人是什么时候离世的。她的回答和书里别无二致,暗示着这位诗人依旧健在;而马丁是在不懂装懂地与她谈论学识。但这位逝于1867年的法国诗人,明显没能经历可以在电视里观看卡通片的年代。而这时候,火车已经不是蒸汽驱动了,富人们也已经可以在路上开着沃尔沃牌的小汽车了。本由杰克·伦敦在十九、二十世纪之交写下的故事,也就离开了它原本所处的特定动荡时期。
改编一部以写作者为主角的小说,影片《马丁·伊登》还需要面对的挑战是,如何在仅仅持续两小时的视听世界里,充分表现主人公究竟在写作什么,以及他的写作和他的生命经验有怎样的联系。在这一点上,导演皮耶特·马切罗(Pietro Marcello)确实完成得颇为惊艳。马丁坐在打字机前敲字,镜头随着敲击键盘的声音进入到一个时空。没有画外音的提示,我们看到一个被土黄色包裹的世界,里面有一个腿有残疾的小男孩,拄拐独自经过广场,之后落寞地独自躺在床上。他好像是一个无依无靠的弃儿,看着闪烁的金色烟花。
之后画面切回到马丁的生活,这是他给他姐姐念的一个故事。姐姐表达了对他写作的认可,同时有所保留地提到,这则小说令她悲伤。类似的桥段出现了数次,褪色的画面,配上马丁时有时无的念白,带我们短暂地进出他的虚构世界。到了影片尾声,他甚至直接走入了一个废墟般、暗灰色调的场景,走向不远处的一群儿童。这或许是他的童年一隅。马丁·伊登曾经是穷人的孩子,他也永远是穷人的孩子。
皮耶特·马切罗(Pietro Marcello)
马丁·伊登追求真实,写自己亲眼看到和亲身经历的故事。马丁会给思念的埃琳娜写信。配合着信的内容,我们看到马丁在游历,在劳作,在读书写字;同时,也为了生存而奔波。但影片在表现埃琳娜的回信时,则采取了全然不同的策略。埃琳娜,马丁心中的纯洁女神,身后是一片单调的红色或蓝色。在面部特写镜头中,她睁大动人的蓝色眼睛,嘴里念出她要对马丁说的话。她活在一个单调的背景里,没有多余的生活细节;她的信里,也只是评价和道理,缺乏鲜活的生命体验。
《马丁·伊登》使用了大量肌理各异的影像素材,比如来自默片时代的纪录片,闪烁着斑点和焦痕;比如许多粗粝感极为明显的空镜头,展示着日常的街道、繁忙的码头,以及郊外的自然景观。马丁的梦境和那些一闪而过的回忆片段,好似特意被模糊化和做旧,从而和现实生活中他所经历的情境区隔开来。影片采用16毫米胶片拍摄,其质感可能只有当马丁·伊登在场时被不加过多修饰地保留下来。而他所想和所写的故事,往往被罩上了一层灰朦朦的滤镜,通过一组组蒙太奇,被精简而有力地概括和传达。
马丁·伊登(Martin Eden, 2019) 剧照
在这个数字影像大行其道的时代,我们或许太容易被胶片质感俘获,从而陷入一种虚幻的怀旧情绪。观看《马丁·伊登》是愉悦的,影片像是一件美感充盈的复古工艺品;但它不时流露出来的刻意做旧,让我无法心安理得地接受它所提供的审美体验。我很难不去猜测,这些丰富多样的影像素材,也是导演玩障眼法时采取的把戏,暗示着一种创作上的投机取巧。
第一次从埃琳娜家里出来后,沉醉在对高尚爱情的幻想中,马丁欣悦地行走于码头和街道。这时,镜头频频切换到有其他人物在活动着的画面中,这些画面地方相似,颗粒感更为明显。他们似乎存在于马丁的主观视角里,好奇地看着这个被喜悦冲昏头脑的小伙子从身边穿过。而当马丁为谋求生计不得不远洋出海,没有过多的解释,影片呈现的是一组纪录片式的人物大头贴蒙太奇,不同模样的水手依次出现,直到马丁的画外音开始介入。片中本就模糊的时空线索被这些带有时间属性的影像碎片进一步打乱。久而久之,我们在影片构筑的迷宫里失去方向;于是只好安下心来,被动地接受马丁·伊登不算连贯的人生轨迹。
马丁·伊登(Martin Eden, 2019) 剧照
但毋庸置疑的是,饰演马丁·伊登的意大利演员卢卡·马里内利(Luca Marinelli)着实出色。他身材高挑,肢体语言丰富,面部线条立体,一双大眼睛里出现过对纯洁女神的爱慕、对知识与文学的渴望、对虚伪有钱人的蔑视,以及因不被理解而难掩的失望、困惑和愤怒。影片用最后三十分钟,大胆地勾勒出马丁·伊登在急速成名后的快速陨落。从一个积极、强健和有所追求的青年转变到一个颓丧、愤世嫉俗的名作家,在马里内利的演绎下,马丁·伊登经历了形象上的转变和精神上的崩塌。
但演员再出色,也掩盖不了这最后半小时的割裂感。杰克·伦敦的小说描写细致,情绪饱满。在他详尽勾勒下,马丁·伊登是纠结的、始终困惑的,其一步步的遭遇是具有时代特征的。而马丁·伊登在最终成名之前,经历了一段相当长的尴尬期:虽然能通过写作获取微薄的收入,但还是难以维持生计。这段时期,他依旧执着于取得杂志的认可;而他和勃力森登的交往,也得到了充分发展。电影和原著出入较大的地方在于,片中马丁的成名来得更为热烈,他对资产阶级的反叛也来得更加凶猛。
马丁·伊登(Martin Eden, 2019) 剧照
的确,一部将近五十章的长篇小说浓缩为一部两个多小时的电影是极其困难的。影片在细节处其实下了很大功夫,比如她姐姐在递给他退稿信时那青肿的眼眶,勃力森登在书里给他留下的一张钞票,还有他回访房东太太时珍惜地捧着她制作的手帕。可惜原著里马丁·伊登独一无二的戏剧性人生难以在被压制的同时,保持原有的丰富度和复杂性。总的来说,影片前半程比后半程在节奏上流畅许多。自从马丁硬拉着埃琳娜在贫民区走了一遭后,影片开始变得慌乱,为了赶情节而舍去了许多必要的解释。
距离杰克·伦敦完成这部带有自传性质的小说,已经过去了百年。小说里对于教育的反思、对于爱与美的追求、对于资产阶级的揭露和批判、对于工人们的体恤、对于斯宾塞社会达尔文主义学说的推崇、对于尼采超人哲学的体现等等,在现在看来或许有些陈旧;但随着历史往前进,我们会发现有些问题是永恒的,是值得翻出来继续探讨的。那么在做影视化改编时,为什么不能给旧的文本附上新的反思呢?我不否认影片在视听层面的创新尝试,我会不由赞叹皮耶特罗·马切罗的影像修养,我也非常乐意承认我很享受地在电影院看了两遍。但我还是感到很遗憾,因为一切都太模糊、太空中楼阁了。
马丁·伊登(Martin Eden, 2019) 剧照
结尾处,马丁·伊登追随着过去那个穿着破旧衣服的自己走过曾经生活的地方。他所在的现实和他虚构的世界一起瓦解坍塌了。而现在的和过去的马丁·伊登成了同一个人——他其实从来就没有改变过。他独自坐在海滩上,左右两边各有一群身份不明、但看似贫苦的人。一位拄拐的老者颤颤巍巍向他走近,嘴里念叨着战争就要来了。是一战还是二战?这或许并不重要。我们的主角站起身来,扎进大海,向落日奋勇游去。这位声称自己是个人主义者的年轻人,在强烈的活过之后,选择迎接自己的死亡。
– FIN –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特色内容

片尾字幕都有40分钟……整部电影你猜多长?
在地球最漫长的夜晚,谈今年最孤独的电影
幽灵的威胁:记星战前传诞生的时代背景
挑衅经典的《守望者》,一次勇敢的尝试
白人是救世主?这部电影啪啪打脸请为口碑榜投票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