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店
“比起那种传统意义上特别小众的亚文化聚集地,我觉得这种混合一点的,让大伙一进来都能看见平常见不着的那群人,冲击力更大一点儿,更有意思。”
—— 3ssstudios创始人Xiao
2016年,刚刚从旧金山艺术学院研究生毕业的Xiao、Nanxi、Shisi三个年轻人正经历着所有毕业生都面临的问题:不知道未来该干点儿什么。
“要实在不行咱仨一块儿弄个工作室吧,随便做点乱七八糟的东西,挣点儿钱能生活,应该也挺有意思的。”后来,因为这句听上去有些随意的建议,三个人真的在旧金山“弄”起了一家书店+买手店,命名为3standardstoppage(以下简称3ssstudios)。
↘刚开业时的3standardstoppage商店
2018年,3ssstudios从旧金山搬了出来。2019年4月,在北京市西城区羊肉胡同58号,开了一间名为postpost的空间,一个有点儿“混乱”的空间(这是Xiao亲口说的)。
??“混乱”的postpost
↘ 羊肉胡同58号
从旧金山到北京,三位创始人并没有沿用3standardstoppage这个名字,而是选择了全新的postpost。关于取名这件事儿,他们自己是这么说的:
↘ 截图来自3standardstoppage微信公众号而关于这个简单单词的多重含义,Xiao给我仔细讲了讲:“一方面是我上大学的时候因为没钱,所以卖中古相机赚钱。当时我是在一个特别小的城市上学,相机都是从美国售卖到亚洲来的,当时卖了三四百台,都是通过邮寄方式寄回来,就跟当地邮局那些老人特熟。那些老人都是50多岁退休后去的邮局,后来我走了以后,过年过节的他们还给我发个Facebook什么的。所以我挺喜欢邮政这东西的。再后来上学发现太多论文里都提到各种post,后现代、后人类、后工业什么的。我就有点逆反,觉得这词用得恶心了,所以就把俩post放一块,就说等用完这post之后,还能有什么词儿再用。另外就是post这个词本身,比如说你发了一条微博,这条微博本身也叫post,然后你发这个动作也叫post,有点起始句的那种感觉。”postpost的位置并不那么显眼,位于一个在地图上都找不到的普通居民房里。我很好奇这个位于北京静谧胡同里的空间能有多“混乱”,是我脑海里浮现的那种充满了五颜六色、各种奇怪人群的“混乱”,还是一种存在于空气当中,我从未设想过的“混乱”。
“你来的时候,里屋的几个大婶儿已经走了,把里边弄得跟棋牌室一样,特好玩儿。”我问Xiao什么叫作“混乱”的空间时,他是这么回答我的,“我们想做一点和其他人不太一样的,想把艺术和商业靠得近一点,让艺术圈这帮人和来喝咖啡的非艺术圈的人,这两拨平常见不着面的人能同时出现在一个空间,互相看对方可能都有点不适感,这感觉就比较有意思。”
↘ “混乱”的postpost
“比起那种传统意义上特别小众的亚文化聚集地,我觉得这种混合一点的,让大伙谁一进来都能看见自己平常见不着的人群,这种冲击力大一点,也能让他们了解不一样的生活方式。”postpost里面的空间并不算大,客人多的时候甚至显得有些狭小拥挤,我不知道这是条件有限还是刻意为之,但确实显得很“混乱”。
看到这儿你肯定特别好奇,又带着一头雾水:所以postpost到底是卖啥的?别着急,往下看。
??postpost到底是卖啥的?
↘ postpost怎么啥都卖?postpost是这么称呼自己的:一个集咖啡实验室、中古相机店、服装买手店和图像类书店于一体的空间。在这个藏在狭窄胡同里的小小空间进行着四种看似毫无关联的品类售卖,而这正是postpost制造“混乱”的手段。①
咖啡室
??旧金山,这个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太平洋沿岸的港口城市,被视为第三波咖啡浪潮的发源地,诞生了如BlueBottle、Wrecking Ball、SaintFrank等至今被视为咖啡爱好者不得不去的经典咖啡馆。对于同样诞生于旧金山的3ssstudios来说,他们想把认真的咖啡带回北京,让更多的朋友能够在postpost品尝到更好的咖啡。
在postpost,来喝咖啡的人是最大的群体,Xiao称咖啡是postpost日常流水的主要来源。同时来喝咖啡的人各自职业不同,在这个小小的空间里发生交叉交流的机会也很多,“让大伙互相认识,有点什么兴趣爱好能一起聊一聊,就挺好的。”
↘ 正在为客人制作咖啡的Xiao
我还有幸喝了一杯Xiao亲手制作的手冲玫瑰谷,手法娴熟的他说做咖啡也算是自己的爱好,虽然没正经学过,但每天早上都会来做几杯,久而久之就熟练了。
↘ 手冲玫瑰谷
②
中古相机
?
中古相机的售卖区域和衣服以及书籍在一个区域,各类精美的相机整齐地摆放在一个陈列架上,但严格来说的话,postpost里的相机是不卖的。“主要是为了让大家来试,试完了告诉他们去闲鱼上买,比在我这儿买便宜多了,没必要在这儿买。”Xiao说的“让大家试”其实是为了在未来开一个workshop,找个一起合作的或者在postpost有出版物的摄影师,来做个分享会,示范一下,教大家如何使用这些相机。
↘ 用来“试”的中古相机
“毕竟相机只是个工具,现在大家都太拿它当个玩具了,尤其是胶片相机,天天放手里盘着,不太好。”对于研究生时报考摄影专业的Xiao来说,胶片相机的未知性是让他觉得最有意思的事情,“其实数码相机完全可以模拟成底片的样子,但底片相机最有意思的就是没办法预览,所以你在拍的时候就要想得更多。跟数码相机的工作流程不同,也就导致了这两样东西完全不一样。”
但有些可惜的是,我并没能看到Xiao的摄影作品,“现在拍得少,太忙了。想拍,但拍完了觉得效果不怎么样,就再等等好了。”
③
买手店
?
负责postpost买手店部分的是3ssstudios的另一位创始人——Nanxi。Nanxi是个特别有意思的女孩,当被问到最近生意怎么样时,她直白地回答道:“特别好,比我想象中的好太多了!”
↘ 负责买手店部分的Nanxi
关于postpost的选品,Nanxi是这么说的:“某些品牌会有特别明确的人群定位,我们尽量不找这样的品牌,同时我们想找的设计师的背景相对来说多元一些。比如说PRONOUNCE是两个在不同服装体系各自学习的设计师在洛杉矶成立的品牌;来自东京的品牌Edwina Hoerl是一个奥地利同名设计师创立的,他以前是学雕塑的;来自柏林的sample-cm,设计师以前是学社会学的。他们并不完全是设计出身,就像我们本身的专业也和服装没关系一样。”
↘ 来自柏林的设计师品牌sample-cm
除了各式各样的服装外,postpost还囊括了包包、帽子、首饰、眼镜等品类供顾客挑选。
postpost和绝大多数买手店一样,在每一季结束时会根据上一季的销售情况,以及合作品牌新一季的质量来进行选品调整,但不同的是postpost不会通过showroom去进行新品牌的发掘:“因为我们自己也认识设计师,所以基本都是跳过showroom。新设计师的话就是在网上找,然后发邮件给他们。”
跳过showroom,买手店直接在互联网上寻找新设计师,这种看上去有些“原始”的模式其实是3ssstudios有意而为之。对于买手店和设计师来说,更为直接的沟通也使得双方能够更主观地了解对方的调性,寻找更适合自己的合作伙伴。
④
艺术书籍
?
打从还在旧金山的时候开始,3ssstudios就一直坚持在做艺术独立书店的部分,这些世界各地好书出现在postpost里应该是这家店里最理所应当的事情了。
↘ postpost里的阅读室
“因为我主要负责出版物这块,一开始选书的时候就觉得既然不挣钱,那就选些严肃一点、有意义一点的书,同时这也就意味着不太会卖得出去,因为在书展的时候就是这样,字越少的书越好卖。”虽然Xiao一开始是这么想的,但postpost在北京开业后,出版物掀起的浪花着实让他挺意外的,“出乎意料,比在旧金山的时候还要好,证明北京看这种书的人还是挺多的。”
尽管在postpost里,出版物的销售量变得越来越好,但Xiao还是说咖啡才是postpost日常流水的主要来源:“比如店里在售的深濑昌久的《鸦》这本书,在北京库布里克书店里我看到卖950元,我们卖450元。定价这块我们挺受木鸟漫画的影响,卖得非常良心,就漫画店来说他们真的非常屌,可能是北方最好的漫画店。”
postpost在出版物选择上也有着很“postpost”的原则,那就是“混乱”。“书还是越丰富越复杂。我觉得现在国内摄影也好、绘画也好,都有一个问题,就是只要流行某一种风格,未来几年大家就都搞这个风格,然后就会形成一个独立的评价系统,因为你跟这系统里这几项指标特别符合,所以你就好。为了避免这个现象,我们不会按类别把书分类,避免大家对号入座,别觉得我就是这种类型的摄影师,我就拍这种,我不去尝试其他的,我觉得这样不好。而且一种艺术门类,比如说摄影师,如果光看摄影的书,很容易导致最后变成传统意义上摄影圈的人,那样就没劲。还希望大家能看各种各样的书,图片也好、文字也好、文学书也好,都看一看。”
??和postpost聊聊天
↘ 左:磁器编辑信玥,中:3ssstudios创始人Xiao,右:3ssstudios联合创始人Nanxi
????= 提问的信玥
?=回答的Xiao&Nanxi
????:你自己是如何定义postpost的?
?:我觉得这就是个什么都有的空间,为了各种各样目的来的人都有。可能有些玩相机的人是不看书的,他们来了看看书,也许会让他们对这个相机产生点认识上的改变。然后有一些看书的人觉得我那么有文化,我不应该在乎穿着,不能以貌取人。这是非常可笑的想法,我觉得就得以貌取人,第一印象不以貌取人,那以什么取?所以对看书的人来说,让他们看一看这些新的衣服、装饰品,也让大伙感觉到挺丰富的。你喜欢一类东西全心全意投入并不意味着你非得排斥其他的方向,postpost就是一个提供交叉交流的空间。
↘ 和Xiao在天台上聊聊postpost的故事
????:在北京开postpost和最早在旧金山开店有什么不一样吗?
?:北京好,我觉得跟旧金山比起来北京的活力太大了。就现在的美国来说,洛杉矶跟纽约还行,也是特别有活力,都市感特别强。旧金山不行,因为互联网公司都搬到那儿了,Facebook或者Apple什么的,导致高端化特别严重,各种东西都变得特别贵,新建的东西大部分都是公寓。那些艺术家开的或者是奇奇怪怪的商店这几年都关了,我们走以后,附近那几家书店也关了。
????:最早成立工作室的时候和现在相比,开店的概念有什么变化?
?:最早没有这么多人来,让两拨完全不一样的人凑到一块这种想法不太可能实现。因为最开始的时候没咖啡这种同质化但大众的商品,所以只有小部分人来。我们在旧金山那会儿都是学生或者哪个公司的艺术工作人员、总监这类的,并没达到我预想的那种“混乱”的效果。到了北京以后,前半年很多精力都花在咖啡这块,有点“不务正业”,但是我觉得这可能是为未来达成“混乱”状态的铺垫。现在的好处就是什么人都来了,如果以后在这儿办一个艺术展,被那些平常完全不去美术馆和画廊的人看见,我觉得这种情况要比在一个特别牛逼的画廊办一个展还有意思一点。
????:这种“混乱”的概念是最早就有的,还是搬到北京之后才有?
?:早就有了。有一次我有个特别好的朋友,他以前不是学艺术的,读研究生时想学艺术,他就想说服他爸爸给他交学费,最后他爸也同意了。后来有一天晚上我们俩聊天,他爸爸拿了瓶酒过来,语重心长地问我:“你能给我讲讲学艺术有什么用吗?”我当时就说我讲不了。后来我就感觉这两拨人隔阂太大了,你没办法给他讲清楚,难道告诉他哪个作品好、哪个作品不好?告诉他艺术有什么作用、有什么功能?那样其实就从根上有点反艺术了。所以我觉得与其告他们,不如把这些东西安插在一个他们平常会去的地方,让他不期而遇地看见这些东西,然后好奇这是什么,产生点疑问。postpost有一本书是我们的一个朋友做的,那是一本水泥墩子集合的书,全国各地他认识的人给他投稿,国外的也有,然后就集成了很厚的一本全都是水泥墩子的书,有当招牌用的、有挂衣服的,各种各样用途,但大同小异,都是一个容器里头灌水泥中间插个杆。这本书我觉得算是在postpost比较成功的一个案例,什么人都买,这点让作者也非常高兴。上回一个开公交的大哥跟他老婆来,也是拿这本书在看,我问他:“您对这书感兴趣啊?”他说:“是,我不太明白为什么有人干这么无聊的事儿,弄这么一大厚本?”我说:“那就对了,现在有人做这无聊的事,不挺有意思,不然大伙都挣钱去了。”临走时他还买了一本,这种感觉还挺不错的。
????:现在出版物比预想中卖得更好,会为此调整商品的选品吗?
?:不会,因为它不挣钱,所以不需要。即使卖得比预想好,我也不指着它挣钱,能维持日常运转,够自己吃喝就行,能让更多人买走是比较大的目标。
↘ 集合了各种水泥墩子的书
????:postpost在买手店部分的选品标准是什么?
?:首先必须是unisex,但我们没有特别严格的流程标准,基本上我们三个人都看上眼了就定了。
????:你们如何根据空间所在地理位置的不同调整选品?
?:比如一个品牌的这一季大家都看中了,我们北京和纽约会分开下单,各自挑各自的。然后我们也会反馈这一季卖得怎么样,比如在纽约店里的某个品牌针对的是在纽约的华人,那下一季北京也会考虑得多一些。
????:可以推荐一下你觉得还不错的在售品牌吗?
?:我现在挺喜欢sample-cm和Edwina Hoerl这两个品牌。这两个品牌风格完全不一样,sample-cm是纯手工的运动品牌,比较解构,穿法也不固定;Edwina Hoerl比较注重细节和衣服本身,它在剪裁上并没有什么复杂的,但就是很耐看。另外这两个品牌每次的美术展示方式都做得特别好:sample-cm每次请来的摄影团队都非常好;Edwina Hoerl则是每次会有一个很大的主题,然后会拍一整组像戏剧一样的照片。
????:目前有没有想要扩大自己平台的想法?
?:我们也没想要做得特别快,postpost从2019年4月开业到现在才算是稳定下来了。以后赚够钱就扩,哈哈哈!
↘ 设计师品牌Edwina Hoerl
????:2020年postpost有什么大计划可以透露给我们吗?
?:我们自己作为出版社来说的第一本书已经准备好了,但是还没印刷,这个月准备开始找印刷厂了。然后等到开春以后在postpost做一个展,我还在犹豫做哪种类型,可以做严肃一点,也可以受众面广一点。这两种各有好坏,我自己是偏向做稍微严肃一点的那种。再有就是想做一个盒子,这个盒子是关于某一个主题,里边有不同媒介的作品,找不同人参与。这个想法早就有了,但是一直也没把它做出来。我今年应该就不用再管咖啡这一块了,就可以做一点有意思的事儿了。
????:虽然愿望说出来就不灵了,但还是给2020年许个愿吧。
?:新年愿望就是什么人都来,继续像现在这样有意思。现在就是附近70多岁老大爷带着自己的老伴来,家长带着小学生写作业的也来,旁边自然资源部的工作人员午休也来,金融街的银行有时开个小会也过来,买书的人也来,专业从业者、美院老师也过来,我觉得这种情况是非常好的,和我设想的情况非常吻合,就是“混乱”,非常“混乱”,谁看谁都觉得有点别扭,但是又不得不坐在一块,因为地儿太小了。
“地儿太小了”,这个放在其他店铺里多多少少会成为烦恼的事实,成了postpost实现“混乱”理想的资本,3ssstudios的三位年轻人用自己突破常规的理念为艺术空间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充满趣味与未知,正在屏幕前阅读的你可能无法想象出在postpost里不同群体碰撞所擦出的火花,所以不如抽出时间,亲自到这里来坐坐。
??postpost在哪里
官方网站
www.3standardstoppage.com
微信公众号
3standardstoppage
线下店铺
北京市西城区羊肉胡同58号
线上购买渠道
淘宝(国内):3standardstoppage studio
Online Store(国际):www.3ssstudios.com
微博
3standardstoppage
Instagram
3standardstoppage
播客
失调电台
?
postpost想要制造的“混乱”,其实是让如今身处多元文化冲击中的人们能够丢弃“文化洁癖”,走出所谓的“圈子”,去接触那些并不经常出现在你日常生活中的群体,去接纳、了解甚至喜欢上不同的文化及载体。如果你看完这篇文章后已经蠢蠢欲动,不妨抽空钻进这条胡同,进入这间屋子,点上一杯咖啡,亲自去体验一下这不同寻常的“混乱”,我敢保证你绝对不会失望。
* 部分图片由postpost提供
– FIN –
编辑 | 信玥
摄影 | 杨琳
摄像| 禹森
合作联系
Email: ciqi@ciqi.inWechat:CIQI-CHINA
? 点击查看往期内容 ?
↘今天我们讲“高潮”
↘ 这届年轻人,都不拔男友的游戏插头了
↘我们测评出了8只性价比最高的“腋下包”
? 磁器团队 ?
出品人 | Ivy Qin
总编室 | 何智, Meredith N KING宁谧谧
编辑部 | Jora,Nuan, 大鹅, 平面, 信玥
摄影部 | Mars-Z-Mars, 张杰, WENBO,
Ray, 禹森, 陈铭, 杨琳
造型部 |Meredith N KING宁谧谧, Xinca
设计部 | Max Zhu, Wang Zuo
妆发部 | Dora
商务部 | Ivy Qin
磁小器 | 吴洁, 菲儿
上海办 | cc
不一样的中国创造专为中国时尚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