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思维补丁的第148篇文章
喜欢的一首民谣,送给你。
头图基于CC0协议引用。
(一)
讲一则寓言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皇帝得了一种怪病。
御医给出了根治的药方:要用馒头沾着人血吃下去。不过,这人血馒头却有讲究,那人血不能随随便便找一个人杀了,需要找一名心地善良的人,一天三顿服用御医给出的汤药,经历完整的春夏秋冬四季,也就是历经一年之后,当这个人的血液已经完全被御医的药方所改变,再将此人杀掉,皇帝日夜服用此人血馒头,历经九九八十一天之后,就会痊愈。
于是,皇帝组建了一支秘密部队,配合御医,为他炮制这治病的“人血馒头”。然后,这个国家发生了一系列离奇的失踪案,总有一些心地善良的好人,在某一天,莫名其妙地消失。
实际上是被皇帝的秘密部队,抓起来制药了。这支部队在一个隐蔽的场所,建立了一个几乎不可能逃脱的监狱:为了防止这些人逃跑,每一个被抓来的人,都会走进一间只有三面墙的屋子里,当他走进这间屋子之后,工匠就开始在外面将最后一面墙垒起来,这面墙砌到最后,连门都没有,只留下一小扇窗户用来投放食物。
负责建造这所监狱的大臣很是得意,因为这样的设计,他可以用最少的看守来管理最多的“好人”,而皇帝本来拨付了巨额的军费让他负责守卫这所监狱——现在,那些节省下来的支出,全都装进了大臣自己的腰包。
但是没过几个月,大臣惊恐地发现,皇帝派秘密部队千辛万苦地抓来的好人,关进他建造的那间只有一扇窗的屋子里之后,一个个地不是发疯,就是撞墙自杀了。
发生这么大的事儿,大臣惊慌失措,唯恐脑袋不保。于是,赶紧请国师前来一探究竟。
国师来到这座好人监狱,马马虎虎地转了一圈,就离开了。大臣还以为是自己给的礼金不到位,急的把自己亲生女儿都送给国师了。
国师摸着大臣女儿滑嫩嫩的小脸蛋说:嗨,大家同朝为臣,何必这么客气呢,我都这么大岁数了,怎么好收你这么贵重的礼物呢,这样吧,这些东西我先用几天,就当我借你的,等我玩腻了,哦不对,等我用完了,就还给你。
大臣心里有一万头羊驼在一望无际的撒哈拉沙漠纵情奔腾起来,但嘴边的那句问候语还是忍住没说出来。大臣只是微笑着说:国师客气了,区区薄礼,不成敬意,您随便用。就是不知,我日日好酒好菜地供着,为什么这些好人关在这里几个月,不是发疯,就是自杀了呢?
国师抓了抓大臣女儿翘翘的小屁股说:这屋子,你应该留一道门啊!
大臣不解,“还望国师点拨”。
国师摸了摸大臣女儿不可描述的部位说:门都没有,人就看不见任何逃脱升天的希望,他只能走向疯狂或者死亡。门,其实不是门,门,实际上是希望。要留那么一道门,哪怕,这道门常常关着不开。
(二)
如各位读者朋友所知,3月26日,我熬了一个通宵写的那篇《刺死辱母案:我们这个社会,不应总是对坏人太好,对好人太坏》,再一次被删除了。
点开公众号的后台,蓦然发现:这次删文,与以往不太相同,以往文章被删,总会在通知背后留下一条:如对结果存在异议,可发起申诉——虽然以往的每次申诉都以失败告终。然而这次的删除,显得不容置疑,连申诉的渠道都没有,没门。
我无话可说,更无能为力。
好在,包括最高检在内的很多力量,都重新开始聚焦于欢刺死辱母者这一案件本身。相信期待案件审理后续发展的人,不止有我一个。
当然,现在也有很多人在指责于欢的母亲苏银霞,指责她当初就不应该碰高利贷这东西。
这话很对,就像法院一审判决于欢无期徒刑一样对——站在法律角度,杀人偿命,无可争议。
但是,这种“正确”忽略了人的情绪和情感。
设身处地想一下苏银霞和她企业的窘境,我想,你似乎不能对一个企业家说:“放弃吧,反正厂子效益不好,别借钱了,就任它倒闭破产吧”,就像你不能对一名溺水的人说:“反正也是要被淹死,就干脆别挣扎了”。
溺水的人必须挣扎,站在岸上,你当然理解不了那种惶恐和生死一线的歇斯底里。站在岸上,当然可以端着文明的高脚杯嘲笑水中那狼狈的挣扎。我们站在岁月静好的岸边,当然可以说,苏银霞当初就不应该碰高利贷,既然借了高利贷,就应该预料到被流氓侮辱和逼债的后果。
因为你理解不了,是的,因为你舒服地窝在办公室的椅子上,舒服地躺在自家的沙发上,因为你理解不了什么叫绝望,理解不了什么叫“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2016年,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徐玉玉,因为被骗走9900块,一气之下,竟然不幸离世。我还记得当时网络上很多网友嘲笑这个即将踏入大学校门的女学生,笑她心理承受能力太弱,笑她太过于脆弱。
笑她的人似乎也是“对”的,的确,在房子动辄10万一平米的今天,一个女大学生,被人骗了9900块钱,竟然能被气死——似乎的确是心理承受能力太弱了!
然而,这只是因为,你不是徐玉玉,你没有站在她的境地上,当然理解不了那是一种何等的绝望,你当然理解不了,徐玉玉对父亲说的那句话,是何等心境,她说:“爸爸,咱们家都这么惨了,为什么还有人骗咱们啊”?
是的,你理解不了。就像你理解不了9900块钱的意义,就像你理解不了,她对父亲这句略显天真的提问。
我曾经在此前的文章说过:只有亲身经历过,才配谈什么叫感同身受,没有亲身经历过,所有的感同身受都是自欺欺人的漂亮话而已。
(三)
事情何以沦落至此?
这世间很多悲剧,人们在冷静之后,我们常常发出这样的疑问。
是啊,还有退路,还有活路,还有办法,还有希望——为什么,事情却以最坏的局面呈现?
门,是一扇一扇关上的。比如刺死辱母者这个悲惨的现实故事,也许,经济的大环境再好一点,就不会这样;也许,不去借高利贷就不会这样;也许,讨债的人不是那样的混账和不留余地就不会丧命;也许,第一天报警之后,警察能够及时介入和调解就不会这样;也许,在那间屋子里,警察出门在外面了解情况时,留下来一个人在屋里了解情况就不会这样……
门,是一扇一扇关上的。
不止是于欢的遭遇,很多事情都是这样。
我常常想,一个好的社会,不应该只有一道门,它应该既有康庄大道,也有羊肠小路乃至独木桥,甚至断垣天堑,也应该包括于此,
这条条大路,通向的不是罗马,而是希望!
中国人常常说:不要把事情做绝,不要赶尽杀绝,要给人留一条活路。就像文首的那一则寓言一样。
有门,就有希望,有希望,人就不会绝望,有希望,人就不会自戕,就不会举起屠刀。
很多事情,至少,应该给濒临绝望的人留一道门,哪怕这道门,不经常开。
这里是思维补丁,谢谢你的阅读。
【继续阅读】
当原本的“弱者”举起了杀人的屠刀,“社会结构性暴力”正在掀起底层的戾气
—End—
若觉可读,欢迎推荐给朋友,甚幸!
思维补丁只提供观点,不提供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