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神磐岩结绿的背景故事(原神磐岩结绿的背景故事是什么)

原神磐岩结绿的背景故事?

《原神》磐岩结绿背景故事介绍:

据说在璃月初兴时,帝君曾执翠玉琢成之剑行走大地。

在年岁不停的磨砺下,血洗的碧绿剑锋仍旧闪亮如新,

鲜血随千年雨水而去,凝结的思念与怨恨却难以涤除。

「结绿拥有碧水的魂灵与柔情,自能清洗残留于其上的宿怨」

「但以美玉之身被塑成杀戮之器的伤痛,又有谁能抚平呢?」

淡忘了名字的故友曾如是嗟怨,如是叹息,

但无可阻遏的命途终于淹没了恻隐的言语。

在过于悠久的年月里,浴血死斗的仇敌也曾言欢同乐,

终将反目的挚友、仇恨消弭的死敌也会相约举杯一醉。

这柄宝剑也是在那时,作为赠予某人的贵礼雕琢而成,

名为「结绿」的翠玉,身受削凿本是为了和平与华贵。

当酒器被血水溢满,温情被冷酷的欲望撕碎,化作尘埃飞散,

未能送出的赠礼,未能诉说的友谊,亦成了斩向旧友的利刃。

2022岩主圣遗物武器搭配?

一、武器推荐

1.磐岩结绿:副词条带来非常可观的暴击率提升,可以大大增加岩主伤害,且特殊属性为岩主增加生命值得同时还可以增加攻击力。

2.黑剑:同样副词条提供了非常多的暴击率,且还可以提升普通攻击与重击的伤害,为岩主带来了更高的输出。

二、圣遗物推荐:岩套两件套 角斗士两件套,主词条时之沙:元素充能效率,空之杯:岩元素伤害加成,理之冠:暴击率。副词条:暴击率、暴击伤害、元素充能效率、攻击力。岩套两件套 角斗士两件套,在提高攻击力的同时还提升了百分之15的岩元素伤害,收益更大,伤害提升更明显

原神磐岩结绿适合什么角色?

原神中的磐岩结绿适合角色:刻晴,行秋,琴和阿贝多。

在原神这个游戏里面,磐岩结绿90级的属性是加44.1%暴击率,武器效果是提升20-40%生命值,提供1.2%-2.4%最大生命值的攻击力加成,所以单手剑主C或者副C角色,都适合带这把武器,其中刻晴是主c,行秋和阿贝多以及琴是副c。

磐岩结绿和雾切哪个好?

磐岩结绿好。

磐岩结绿目前以最优解应用于琴,以优等解应用于刻晴、阿贝多(但绿剑等同于黎明神剑)、凯亚,即使是有最优解武器的行秋(祭礼剑)和神里绫华(雾切之回光)也有可能因为种种原因携带磐岩结绿(不缺充能的行秋直接堆输出,神里放弃冰套直接2+2带绿剑瞬间双暴毕业)。

磐岩结绿在目前版本的抽取优先级还是非常高的,高泛用性决定高下限,即使未来这把武器会被主c级别角色以更强的武器取代,也依旧能够从容退役到副c或其他角色手中。

苍古自由之誓和磐岩结绿对比?

对比1:苍古自由之誓的主词条为元素精通,满级(九十级)时为165,磐岩结绿的主词条为暴击率,满级(九十级)时为44.1%

对比2:磐岩结绿满级(九十级)时的基础攻击力为651,苍古自由之誓满级(九十级)时的基础攻击力为541

对比3:苍古自由之誓是枫原万叶的专武,而磐岩结绿是阿贝多的专武

磐岩结绿怎么获得?

花费一定数量的原石进行祈愿,可以获得磐岩结绿。

1.点击祈愿

进入主页面,点击右上角的祈愿选项。

2.点击祈愿1次

选择武器up池,点击祈愿1次。

3.获得武器

消耗原石进行多次祈愿,可以获得磐岩结绿。

磐岩结绿加什么属性?

加暴击率

1级属性:基础攻击力:44;百分比暴击率:9.6%;

90级:攻击力:542;暴击率:44.4%;武器特效:增加40%最大生命值,并基于最大生命值的2.4%来提升攻击力。

类型:单手剑;

基础攻击力:44;

额外特效:9.6%暴击率;

武器效果:增加20%最大生命值,并基于最大生命值的1.2%来提升攻击力。

磐岩结绿是常驻武器吗?

原神中的磐岩结绿不是常驻池武器,它是限定池武器,错过之后,不可获得。

在原神这个游戏里面,磐岩结绿是一把5星单手剑,需要在武器祈愿活动中,磐岩结绿UP时才能抽取获取。磐岩结绿是枫原万叶的专属武器,返场时,会跟随枫原万叶出现在限定池中。

磐岩结绿突破材料?

原神中磐岩结绿武器的突破材料是:

一破所需(20级) 雾海云间的铅丹*5 雾虚花粉*5 寻宝鸦印*3,

二破所需(40级) 雾海云间的汞丹*5 雾虚花粉*18 寻宝鸦印*12,

三破所需(50级) 雾海云间的汞丹*9 雾虚草囊*9 藏银鸦印*9。

四破所需(60级) 雾海云间的金丹*5 雾虚草囊*18 藏银鸦印*14

五破所需(70级) 雾海云间的金丹*9 雾虚灯芯*14 攫金鸦印*9

六破所需(80级) 雾海云间的转还*6 雾虚灯芯*27 攫金鸦印*18

原神磐岩结绿是谁的专武?

原神中磐岩结绿是班尼特的专武,因为这把武器的词条属性是攻击力加成,可给班尼特增加高额的攻击力,进而提升他的大招增伤效果,所以磐岩结绿很适合班尼特。

磐岩结绿,是游戏中的五星单手剑。这把武器有着非常强的泛用性,所有的单手剑角色装备这把武器,都能打出很高的伤害。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