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应容得下不同的声音,也受得住尖锐的批评

这是思维补丁的第313篇文章
很好听,单曲循环系列。
头图基于CC0协议引用。
(一)
北大教授陈独秀喜欢嫖娼,有事没事就去八大胡同搞一次大保健。
当然,在那个时代,这算不得什么大事儿。相反,自盛唐以来,咏妓就被一些文人士大夫当成一桩韵事。
不过,既为北大教授,每天不研究学问,光顾着和姑娘们研究姿势,多少还是有些不妥的。
这样的做派,自然会让一些思想守旧,思维传统的人看不惯。所以,99年前,翻译家林纾就多次在报纸上发表声明,批评北大毁斥伦常、诋诽孔孟。
陈独秀是不以为然的,照例拿了皮鞭蜡烛往胡同里钻。但北大校长蔡元培坐不住了,他决定反击。
蔡元培没有动用关系找有关部门把林纾的帖子删掉,也没有为大保健一事惩处陈独秀,工资不扣奖金照拿,连谈话都没有。蔡元培认为嫖娼属于陈独秀的个人自由,无涉律法,实为私事。
蔡元培的反击是自己也公开发表了一篇帖子,这篇帖子可以说是十分“护犊子”了,面对外界对北大校风的指责,蔡元培回应:
“教员中间有喜作侧艳之诗词,以纳妾挟妓为韵事,以赌为消遣者,苟其功课不荒,并不诱学生而与之堕落,则姑听之。”
翻译成普通话就是:我们北大的教授嫖娼,我都不管,你管得着吗?教授吃喝嫖赌,只要他真有学问,不耽误功课和研究,不在学生面前炫耀和鼓励这些事,那就是他们的个人自由,我和北大都会包容。
末了,蔡元培还diss了一下林纾,说“公曾译有《茶花女》等小说。使有人诋公为以此事小说体裁讲文学,以挟妓奸通争有夫之妇讲伦理者,宁值一笔欤?”
意思就是,要是有人拿着你翻译的《茶花女》,指责你翻译这些书实在是有辱斯文,不合孔孟之道,你是不是觉得这个人挺傻逼的?
蔡元培爱才,陈独秀是他三顾茅庐好不容易请到北大来的,连陈独秀的学历都是蔡元培帮着伪造的。但是,纵容他嫖娼这件事,真不仅仅是爱才。
蔡元培从骨子里是真的坚信大学之精神,在于“兼容并包,思想自由”。
(二)
当时北大喜欢逛窑子的教授当然不止陈独秀一个人,蔡元培虽觉得这事儿属于个人自由,但毕竟有失斯文风范,所以,他还专门在北大成立了一个特别的社团“进德会”。
要加入北大校长发起的这个“进德会”,必须符合三项基本条件:不嫖、不赌、不娶妾。社团有纠察人员,每个入会者都要写志愿书承诺遵守戒律。如果破戒,会全校通报“谁谁谁昨晚又嫖娼去了……”可以说十分有杀伤力了。
和陈独秀一样喜欢嫖娼的另一位北大教授胡适,加入“进德会”之后,腰也不酸了,腿也不疼了,走道也有劲儿了,还就真的从此不嫖了。
但校长发起的社团,却并非要求全体教员和学生强制入会。蔡元培也没有给这个社团任何行政的权利。
北大教授辜鸿铭公开拒绝加入校长的这个社团,而且放话出来“一个茶壶可以配好几个茶杯”,自古名士皆风流,老子作为名士,不风流岂不是配不上名士之名。然后转头就又纳了个日本小妾。
面对堂而皇之的反对者,校长蔡元培不恼不怒,表示“进德会”旨在倡导风气,不强迫也不规范各位的个人自由,真真应了“兼容并包”这四个字。
那时的北大,百家争鸣,观点歧异,被鲁迅誉为“新的,改进的运动的先锋”,“北大人是现代知识分子——真的智识阶级的范本”。
这和校长蔡元培坚持的理念不无关系,他接手北大时,这所高校的“皇家大学”的官僚气与衙门气还非常浓厚,蔡元培上任时说:“北京大学,向来受旧思想的拘束,是很不自由的。我进去了,想稍稍开点风气,请了几个比较有点新思想的人,提倡点新的学理。”
蔡元培任上,北大开思想和风气之先,成为现代中国的思想发动机。从那时起,北大人、北大精神成为了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一面旗帜。
北大精神当然不是护犊子和包容教授做大保健,百年来,我想依然还是蔡元培那句:“兼容并包,思想自由”最为贴切。
北大一直被誉为中国人文教育的圭臬,所以,“兼容并包,思想自由”大概也可当成中国知识分子心目中,大学精神的概括。
尊重独立人格,倡导自由精神,容得下不同的声音和个性,也受得住尖锐的批判和质疑,在才是中国大学应有的气度和风范。
(三)
近年来,关于中国大学精神沦丧的声音不绝于耳。
这也怪不得民众骂娘,谁让咱们的大学教授不争气呢?
不是学术造假被人曝出来公示,就是利用导师职权对女学生实施性骚扰,导师白天声色俱厉地奴役学生给自己打免费工,晚上还要拉着学生去家里谈心,谈心也就罢了,还要让学生给自己“叫爸爸”。

敢问“贵校”,你让我们拿什么尊重你?
谈到“大学精神的沦丧”,一定又会有人冒出来说:真没劲,这实在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
“老生常谈”的引申含义就是:这个问题众人早已意识到,但却依然没有得到解决。
所以,老生常谈这个成语,远远比耸人听闻更加可怕。
今天,中国的一所所大学,都像一个个“小官场”。
大学里,官僚治校和官本位的思想,愈发严重,加上逐渐被异化的高校评估体系,让当下的大学逐渐呈现一种僵化和闭塞的状态。
哈佛大学教授丘成桐曾经这样批评中国的高校:
“中国现在的许多高校唯利是图,就是看钱,看经费。真的研究成果从来不在乎”。
大学的腐败早已经不是一个新鲜话题了,职称腐败让很多真心做学问的教授不堪其苦,反而是一些沽名钓誉之徒可以堂而皇之被评为“**学者”。学术的腐败就更是触目惊心,论文靠抄,成果靠礼,苦活累活全都交给自己下面的研究生做,教授忙着拉关系、做交易。
当知识分子不再敬畏知识,当教授学者不再以学术为业,当高校管理者重视官衔大过重视教育本身,当教师教员不再热爱学生,不再包容不同的个性,所谓大学,还能称之为“大学”吗?
今天,我在朋友圈里发了下面这样一段话:
大学精神早已沦丧,这一点想必上过大学的都能体会到。
既然都能够体会到,对今天北大的事情,就不必惊讶了吧?
如今大学衙门化的管理体制,必然导致高校沦为一个“小官场”,媚上压下,其实都一个操行。
别的不谈,就说公共事件,有媒体人发声,有律师发声,甚至有企业家发声。可你什么时候见过大学教授发声?
大学教授们已不是公共知识分子,不代表社会良心,更奢谈反省与批判精神,蜷缩为长官的应声虫与大众文化的跟屁虫。
中国没有大学,有的只是“打工仔岗前培训机构”。
更令人惆怅的是,从用人单位的角度来看,即便这个“打工仔岗前培训机构”,如今的大学也做的很糟糕。
这里是思维补丁,谢谢你的阅读。
我的第一本书!您可长按上方二维码购买
【作者简介】
慧超,接客很贵的公关男一枚
作者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签约作者
—End—
若觉可读,欢迎推荐给朋友,甚幸!
思维补丁只提供观点,不提供救赎!
点击阅读原文链接购买慧超的新书吧!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