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符经原文和译文?
《阴符经》传说是轩辕黄帝所著,全文共四百余字,分上、中、下三篇,上篇主要阐述天道人的关系。中篇主要论述富国安民的道理。下篇主要是论兵法战术。
【上篇】
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
【译文】观察天体的运行规律,掌握其规律并按其规律去做,则天地阴阳动静之道就全包括在内了。
故天有五贼,见之则昌。
【译文】天体有五行之气,五行相生顺时而行,则万物昌盛。
五贼在心,施行于天,
【译文】了解和掌握了五行生克制化之理,合天而行。
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
【译文】则宇宙就掌握在手中,万物就生乎身上。
天性,人也;人心,机也。立天之道,以定人也。
【译文】上天之性是人的根本,人心却是诈伪。所以要以上天之道来定人心。
天发杀机,移星易宿;地发杀机,龙蛇起陆;人发杀机,天地反覆。天人合发,万变定基。
【译文】五行逆行则天发杀机,星体移位,黑白颠倒,灾难将至;地发杀机,则山崩水溢,龙蛇不安其位;人发杀机,则翻天覆地,山河动摇。若是人合天机同发,则万物将在一个新的基础上定下来。
性有巧拙,可以伏藏。九窍之邪,在乎三要,可以动静。
【译文】人性虽有巧有拙,却可以隐藏起来。九窍是否沾惹外邪,关键在于耳、目、口三窍之动静。
火生于木,祸发必克;奸生于国,时动必溃。知之修炼,谓之圣人。
【译文】火生于木,火燃烧起来木就变成灰烬了。奸贼生于国内,若奸贼得逞则国家就要灭亡。懂得如此规律,称为圣人。”
【中篇】
天生天杀,道之理也。
【译文】天生万物,天亦杀万物,这是自然规律。
天地,万物之盗;万物,人之盗;人,万物之盗。三盗既宜,三才既安。
【译文】天地从万物中反夺,万物从人中反夺,人从万物中反夺。三者互相反夺,合平衡,才合乎生杀之道,成为自然。
故曰:“食其时,百骸理;动其机,万化安。”人知其神之神,不知不神之所以神也。
【译文】所以说:“饮食得其时,则人体得到调养生息;行动符合天机,则万物安泰。”人只知道万物从阴阳而生,将这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称之为“神”;却不知道这个“神”是从至道虚无的“不神”而来的。
日月有数,大小有定,圣功生焉,神明出焉。
【译文】日月之行必有常数,日月之大小也有定数。圣人掌握其规律推而测之,就能昭示神明之道。
其盗机也,天下莫能见,莫能知。
【译文】三盗的实现都是在寂静中完成的,形迹未露,人们看不见、摸不着,求知者对它认识不一。
君子得之固躬,小人得之轻命。
【译文】君子得之能顺时而行,用以健壮身体、修身养性;小人得之则违时而行,恃才妄为,反而害身。
【下篇】
瞽者善听,聋者善视。绝利一源,用师十倍:三反昼夜,用师万倍。
【译文】眼盲者善长听,耳聋者善长看。断绝或助利其一,就会增强十倍之能力;如若再能昼夜反省自己,则就胜于众人万倍了。
心生于物,死于物,机在目。
【译文】心来源于客观事物,并随着客观事物的变化而变化、发展而发展、灭亡而灭亡,其机关就在于目。
天之无恩而大恩生,迅雷烈风莫不蠢然。
【译文】上天不施恩德,而能产生大恩德;响雷暴风只会使万物发生骚动。
至乐性余,至静性廉。天之至私,用之至公。禽之制在气。
【译文】至乐在于知足,至静在于无私。上天因无恩而至私,故能大恩而至公。统摄的法式在于调和其气。
生者死之根,死者生之根。恩生于害,害生于恩。
【译文】生为死之根源,死为生之根源。利因害而生,害亦因利而生。
愚人以天地文理圣,我以时物文理哲。人以愚虞圣,我以不愚虞圣。人以奇其圣,我以不奇其圣。
【译文】愚昧之人常以懂得天地之准则为智慧,我却以遵循时令、洞悉外物为聪明;俗人以欺诈为智慧,我却不以欺诈为聪明;俗人以奇异为智慧,我却不以奇异为聪明。
故曰:“沉水入火,自取灭亡”。
【译文】所以说:“如水入火,自取灭亡。”
自然之道静,故天地万物生。天地之道浸,故阴阳胜。阴阳相推,而变化顺矣。
【译文】自然之道为静,所以能生天地万物。天地的运行遵循自然,所以能使阴阳相胜。阴阳相胜相生,则变化和谐。
是故,圣人知自然之道不可违,因而制之至静之道,律历所不能契。
【译文】所以,圣人懂得自然之道不可违背,因而制订了各种法则。然而,至静之道是乐律和历法所不能契合的。
爰有奇器,是生万象。八卦甲子,神机鬼藏。阴阳相胜之术,昭昭乎近乎象矣。
【译文】于是有了这种奇器的存在,它能够生出万象来。阴阳八卦和六十甲子,神机鬼藏,无不包括在内。阴阳相生相克之术,与天地之道暗合,故能昭示天地之间的万象。
黄帝阴符经原文及解释?
《黄帝阴符经》原文及解释:“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天有五贼,见之者昌。五贼在心,施行于天。宇宙在乎心,万化生乎身。天性,人心。”
阴符经主要讲的是什么?
《阴符经》,全称《黄帝阴符经》或《轩辕黄帝阴符经》,也称《黄帝天机经》,总共只有300多字,作者无法考证。
据说《阴符经》是唐朝著名道士李筌在河南省境内的洛阳嵩山少室虎口岩石壁中发现的,此后才传抄流行于世。根据李筌对本经典的解释著作《黄帝阴符经疏》,可以把它的内容概括为两个部分:首先讲述观察自然界及其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所以,天性运行为自然规律,人心则顺应自然规律;其次阐明了天、地、人生杀的变化情况,人的生杀之气的和收,应与自然同步,才能把握好事物成功的机遇。然后,阐明人后天禀性巧拙的生成和耳目口鼻的正确运用,主要效法自然五行相生原则,修炼自身。
阴符经全文?
1、上篇:
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故天有五贼,见之者昌。五贼在乎心,施行于天。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天性,人也;人心,机也。立天之道,以定人也。
天发杀机,移星易宿;地发杀机,龙蛇起陆;人发杀机,天地反覆;天人合发,万变定基。性有巧拙,可以伏藏。九窍之邪,在乎三要,可以动静。火生于木,祸发必克;奸生于国,时动必溃。知之修炼,谓之圣人。
2、中篇:
天生天杀,道之理也。天地,万物之盗;万物,人之盗;人,万物之盗。三盗既宜,三才既安。故曰:食其时,百骸理;动其机,万化安。人知其神而神,不知其不神之所以神也。
日月有数,大小有定,圣功生焉,神明出焉。其盗机也,天下莫能见,莫能知也。君子得之固躬,小人得之轻命。
3、下篇:
瞽者善听,聋者善视。绝利一源,用师十倍。三返昼夜,用师万倍。心生于物,死于物,机在于目。天之无恩而大恩生。迅雷烈风,莫不蠢然。至乐性余,至静性廉。天之至私,用之至公。
禽之制在炁。生者死之根,死者生之根。恩生于害,害生于恩。愚人以天地文理圣,我以时物文理哲。人以愚虞圣,我以不愚虞圣;人以奇期圣,我以不奇期圣。故曰:沉水入火,自取灭亡。自然之道静,故天地万物生。
天地之道浸,故阴阳胜。阴阳相推,而变化顺矣。是故圣人知自然之道不可违,因而制之至静之道。律历所不能契。爰有奇器,是生万象,八卦甲子,神机鬼藏。阴阳相胜之术,昭昭乎进于象矣。
《黄帝阴符经》又称《阴符经》。李筌分为”神仙抱一之道”、”富国安人之法”、”强兵战胜之术”,全书以隐喻论述养生,愚者不察,谓兵法权谋等说或谓苏秦之”太公阴符之谋”皆离旨甚远。
《阴符经》旧题黄帝撰,所以也叫做《黄帝阴符经》。因而有题称伊尹、太公、范蠡、鬼谷子、张良、诸葛亮等道人注解。这一说,最不合理。
宋黄庭坚说:”《阴符经》,熟读其文,知非黄帝书也”,”又妄托子房、孔明诸贤训注,尤可笑。惜不经柳子厚一掊击也”。好事者说黄帝撰经,并且假托太公、张良等作注,这些都是显明的依托古人说法,不可置信。
自唐李筌为《阴符经》作注,以后累朝均不乏好事者步其后尘,迨至晚清,《阴符经》注解本已不下百余种,今仅存于明《正统道藏》的便有二十四种。注解虽多,但众说纷纭,见解芜杂。
黄帝阴符经最好的译文?
阴符经全文以及译文:
全文:“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天有五贼,见之者昌。五贼在心,施行于天。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
译文:“只要发现自然之规律,掌握自然之运行,就能尽得其妙了。自然包含着五行(金、木、水、火、土)之相克,懂得它们才会兴旺。五行相克之气融于心,施行于自然,宇宙就会象在手中一样易于掌控,万物之变化也就能随心所欲。”
鬼谷子本经阴符七术与黄帝阴符经有什么区别?
1、作者不同。前者为鬼谷子,后者不详。
2、偏重不同。《黄帝阴符经》侧重心法,而鬼谷子的阴符经多了实际修持的方法和应用。鬼谷子的阴符经,是创造事物、成就功业的规律的总结和应用。阴符经应用了天道演化规律,来指导地道万事万物的形成,既有原理,也有应用,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经典。在现代管理学中,《鬼谷子》也可以算是最顶级的管理宝典,《鬼谷子》分内外两篇,外篇描述“技巧”,内篇描述“心力”培养和应用。《黄帝阴符经》又称《阴符经》,在中国古代的哲学和兵学(兵家)中都占有一定的地位。该书论涉养生要旨、气功、食疗、精神调养、房中等方面。
3、具体内容不同。《本经阴符七术》原文内容分为“盛神法五龙”、“养志法灵龟”、“实意法螣蛇”、“分威法伏熊”、“散势法鸷鸟”、“转圆法猛兽”等七部分,集中于养神蓄锐之道,前三篇说明如何充实意志,涵养精神,后四篇讨论如何将内在的精神运用于外,如何以内在的心神去处理外在的事物。《黄帝阴符经》全书一卷《神仙抱一演道章》、《富国安民演法章》、《强兵战胜演术章》之上、中、下三篇,共有四百六十一个字,言简意赅,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倾向。根据李筌对本经典的解释著作《黄帝阴符经疏》,可以把它的内容概括为两个部分:(1)首先讲述观察自然界及其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所以,天性运行为自然规律,人心则顺应自然规律;其次阐明了天、地、人生杀的变化情况,人的生杀之气的和收,应与自然同步,才能把握好事物成功的机遇。然后,阐明人后天禀性巧拙的生成和耳目口宝的正确运用,主要效法自然五行相生原则,修炼自身。(2)先举例说明只要专心致志,就可以收到非凡的功效;继而强调,要掌握好这微妙的自然规律,以随机应变为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