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哪些顺序(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哪些英语)

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哪些?

中国的传统节日有:春节、元宵节、龙抬头、上巳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腊八节、以及年尾最后一天的除夕。

扩展资料

中国传统节日(traditional Chinese festivals)是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组成部分,包括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其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大多数与原始信仰、天象物候、历法、数学以及后来划分出的节气有关。

中华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是“法制化的文明社会”的法律体制,是构成区域文明国家的基本框架。

节日的起源和发展,是人类社会”逐渐形成,逐渐完善的文化过程“,是由猿到人类,文明进化发展得产物。

中国的传统节日,承载着神话、传说、天文、地理、术数、历法、等人文与自然文化内容。

中国有哪些传统节日?有什么习俗或传说?

我们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中国古代的这些节日,大多数与原始信仰、天象物候、历法、数学以及后来划分出的节气有关。从远古先民时期发展而来的中华传统节日清晰地记录着中华民族丰富而多彩的社会生活文化内容,是我们特有的特色节日。

在我们高密的传统节日有:

年除夕(腊月最后一天)

又称大年夜、除夕夜、除夜、岁除等。是时值每年农历腊月(十二月)的最后一个晚上。除,即去除的之意;夕,指夜晚。除夕也就是辞旧迎新、一元复始、万象更新的节日。

除夕因常在腊月二十九或三十日,故又称该日为大年三十,是我们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孩子们最为期盼的节日。从腊月初八的腊八节开始,家家户户喝完腊八粥,便从清扫庭舍开始忙年了。

腊八过后,就陆续开始洗澡理发,做新衣,以示辞旧迎新。家家做馒头、蒸年糕,取意“年年高”。添买新碗筷,寓意增添人口。做豆腐,借“都福”之谐音,希求全家幸福。买鱼,

象征“连年有余”。用以大绿豆为主料,胡萝卜块、鸡肉丝或猪皮块以等,加猪蹄汤冷却凝结,做成肉冻(西乡通常叫汤肉),象征丰满吉祥。还生豆芽菜,或用胡萝卜丝、粉条、菠菜梗或羌蓼梗等做“合菜”,取意“全家合睦”。猪头、糖果和海产等,旧时多为富人享用。现在早已成为家家必备的年货。

腊月二十三是小年。我们西乡郑玄注的《礼记·记法》中说:“(灶神)居人间,司察小过,作谴告者也。”这说明至少到汉代,灶神已经具有侦查人民的过错并进行报告的职能。同时也据出,当时人们祭灶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民间活动。腊月二十三小年这天我们最喜欢的便是吃糖瓜和玩拔拉猴。现在不多见了,尤其是拔拉猴!

到了除夕,家家挂年画,贴春联。午后,上坟祭祖。傍晚,到街头“接财神”。人夜,秉烛焚香,灯火通明,人们通夜不眠,称“守岁”。半夜十二点吃饺子,辞旧迎新。一般吃用豆腐、粉条和菠菜为馅的素饺子。有的饺子里包上铜钱(现为硬币),谁吃到就意味着来年发财!

春节(正月初一)

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这是中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的历史很悠久,据《盘古王表》载:“天皇氏始制干支之名,以定岁之所在”,上古时期以此年头岁尾举行祭神祭祖活动。在民间传说中,年兽害怕红色、火光和爆炸声,而且在大年初一出没;所以每到大年初一这天,人们便有了拜年、挂年画、贴窗花、放爆竹、发红包、穿新衣、吃饺子、舞狮舞龙、挂灯笼、磕头等活动春节习俗。

元宵节(正月十五)

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十五称为元宵节。

古俗中,上元节(天官节)﹑中元节(地官节、盂兰盆节)﹑下元节(水官节)合称三元。自古以来就以热烈喜庆的观灯习俗为主。出门赏月、燃放焰火、猜灯谜、共吃元宵、拉兔子灯等。此外还有扭秧歌、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赶毛驴等传统民俗表演,以屋子和克兰最为出名!

早年正月十六夜间人静的时候,十七八岁的姑娘倒坐在门槛上,劈开一节林秸,嵌进12粒黄豆,代表12个月份,用红线捆好,放在水缸里,次日清早验看,豆涨主涝,豆不涨主旱。称“扎水姑姑”。现已废。

龙抬头(二月初二)

也叫“春耕节”、“农事节”、“春龙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二月初二,传说是龙抬头的日子,它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庆祝“龙头节”,以示敬龙祈雨,让老天保佑丰收。我们西乡的习俗是用草木灰在大门口画一个囤,中间洒五谷,也是兆示丰收之意。家家吃炒豆,地瓜豆(煮熟红薯切成条晾干炒制)等。

古代天文学方面,中国古代用二十八宿来表示日月星辰在天空的位置和判断季节,每到二月春风以后,黄昏时“龙角星(即角宿一星和角宿二星)”就从东方地平线上出现,故称“龙抬头”。

寒食节(清明节前一天)

清初汤若望历法改革以前,清明节定在寒食节两日之后;汤氏改革后,寒食节定在清明节之前一日。现代二十四节气的定法沿袭汤氏,因此寒食节就在清明节前一日。

这一天是禁烟火和只吃冷食的。并在后续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荡秋千、踢毽、等一系列习俗。

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曾被称为民间第一大祭日。寒食节是传统节日中唯一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

寒食节的起源,据史籍记载: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为躲避祸乱而流亡他国长达十九年,大臣介子推始终追随左右、不离不弃;甚至“割股啖君”。重耳励精图治,成为一代名君”晋文公“。但介子推不求利禄,与母亲归隐绵山,晋文公为了迫其出山相见而下令放火烧山,介子推坚决不出山、最终被火焚而死。晋文公感念忠臣之志,将其葬于绵山,修祠立庙,并下令在介子推死难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这就是“寒食节”的由来。

清明节(阳历:4月5日前后)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西乡又叫大寒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

《淮南子·天文训》记载:“春分后十五日,北斗星柄指向乙位,则清明风至”。“清明”节气由此得名。是古人根据天象物候、四季循环确定出的节气。清明时节大地呈春之际,郊外踏青是古人们的节气主题;随着历史的发展,在郊外踏青的同时亦将扫墓祭祖作为清明的礼俗。祭祖与踏青是清明节的两大礼俗主题,这两大传统礼俗主题在中国传承千年,至今不辍。

我们西乡还有碰鸡蛋的游戏,现在好像没有了,不过大饼卷鸡蛋还是很香哦!这一天吃葱兆示着聪明,通常儿童头戴柳枝松枝,兆示聪明。妇女于日出前到郊踏青”。祈求一年不害脚痛,反映了旧社会妇女缠足的痛苦。家家户户多竖秋千,有的还竖“转秋千”,供青年男女献技。

到了清明,气温变暖,降雨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所以清明对于古代农业生产而言是一个重要的节气。农谚说 “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正是说的这个道理。东汉崔寔《四民月令》记载:“清明节,命蚕妾,治蚕室······”说的是这时开始准备养蚕。

上巳节(农历:三月初三)

就是三月三,“上巳”一词最早出现在汉初的文献。《周礼》郑玄注:“岁时祓除,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类”。另外,三月三上巳节与九月九重阳节相对应,正如汉刘歆《西京杂记》称:“三月上巳,九月重阳,使女游戏,就此祓禊登高。”一个在暮春,一个在暮秋,踏青和辞青也随之进入高潮。

“巳者,祉也”,既除掉致病因素,又祈求福祉降临(《风俗通义·祀典·禊》)。

三月三在西乡其实就是开始放风筝的日子!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天中节、龙舟节等等。端午节是古已有之的民俗大节,起源于古代百越地区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附会纪念屈原跳江自尽等历史人物纪念内容,最后形成端午节文化。这天人们吃棕子,家家门窗插艾枝,小孩手脚腕带五色线,成人喝雄黄酒,意为消瘟避邪,此俗承袭至今。

2006年5月,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2008年起,端午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审议并批准中国端午节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端午节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

又名乞巧节、七巧节、女儿节或七姐诞等。

最早来源于人们对自然天象的崇拜,早在远古时代,人们就对天文星象有认识,并将天空星区与地理区域相互对应。追求秩序的古人们不仅将天空规划得井井有条,还将星宿与地面区域一一做了对应,这个对应关系就天文说,称作“分星”,就地面说,称作“分野”。简单来说,古人们就是将天上每个星座都与地上的实体地理区域一一对应。关于牛郎织女的天文星空区域对应地上地域分野,文字记载见于汉代文献,《汉书·地理志》:“粤(越)地,牵牛(牛郎)、婺女(织女)之分野也,今苍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南海、日南皆粤分也”。《汉书·地理志》记载了牛郎织女星区对应岭南地域分野。

从历史文献上看,在距今三四千年前,随着人们对天文星象的认识和纺织技术的产生,有关牵牛星织女星的记载就有了。在东汉时,牛郎织女星象出现了人格化的描写:“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在古代,七夕和牛郎织女传说关系密切,它是以女性为主体的综合性节日。七夕因牛郎织女的美丽传说使七夕成为爱情象征,被认为是中国最具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更被现代人誉为“中国情人节”。

“七月初七”作为节日源于古人对数字和时间的崇拜。古代民间把正月正、二月二、三月三、五月五、六月六、七月七、九月九这“七重”列为吉庆日。“重日”在中国古代被认为是“天地交感”“天人相通”的日子。在这些“重日”中,不难看出古人对数字的崇拜,如九与五是重要的数字,九五至尊是地位的象征。而“一”是万物起始之意,是成就、地位和尊荣的象征。“七”是算盘每列的珠数,浪漫而又严谨,给人以神秘的美感。

“七夕”月逢七、日逢七。在古代,中国人把日、月与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七曜”。“七”在民间表现为时间的阶段性,在计算时间时往往以“七七”为终结。“七七”又有双吉之意,是个吉利的日子。因为喜字在草书中的形状好似连写的“七十七”,所以把七十七岁又称“喜寿”。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

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

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传统节日之一。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寒衣节(农历:十月初一)

寒衣节,每年农历十月初一,又称“十月朝”、“祭祖节”、“冥阴节”,我们西乡称为鬼节日,是传统的祭祀节日,相传起源于周代。这一天,特别注重祭奠先亡之人,谓之送寒衣。与春季的清明节、秋季的中元节,还有下元节并称为一年之中的四大“鬼节”。同时,这一天也标志着严冬的到来,从这一天开始天气渐渐寒冷,人们怕在冥间的祖先灵魂缺衣少穿,因此,祭祀时除了食物、香烛、纸钱等一般供物外,还有一种不可缺少的供物-冥衣。在祭祀时,人们把冥衣焚化给祖先,叫作”送寒衣”。

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哪些是几月几日?

中国的传统节日及日期如下:

1、春节:正月初一,即农历新年,是一年之岁首,传统意义上的“年节”;

2、元宵节(上元节): 正月十五,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

3、清明节:阳历4月5日前后,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

4、端午节: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重午节、午日节、龙舟节、正阳节、浴兰节、天中节等等;

5、七夕节:七月初七,又名乞巧节、七巧节、双七、香日、星期、兰夜、女儿节或七姐诞等。七夕的“牛郎织女传说”来源于人们对自然天象的崇拜;

6、中秋节:八月十五,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

7、重阳节:九月初九,《易经》中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两九相重,故曰“重阳”;

8、腊八节:腊月初八,俗称“腊八” ,即是农历十二月初八。古人有祭祀祖先和神灵(包括门神、户神、宅神、灶神、井神)、祈求丰收吉祥的传统;

9、岁除(除夕):腊月廿九或三十,为岁末的最后一天夜晚。岁末的最后一天称为“岁除”,意为旧岁至此而除,另换新岁。

中国的传统节日?

1春节春节是指汉字文化圈传统上的农历新年,俗称“年节”,传统名称为新年、大年、新岁,但口头上又称度岁、庆新岁、过年,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春节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是中国最盛大、最热闹、最重要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在中国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

2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是中国汉族和部分兄弟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在2000多年前的秦朝就有了。汉文帝时,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东汉佛教传入,为了扩大在本土的影响力逐附会传统文化把元宵节定为参佛的吉日良辰。元宵的做法,是以馅为基础。大致过程是先是拌馅料,和匀后摊成大圆薄片,晾凉后再切成比乒乓球小的立方块。

3清明节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中国汉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受汉族文化的影响,中国的满族、赫哲族、壮族、鄂伦春族、侗族、土家族、苗族、瑶族、黎族、水族、京族、羌族等24个少数民族,也都有过清明节的习俗。

4端午节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好天气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称为“端阳节”。此外端午节还称“午日节、五月节、龙舟节、浴兰节”等。端午节是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为古代百越地区(长江中下游及以南一带)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

5中秋节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主要节日之一。

全部的中国传统节日有哪些?

有以下几个传统节日:

1、春节(农历正月初一)

2、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

3、龙抬头(农历二月初二)

4、社日节(农历二月初二)

5、寒食节(农历冬至后的105天)

6、清明节(公历4月5日前后)

7、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

8、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

9、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

10、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

11、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

12、下元节(农历十月十五)

13、冬至节(公历12月21~23日)

14、除夕(年尾最后一天)

扩展资料:

传统节日是传承优秀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既使人们在节日中增长知识,受到教益,又有助于彰显文化、弘扬美德、陶冶情操、弘扬传统。

民俗节日是人类文明进化发展的产物,大部分节日习俗在上古时代就已初露端倪。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沉淀凝聚的过程。《春秋命历序》:“天地开辟,万物浑浑,无知无识;阴阳所凭…日月五纬俱起牵牛;四万五千年,日月五纬一轮转;…定天之象,法地之仪,作干支以定日月度。”

上古干支历法的制定为节日产生提供了前决条件。在历史发展演变中,朝代更迭,古代历法变动极大,前后共出现过102个历,有些“传统节日”的古今具体日期其实并不相同。在中华民族历史上,曾诞生过许多节日,有的留存至今,有的半路“走失”。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