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只错了一点点

这是思维补丁的第518篇文章
非常喜欢,推荐听听。
头图为艺人高以翔。
(一)
一如所有的悲剧一样,演员高以翔的不幸遭遇已经被新的热点迅速替换。
人们曾真切地感叹,遗憾地唏嘘,愤怒地转发、声讨,但一转身,便可以从容切换到京城初雪的浪漫自拍中,笑脸嫣然。
不不不,我没有任何贬损的意思。面对悲剧,遗憾和愤怒是真,面对雪花,欢喜和兴奋也是真。
这就是当代人的“特异功能”吧,我们早已习惯了被热点包围,习惯了不自觉地追逐热点,因此,也必须学会尽快遗忘。
平凡人的心里承受不住那么多的遗憾和不幸,我们需要迅速清零,才能一直保持“侥幸”的局外人心态,不惊不惧地努力过好自己的小日子。
这个时代留给每个人的注意力都不会太多。
这可能是明星们内心焦虑的根源,名利场上,每个人都想尽可能地多停留在闪动的聚光灯下,红毯之外,即为冷宫。

投资方和节目组比谁都清楚这一点,高以翔录制的节目名叫《追我吧》,这真像一个赤裸裸的比喻。
“入得这行,便要一刻不停奔跑,被淘汰的人,连姓名都不配拥有。”
很多业内人士做了诸多分析,人们才突然发觉,原来光鲜亮丽的明星艺人背后,隐藏着如此狼狈和疲于奔命的一面。
高以翔的粉丝们仍在微博上愤怒地声讨浙江卫视,他们制作了海报、视频,不断挖掘、还原事发当晚的具体细节。
一位女粉丝声泪俱下地在一段视频中追问:
“你们难道没有意识到,你们犯了多大的错吗?”
坦白讲,以我对人性的了解,恐怕答案是令人遗憾的。
你们是谁?
历史教给我的一个道理是,“群体”是不会为自己的过错忏悔的。
台领导和制片方不会觉得自己犯了一条人命那么大的错误,他们要为投资人和广告主负责,要尽可能在综艺的红海中再杀一条血路出来。现在电视台的日子不好过,观众和广告主被腾讯爱奇艺等网络平台抢走了不少,除了更激进、更残酷、更极端的“玩法”,还有什么东西能立竿见影地打动观众,提高收视率吗?
他们只是错了一点点,大概是没能好好督查现场的紧急应对机制?可真荒唐,谁踩着人头坐上了台领导的位置,还会去操心一档节目的细枝末节呢?
导演和策划也一定会在粉丝的痛骂中感到委屈,我只是个执行者啊!除了节目创意和现场调度,我就一个打工的,其实根本没有什么话语权,而且还压力山大,领导张嘴闭嘴就是收视率、播放量,你们明星拿着天价出场费最多受受皮肉之苦,剩下那么多KPI都压在我身上呢,你让我怎么办?
安全保障的负责人当然也不会觉得是自己的失职“杀了”高以翔,“谁也无法预料这样极端情况的发生,我们尽了最大努力”,面对指责,人的惯性是寻找借口而不是展开反思。
……
名单可以一直列下去,但名单越长,便越没有“意义”,因为那意味着一个“压榨的链条”。而在任何作恶的链条之中,每个人都会觉得自己只是一枚螺丝钉而已。
但所有人参与,才能最终带动那个榨血的齿轮。
(二)
资本滚滚向前,如果小人物的血肉能让其滚动更快,那它会毫不犹豫地张开獠牙。
高以翔的不幸离世或许还能勉强归咎于“意外”,西班牙女孩卡洛塔的不幸则完完全全属于“群体的不自觉恶行”。
这个24岁的女孩是西班牙人气综艺节目《老大哥》的节目嘉宾。“老大哥”的灵感显然来自于奥威尔,这档综艺节目将数名男女嘉宾封闭在一间与世隔绝的公寓中,公寓里遍布摄像头,“老大哥在看着你”。
与世隔绝下,人性之恶很容易释放,即便这与世隔绝仅仅是暂时的。
这位女孩在录制过程中,在醉酒的状态下遭遇了男嘉宾的性侵,整个性侵的过程被摄像头完完整整录了下来,且面对这“不可能”的剧本,在性侵过程中,节目组始终无人前往干预制止。
更奇葩的是,节目组还将性侵的视频剪辑出来,播给女孩看。当然,他们的摄像头再一次,成功地捕获了一名遭遇性侵的女孩崩溃大哭的“珍贵表情画面”。
很难去想象性侵发生时,监视器镜头后那些“冷静”观察和记录的工作人员的心理波动。
我不清楚这些观察者之中,有没有女性?但我想,以人类最浅薄的共情和道德标准为线,当时一定会有人觉得不舒服。
就像高以翔在录制《追我吧》时所遭遇的一切,深夜开始的通宵录制,超越常人体能极限的激烈运动设置,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的超负荷压力,并不完备的救援保障体系……
所有的这一切,浙江台和节目组上下无数的参与人员,一定也会有人觉得不舒服。
但是,无论东西,不同文明下的人们选择了同样的应对方式:
没有人反对和拒绝这一切。
“我只是个小人物,我能怎么办呢?”
是啊,齿轮咔咔滚动,资本永不眠。
(三)
我还想起了,或许已经开始被人遗忘的那位网易游戏被裁员工。
裁员,其实是一件“很正常”的人事策略。
哪家巨头敢保证自己不裁员呢?恐怕没有。
但在人员裁撤的过程中,能把事情做成网易这般冷血无情的,却也是不多。
在裁员拉锯战中,竟然希望借助公权力的“铁锤”打击员工,以“反动”的罪名向有关部门打小报告——说实话,这样下作的操作,超超还真是第一次听说。
在巨大的舆论压力下,网易高层最终出面,积极挽救,目前双方已经达成了和解。
网易发了篇声明,表示要从严处理各个环节的负责人。
要我说,这各个环节的负责人,一定会觉得很“冤枉”。我明明是为了完成公司高层下达的裁员任务,现在怎么闹了个两面不是人?
是的,他们无理由裁员、拒绝N+1补偿、篡改考勤记录,甚至向有关部门举报,动用安保强制赶人等手段时,其实不会觉得自己“很残忍”,心理映射大概都是:“我也没办法,这是公司层面的决策和要求。”
所以才会有人为暴力裁员的主管和HR总监抱不平:
别人都裁的很顺利,你怎么那么多事儿?
曹子建有诗曰: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昨天我们还一起加班,讨论项目,吐槽领导和竞品,怎么今天要对我赶尽杀绝的,却是昔日的战友?
是啊,你也不想的,公司的决定嘛。
坐在审判庭里,当年的艾希曼也是这么说的:“我只是在执行命令而已。”
艾希曼不是“恶魔”,坐在审判庭的笼子里,他只是一个穿着体面、谈吐得体,甚至时时显露良好教养的政府普通官员,他和我们这些普通的、平凡的老百姓没什么不同,但他却屠杀了数以百万的犹太人。
纵观人类历史上的浩劫,除天灾外,其实所有的“人祸”,都不是“一人之祸”。
任何重大的历史事件,都是由无数琐碎微弱的细节组成的。每一位罄竹难书的恶魔,其实组成“他”细胞的,很可能是一个个平凡普通的“好公民”。
你瞧,如果你真的对历史有所了解,就会清楚,希特勒当然可恶,但将纳粹所有的暴行都记在他一人账上,其实和“大清亡于慈禧”一样,都过于天真笼统了。
拿艾希曼的例子,来谈论一个综艺节目录制中艺人的猝死,亦或者某家公司冷血的裁员手段,似乎稍显“过头”。
但其实你知道我要表达的意思:
在很多悲剧里,造成最终遗憾的原因如乱麻纠缠,其实很难厘清一位具体的“罪人”。一眼望去,悲剧的导火索早已点燃,但在引信漫长的燃烧过程中,每个人都只不过是忽略了自己眼前的一厘米,而已。
每个人都只错了一点点,每个人的良心都不会遭遇太尖锐的刺痛。
所以注定了,类似的悲剧仍然还会有下一个轮回。
这里是思维补丁,谢谢你的阅读。
【你还可以读】
他第一次打你的时候怎么不分手?
再见!爸爸
那些一夜暴富后,又一夜返贫的人生
要解决的是形式主义官僚作风,而不是指出问题的女教师
【作者简介】
慧超,前媒体人、资深品牌公关顾问
已出版《这个世界不欠你》
作者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签约作者
—End—
若觉可读,欢迎推荐给朋友,甚幸!
思维补丁只提供观点,不提供救赎!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