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一个短暂的小长假,就足够将我们彼此区分开来了

这是思维补丁的第160篇文章
我能感受到黄老板唱这首歌时,无处安放的口水。
头图基于CC0协议引用。
(一)
有件事儿我参悟了好几年,一直百思不解,就是这么多年过去了,为什么,为什么都已经2017年了,还有人热衷于在全国假日期间去热门景区遭罪?
一个朋友计划在这个五一假期,要带着孩子去京郊的古北水镇玩。他在群里发出这个消息之后,不少朋友跟着晒出了自己五一假期间的游玩计划,只有我像个异教徒一样,极力劝他放弃这个糟糕的计划。我几乎动用了劝失足妇女从良的功力,但还是没能阻止朋友的出行。
他的理由简单直接:好不容易放个假,大家都出去玩,难不成像你一样捧着本《金瓶梅》读三天?
我说:唉,你怎么能这么怼我呢?我早就不看《金瓶梅》了,我现在专心参悟《灯草和尚》了。
然后,我这位朋友昨天的经历是,他一早从北京出发到古北水镇,100多公里的路程,他竟然开了5个小时就到景区停车场了,这车技可以说是非常娴熟了,这技术只要戴个头盔简直可以去跑天马山了。
进了景区,他在群里发了一句话:超哥,我真应该听你劝呀!孩子在车上闹了一路,大中午的好不容易到了,哪儿哪儿都是人,根本没风景……
我说:有道是“寻旧好走遍百丈原,觅新欢仍插一枝花”。
他说超哥你太文艺了,虽然我看不懂这句诗具体是什么意思,但是我觉得特别能诠释我此刻的心情。
我说你别在群里聒噪了,打扰我吸收传统文化精髓的大好时光,这是《灯草和尚》的第十二回。
(二)
近5年来,除了在某年国庆时自驾去过一次内蒙,我已经在内心完完全全地为“小长假&黄金周”和“出门旅行”这件两件事之间画上休止符了。
在此之前,我受过严重的伤害。尤其是在刚买车的前两年,只要有个假就想自驾出去刷一下存在感,感觉自己特自由、特奔放、特不羁。
有一年,按照预定的行程,在中午11:00的那一刻,我本来应该骑着骆驼在沙湖边上卖萌耍贱。但实际上,我连北京六环都还没出去,自打开出家门,一路上连正经油门都没加过一次。膀胱的压力比交警的压力不知道大了几百万倍,朋友们,每一脚刹车都像是一次重生的感觉,你们有过吗?在命定的那个时辰,你知道吗?我完美地体会到了什么叫“屌爆了”的感觉。
可以说是肥肠肾疼了(一个大写的电子微笑脸)。
进了所谓的景区,除了拍天空照之外,基本上所有的角度都只能感受到人类的蠕动,蜿蜒的人群在武警的护卫下,单向前进。你知道吗,这在大陆真是一种难得的体验,因为这实在像极了群众集会和游行,大家踩在遍地的垃圾上,手里举着各种镜头艰难寻找拍摄的罅隙,这时候那些端着长焦和大广角的专业级摄友,显得特别的滑稽,他们的装备除了证明自己有钱没品之外,已经起不到丝毫作用了。
女厕所旁边排起了蜿蜒逶迤又曲折的长队,好几个挺漂亮小姑娘在队伍中抿着小嘴儿原地踏步跑,你以为她们是在减肥啊?那是被尿憋的啊D罩杯的大胸弟。
我曾以为这种令人疲惫不堪的灵魂行走,应该是像我这种88后的中年人和75后的老年人应该干的事情,怎么一帮95后的小盆雨,也喜欢顶着鼎沸的人群呐喊声,数后脑勺这种丝毫不利于社会主义祖国建设的事情呢?
这样一想,悲伤真是逆流成河,我不用以45°角仰望天空,也一样泪流满面了,这太令人绝望了。
坦白说,我还真没见过几个享受旅行的,大部分人都被目的地给耍的团团转,一面抱怨着“出来玩好累”和“这有啥可看的,门票还这么贵”,一面马不停蹄地奔往下一个景点,然后一脸疲惫地坐在大巴上,精挑细选九张图P了又P,发出来还要加一句:
真是一幅名不虚传的上帝卷轴,静谧而美好,我愿在这里流连一生,真的太美了!
摸一摸你的A罩杯,你的良心不会痛吗?
明明周围嘈杂的你喊一声“钱掉了”都会被淹没,明明满地的垃圾和一片狼藉,明明是臃肿的人群和满屏幕的后脑勺,你怎么就那么好意思用“静谧”这个词儿呢?
静谧要是都像你这么使,南北两极都要惭愧地融化掉。
(三)
我觉得现代人希望旅行承载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这本来应该是一件简单悠闲轻松的事情,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它被冠以幸福、憧憬、美好、梦幻,乃至梦想、灵魂和心灵这样的动词大词。
一提到旅行,每一个岁月静好的人都学会了Bbox,一张嘴就是这些动词大词,动词大词,动词大词……
你的灵魂是有多轻薄啊?靠500块的一场跟团游就可以承载了?
旅行的确可以算的上是一件美好的事情,但那些说旅行可以净化灵魂之类的深度好文,就是明火执仗地扯犊子了,出个门就把灵魂净化了,你的灵魂是块抹布吗?
学人家做灵魂有香气的男孩和女孩,艾玛我的亲生朋友哇,你的姿势要学对啊,否则很容易成为灵魂有脚气的孩纸哟。
不止是这种全国假期间的全民密集出行,单单说旅行这件事本身,它也常常以一种“失望”的情绪结束。很多时候,“旅行”之所以令人痛苦,大部分是因为从“哇,网上这地方好美”到“咦,真实情况怎么是这样?”之间的心理落差。
我总想着,新闻媒体轰炸和讽刺了这么多年了,小长假和黄金周期间,中国人应该学会如何真正的休闲和旅行了吧,但似乎这么多年过去了,大家依然疲惫地奔波在蠕动拥挤的路上。
为什么有的人,休闲起来那么累?
其实很多人只是觉得,小长假了,别人的身体和灵魂都在路上,那我的灵魂也不能只呆在圈里啊,也得出去放放风啊,否则,别人会以为我是个穷逼,会以为我过的很不幸福。
不行了,必须借助一场旅行来展示一下自己无法安放的幸福感了,必须自拍,必须九图连发,必须小视频刷屏,必须吐槽一下喜达屋在节日期间越来越糟糕的入住体验了,否则怎么对得起长达三天的漫长假期呢?
然后在人潮人海中,写下那些抒情而苍白的毫无意义的网络摘抄金句。这一切的一切,所有的拥挤烦躁和难以忍受,都在朋友圈里的点赞中,得到了莫名的稀释,似乎一路上所承受的恶劣与凌乱,都在点赞中得到了圆满。
这种状态就是,你很累,也很烦,重要的是并不觉得有丝毫美好,但还是挣扎着发了一条静谧又美好的朋友圈。
很多人在朋友圈里表现出一个并不真实的“自我”。但是手机充电的时候,你自己十分清楚,你没有手机中的自己那么的优雅、果敢、有趣、美好和多姿多彩,你苍白的就像没电的手机屏幕,那是一种可以触摸的灰暗。
这里是思维补丁,谢谢你的阅读。
【继续阅读】
可别把“穷浪”当成自己的精致优雅
—End—
若觉可读,欢迎推荐给朋友,甚幸!
思维补丁只提供观点,不提供救赎!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