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攀比的人是何种心理?
生存在这个人际关系错综复杂的社会上,每个人都常常在比较,比老公、比孩子、比房子、比工作、比薪酬、比衣服、比首饰等等。攀比忌讳盲目,一味地追随、模仿只能导致盲从,给人的身心带来伤害及负面影响。目前,很多孩子也出了攀比心理。
心理学家分析,攀比并非洪水猛兽,孩子出现攀比心理,关键看大人如何引导。很多大人觉得,既然有好的物质条件为何不提供给孩子呢?任何事情,平常心对待、顺其自然就好,刻意让孩子穷苦并非就是好事。
攀比和家庭氛围也有关,大人做好了榜样,孩子也不会盲目地狂比物质条件了。俗话说“知足常乐”,感恩生活,珍惜现在拥有的生活,不管大人还是孩子,都会活得自由而快乐了。
其实赶上和超过只是激励孩子的一种措施,没必要真的为了赶超把自己弄得气喘吁吁。攀比学习是好的方向,只是在看到横向比较的同时,更要关注纵向比较,即和和自己比。今天和昨天比,明天和今天比,每天都有一点小进步,一周以后、一个月以后就是一个大跨步了。
心理学家建议,在互相比较的过程中,心态是至关重要的。不甘落后不满足于现状当然是好事,可是任何事情都有一个度,目标要自己跳起来够得着才好,镜花水月都是不切实际的痴心妄想,所以拥有一颗平常心、有主见、脚踏实地过好属于自己的生活才是生存真谛。
延伸阅读
攀比心理特点,怎样认识攀比心理?
1、攀比心理源自对“物”的认同
一旦拥有了某种产品,心理上就与该产品代表的风格、阶层产生了一种神奇的联结。
仿佛只要拥有了某种产品,你会变得跟拥有此物的一类人相同,或者至少在表面上看起来更像他们。
2、你要的不是“物”而是标签
攀比心理表面上追求的是“物”,实际上却是一种身份认同的强化,或者称之为“标签”。
广告商对此都非常了解,他们知道如何让人们自掏腰包去购买他们并不需要的产品。
他们会通过形式多样的广告去说服人们:拥有这些东西会让他们自我感觉良好,或者拥有这个东西你就会出类拔萃,更能成为你自己。
“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就是典型的营销界制造出的骗局。
现在很多教育界的专家都清楚的知道,真正的起跑线是父母的眼界和格局。并不是早教做的越早,辅导班参加的越多的孩子就一定越优秀。
而对名牌的向往和追求,也是通过名牌的标签,买一个集体意识的身份认同。
它们非常名贵,所以非常独特。如果每个人都买得起的话,就失去了它的心理价值,剩下来的就是它的物质价值,大概还不如你支付价钱的零头而已。
3、攀比心理是虚荣心带来的假需求
所以,攀比心理就是虚荣心,是“总是需要更多的贪婪小我”制造的假象,与个体的身份和真实的需求无关。
在《新世界——灵性的觉醒》这本书中,埃克哈特·托儿告诉读者,通过需要更多的东西来获得认同,是个有瘾头的需要,而不是真正的需要。
埃克哈特·托儿介绍说,“暴食症患者,饿的是他的心智而不是身体。这种饮食失调症是可以被治愈的,只要他们能够不去认同心智,而是去跟身体有所联结,同时感受到身体的真正需求,而不是心智的假需求。”
认识到这一点,我们需要做的就是静下心来思考,我们真正的需求是什么,是否只有通过与“外物的联结”才能证明自己。
简单地说,要清楚的认识到,是不是只有我们拥有了什么,我们才是什么。还是我们就是我们自己,无关乎外界的评价和拥有的地位、权利和金钱。
4、我们是谁无关乎我们拥有了什么
我们是谁与我们拥有了什么几乎没有任何关联度。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在突然“一无所有”之后(失去健康、亲人、财富、名誉、地位,或者在灾难来临和战争中同时失去了上述所有东西,这种状态也被称之为极限状态),原先他们感受到的痛苦和恐惧竟然全部消失,随之出现的是神圣的临在感,一种深沉的平静与安宁。
所以,“所谓的攀比无非是心智的幻相(假需求)而已”。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找到自己真实的需求,然后才能获得内心真实的喜悦和自在。
攀比心理的原因和解决办法?
第一,家庭环境的影响,父母的榜样作用。家庭是学生生活的第一社会环境。父母本身是爱虚荣、爱攀比的人,总爱在自己的朋友或亲戚中炫耀自己的财物或成就,那孩子耳濡目染,久而久之也会形成爱虚荣、爱攀比的性格。
第二,学校忽视消费教育。这些年来,很多学校都在片面地追求升学率,而对于学生的日常生活能力的培养,尤其是消费能力、生存能力、交际能力的培养尚未有足够的力度。政治经济学是在高中才开设的课程,但其中涉及的内容多抽象理论,少现实生活;多概念原理,少实际操作,对学生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影响不大。
1.净化家庭环境,父母以身作则,培养孩子正确的金钱观和消费观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会有很大的影响,因此,父母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不把外界的一些不良消费习惯带入家中,培养孩子勤俭节约、不浪费的好习惯
攀比心理?
攀比是(mind of rivalry) 消费心理的一种。脱离自己实际收入水平而盲目攀高的消费心理。
在正常情况下,消费者满足自己消费需要的程度,决取于他们的经济收入水平。
但有时由于受一定时期社会消费水平日渐增高、“大款”人物高消费的示范效应及消费者本人“面子消费”心理的影响,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互相激活,导致互相攀比。
这种心理极易造成追逐消费热点、负债超前消费乃至抢购等怪现象,将消费行为导入误区。
为什么人总是存在着攀比的心理呢?
别人升职了,自己没有;别人新买了房子,自己没买;别人加薪了,自己没加……在这样的攀比中,他们总是越比越委屈,越比越不平衡,以致他们的情绪产生障碍,进而可能产生焦虑等心理疾病,或者使自己长期处于幻想状态,不求上进,脱离实际,最终一事无成。
人为什么会有攀比心理?
1.生物因素
在人类漫长的进化过程中,我们必须要在极其激烈的生存竞争中活下来,并且繁衍自己的后代。而这种竞争先在我们身边展开,为了争夺生存资源,攀比心理逐渐刻入我们的基因之中。
2.社会因素
在信息大爆炸,信息高速流动的今天,我们与整体世界都联系了起来。我们很容易的接受到哪些过着所谓幸福生活的人,至少在社交媒体上,每一个人都过着幸福的生活,而这与现实生活是相悖的。而完美的生活状态容易激起我们攀比的心理。
有些人总是自视甚高,觉得自己就是自命不凡,不允许别人比自己好。在这种心态下,跟人进行过度攀比就在所难免了。我们要学会接受现实。要学着接受自己的优点、缺点,学着接受自己是个普通人,不可能事事都强压别人一头。我们应该努力上进,但是,凡事还讲个量力而行。能做的事情,尽量做好;做不了的事情,就大度一点,想开一点。
走自己的路,看自己的风景,想自己的问题,不要总盯着别人如何,总是羡慕别人的辉煌,嫉妒别人的光鲜,阴暗的是自己的心,损耗的是自己的光阴,磨损的是自己的人格。
欢迎关注【公益践行人】共同探讨个人情感的喜怒哀乐,剖析各种心理问题症结,分享成功人生的精彩。期望在评论区看到您的精彩评论、点赞,彼此关注就是真诚的起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