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琪荐书 |《珍妮的肖像》:爱是一种审美

今天我们讲《珍妮的肖像》,来自美国一位作家,罗伯特·纳森。
这本书是出版于上世纪40年代,在当时的美国社会,这是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
小说的主角是一个叫亚当斯的画家,住在一个租来的小画室里面,没有绘画的灵感,画作也一直无人问津,整个人穷困潦倒。
1938年,美国刚从经济大萧条里走出来,一个冬天的傍晚,他穿过公园回家,依然没有卖出一张画,他已经走投无路了,没有钱,没有朋友,又冷又饿又累,看不到希望。
这时,他忽然看见公园的林荫路中间,有一个小女孩。
那个小女孩正在玩跳房子,她张开腿轻盈地跳向空中,再轻盈地落下来,像一缕蒲公英花絮一样,悄无声息,周围空无一人。
他上前问小女孩:天都这么晚了,你怎么不回家?
小女孩说:晚了吗?我现在不需要回家。
画家一听,猜想可能父母在旁边,打算离开。但是那小女孩跟上来了,跟他说:如果你不介意的话,我跟着你走一段。
画家说,我不介意。于是两个人就一直沿着林荫路走,走了一段,画家周围没有小女孩的家人,就问她,怎么没有人陪着你呢?
小女孩说:我就一个人来的。
这个时候画家开始担心自己会被拘捕,因为自己现在看起来就像那种拐卖幼童的男人,就带着一个小女孩走在路上,连这个小女孩的名字也不知道。默默走了一段后,小女孩主动说,我叫珍妮,父母在汉马士坦游艺场表演走钢丝。
画家疑惑了,因为汉马士坦游艺场在自己小时候就已经拆掉了。但小女孩的手却又紧紧地握在自己手里,这证明了这个小女孩她不是一个幽灵,自己也不是在做梦。
他低头观察小女孩,发现她穿着老式的衣服、外套、绑腿鞋,像古典画家的画风。两个人继续走,到了林荫路的一个尽头,画家跟她说:再见,我得走了。
小姑娘问他,你知道我最喜欢玩的游戏是什么吗?是许愿的游戏。
画家问,那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呢?
小女孩说,我希望你能等着我,等我长大,可是我担心你不会愿意这么做的。说完她转身朝着林荫路那边无声地走去。
画家回去后一直在想:一个人不可能等着另一个人长大,人都是共度岁月,同时长大,肩并着肩一步一步往前走。
为了交付房租,画家来到一个画廊卖画。但是老板马修对他的风景画不感兴趣,在画家失望之际,马修眼睛一亮,伸手从画夹里拿出一张画,大叫道:诶,这是什么?
那是一张人物速写,画的就是公园里遇到的小女孩珍妮。
马修快乐地说:这张很特别,你知道我为什么喜欢它吗?我能在这里看到过去的时光,我想我在哪里见过这个小女孩,可我说不出是在哪里。
马修花了25美金买下了这张人物速写和画家的另外两张公园风景图。过了一个星期后,画家又在公园见到了珍妮,她正蹬着老式的圆头冰刀在练习滑八字。
画家对她说,差点没认出你来,你比上次长大了很多。
珍妮认真地说:我正在努力地长大。两个人边滑冰边聊天,画家告诉她,自己画了一张她的画,而且卖出去了,这张画给他带来了很好的运气。
珍妮很高兴说:我真想看一眼这幅画。
画家许诺,有一天要专门给她画一张。
珍妮高兴极了,一个踉跄,鞋带散了,画家就在旁边给她系鞋带。
他抬头看着珍妮,黑色的头发环绕着她那张红红的孩子气的脸蛋,深棕色的眼睛正在做着温柔的梦,好像迷失在另一个时代,在一个遥不可及的彼岸。
回来后,画家又画了一个珍妮溜冰的速写,然后把这张画带去了马修的画廊,卖了五十美金。
临走之前,马修跟画家指定要珍妮的肖像。
为了画珍妮,画家想办法托人去找她和她的父母,但是找了很久都没有找到,反而带给他一个消息说,以前确实有走钢丝的一对夫妻,但是在1922年,钢索断了,这对夫妻就出事了。
这时,两个人目瞪口呆地看着对方,心里充满疑问。
珍妮到底是谁呢?她是否还活在这个世界上?画家和珍妮之后究竟又会发生什么呢?由于篇幅所限,剩下的故事大家可以去陆琪读书会听完整内容。
其实,从世界范围内来看,真正的自由恋爱,开始不过百来年时间。
当我们进入真正的自由恋爱周期后,我们对于爱情的发生、爱情的形态和类别,常常有迷失和重新审定。
当我可以真正自由选择的时候,那么我是否可以去选择很多人?当我去选择很多人的时候,那是否又是爱呢?如果只有选择一个人是爱的话,那么我又爱上了别人该怎么办呢?
两个人之间引发审美的灵魂共振时,会带来强烈的愉悦感,但是最后它可能会带来残酷的结局,因为真正最高审美程度的那种爱,是我们永远地沉浸在属于我们自己的世界当中。
所以,对于爱情来说,应当世俗的归于世俗,爱情至上的归于爱情至上,审美的归于审美。
我们处于这个时代,我们最重要的是看清楚自己是谁。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那些超越这个时代的东西和审美,也许我们可以去欣赏它,但它并不属于我们。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去陆琪读书会听我讲这本书↓↓↓↓↓
扫码加入陆琪读书会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