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树郭橐驼所生活的背景?
本文名为“传”,实际上是一个讽喻性极强的寓言故事。从内容和风格上看,当是柳宗元早年在长安任职时期的作品。郭橐驼种树的本事已不可考,后世学者多认为这是设事明理之作。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它是“稗官之属”,把它当作小说来看。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则更进一步说它是“幻设为文”,“以寓言为本”。
本文是针对当时官吏繁政扰民的现象发而为言的。中唐时期,豪强地主兼并掠夺土地日益严重,“富者兼地数万亩,贫者无容足之居”(陆贽《均节赋税恤百姓》)。
仅有一点土地的农民,除了交纳正常的绢粟外,还要承受地方军政长官摊派下来的各种杂税。据《旧唐书·食货志》载,各地官僚为巩固自己的地位,竞相向朝廷进奉,加紧对下层的盘剥,于是“通津达道者税之,莳蔬艺果者税之,死亡者税之”,民不聊生。这就是柳宗元写作本文的社会背景。
从这篇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柳宗元参加的“永贞革新”的先声。“永贞革新”是以王叔文为首的官僚士大夫为打击宦官势力而进行的一场斗争,柳宗元、刘禹锡是这一革新运动的核心人物。
虽然王叔文集团执政仅146天,参预者均遭贬斥,但他们实行的改革措施,如罢宫市、出宫女、限制进奉、减免租税等,在当时是深得人心的。柳宗元为他的政治理想和追求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他被一贬再贬,年仅47岁就死在柳州任上。
种树郭橐驼传中 有一句 视驼所种树是为什么
或在古汉语中通常解释为有的、有时、或许,少数通“惑”,但翻译成现代汉语的或者(通常是并列、选择关系的词义)的确没有见到,——如《师说》中“或师焉,或不焉”应当翻译成“有的(向老师)学习,有的没有向老师学习”,就不能翻译成“或者学习,或者不学习”.所以你的理解是对的,这个句子中应该翻译成有的(树),可以在适当的时候提醒老师.联系一下前后文,应该是:观察郭橐驼所种植的树,有的树(即使)被移动迁转(到其他地方种植),没有不存活的.更进步!
拓展资料
有个叫郭橐驼的人,不知道原来叫什么名,他得了一种病,脊背变得弯曲,只能弯着腰行走,像骆驼的样子,所以乡里人称他为“驼”,“橐驼”就是驼背的意思。郭橐驼听到乡里人这样称呼他,他倒是觉得很好,挺恰当的,自己也称自己为“驼背”。
郭橐驼生活在长安西边的丰乐乡,种树是他的特长,长安富豪人家种植园林,做水果买卖的人,都争着接他到家里好吃好喝的招待他,橐骆种植或移植的树木不但成活率高,而且也长得高大茂盛,结得果实早而且多。乡里人也都偷着学习他种树的方法,但就是赶不上他。
有人问他原因,他回答说:“并不是我能使树木活得长久而且长得又快,我只是遵循了树木的自然生长规律,让树木自己适应自然的生长习性。树木的自然生长习性是:栽种的时候,要将树根舒展开了,要将土培匀称,而且要培上熟土,在捣土的时候要捣的紧实。栽种完以后,不要再随意的乱晃动它,直接离开就可以了。这栽种就像培育自己的子女一样,一定要细心,把基础打好,以后就不用再管了,让它自然的生长,也就遵循了它自然生长的规律,所以我只不过是遵循了它自然生长的规律罢了,我并没有能使它长得又高大又茂盛的特殊本领,不去限制它结果罢了,也没有能使它果实结得又早而且又多的特殊本领。
其他人种树就不是这样了,树根卷曲在一起,没有舒展开,并且换了生土,培土的时候,没有踏紧,而是太松了。更相反的是,太过于爱护它了,太勤快了,早上去看看,晚上又去摸摸,已经离开了,还要惦记的回头看看,甚至于抓破树皮来观察它是死是活,摇动树杆来观察土是松还是紧,这正好违背了树木自然生长习性。说是爱护树,其实是害了树;说是忧虑树,其实是仇恨树,所以比不上我。我又有什么本领呢?”
询问的人说:“是否可以将你种树的道理,用到当官治民方面?”,郭橐驼回答说:“我只是知道如何把树种好,至于治民方面,那也不是我的职业。但是我生活在乡里,见到的官吏都喜欢发号施令,好像很体恤百姓,实际上却给百姓带了祸害。官吏们每天早晚都来呼喊说:‘长官的命令,让你们快点耕田,催促你们快点种植,督促你们早点收获,你们好早日有收成,能够早点煮茧抽丝,就能早点纺线了,用来养育儿女,喂大你们的鸡和小猪。每天都鸣鼓、击木召集百姓,我们这些小民只能放下碗筷出来慰劳官吏,如果没有空闲,又靠什么来蕃息我们的生活,让我们安心的生活生产呢?所以我们既困苦又疲乏。像这样的治民办法,和我的种树也有类似之处吧?”
询问的人惊叹说:“真的很好!我是来问种树的办法,却得到治民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