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历史主要内容 中国大历史读后感

中国大历史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中国大历史》全书探索的主题是,中国古代经济文化制度一度遥遥领先于世界,为何没有率先发展出现代商业社会?

黄仁宇提出现代商业社会的建立基于全社会各部门的货币管制和司法保护,以及由此为基础发展出的信用社会,经理不受人身关系限制,和服务性质事业的全盘活用。

其认为,商周及第一帝国时期还未发育出可有效粘合上下层的技术,但是受自然力量驱使已经形成了中央集权国家,奠定了抑制上下层理性联系,生产要素自由流通的基调;

第二帝国阶段进行了发展现代商业社会的探索,受限于无法有效贯彻金融治国的思想,始终无所突破,反而给第三帝国留下了巨大的阴影;

在西方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后,第三帝国却不断向内收缩,政府无意于使国民经济多元化,配套的司法和立法及官僚组织结构更无从提起,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农村集团。

1800至五四运动,商业集中于通商海岸,整个国家仍未发展出多元化的经济,社会就业有限。知识分子意识到中国社会潜水艇夹肉面包结构的缺陷,社会逐渐出现打破2000年来的惯例的共识,这种共识成为以后50年长期革命之思想工具,这些知识分子亦成为以后50年长期革命的人才储备。

至新中国成立前,共产党以土地革命的方式,对农村具体事务所做调查统计之精细超过以往,因此创造出一种新的底层结构,农民得以被有效组织,数以万计的村民大会构成上下层的连接点,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重新建立,此时统一的条件再次形成。

此后,所要面对的问题,又循环至历史的死结,即如何避免新的底层结构重蹈耕地短拙,人口过剩,农民负债的覆辙。方法是使经济多元化,同时底层结构也加入经济分工合作,而不是成为拖累。

《中国大历史》读后感?

第一次知道黄仁宇,是读他的那本著名的《万历十五年》。角度非常独特,后来了解了黄仁宇的个人经历,才知道了缘由。他年轻的毕业于黄埔军校,干了很多年的革命。后来去美国当上了历史学的博士。

有了这种前半生当兵,后半生在美国当学者的独特经历,我认为这使得他的书有浓厚的西方学术派风格和家国情怀。这本《中国大历史》,也是跳出了传统地解读历史的角度,不从仁义道德出发,而是以一个客观公正的态度,把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梳理了一遍,寻找中国历史整体的发展脉络。

我认为整本书都在核心叙述一个观点:在中国独特的地理气候环境作用下,中国政治统一的程度远超过国内的经济组织,继续发展的结果,只有使两者都受挫折。

中国几千年,黄河的无数次改道都使得依靠黄河耕种的中华农耕民族吃了无数苦头,还有亚热带季风气候带来的每隔几年就必有旱灾和涝灾的大量人间悲剧。这使得这个农耕民族在几千年前就必须要有强有力的政治组织把力量统一集中起来去修水利设施对付黄河,需要粮食贮藏应对灾年。

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中国在公元前的秦国就统一了,取消了封建制,走向了郡县制。比西方国家早了几千年。这种政治上带来的过早成熟,和经济上力量无法得到有效的累积,这两者的矛盾,成了中国几千年历史的主要旋律。

一种大而无当的官僚组织治理一个大而无当的农民集团。

历朝历代,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这样的“马尔萨斯陷阱”就会重复出现。国家体制的最大功用是将千万的农村纠结在一起。意识形态较科技优先,读后感.文化上的影响比经济重要,各级官僚的消极性比他们适应环境的能力还要被重视。甚至边境上的武装冲突也不足改变这作风。这使得中国处于一种长期的“停滞”。

例如黄仁宇在讲唐朝李世民和武则天的英明神武时,说到了科举考试、推崇儒家对于体制的更新适应这个新的环境,建立了盛世,维系发展这个超大帝国的重要作用。

但是分析安禄山之后唐朝的衰亡时,他说唐代之覆亡不由于道德败坏,也不是纪律的全部废弛,而是立国之初的组织结构未能因时变化,官僚以形式为主的管制无法作适当的调整,以致朝代末年彻底的地方分权只引起军阀割据。

而解放后的“土改”成功的改造了中国的底层结构,它的用处在于使中国能在数目字上管理。当然这里我只是提一下。

这本书读完之后的收获是对整个漫长的中国历史有了再次的熟悉与了解,并从美国历史学家的角度看中国。豪强兼并,从众多的农村如何收税,是中国过去几千年这个农业帝国遇到的核心问题。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