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伯克段于鄢克的意思?
郑伯克段于鄢意思是说共叔段不遵守做弟弟的本分。用这个题目的原因是兄弟俩如同两个国君一样争斗,所以用“克”字;称庄公为“郑伯”,是讥讽他对弟弟失教;鄢是指打败公叔段地点鄢地。
《郑伯克段于鄢》这篇文章出自于春秋时期史学家左丘明的《左传》。主要讲述鲁隐公元年郑庄公同其胞弟共叔段之间为了夺国君君权位而进行的一场你死我活的斗争。郑庄公设计并故意纵容其弟共叔段与其母武姜,其弟骄纵,于是欲夺国君之位,庄公便以此讨伐共叔段。庄公怨其母偏心,将母亲迁于颍地,后来自己也后悔了,又有颍考叔规劝,母子又重归于好。
郑伯克段于鄢告诉人们什么道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能为了孩子不讲原则,反而适得其反。正是因为郑伯的母亲由于养尊处优,偏见让他生产不顺的大儿子郑伯,而偏爱自己的小儿子公子鄢,后来竟然帮助小儿子害郑伯,全然不顾国家大局,最后把郑伯逼到了死胡同,也等于害死了自己的小儿子,郑母前不讲大义,后又惯子如杀子!
拓展资料
《左传》是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史著作,为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填上了空白。人们皆以为《左传》是被美化的历史,殊不知里面充斥着背叛和罪恶。
其中它开篇便是郑伯克段于鄢的故事,这段历史是一个单纯的权力斗争,没有亲情,没有宽恕,没有原谅,只有赶尽杀绝。
史书上说,郑国君主郑武公从申国娶了一位夫人名为武姜,武姜有两个儿子。武姜生第一个孩子的时候,差点难产,故她以为这个孩子是自己命中的劫难。因此,也不喜欢这个儿子,还给他取名叫寤生。
之后武姜又生下了另外一个儿子共叔段,武姜喜得爱子,对他十分宠溺,还想劝说自己丈夫立小儿子为继承人。于当时礼制而言,这并不合规矩。
故武公死后,寤生继位,是为庄公。武姜虽不喜欢这个大儿子,但寤生自小便是孝子,继位后他听母亲的话,将自己弟弟封到了京城。共叔段到了封地之后,就开始大肆扩张地区。庄公知晓自己的亲弟弟势力太过强横,于自己而言是一种挑战,但他碍于兄弟之情,并没有直接挑明。
之后共叔段变本加厉,他又强占了西部和北部的土地。庄公知道此事后,仍没有采取行动。最终共叔段在自己的封地做好战车,准备突袭庄公。
武姜准备配合小儿子里应外合时,庄公才幡然醒悟,所谓的兄弟之情,都是自己的一箱情愿,他对弟弟的挑衅不作为,不代表自己没有实力,最后他统领大权,一鼓作气打败了共叔段。
“父母只爱之深,则为之计深远”。单从这句话而言,武姜根本不爱自己的大儿子。
这段兄弟相残的故事,看上去庄公是忍无可忍,最终决定动手。但是先秦史书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地方在于,它把人性原原本本地写了出来。庄公并不是软弱,而是更加阴狠——放纵自己弟弟,不加以管教,最终把自己包装成一个受害者的样子,这就是《左传》作者对庄公的评价。
按照当时的礼制,庄公是有义务将自己的弟弟引回正道的。但是他并没有这么做,反而让外人看上去自己在百般退让,最终不得不反抗,还说出了“多行不义必自毙”这种话。说实在的,他其实也“不义”,简直就是心机男孩古代版啊。
这段兄弟反目的戏码,源于共叔段的贪婪,本来可以安安生生地呆在自己封地,荣华富贵一生,却偏要对当时大环境时代下并不属于他的东西,产生觊觎之心,最终只能落个逃走的下场。
很多人也以为郑庄公将自己叛乱的弟弟赶走之后,这件事将落下帷幕。可是很多人都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为何共叔段敢如此大胆?忤逆自己的国君哥哥?
这当然与自己的母亲武姜有关,武姜宠爱幼子共叔段,不喜欢自己难产生下来的大儿子郑庄公。不仅在郑庄公被立为国君之前小动作不断,还想排挤掉大儿子让共叔段做国君。
只可惜她的小动作只局限于大宅之内,并未得逞,郑庄公仍旧依从礼制继承王位了。在给弟弟封地这件事上,武姜也是极力的游说郑庄公,将小儿子共叔段封到地势有利的“制”地去,后来因为郑庄公以那里形势险峻的原因反对,又退而求其次,要求将共叔段封到富庶的京城(此京城并非国都的意思,单纯只是因为那个地方叫做“京”)。
在小儿子得封京城之后,依旧不断挑唆小儿子挑战郑庄公的权威,还愿意帮助共叔段进攻国都,推翻郑庄公时打开城门,来个里应外合。虽然我们不知道共叔段的种种挑衅行为到底是否真的是因为母亲挑唆?还是单纯因为自己的不服气?
总之母亲武姜的态度,给了他有恃无恐的资本。当然,郑庄公也不是吃素的,也许是从小母亲对他的区别对待,让他知道终有翻脸的一天,于是在表面和气忍让,但在暗地里却做好了一切准备。最终将叛军一举击溃,将自己的弟弟赶走了。
郑庄公是肯定知道母亲在这件事里起的作用,所以也将母亲处置了。他将武姜安排在偏远的一个名叫城颍的地方,并发誓:“不到黄泉,无相见也”。这是原文的一句话,传到现在,变成俗语就是“不到黄泉不相见”。
由此可见,郑庄公是对一直不喜欢自己的母亲,完成了报复。
在我们现代人的角度来看,郑庄公完成报复,这件事也就算完了。不过要知道,周代是以礼制为治理思想的朝代,万事皆要以礼制为行为准则。所以他这种行为,也引来了非议。
因此,他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挖掘地道直到看见泉水,然后同母亲相见。他此举,无疑是给彼此一个台阶,史书中说两人见面之后,才知真情难得,就此重归于好。
是真正的重归于好吗?没人知道,但是总有人尖锐地认为,郑庄公不过就是逢场作戏,就是为了逃避自己对母亲不孝的社会谴责。而武姜也只是接台阶下,至少能在表面上和郑庄公保持良好关系。
不过无论是否逢场作戏,也无论古人还是今人、郑庄公母子还是我们,都知道那种其乐融融的家庭关系,永远一去不复返了。
这场兄弟反目的戏码,终究是源于母亲的偏见,还是因为兄长的图谋,此事一千个人便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母亲做到如此偏心的地步,也不能怪孩子太过偏激。
《春秋左传·隐公元年》书曰:“郑伯克段于鄢。”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称郑伯,讥失教也:谓之郑志。不言出奔,难之也。
大概意思就是说,共叔段的所作所为完全不像兄弟,所以不说“弟”字;他们二人就像两个国家在争斗,所以用个“克”字。把郑庄公称为“郑伯”,其实是在讥讽他没有尽到兄长的教诲之责。
总而言之,这场权力斗争,三方过错都有,虽然是血缘关系亲密的母子兄弟,但最终为了权力六亲不认。
所谓人性,有时候真的太残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