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定自若的意思?
意思是指面对灾难时冷静的表现。
“若”,普通话读音为ruò,rě。“若”的基本含义为如果,假如,如若果、倘若;引申含义为如,像,如旁若无人、安之若素。
在古文中,“若”通“偌”,表示这么、那么。
“若”,初见于商朝甲骨文时代。甲骨文“若”字像一个人正用双手梳理着头发,本意是“顺”。后来逐渐见于秦朝小篆时代,最终演变成楷书体的“若”。
镇定自若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
镇定自若——处之泰然
镇定自若——不慌不忙
镇定自若——不动声色
镇定自若——镇定自如
镇定自若——安安稳稳
镇定自若——稳稳当当
反义词:
镇定自若——忐忑不安
镇定自若——惊慌失措
镇定自若——手忙脚乱
镇定自若——失魂落魄
镇定自若——手足无措
镇定自若——慌慌张张
拓展资料
元前360年,古希腊诞生了一位著名哲学家,他就是西方哲学怀疑论的鼻祖皮浪。
这位大师在任何时候都镇定自若,不在意任何事物,也不避免任何事物,从不让感官武断地断定什么。
他的行为方式和哲学思想是高度统一的。
一次,老人在海上遇到风浪,别人都惊慌失措,他却若无其事,指着船上一头正在吃食的猪说,这才是人应有的“不动心”的状态。
他的思想从“不对事物做判断”作为切入点,从而让人的内心始终能够镇定自若:
1.不做任何决定,悬搁判断
皮浪主张“悬搁对事物的判断”,其理由是事物本身的不确定性。
我们常常要面对选择,工作了选择哪家公司,选择哪个行业,生病了选择哪家医院哪个医生,孩子上学了选择哪间学校,买房子选择哪个地方。
搞得自己很烦躁,选择之前各种纠结,比较,分析,选择完了又各种后悔,当初我这么选择该有多好。
皮浪给出了处于“这种不确定状态”的解决方案,干脆“不做选择”。
好了,“不选择”本身就是一种选择,等于我已经选了,心就放下了。
当然“不选择”也包括“暂时不选择”,现在不去考虑,不去思考,免得心烦。
哪一天灵感出来了“啊哈”,原来应该这么干,这个时候知道了,就选这个楼盘,就选这家学校,这决定简直太好了。
其实有很多事,匆匆忙忙做出决断,非要在短时间内“选A或选B”,很大可能是犯错误的。
更多时候“不选择”或者说“暂时不选择”这条路,才是一条最好的道路。
2.不动心
作家拉尔修在《皮浪传记》中写道,他不关心任何事物,也不避免任何事物,对像车祸,摔倒,被狗咬之类的危险无动于衷。
愚多预虑。如果还没做事,就怕这怕那,完成之后,又患得患失,这种心态是非常糟糕,要不得的。
佛教宣扬:八风不动心。面对“利,衰,毁,誉,称,讥,苦,乐”,四顺四逆之时,都能从容面对,保持稳定。
心定了,首先对身体是非常好的调理,智者调身,呼吸顺畅,心情愉悦。
其次面对事情,能够不“大惊小怪,一惊一乍”,外在表现也更有威仪,使人信服。
如果带着孩子,碰到一件“并不严重”的事情,就害怕得不行;或者取得一点点小成就,就“得意洋洋,手舞足蹈”,那么根本不像个大人。
只有平时在小事上多锻炼,遇到大事才能镇定自若。因为毕竟人生也会碰到“严重的事情”,面对“生老病死”的时候,是否能够勇敢,能够洒脱,你的一言一行,都将影响着你,感染着你身边的人。
3.保持沉默
皮浪认为既然现象是不真实的,就无权做出关于现象的判断。那么最好的方法是保持沉默,毫不动摇地坚持不发表任何意见。佛教也同样宣传:学当守口,断绝世事,离诸戏论等修行法门。
生活中有些人非常喜欢说话,对于知道的或者不知道的,反正总喜欢插几句,表现其博学多才。
但往往是“祸从口出,言多必失”。说多了,一句不恰当的话,得罪了一个人;说嗨了,没能守住秘密,日后受制于他。
能够保持沉默,或者少说几句。相对来说,自己也就听得多,在交流中得到更多信息。原来事情真相是这样的,我误解他了;本来对做这事有所怀疑,打算拒绝,在沟通中发现,这其实是一个非常好的商机,幸亏管住了嘴巴。
能够适度保持沉默,别人觉得你能够耐心倾听,而不仅仅是听你说而已。这种“互动式的,有来有往”的聊天方式,更能建立起友谊。
4.人的行为和举止无不受习俗的制约
好的习惯能够始终走在正道上,规避“因为错误行为造成”的恶果。
对于那些“不可控”的事物,我们是没有办法选择的,比如你的出生,你的父母,你的擅长领域。
而掌握在自己手上这一部分,完全是可以控制的,务必要做到没有遗憾。比如抽烟喝酒,长此以往,就会损伤肺部;经常熬夜刷手机,也会给健康带来负面影响;这些习惯完全是自己可以选择的,可以做主的。
选择了良好的习惯,每天早晚做做拉伸运动,周末和老婆孩子出去走路,晚上11点前睡觉,多看看书充实下心灵,这些习惯只会让你越来越健康。
5.感觉并不能告诉我们什么是真理,什么是错误
西方哲学家强调要理性思维。因为感觉是不可靠的,感觉做出的决定,往往没有证据支持,没有条理性,很可能因为一时冲动而做出傻事。
在处理任何一件事前,必须留点时间思考,我的观点有理由支持吗?我的决策,大前提和小前提都是正确的吗?
常常练习这类思维方式,就可以减少犯错机率。
6.不是也不非
皮浪认为,事物是没有差别的,不可预测和不可判断的。
由于这一原因,我们的感觉和意见都不能告诉我们真理或错误,我们一点也不能相信它们,而应该“无意见,不介入,不动摇”。对任何一个东西都说它“既不是也不非”,既同为“是和非”,又不同为“是和非”。
生活中,我们往往简单判断这个是好人,那个是坏人。其实人“既不全好也不全坏”,他在某些方面是值得学习的,某些方面表现不够好。
这些年他表现不错,而曾经是个自私的人。
所以,都应该综合来评价一个人,对历史人物,更是“盖棺才能定论”。
包括我们自己行为处事,更是如此。今天心情好,多做做好事;第二天被领导批评了,回家坐公交车,看到个老太太上来,就站你边上,当做没看见。
皮浪的思想经传记作家拉尔修和恩披里柯的介绍,受到各派哲学家的重视,有人甚至把他在哲学史上的地位与苏格拉底相比。
因为他在生活中始终表现镇定自若,在古希腊时代更是活到了90岁的高龄,在这位老人身上一定有某种宝贵的思想和精神可以学习,应该常常翻阅其言论,充实心灵,强大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