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改革是哪一年?
2001年开始提出改革 2003年出台相关意见 最显著改革从2006年开始
1、国家公务员制度诞生:
1993年10月1日,《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开始施行。这是我国人事制度改革和发展的里程碑,标志着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行政机关新的人事管理制度的基本确立。
2、内涵:
国家公务员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的、政府机关工作人员的管理制度。它是在继承和发扬我国干部人事管理优良传统和基本经验的基础上,吸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成果,并借鉴发达国家的有益做法而形成的。
3、意义:
公务员制度的建立和推行,有利于对干部实现分类管理;有利于加强廉政建设;有利于增强政府机关的生机和活力;有利于促进政府机关人事管理的科学化、法制化。
延伸阅读
新一轮公务员薪酬改革有何积极意义?
新一轮公务员薪酬改革受益最多的将是绝大多数科级以下公务员。这可谓是基层公务员的福音,也是公务员的薪酬制度科学化,更趋公平合理的重要一步。 调整工资结构,扩展晋升空间,建立比较机制,实施配套改革。寥寥24个字,却让人期待已久。
公务员医改有什么变化?
变化如下。
一、国家公务员医疗补助经费划入基本医疗保险个人帐户部分,以本人缴费工资(退休人员按其退休费)为基数,按1%的比例记入。
二、国家公务员医疗补助经费划入个人帐户后的剩余部分作为调剂金,主要用于以下费用补助:
(一)医疗费达到基本医疗保险社会统筹金起付标准的,按照基本医疗保险社会统筹金起付标准,在职职工补助30%;退休人员补助40%;
(二)超过基本医疗保险社会统筹金起付标准,最高支付限额以下由个人按规定比例负担的医疗费,在职职工补助50%,退休人员补助60%;
(三)大额医疗救助金支付范围内由个人按规定比例负担的医疗费,在职职工补助80%,退休人员补助90%;
(四)超过大额医疗救助金最高支付限额,并符合基本医疗保险药品、诊疗项目、服务设施范围和支付标准的医疗费,予以全额补助,上不封顶;
(五)放宽纳入基本医疗保险社会统筹金支付范围的门诊特殊疾病病种限制。患有需常年门诊治疗的慢性疾病的,可依照特殊疾病门诊医疗的有关规定,给予医疗补助。具体标准及范围由市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另行制定。
公务员编制改革2020?
事业单位改革后的六大变化
1. 编制变化
通过改革,使编制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的转变,打破铁饭碗的陈旧体制,提高工作积极性,一定程度能够避免同工不同酬的尴尬。
2. 职称制度改革
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淡化或不作论文要求;对实践性、操作性强,研究属性不明显的职称系列,可不作论文要求。对在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以及对外语和计算机水平要求不高的职称系列和岗位,不作职称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要求。
3. 事业单位职工可兼职、挂职、离岗创业
(1)支持和鼓励事业单位选派专技人员到企业挂职或者参与项目合作,期间与原单位在岗人员同等享有相关权利,并可以依协议取得成果转让、开发收益;
(2)支持和鼓励事业单位专技人员兼职创新或者在职创办企业,取得的成绩可以作为专技人员职称评审、岗位竞聘、考核的重要依据;
(3)支持和鼓励事业单位专技人员离岗创新创业,可在3年内保留人事关系,离岗创业期间保留基本待遇;
(4)支持和鼓励事业单位设置创新型岗位,可以通过设置特设岗位、流动岗位选拔、吸引创新人才,探索实行灵活、弹性的工作时间,鼓励绩效工资分配向在创新岗位做出突出成绩人员倾斜。
4. 管理模式的改变
健全完善的岗位制度,制定不同岗位结构比例与最高等级的调整办法,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组织工作、事业单位岗位职员等级晋升制度,实行岗位管理的转变。高校与公立医院不再纳入编制,解放专业技术人员剩余劳动力。
5. 教师工资收入提升大
提升教师工资,国家政策早有定论,要求教师工资不得低于当地公务员工资平均水平,但是一直难以真正落实,尤其是乡村教师的待遇问题。再次明确提出要保证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
6. 医疗卫生人员工资上涨
公立医院工资制度改革试点已经启动,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允许医疗卫生机构突破现行事业单位工资调控水平,稳步提高医务人员薪酬水平,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
事业单位改革,并不是砸掉饭碗,而是为了更好地挖掘人的潜能,提升公共服务效率,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可以预见,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不仅提供了更好更公平的工作机会,还为广大青年人创造了能够发挥才华的平台。
退休公务员套改新政策?
(1)基本退休金待遇。基本退休金是退休公务员最主要的生活待遇。1993年工资制度改革后,国家公务员实行职务级工资制。国家公务员退休后,其退休金的计发办法是:职务工资、级别工资按一定比例计发,基础工资、工龄工资均按原工资的100%计发。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家公务员基本退休金也应适时调整。其调节办法是:在国家统一调整生活必要品价格时,退休公务员可按在职国家公务员并入基础工资的补贴数额增加退休金;在职国家公务员根据企业相当人员的工资水平和物价变动指数调整工资标准时,退休公务员可按调整工资标准的幅度度相应提高基本退休金标准。
(2)地区津贴。1993年工资制度改革方案实施后,各地将建立新的地区津贴制度。国家公务员退休后,可享受原单位所在地同职级在职人员的地区津贴。
(3)物价、生活补贴和各项福利待遇。这也是国家公务员退休生活待遇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公务员改革会裁人吗?
答案是不会。如今为了行政机构高效运转,对行政机关及事业单位进行了大幅改革,并压缩了编制,因此在改革后会出现不少超编情况,但为了社会的稳定并不会采取裁员的措施,而是停止招录新人,待超编人员自然减员后空出编制后再行招聘新的公务员,这样避免了裁员带来的负面影响。
执法类公务员改革最新方案?
此次推进的行政执法类公务员分类管理改革,不仅明确了制定职位设置方案、核定职级职数、组织职级套转、开展职级晋升等相关事项,还要求自治区有关机关、各市结合本地本单位实际研究制定职位设置方案,并按照相关规定核定职级职数后,组织开展行政执法类公务员职级套转。
据统计,自治区级市场监管、生态环境保护、文化市场、交通运输、农业、城市管理、应急管理等综合执法队伍或机关(机构)7支综合执法队伍2.95万人将充分享受改革红利,这也将不断激励行政执法类公务员更好地展现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
公务员分类改革,基层编外人员怎么办?
1、首先明确,编外人员不是公务员,所以公务员加薪是按政策办,而编外人员的薪金是签订合同时确定的,所以编外人员是不能按照政策规定加薪的。
2、公务员加薪后,造成了编外人员和公务员的收入差距进一步加大,可以在双方协商一致的基础上,增加编外人员的工资,以确保社会公平。
公务员会改革吗?
公务员编制迎来改革,打破传统采用聘用制。
最近几年对于公务员的各种政策变化相对较多,比方说公务员的调薪,原本收入颇丰的公务员在收入上直接进行了改革,深圳的公务员每年至少减少5~6万元。
与此同时,由于编制相对比较紧张,很多地方也打破了传统的招录模式,对于公务员采用了聘用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