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抽签才能进地下城,我宁愿死!

《流浪地球》:抽签才能进地下城,我宁愿死!
票房大卖,我很欣慰,跪舔满清、贬低女性的辫子戏、宫斗戏有多恶心你知道吗?流浪地球至少告诉生产者,观众不傻,小时代、爵迹……早该绝迹。做好包括特技在内的技术,方向正确,整体艺术品质,是水平问题;抄袭犯、辫子戏把观众当二傻,是态度问题。
给流浪地球打一星很正常。
为啥?不能批评的东西根本就不值得赞美。
拉什迪、梵高批判极端伊斯兰被全球追杀、割喉,法拉奇、奈保尔、阿里……依旧前赴后继。
任何作品都不可能人见人爱,荷马史诗、水浒那么伟大,至今还在统治整个世界,照样有人批评;世人都喜欢《悲惨世界》,波德莱尔就觉得恶劣、荒谬,“讨厌雨果一家和他的那些学生”;世人都觉得莎士比亚伟大,托尔斯泰就觉得他“矫揉造作,玩弄文字游戏”。
当然,波德莱尔、托尔斯泰算个屁,你的艺术品味可能远超他们。
那么,流浪地球算个屁,给它打一星不也很正常吗?
流浪地球和漫威、阿凡达、黑豹、海王那些以特效取胜的影像垃圾有区别吗,区别有多大?凭啥就不能批评?
大刘的东西激烈反击白左价值观,但过犹不及——
文笔太烂,我根本看不下去,而且,价值观与其反对的白左、圣母一样变态,反人类、反常识——
用理性、科学拯救地球、人类,冠冕堂皇的背后是法西斯的铁血逻辑,什么理性?抽离人性的理性是兽性。
什么地下城?抽签?
如果活命的机会要靠抽签,让我跟至爱亲朋抽签赢得活命的机会,我宁愿死,这不是人类社会,也不是地下城,而是吃人不吐骨头、灭绝人性的地狱。
制度设计不能脱离起码的人性。生存机会需要抽签,看似公平,实则荒谬已极,等于是将抽不到签、也无法走后门的人逼上梁山,制造更大的混乱和灾难。
这不是科幻,也不是玄幻,这是灭绝人性的法西斯也不敢想象的操作,他们只能以种族、肤色一刀切,确保自己的基本盘。
说到科幻,科幻最大的价值就是脱离“人是万物的尺度”:
莱姆《索拉里斯星》振聋发聩,当我们带着地球文明、人类道德与异星相遇、冲突,人类自身的局限决定了我们无法直面真理、真相:
对那些我们不能同意的东西,我们就会奋力反击,最后只剩下我们从地球上带来的纯粹地球的纯粹美德,人类的英雄主义的功德碑!我们就是受这一道德的指引飞到这里,我们到了这里就是要实现这一目标,可是另一方面,当真理显示出来时,我们却要隐瞒真理,我们不能忍受不同于我们的真理!
这样的观点实在是太超前太不人类了,而这正是科幻最大的价值所在:
从另一个维度反思人类的局限,这是对“人是万物的尺度”的背叛和回归,只有万物之灵的人类才能在对自身的反思和批判中前行。
塔可夫斯基根据《索拉里斯星》拍摄的科幻大作《飞向太空》(1972),老天,我是多么热爱《飞向太空》的片头啊,只有塔圣才能把我们见惯不惊的水草拍得那么柔美、浪漫、风流:
飞向太空
考虑到观众的接受度,塔圣对原著的观点做了重大修正,一面致敬美丽的地球,一面突出了人类的无力、彷徨:
我们想要拓展边界,但不知道怎么处理异星文明,我们其实不需要第三类接触;我们一直在为接触而努力,可我们从来没有接触上,陷入了一个愚蠢的处境,为了一个他害怕的目标挣扎,为了一个他不需要的世界而费劲心力。
莱姆敢于揭示人类追求但又无法正视真理的矛盾和局限,塔圣索性承认人类的弱点,别急着飞向太空,先脚踏实地,先把地球照顾好,地球真美啊:
飞向太空
扯远了。说回流浪地球,妄自菲薄和妄自尊大都要不得,既要看到地球技术上的进步,也要看到其不足。《2001太空漫游 》(1968)、《银翼杀手 》 (1982)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无数艾德·伍德堆出来的;有更多的流浪地球,才有可能“飞向太空”。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