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重心长的 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苦口婆心 谆谆告诫【反义词】冷言冷语语重心长[yǔ zhòng xīn cháng]【解释】:话深刻有力,情意深长。【示例】:他这些语重心长的话,深深地打动了我的心。【语法】:联合式;作定语、状语、宾语;含褒义
拓展资料
毛主席的最后一个春节,是在孤独与寂寞中度过的。可以说,在毛主席的晚年见到儿女的次数寥寥无几,因此,陪伴在他身边的始终都是身边的工作人员。其实,从这些工作人员进入中南海以来,毛主席就把他们当做了亲人,对于每个人的家庭情况也非常了解。
虽然有一部分人员在不久之后离开了中南海,但毛主席却始终惦记着这些“家人”。
1962年,李连成离开中南海已经两年,而就在今天的春节,毛主席让自己的卫士给李连成打去了电话:晚上回家过年!尽管只是短短的一句话,但其中却饱含着主席对他们这些“亲人”的思念,希望能够回家过年团聚。
“我们都是自家人”
新中国成立之后,毛主席除了在中南海工作,其余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列车上工作,因此,专列被称作“流动的中南海”。然而就是在这样的一个大家庭中,毛主席像一个慈祥的大家长,管理着专列上的工作人员,处处充满了温馨和关爱。
之所以选择毛主席与工作人员在专列上的生活片段,是因为,从专列上发生的这些事,更能体现出毛主席对待身边工作人员的那种家人般的关心和关爱。
毛主席在专列上工作生活的时间比较多,所以有时候一住就是几十天,即便如此,毛主席还是坚持在车上夜以继日地工作。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专列的设备还不够完善,车上的取暖制冷也不完备,冬天的时候,暖气管的声音太大比较吵,而主席为了集中注意力,便让乘务员把暖气关掉,在极其寒冷的环境下,一坐就是一夜。
夏天的时候,列车内热得像个火炉,但毛主席还是一动不动地在那里工作。毕竟,在列车上毛主席的生活并不方便,所以有时候去到地方政府的时候都会为毛主席准备住处,但毛主席担心自己麻烦他们,拒绝下车去住,总是说自己习惯了。
但实际上,谁都知道,就连年轻人在专列上都吃不好睡不好,更何况毛主席呢?而毛主席拒绝大家的原因也只是因为害怕给政府添麻烦浪费经费。
1969年9月,列车上重新来了一批新的乘务员,而他们的唯一愿望就是希望能够有一天和毛主席有一张合影。
终于,在这天,众人期盼已久的时刻终于到来,毛主席答应了他们的请求,那天,毛主席面带微笑,和蔼可亲地和他们拍了合照,在拍照的时候,还说了一句:“我们都是自家人”。
随后,便一屁股坐在了地上,示意大家围着他坐。
实际上,毛主席是把专列当成自己的另一个家,而专列上的这些工作人员都是一个家庭其中的一员,所以每当毛主席从考察的地方回到专列上的时候,总是会说一句“又回家了”。
在大家的心中,毛主席是大家庭中的大家长,在忙碌的时候,大家都不会去打扰他。而在空闲的时候,这位“大家长”也会和他们聊天唠嗑,有说有笑。
他关心着工作人员的工作、生活、学习、工作、家庭等等,事无巨细。
当他得知姚淑娴要和男朋友约会失约的时候,毛主席像一位父亲一样,给姚淑娴的男朋友写去了一封信。乘务员的小李,刚刚和爱人结束了两地分居,毛主席得知后也很是高兴,为了祝贺他们,立即在宣纸上写了一首古诗。
除此之外,毛主席还会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来教育引导身边的工作人员,教会他们为人处事。有一次,江西的同志给他们送来了猪肉,毛主席得知后照价付了钱。甚至还在专列上定了规矩:“如果他们打着我的旗号给你们添麻烦,你们就提意见,提出严厉地批评。”
有好几次,毛主席去庐山开会都是八九月份,为了不让列车上的孩子们被太阳晒,毛主席和领导商量过后,便让他们上山休息。不过,让大家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在1974年9月,当菲律宾总统马科斯的夫人访华时,给毛主席送了一些芒果,而毛主席也将大部分的芒果送给了他们。
毛主席心思细腻,有着女性般的敏锐,他感情丰富,不论何时,总会考虑身边的工作人员。
1959年的三八节,毛主席还主动和他们过节。3月7日那天,几个女乘务员说想和毛主席在这天照张相,而毛主席得知后,立即同意,并且还说道自己还要请他们吃饭。随后,就在三八节的当天,毛主席不仅和他们拍了合影,也请他们吃了饭。而在后来,每当这些专列工作人员看到手上的几张珍贵的合影时,总能想到过往的那些幸福时光。
时至今日,最让他们印象深刻且感人肺腑的一句话就是,毛主席曾说过的:“我们都是自家人。”
李连成接到主席电话:晚上回家过年
从1950年来到中南海,到1962年离开,在这期间的大部分时间,李连成都是在毛主席身边度过的。
1950年,刚刚来到中南海的时候,李连成只有17岁,因为当时的他年纪太小,没读过多少书,所以在中南海呆了一年之后,组织上就送他去安工干校学习文化,临走前,毛主席便在他的笔记本上写下了“努力学习”这四个字,而这也是毛主席对李连成最殷切的期盼。
就在第二年的5月份,组织上又将李连成调回了中南海,但这一次,他被分配到刘少奇的身边当卫士,就这样一直工作到1956年,就又调回到上海工作了一年。
1957年,是李连成和毛主席重逢的一年,说来也巧,那一年,毛主席到上海视察,而在他游泳的时候,李连成正在附近的一个岗位上执勤,当时还是李银桥发现的他,随后便立即带着他去见了毛主席。而毛主席也见到久别重逢的李连成很是激动,于是便说道:“欢迎你!回来吧。”
就这样,李连成便跟着毛主席从上海回到了北京,一直工作到了1960年。
在毛主席看来,他是把身边的工作人员当做自己的孩子,所以他也非常关心这些卫士的前途,在一天夜里,他像一个大家长一样,语重心长地对李连成说道:“听说不你太爱学习,你们不会在我身边工作一辈子,一定要抓紧时间学点知识,更好地为党为人民工作。”
于是,在1960年冬天,李连成再次离开了中南海,让他去人大预科学习,而在临走前,毛主席这样叮嘱他:“你去学校一定要安心学习,寒暑假和周末的时候都可以回到中南海住在你的宿舍,这里就是你的家。”
毛主席为何会这样和他说呢?其实,毛主席知道,李连成从小就没有父母,所以心思细腻的毛主席想要让他把中南海当成家,是给他温暖的家。而在最后,毛主席满含深情地对他说道:“你们走了,不要忘了我,有时间回来就看看我,不然,我会想你们的。”
而李连成在1962年从人大预科毕业之后,被分配到了北京市公安局工作,所以也很少和毛主席有联系。但毛主席却一直惦记着他,就在这年春节的除夕,毛主席便让卫士小张给李连成打去了电话,通知他:“主席让你晚上回家过年。”
春节是全家团圆之日,对于一个身在异乡和父母早逝的孩子来说,并不快乐。而毛主席却考虑到了他的感受,想着他一个人独自在外,没有什么人关心,尤其是到了这种过节时,更觉得孤寂,所以就在这一年的春节,毛主席便给李连成打去了电话,要他回中南海过年。
尽管这只是简简单单的一句话,但这句话却像一位老父亲喊儿子回家过年团聚,就是这样的一句话,顿时让李连成的心中暖洋洋的,于是便收拾了一下,立即赶到了中南海。
当李连成见到毛主席的时候,快步上前和主席握了握手,热切地说道:“主席,我给您拜年来了!”
毛主席满口答应着:“好!好!……”随后,还一一问了他最近的情况,得到满意的回答之后,毛主席这才肯去吃饭:“吃饭去吧,休息一下,咱们去春藕斋。”
吃罢饭后,毛主席又拉着李连成的手聊了好大一会儿,舍不得他走,临走时紧紧地握着手,再三嘱咐:“中南海就是你的家,欢迎你随时回家里来,你要常来看我啊!”而李连成也不断地点着头,答应了毛主席的请求。
而在后来的回忆中,李连成每每想起这一天仍记忆犹新,他哽咽着说道:“这天我和毛主席度过了一个愉快的除夕夜,而这一天也令我终身难忘。”
其实,不仅仅是李连成,毛主席对待其他工作人员也是如此,很多工作人员离开中南海之后,毛主席依旧像一位老父亲一样惦记着他们,关心着他们的生活。
离开中南海,毛主席对待他们依旧亲如家人
安科文也曾在毛主席的身边担任过一段时间的警卫员,当他在后来回忆这段时光时,感觉自己非常幸福也非常幸运,他万万没想到自己能给毛主席当警卫员,也因此,让他这个普通人和毛主席有了一段深厚的交往。
从1949年9月进入中南海,到1954年离开,安科文始终守护在毛主席身边,为他清扫身边一切的危险。
其实在离开中南海的时候,安科文他本人是并不知道的,他只知道自己是去沈阳公安25团12连当班长,而当时组织上也告诉他是去执行任务,所以当他得知自己已经离开了中南海再也回不去的时候感到十分难过。不过,最让他遗憾的是,临走之前都没有和主席见一面也没有和他道别。
而当他把心中的想法告诉政委的时候,政委告诉他可以去给毛主席写一封信,要一张照片。因为他读书少字也写得不好,所以,政委便给他代笔给毛主席写去了一封信。然而,不久之后,毛主席竟然真的回信了,还是他的亲笔信。
毛主席这样写道:
安科文同志:
九月的信收到,谢谢你的好意。望你好好工作,注意学习。你要照片,现寄上一张。李敏、李讷都问你好!
毛泽东
1954年10月29日
当安科文拿到这封信时,激动万分,而此事也立即在军中引起了轰动。从此封信上来看,虽只是短短的几句话,但却看到了毛主席对一个普通士兵的关怀,而在信件的最后,“李敏、李讷都问你好”,看起来像是把他当做了亲人,这句话也令安科文感觉到了主席的慈爱,感觉到了一缕阳光的温暖。
而这封信也间接带给了安科文一种莫名的信念和力量,时时激励并鞭策着他。
当这些工作人员在毛主席身边时,受到了毛主席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照顾,而在离别之后,尽管不舍,毛主席还是向他们送上了最真挚的祝福。
1962年4月20日,是毛主席的卫士李银桥离开中南海的日子。可以说,李银桥是与毛主席关系极为密切的工作人员之一,看着形影不离的李银桥即将调离,依依不舍的毛主席便给李银桥抄写了一首《七律·长征》,送给了李银桥。
在李银桥临走前,一向很少表达自己心迹的他,一只手握着他的手,一只手轻轻地抚摸着李银桥的背部,哽咽地说不出话来,好一会儿整理好情绪之后,毛主席才说道:
“你跟了我这么多年,人也长大了,你在我身边工作,帮了我的忙。你是个好同志,你在我这工作,一直兢兢业业,使我工作得很顺利,省了不少心。可是,老在我这里影响你的前途。我死了,你怎么办?”
说罢,毛主席一时难以控制自己的感情,猛地一拉将李银桥抱在怀中,久久不能自已。
尽管不舍得他,但为了李银桥的前途,这位“老父亲”还是选择让他出去闯荡,而在临走之前,毛主席再三嘱咐他,到了工作的地方要夹着尾巴做人,不能骄傲。以后也要常常来北京看他,我死之后,更不要忘了每年到坟头上看他一眼……
话音刚落,毛主席拉开了旁边的抽屉,拿出了事先为他准备的八百元安家费,毛主席深知,一个人出门在外,钱才是最大的保障,因此,他便给李银桥准备了安家费。纵使李银桥百般推脱,但毛主席还是将钱硬塞给了他,直到李银桥收下后这才安心。
1963年,毛主席外出视察天津,听完工作汇报之后,毛主席便主动提出要见李银桥,而身边的工作人员也向他报告了李银桥如今的情况,毛主席听后非常满意,他感慨万千地说道:
“这是一个老实人呢!他跟了我15年,62年中央精兵简政,我不得不放他和身边的一些人下来。他离开了我,我还是很想他的。”
于是,工作人员便通知李银桥前来,但却始终没有等到他的身影。
1964年,已经离开中南海两年的李银桥夫妇进京看望毛主席。其实,自从李银桥离开之后,毛主席始终都在思念着他,关注着他周遭的一切,此前毛主席就得知李银桥的家乡发生了水灾,所以当李银桥来到中南海之后,毛主席便将装有一千元的两个信封交给了李银桥,希望能够为他们的家乡出一点微薄之力,还叮嘱他,以后每年回家一次,了解家乡的情况之后,就给他写材料汇报情况。
就这样,在毛主席的指示下,李银桥每年回家之后,都会把家乡的情况和照片一起寄给毛主席。
1965年,毛主席再次外出视察天津,再次见到了毛主席,再见李银桥,此时的他更多了些成熟和稳重,毛主席笑着问道:“你现在在干什么?”李银桥回答道:“还在公安处工作……”随后,毛主席便建议他去学工业去发展,因为此前,毛主席就曾为李银桥做过规划,他下来工作之后要搞工业、农业才能受到锻炼,这样才能多学一点知识。后来李银桥也听了毛主席的话,下到农场锻炼自己。
对于毛主席来说,他不会帮助身边的工作人员去当大官,反而还时常激励他们要去劳动要下基层,而在他的临别赠言中,大部分的话都是在提醒他们要“夹着尾巴做人”,“有困难了就给我来信”。而这些离开中南海的工作人员也不负所望,个个以身作则,遵从着毛主席的教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