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最早的黑陶文明是哪一个文化
黑陶,是龙山文化中最引人注目的制品。其源自于汉族先民的生活用器,而后由于质脆易碎,逐渐走出日常生活。如今,黑陶被作为艺术品供人们欣赏。
1930~1931年考古人员对龙山镇(今章丘市龙山街道)城子崖遗址进行了发掘。其下层突出地存在轮制漆黑光亮的黑陶和蛋壳黑陶,所以最初称为“黑陶文化”,被认为是起源于东方而与仰韶文化不同系统的遗存。
不久即被命名为龙山文化。1931年,梁思永在河南安阳后冈遗址,第一次发现了小屯(商代)、龙山、仰韶3种文化遗存上下依次堆积的“三叠层”,明确了三者的相对年代关系。在30年代,归属于龙山文化的遗址不仅有黄河中、下游的,还包括了杭州湾地区,当时根据地区差别,划分为山东沿海、豫北和杭州湾 3个区。
又有人提出龙山文化是中国文明的史前期之一,并认为后冈的龙山文化是商文化的直接前驱。
延伸阅读
龙山黑陶杯历史
陶器是龙山文化时期最常用的器具,使用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一时期酒器的类型增加,用途明确,与后世的酒器有较大的相似性。这些酒器有:罐、瓮、盂、碗、杯等。其中酒杯的种类繁多,有:平底杯、圈足杯、高圈足杯、高柄杯、斜壁杯、曲腹杯、觚形杯等。黑陶杯 龙山文化(距今4600—4000年),饮酒水器,1991年城子崖遗址出土。
黑陶,诞生于我国新石器时代,是继仰韶文化彩陶之后的优秀陶种,被誉为“土与火的艺术,力与美的结晶”。
城子崖遗址是史前黑陶最早的发现地,黑陶是龙山文化最典型的器物。龙山文化黑陶器不以装饰取胜,而以造型见长。它表面磨光,朴素无华,纹饰仅有少数弦纹、划纹或镂空,黑、薄、光、纽为其四大特点。黑陶的造型千姿百态,端庄优美,质感细腻润泽,具有一种如珍珠般的柔雅沉静之美。
黑陶名词解释
黑陶,诞生于中国新石器时代,古老的中国制陶技艺,有黑如漆,声如罄,薄如纸,亮如镜,硬如瓷的美誉。
在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龙山文化遗址中均有发现,其中以大汶口文化为最早,距今6000年左右。
1928年,中国著名考古学者吴金鼎,在山东省章丘县(现济南市章丘区)龙山镇的考古发掘中,首次发现了这一史前遗存,故被命名为”龙山文化”。因以黑色陶器为主要特征,又称为”黑陶文化”。
黑陶按质地可分为三种:泥质黑陶、夹砂黑陶、细泥黑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