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瞬息万变的意思是什么?
成语瞬息万变的意思是:
1,在极短的时间里就发生了很多变化(瞬息:一眨眼一呼吸的时间)。形容变化很多很快
例:高山的天气瞬息万变。
2,形容在极短的时间之内变化多而快。亦作:[[瞬息千变]]、[[瞬息万状]]
3,形容在极短的时间内变化迅速。如:「国际局势瞬息万变,令人难以预料。」也作「瞬息千变」。
瞬息万变的近义词是什么?
近义
千变万化风云变幻夜长梦多变幻无穷
反义
一成不变停滞不前刻舟求剑亘古不变
出处
宋·胡宏《题上封寺》:“风云万变一瞬息,红尘奔走真徒劳。” 清·吴趼人《痛史》第十六回:“军情瞬息万变,莫说我们到南边还要好几天,就是此时,文丞相也不知在那里不在了?”
拓展资料
在苏轼的朋友圈中,北宋著名政治家王安石或许是最令苏轼爱恨交加的一位。公元1070年,王安石拜相,主持“熙宁变法”。可是,新法在实施过程给底层老百姓带来了很多不便。因此,苏轼对新法是持反对态度的。就这样,两个本来可以成为挚友的“天才诗人”却因为政见的不同而站在了对立面。
然而,宋神宗去世以后,王安石被罢相,退居金陵。此时的苏轼并没有像其他守旧派大臣一样落井下石,反而专门去探望王安石。两个曾经的死敌,推心置腹,把酒换盏,向对方诉说着心中的感慨,俨然一对相交多年的知己。
可以说,苏轼在与王安石的“相爱相杀”中,始终都是心底无私的。对于新法,他也并不是站在个人利益的角度来考虑的。因为反对新法,苏轼被从京城贬到了杭州任通判。在杭州不到半年的时间,他更加看清了“新法太急”给下层人民带来的弊端。
于是,苏轼写了很多诗文来反映这方面的情况。其中一首极有气势的经典小诗《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就是代表。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28个字,却瞬息万变,写出了史上最有气势的雨,堪称写雨诗的千古绝唱。全诗如下: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在这首诗的诗题下一共有五首七绝,我们今天要介绍的是第一首。这首诗作于北宋宋神宗熙宁5年,即公元1072年。这时,苏轼37岁,在杭州任通判。诗题中的望湖楼为五代时吴越王钱氏所建,又名看经楼,先德楼,在西湖的边上。
这首诗主要是写夏雨骤来骤停的动态过程,可谓瞬息万变,一句一个场面,气势非凡。第一句是写乌云翻卷还未遮住山头,第二句急雨就已经下来了,第三句突然一阵风来,于是云散雨停,第四句又回归风平浪静,晴天与水光一色的境界。
可以说,整首诗节奏转换非常快,让人应接不暇,瞬息万变,灵动有趣,真是神来之笔。第一句“黑云翻墨未遮山”中,比喻运用得非常好。诗人把黑云比作打翻的墨水,那云的浓密,雨之大,也就不言自明了。这两句把盛夏骤起的乌云写得非常形象,极有气势。
第二句“白雨跳珠乱入船”中,诗人把突然降临的白雨比作一颗一颗珠子,雨点之大之急也就非常生动了。而且“白雨”和“黑云”从颜色上形成了强烈的对比,黑的更黑,白的更加晶莹透亮,眼前的景象也更加鲜明了。
此外,诗作前两句在用字上也非常准确,例如“翻墨”的“翻”番,“白雨跳珠乱入船”的“跳”和“乱”,都非常地生动,准确而且有力,很好地配合了整首诗快节奏的变化,也突出了暴雨来临时的迅速与猛烈,气势非凡。
第三四句“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从结构上,由前两句的对仗改为散句,写风吹云散,雨过天晴,湖面波平如镜,景象开阔而悠远,余味无穷。可以说,节奏前紧后缓,看起来好像毫不费力,轻松自然,其实却反映了作者构思的巧妙,实力令人叹服。
整首诗抓住一个“醉”字,抓住自己瞬间的灵感,描绘了望湖楼的美丽雨景,激情澎湃,瞬息万变,让人感受到了夏日气息的瞬息万变。诗句一句一变,真可谓是令人惊心动魄而又心旷神怡,写出了非常真实的现场情景,真不愧是古今写雨诗中的千古绝唱。
而且,从这首诗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苏轼对“熙宁变法”的态度:一切过急的政策措施,都是不能持久的。因为凡是酝酿不足的,骤然而起的事物,都缺乏坚实的根基,难勉会很快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