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死如归的意思是什么?
【词语名称】视死如归
【成语读音】shì sǐ rú guī
【词语解释】把死看得跟回家一样,十分平静。形容不怕牺牲。捐躯赴国难,视死如归。
【近义词】舍生忘死、舍生取义、视死若归、成仁取义、杀身成仁、舍身殉难 、临危不惧
【反义词】贪生怕死、苟延残喘、 降志辱身、苟且偷生。
【成语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不怕死。
【成语性质】褒义词
视死如归指那些人?
视死如归可以形容文天祥、谭嗣同、刘胡兰、秋瑾、黄继光、邱少云等革命烈士。
拓展资料
成语: 视(shì) 死(sǐ) 如(rú) 归(ɡuī)
释义:把死看得好像回家一样,形容为了正义的事业,不怕死。
出处:《韩非子·外储说左下》:”三军既成阵,使士视死如归,臣不如公子成父。”
知识内容:
韩非,战国末期著名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尊称韩非子或韩太子。作为秦国的法家代表,备受秦王嬴政赏识,但遭到李斯等人的嫉妒,最终在狱中自杀。他被誉为得老子思想精髓最多的二人之一,另一人为庄周。著有《韩非子》一书,共五十五篇,十万余字。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独树一帜,呈现韩非极为重视唯物主义与效益主义思想,积极倡导君主专制主义理论,目的是为专制君主提供富国强兵的霸道思想。《史记》载:秦王见《孤愤》、《五蠹》之书,曰:”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可知当时秦王的重视。
《韩非子·外储说左下第三十三》是《韩非子》中的一篇,主要讲君主的对外之道,韩非首先提出的是按法律法规进行赏罚,从而形成一种”人不怨上”、”臣不德君”的政治局面。其中心思想是要把按法治进行赏罚作为一种理所当然的事。既然是理所当然,那么接受赏罚的人就不会有埋怨和感恩。韩非着重总结了商鞅、申不害和慎到的思想,把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和慎到的势融为一体。他推崇商鞅和申不害,同时指出,申商学说的最大缺点是没有把法与术结合起来,其次,申、商学说的第二大缺点在于”未尽”,”申子未尽于术,商君未尽于法”。尤可称道的是,韩非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法不阿贵”的思想,主张”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这是对中国法制思想的重大贡献,对于清除贵族特权、维护法律尊严,产生了积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