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百科母乳喂养指南?
每天哺乳8次以上
不用特别规定哺乳的时间,只要宝宝肚子一饿就可以哺乳。每天至少要哺乳8次以上,最多可以哺乳15次左右。大部分新生儿的喃乳间隔时间为1一3小时。宝宝越是吸吮,妈妈分泌的乳汁越多。每次哺乳一定要在宝宝的嘴自行放开妈妈乳头后才算结束。宝宝在最初的4分钟内就能吸吮1次哺乳量的80%左右。但是,营养素含量丰富的乳汁一般都是在后面才分泌,所以,每次哺乳应该保证充足的时间,大约20一40分钟。
用两侧乳房的乳汁来哺乳
哺乳时,尽量使用两侧乳房。大约10分钟左右后,如果宝宝吸吮乳汁的速度减慢的话,可以换成另一侧乳房继续哺乳。如果宝宝在吸吮一侧乳汁时睡着的话,可以暂时停止哺乳,等宝宝醒来以后,再换成另一侧乳房哺乳。但是,暂时停止哺乳的间隔越短越好。两侧乳房交替哺乳,能使两侧乳汁的分泌量均等。产妇过于疲劳或紧张的话,会使分泌乳汁的激素受到抑制,从而造成分泌量减少。因此,产妇可以采取睡午觉、休息等方法来保持宽松的心情。
一定要给宝宝喂初乳
初乳是指分娩后1周内分泌的乳汁。初乳中不仅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少量的脂肪及糖分,容易被新生儿消化,还含有丰富的营养素和免疫物质,有助于预防疾病。考虑到新生儿的免疫力,应该在宝宝一出生就喂初乳。如果遇到不能立即喂初乳的情况,应该将初乳挤压出来后,用冷藏或冷冻的方法予以保存,即使拖后,也一定要给宝宝喂初乳。保存初乳可以使用与保存母乳相同的方法。
乳头含得越深越好
哺乳时,让宝宝把妈妈的乳头含得越深越好,以使宝宝吸吮乳汁时吸进的空气达到最少的程度。空气吸进太多的话,会使宝宝的肠子里充满气体,从而经常哭闹,容易在打隔时吐奶。一侧乳房哺乳约10分钟后,让宝宝打隔,再用另一侧的乳房来哺乳。这样会使哺乳达到最佳效果。
最好宝宝刚一出生就喂初乳
促使乳汁分泌量增大的最重要刺激就是宝宝吸吮妈妈的乳汁。因此,即使一开始母乳的分泌量较小,只要经常让宝宝吸吮加以刺激,就能使乳汁的分泌畅通。不过,像这样使乳汁分泌畅通,从而使宝宝能够吃饱,多少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为了不使宝宝在这段时间里感到饥饿而用奶粉来替代母乳的话,会使母乳渐渐减少;而且,宝宝习惯吃奶粉后就不愿意再吸吮乳汁了。为此,在宝宝刚一出生时就应该尽快让宝宝吸吮乳汁。另外,可以在一两天内不进行哺乳,因此,没有必要马上用奶粉来代替。
延伸阅读
崔玉涛育儿百科和漫画版内容一样吗?
一样的,知名儿科医生崔玉涛为0~6岁孩子定制的科学喂养书。全书提炼了79个科学喂养高频问题,用常见喂养问题+知识点解答+漫画详细讲解的方式
美国育儿百科全书怎么样?
这本书有800多页,比砖头还厚,是名副其实的大部头。不过不要害怕,我对这本书的定位是:平时不需要看,但一旦遇到问题,就可以从中找到答案——是的,你可以把这本书当工具书来用,下面我就来介绍一下为什么我推荐每家必备这本书。推荐理由一:权威又前沿
美国儿科学会是世界领先的儿科学会,他们给出的关于婴幼儿、儿童的生长发育标准、养育方法等策略和建议,是国际通行的标准和指南。而《美国儿科学会育儿百科》是学会的集体智慧成果,是一本科学性很强的育儿著作。这本书的最新版也是由儿科专家张思莱奶奶作序推荐,给予了它进一步的“加持”。最值得一提的是,这本书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出版,至今已经更新到第6版(2016年),也就是说,这本书里的科学观点、育儿方法等等都是与时俱进的,我们不用担心里面的东西过时了、老土了、变化了。因此这本书对我们的育儿有非常好的指导作用。而2018增订升级版增加了索引部分,让这本书更具实用性。
推荐理由二:应用时间跨度广
这本书涉及的时间跨度很广,从怀孕开始,一直到宝宝5岁+,涵盖这期间相关的养育、病症、心理、生长发育等各方面的内容。
在怀孕阶段,它介绍了产前护理、分娩准备、新生儿用品等信息,同时还有关于各种分娩方式和产后护理的内容。
在接下来的部分里,按照婴儿的月龄,从新生儿开始到满月、1-3个月、4-7个月……1岁、2岁……一直到5岁,按照宝宝不同阶段的特点,介绍相应的信息,比如:新生儿阶段的生长发育情况、疫苗接种清单;1岁时的语言、大脑、情感发育评估、母乳过渡奶瓶再到杯子的引导;3岁宝宝如厕训练;5岁宝宝如何选择看护机构等等……
这是一本可以从怀孕阶段就陪伴我们,直到孩子成长为学龄前儿童的宝藏书。
美国儿科学会育儿百科好吗?
我觉挺好的,特别适合初为父母的朋友使用,我国育儿领域专家张思莱医生也推荐过。
这本书是百科类,适用于0-3岁,有育儿理念,各种疾病,父母心理等等,比较全面。
但由于是美国各个各科室的专家经验,还要结合自身经验进行调整。
育儿百科哪本好?
养娃以来,买了不少有名的育儿书。
《崔玉涛育儿百科》、《张思莱育儿全典》、《美国儿科学会育儿百科》……
市面上相对火的育儿书,都有所涉猎。
最推荐的是《美国儿科学会育儿百科》。
简单,权威,没有花里胡哨的噱头,只写实实在在的基础观点。
作为新手爸妈,会有很多焦虑,会有很多人告诉你要这样要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