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战湘江有多残忍 血战湘江有多惨烈

血战湘江有多残忍?

答:1934年的湘江战役,损耗了红军一大半的红军战士和指挥员,红军数量原来为8.6万多人,湘江战役过后便只剩下3万多人,无数将士死于战火中,不计其数的红军尸体热血几乎都汇入到湘江中,无不让人感到难过,所以在当地,老百姓流传了这么一句话——3年不喝湘江水,10年不吃湘江鱼,足见这场战役的惨烈。

延伸阅读

第五次反围剿湘江之战?

1934年11月25日至12月1日,在湖南道县和广西全州县的湘江两岸地区,湘江战役爆发。此役是中央红军长征以来最为惨烈的一仗。在付出了巨大代价后,红军最终突破了国民党军的第四道封锁线。

湘江战役,红军粉碎了国民党军在湘江以东围歼的企图,但也遭遇了自成立以来最为惨重的损失,中央红军由出发时的8.6万余人锐减至3万余人。这一严重失利,是“左”倾领导者实行退却中的逃跑主义所造成的严重恶果,是错误路线的失败。

湘江战役的严重失利,促使更多的红军指战员,包括一些曾经支持“左”倾错误的党和红军高层领导,从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中认识到“左”倾冒险主义给中国革命带来的危害。

血战湘江国军伤亡多少人?

国民党军中湘军损失七千多人,桂军伤亡二千人左右,合计伤亡九千余人。

湘江战役包括:新圩阻击战、脚山铺阻击战、光华铺阻击战。

湘江战役是一场让中央红军浴火重生的惨胜之战,是一场具有特殊意义的胜仗。渡过湘江之后,展现在全世界面前的是一个更加坚定的政党、一支更加强大的中国工农红军。

红星照耀中国湘江战役意义?

湘江战役是红军长征中最悲惨的第一场重要战斗,事关中央红军生死存亡的关键之战。

意义在于:广大红军指战员在湘江战役危难险恶的环境中经历了生死的考验,血与火的洗礼,他们用忠诚和担当.生命和鲜血铸就了伟大的湘江战役精神。湘江战役突破了敌人第四道封锁线,粉碎了蒋介石企图全歼中央红军于湘江以东的计划。但是,红军也为突破第四道封锁线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其次,湘江战役宣告了“左”倾错误军事路线的破产。红军的惨重损失使红军指战员开始深刻的反思,逐渐觉悟到必须改变“左”倾教条主义军事路线的错误指挥,红军才能取得主动,长征才能取得胜利。此外,这场战役也为不久后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黎平会议和遵义会议作了思想准备。

湘江战役是关系到中央红军生死攸关的一个决战,中央红军付出重大牺牲,冲出重围,为中国革命保留了骨干力量。

1934年湘江战役的三个主战场是哪三个?

在湘江战役中,中央红军在灌阳新圩、全州脚山铺和兴安光华铺等地,分别依托阵地对敌人展开了顽强的阻击战。

新圩—光华铺—脚山铺,构成了中央红军血战湘江的三大阻击战场:在新圩阻击战中,红五师及红十八团以巨大的代价,确保了中央机关和后续部队安全,该团1000多名指战员几乎全部壮烈牺牲;光华铺阻击战中,红三军团挡住了桂军4个团的进攻,以牺牲近1000人的代价,完成了保护界首渡口安全、阻击桂军北上会合湘军封锁湘江的艰巨任务;脚山铺阻击战则以2000余名红军将士的热血和生命为代价,成功掩护中央红军渡过湘江,成为了湘江战役中敌我双方投入兵力最多、伤亡最惨重的一场血战。

这三场战斗为红军强渡湘江争取了时间。1934年11月27日至12月1日,中央红军先后从全州县的大坪、屏山、凤凰嘴和兴安县的界首等四大渡口渡过湘江,冲破了敌人的第四道封锁线。

湘江战役是一场什么样的战役?

湘江战役是关系中央红军生死存亡的一战。

中央红军在湘江上游广西境内的兴安县、全州县、灌阳县,与国民党军苦战五昼夜,最终从全州、兴安之间强渡湘江,突破了国民党军的第四道封锁线,粉碎了蒋介石围歼中央红军于湘江以东的企图。但是,中央红军也为此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部队指战员和中央机关人员由长征出发时的8万多人锐减至3万余人。

湘江战役是中央红军突围以来最壮烈、最关键的一仗,我军与优势之敌苦战,终于撕开了敌重兵设防的封锁线,粉碎了蒋介石围歼红军于湘江以东的企图。 红军虽然突破了第四道封锁线,但付出了巨大的代价。5军团和在长征前夕成立的少共国际师损失过半,8军团损失更为惨重,34师被敌人重重包围,全体指战员浴血奋战,直到弹尽粮绝,绝大部分同志壮烈牺牲。渡过湘江后,中央红军和军委两纵队,已由出发时的8.6万人锐减到3万人。引起了广大干部和战士对王明军事路线的怀疑和不满到达了极点,纷纷要求改换领导。

湘江惨胜直接导致在遵义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史称“遵义会议”。它是红军四处碰壁身处绝境时召开的,从此中国革命一个杰出人物正式登上历史舞台,标志着中国红军翻开崭新的一页。

血战湘江敌人是谁?

答,血战湘江敌人是蒋介石南京政府的国民党军队。

一,湘江战役是我党领导下中国工农红军,在红军长征突破第四道封锁线到达湘江,主要以国民党军队为代表何健的湘军,白崇禧的挂军及薛岳的中央军的敌人。

二,中央红军在湘江一战,损失惨重,是当时以王明,博古为代表瞎指挥有莫大的联系,所以说血战湘江的最大敌人是当时的国民党军队。

血战湘江历史背景和过程?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央红军长征途中,在广西北部湘江地区突破国民党军第4道封锁线的战役。

湘江战役是关系中央红军生死存亡的一战。

1934年11月27日至12月1日,中央红军在湘江上游广西境内的兴安县、全州县、灌阳县,与国民党军苦战五昼夜,最终从全州、兴安之间强渡湘江,突破了国民党军的第四道封锁线,粉碎了蒋介石围歼中央红军于湘江以东的企图。但是,中央红军也为此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部队指战员和中央机关人员由长征出发时的8万多人锐减至3万余人。

湘江战役是中央红军突围以来最壮烈、最关键的一仗,我军与优势之敌苦战,终于撕开了敌重兵设防的封锁线,粉碎了蒋介石围歼红军于湘江以东的企图。 红军虽然突破了第四道封锁线,但付出了巨大的代价。5军团和在长征前夕成立的少共国际师损失过半,8军团损失更为惨重,34师被敌人重重包围,全体指战员浴血奋战,直到弹尽粮绝,绝大部分同志壮烈牺牲。渡过湘江后,中央红军和军委两纵队,已由出发时的8.6万人锐减到3万人。引起了广大干部和战士对王明军事路线的怀疑和不满到达了极点,纷纷要求改换领导。

湘江惨胜直接导致在遵义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史称“遵义会议”)。它是红军受到国民党军围追堵截身处绝境时召开的,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和毛泽东在红军及党中央的领导地位。

为什么湘江战役能够取得胜利?

1.湘江战役能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是广大红军指战员不怕牺牲,英勇作战的革命精神。

2.长征初期的湘江战役关系到中国共产党和中央红军的生死存亡,红军在主客观诸方面客服重重困难,不怕任何困难和牺牲,坚定理想和信念,勇于战斗,勇于牺牲,勇于胜利,为了保卫党中央和苏维埃新中国,实现了”流尽最后一滴血”的豪迈而悲壮的誓言,凝铸和表现出伟大的湘江战役精神。湘江战役是长征精神的一次十分重要和十分惨烈的煅烧与熔铸,是红军精神与意志的伟大展示,是长征精神的伟大胜利。

3.湘江战役一般是指1934年11月27日至1934年12月1日,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经过广西灌阳、全州、兴安等县与国民党军血战五昼夜,最终强渡湘江,突破了国民党所设置的第四道封锁线,粉碎了蒋介石围歼红军于湘江东岸的企图。其主要战斗包括新圩阻击战、脚山铺阻击战、光华铺阻击战和后卫阻击战等。经此一役,中央红军人数由长征初期的8.6万人,锐减至3万多人,伤亡过半,减员近3万人。

湘江战役的历史回顾?

1934年11月,中央红军一路疾行抵达湘桂交界,连续突破敌人三道封锁线后,在湘江边遇到长征以来最残酷的一场战斗。

蒋介石决心将红军围歼于湘江以东,派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自己则在南昌行营亲自督战。为了保证中央纵队和军委纵队能安全通过湘江,红一军团在脚山铺一带阻击阵地伤亡了3000多人,红三军团第四师在光华铺阻击阵地上伤亡了1000多人,第五师在新圩阻击阵地伤亡了2000多人。

在广西全州县一个叫岳王塘的江水转弯处,由于江水渐缓,从上游漂浮下来的红军尸体聚集在这里,江水看上去灰蒙蒙一片。

一个湘江战役,损失3万人,中央红军从长征出发时的8.6万人减少到3万余人。湘江战役,注定永留史册。

最为悲壮、可歌可泣的是红五军团三十四师。红三十四师承担中央纵队的殿后任务,在敌军的包围圈越缩越紧、跨越湘江之路随时可能被切断的危情时刻,他们只能在全军过江之后再过江,面临的处境凶险至极。

主力红军西渡湘江以后,敌军如飞蝗扑来,切断了三十四师到江边的通道,三十四师血战数日,与敌人拼尽弹药。六千闽西将士几乎全部阵亡,鲜血染红江面。

红三十四师师长陈树湘年长一〇〇团团长韩伟一岁,在那个血与火的年代里,他们协同作战,相互配合,相互支援,在湘江战役中他们生死与共,在共同完成了掩护党中央、中革军委和主力红军抢渡湘江的任务后,他们又把生的希望留给战友,把死的威胁留给自己。

在红三十四师冲出敌人合围向湖南转移的危机关头,陈树湘命令韩伟率师主力继续突围,自己率一〇一团余部百余名战士做最后的掩护。可是,韩伟第一次违抗了师长的军令:“你是师长,只要你在,这个师就在。我带一〇〇团做最后的掩护,你带师主力(其实仅余不足300人)突围。”两位从秋收起义就在一起的战友就这样诀别了。

韩伟率部队完成掩护主力突围任务后,被敌军切断渡江的通路,只能且战且退,当退到宝界岭,海洋山山顶无路时,他和5名战友舍生取义,纵身跳向身后的悬崖。万幸的是,韩伟和其他两名战友挂在树丛上,没有死,被上山采药的土郎中救护。

陈树湘在部队返回湘南的突围作战中腹部受伤,落入敌手。为了邀赏,敌人用担架抬着他欲送往省城。1934年12月18日晚上,他们走到湖南道县驷马桥,夜宿祠堂。第二天清晨,敌人发现陈树湘已经死亡。原来陈师长为了不让敌人的如意算盘得逞,趁敌不备时用手从腹部伤口处绞断肠子壮烈牺牲,时年29岁。敌人不甘心,又残忍地砍下了他的头,先在道县城门上示众,而后又送往长沙。他怒瞪双眼的头颅被悬于长沙城小吴门外,俯视着清水塘。在那里,他在毛泽东的教诲下加入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那里,他为“苏维埃新中国流尽了最后一滴血”。

最后,除了红三十四师代理参谋长王道光按中革军委命令带领200余人突出重围返回湖南,一〇〇团团长韩伟率人跳崖幸存外,六千闽西将士几乎全部阵亡,鲜血染红江面。至今,当地还有“三年不饮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鱼”的说法。

湘江呜咽悼英雄。红三十四师以牺牲换取了主力红军的西进。那六千个年轻的生命,虽从此长眠于异乡,但他们留下的弥足珍贵的初心,将世代长传,永不落幕,永不过时。

2021年4月25日上午,正在广西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位于桂林市全州县才湾镇的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园,向湘江战役红军烈士敬献花篮,并参观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馆。他指出,湘江战役是红军长征的壮烈一战,是决定中国革命生死存亡的重要历史事件。红军将士视死如归、向死而生、一往无前,靠的是理想信念。为什么中国革命能成功?奥秘就是革命理想高于天,在最困难的时候坚持下去,这样才能不断取得奇迹般的胜利。我们对实现下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应该抱有这样的必胜信念。困难再大,想想红军长征,想想湘江血战。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