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数学是什么版本 新课标数学是什么内容

新课标数学是什么?

数学新课标与旧课标相比,新课标从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到实施建议都更加准确、规范、明了和全面。

延伸阅读

数学新课标分为几阶段?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以下简称 《标准》 )通盘考虑了九年的课程内容;同时,根据学生发展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将九年的学习时间具体划分为三个学段: 第一学段(1~3 年级) ,第二学段(4~6 年级) ,第三学段(7~9 年级) ,并且针对不同学段提出了具体的目标与内容。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四基是什么?

四基是指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四能是指发现问题的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会是指会说、会辩、会用。

六素养是指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和数据分析

四基、四能的特点:

新课标明确提出了“四基”、“四能”,即学生通过学习,获得必需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将“双基”拓展为“四基”,体现了对于数学课程价值的全面认识,学生通过数学学习不仅仅获得必需的知识和技能,还要在学习过程中积累经验、获得数学发展和处理问题的思想。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双基”训练,更要注重能力培养,特别是知识的迁移能力、问题的解决能力,要注重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以及模型思想。

新课标数学十大核心素养包括哪些?

数学的10个核心素养,即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一、数感是人的一种基本数学素养

  数感是一种主动地、自觉地或自动化地理解数和运用数的态度与意识,即能用数学的视角去观察现实,又能以数学的思维研究现实,能用数学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数感主要表现在: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感,应该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

  2.注重解决实际问题。

  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符号感

  符号感是人对符号的意义、符号的作用的理解,以及主动地使用符号的意识和习惯。符号感主要表现在:能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并用符号来表示;理解符号所代表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会进行符号间的转换;能选择适当的程序和方法解决用符号所表达的问题。

  发展学生的符号感可以同时从两方面进行:

  1.结合数学内容,及时教给学生一些数学符号;

  2.鼓励学生创造性地使用自己的独特符号。

  三、空间观念是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需要的基本要素

  空间观念表现为对现实世界里的物体的形状、大小、位置、变化及相互关系的理解与把握。空间观念主要表现在:能由实物的形状想像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像出实物的形状,进行几何体与其三视图、展开图之间的转化。能根据条件做出立体模型或画出图形;能从较复杂的图形中分解出基本的图形,并能分析其中的基本元素及其关系。能描述实物或几何图形的运动和变化;能采用适当的方式描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能运用图形形象地描述问题,利用直观来进行思考。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把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落到实处,增加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

  四、数据分析观念的发展与培养

  数据分析是指: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问题应当先做调查研究,搜集数据,通过分析做出判断。体会数据中蕴含着的信息,了解对于同样的数据可以有多种分析的方法,需要根据问题的背景,选择合适的方法,通过数据分析体验随机性。一方面对于同样的事物、每次收到的数据可能不同,另一方面只要有足够的数据,就可以从中发现规律,所以说,数据分析是统计的核心。

  数据分析观念是人对数据统计活动的体会与理解,是自觉应用统计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数据分析观念主要表现在:能从统计的角度思考与数据信息有关的问题;能通过收集数据、描述数据、分析数据的过程作出合理的决策,认识到统计对决策的作用;能对数据的来源、处理数据的方法,以及由此得到的结果进行合理的质疑。

  发展小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可采用的方法:

  1.组织学生经历统计活动的全过程;

  2.培养学生从报刊、杂志、电视等媒体中获取信息的意识,读懂统计图表,并能与同伴交流。

  五、大力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应用意识是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经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解决与生活经验密切联系的、具有一定挑战性和综合性的问题。应用意识主要表现在: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面对新的数学知识时,能主动地寻找其实际背景,并探索其应用价值。

  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应注意以下几点:

  1.指导学生选好题目;

  2.明确活动目标;

  3.强调自主性与交流的要求;

  4.总结与评价。

  六、注重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合情推理是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在某种情境和过程中推出可能性结论的推理。归纳推理、类比推理和统计推理是合情推理的主要形式。推理能力主要表现在:能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类比等获得数学猜想,并进一步寻求证据、给出证明或举出反例;能清晰、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做到言之有理、落笔有据;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能运用数学语言、合乎逻辑地进行讨论与质疑。

  培养小学生的推理能力,应该做到以下两点:

  首先,把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贯穿在日常数学教学中。

  其次,把推理能力的培养落实到《标准》的四个内容领域之中。

新课标数学教学目标的四个维度?

 新课标的教学目标四个维度是指: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这四个维度的目标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离不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必须以有利于其他目标的实现为前提。

  1、知识与技能:掌握数与代数的基础知识,经历图形的抽象、分类和性质探讨,掌握图形与几何的基础知识,在实际问题中收集和处理数据,并掌握统计与概率的基础知识,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积累活动经验;

  2、数学思考:体会代数表示运算和几何直观等方面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符号意识和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了解数据和随机现象,体会统计方法的意义,在数学活动中发展合情和演绎推理能力,清晰表达想法,学会独立思考;

  3、问题解决:学会提出问题,获得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学会合作交流,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4、情感态度:积极参与数学活动,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了解数学的价值,勇于质疑,实事求是。

新课标数学课程标准解读?

新课程标准,数学课程标准的解读都是要依据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包括学生观,教师观,教学观,新课程改革的学生观包括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以及教师观。

教师观包括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发展的促进者,学生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和反思的实践者,教师是社区开放教师,教师行为的转变,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与赞赏,在对待教育教学上强调的是帮助与引导,在对待自我上强调的反思和终身发展学习在对待在对待同事之间强调的是合作探究。那便是新课程标准的改革内容。

数学新课标中提出的10个核心概念如何理解?

课程标准把课程内容分为4个部分: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又提出了与内容有关的10个核心概念: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以及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并且对每一个核心概念都给出了较为明确的解释

1、对数感的认识.数感是一种感悟,是对数量、对数量关系结果估计的感悟;数感的功能是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理解或表述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而形成数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够让学生感受的到的,或者说能够在这方面有很好的感觉,需要在活动当中,逐渐的去积累,对数的这样一种认识.换句话说要积累相关的经验,所以这点,可能还需要老师在教学当中给予更多的关注.

2、对符号意识的认识.符号意识主要是指能够理解并且运用符号,来表示数,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就是用符号来表示,表示什么,表示数,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这是一层意思.还有一层意思,就是知道使用符号可以进行运算和推理,另外可以获得一个结论,获得结论具有一般性.

3、对空间观念的认识.空间观念是实物和图形之间的关系,是两个方向的关系,这就是说,通过实物,根据实物来抽象出几何图形,这是一个方向.另外一个就是根据几何图形想象出所描述的实际物体,在这里边一个是抽象,一个是想象.

4、对几何直观的认识.几何直观主要是指利用图形描述和分析问题,借助几何直观,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有助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预测结果.几何直观可以帮助学生直观的理解数学,在整个数学的学习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帮助学生建立几何直观时,第一要充分的发挥图形给带来的好处.第二,要让孩子养成一个画图的好习惯.第三,重视变换,让图形动起来,把握图形与图形之间的关系.第四,要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住些图形.

5、对数据分析观念认识.数据分析的观念是指:了解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问题应当先做调查研究,搜集数据,通过分析做出判断.体会数据中蕴含着信息,了解对于同样的数据可以有多种分析的方法,需要根据问题的背景,选择合适的方法,通过数据分析体验随机性.

6、对运算能力的认识.运算能力是指能够根据法则和运算进行正确的运算的能力.培养运算能力有助于学生理解运算,寻求合理、简洁的运算途径解决问题.应当淡化对运算的熟练程度的要求,选择正确的计算方法,准确地得到运算结果,比运算的熟练程度更重要。

7、对推理能力的认识.首先推理是数学的基本思维方式,也是人们学习和生活当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思维方式,推理一般包括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合情推理的外延包含了两个大方面,一个是合情推理,一个是演绎推理.演绎推理是从已知的事实出发,按照一些确定的规则,然后进行逻辑的推理,进行证明和计算.换句话说,从思维形式的角度,是从一般到特殊的过程,在几何的证明当中,实际上都是这样一种推理形式.合情推理是从已有的事实出发,评论一些经验、直觉,通过归纳和类比等等这样一些形式,来进行推断,来获得一些可能性结论这样一种思维方式.和演绎推理不一样的是从特殊到一般这样一种推理,所以合情推理得到的结论,知道不一定是对的,通常可能称之为猜想、推测,是一个可能性结论.但是合情推理在数学整个发展过程当中,包括在学生学习数学和今后的未来的社会生产实践和生活当中,都是特别重要的.

8、对模型思想的认识.模型思想的建立,使学生体会和理解数学与外物世界联系的基本途径,建立和求解模型的过程包括,从现实生活或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用数学符号,建立方程、不等式、函数等数学模型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然后求出结果,并讨论结果的意义.这些内容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初步的形成模型的思想,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应用意识.数学有两件事情很重要,一件事情就是解决问题,所以要形成模型;另外一件事,要从实际情境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模型.一个是归纳的过程,一个是演绎的过程.

9、对应用意识的认识.应用意识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有意识利用数学的概念、原理和方法解释现实世界中的现象,解决现实世界中的问题;另一方面,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涵着大量与数量和图形有关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抽象成数学问题,用数学的方法予以解决.在整个数学教育的过程中都应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综合实践活动是培养应用意识很好的载体.

10、对创新意识的认识.创新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创新意识的培养是现代数学教育的基本任务,应体现在数学教与学的过程之中.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基础;独立思考、学会思考是创新的核心;归纳概括得到猜想和规律,并加以验证,是创新的重要方法.

小学数学新课标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截止2018年目前小学数学新课标的主要内容如下:

1.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

2.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3.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4.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为了体现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整体性,《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通盘考虑了九年的课程内容;同时,根据儿童发展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将九年的学习时间具体划分为三个学段:第一学段(1~3年级)、第二学段(4~6年级)、第三学段(7~9年级)。

数学新课标三会是哪三会?

(一)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在数学教学中具体落实上表现为符号意识、数感、量感、空间意识、几何直观;

(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在数学教学中具体落实上表现为推理意识、运算能力;

(三)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在数学教学中具体落实上表现为模型意识、数据意识。

数学新课标要求的两个层次?

新课程标准对数学课堂教学有两个层次教学方式与过程:

(1)创设良好氛围,激励学生学习。

(2)围绕教学目标,开展教学活动。

(3)突出思维训练,培养思维能力。

(4)着眼学生发展,组织学生活动。

(5)运用多种教学方法,选用恰当教学媒体。

(6)重视教师的人格力量,规范教师的课堂行为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