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谷溪畔】答家长书|胡悦英

答家长书
文/胡悦英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
短短三天,七(9)班全体家长对孩子认真负责的态度和对老师工作的支持让我很欣慰。只要老师发在群里的消息,大家都在万忙之中抽时间查看并且督促自家孩子认真落实。有的家长帮老师积极回复其他没有及时“爬楼”看消息的家长的问题,在此表示感谢。正是你们的支持,让我增添了带着七(9)班同学积极进取的信心和勇气。
开学来,咱们班的同学精神面貌好,学习生活上路快,值得我们为他们点赞。
可怜天下父母心。刚入初中,全新的环境,陌生的老师和同学,都让父母对孩子多了几份惦记和关心。这几天不少家长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向我了解学生在校的情况,问了不少大家关心的问题。我把这些问题归类整理了下,现在就来一一回复。
问题一:老师,孩子视力不好,能在编座位时适当考虑下吗?
随着学生课业负担的加重以及电子产品过早地使用,学生视力整体下降。对此,我的建议是:为了不影响学生在校的学习,建议视力差的同学到正规医院检查视力并配度数合适的眼镜。今年我们编排座位的原则是:小组搭配,一周轮换。全班同学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来分配座位,轮换也以小组为单位轮换。一月以后我们根据实际需要微调小组成员。
问题二:老师,我家娃娃这两天表现怎样?
开学不多久,老师和同学都处在互相适应逐步了解的阶段。不可能对每个同学都有深入的了解。通过这几天的观察和接触,老师们初步发现了一批表现出色的同学。他们要么在课堂上格外专注并积极踊跃回答问题,要么下课后文明有礼,要么作业完成异常优异,要么劳动时不怕吃亏乐于多付出。如:姚昕琰、吴志鹏、李睿杰、李少杰、王宇彤、胡庭萱、胡桂林、魏诗语、王子昊、唐名蔚、高佳怡、杨怡灿、罗仁骏、彭玉莹、周静、宋楚煜、周静、丁莎迪、张宝权、索心岚、姚旭堂、孙梦瑶、江浩源、潘雅萱、刘思彤、陈裴宁、贺鑫淼、贺咏文、杨启晨、王爱戴、周艳阳、唐国诚,王若茜,张兴瑞、雷尚方、张冉阳等。(原谅我没有把班上的名册带回来,还有一部分表现很好的同学没有点出名来。)
问题三:老师,家长该如何管理好放学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一个睿智的家长,接到孩子后应该关注孩子的哪些方面呢?前几天我在朋友圈看到一个朋友
晒出来的“爸爸每日四问”,我觉得很有借鉴意义,分享给大家:
学校里今天有什么好事发生吗?
今天你有什么好的表现?
今天有什么好的收获吗?
有什么需要爸爸帮助的吗?
好的教育一定是润物细无声,日常生活中的关心和支持比指责和唠叨更有效。学生在校一天受校规校纪的约束,大多都能感受到无形的压力。父母若能在接孩子回家的路上或者吃饭的饭桌上和他们坦诚沟通,和颜悦色的态度更能安抚孩子的心灵。
做到对孩子在校情况了解明白后,若发现孩子思想或行为上有偏差,就要及时和我沟通,我们来共同努力,解决问题。
问题四:不能辅导学生作业,怎么办?
云南曲靖男生崔庆涛,父母文化程度不高,他却考取了北大的例子值得我们学习。做父母,不是每题作业都辅导,门门学科都精通。能积极配合支持老师,给学生创造相对安静的学习环境,提醒他们限时训练,督促他们养成独立完成,有错必纠的作业习惯比辅导作业本身更有意义和效果。若孩子不会做,提醒他第二天到学校问老师,养成不懂就问的好习惯比什么都好。今天孙浩源妈妈就鼓励他把不会做的题拿去问老师,我觉得很棒!
问题五:老师,父母上夜班或者在外地打工,作业签字上传不能完成,怎么办?
让家长在家庭作业上签字,这只是一种管理手段,目的是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只要达到了目的,签不签字形式并不重要。家长若能通过这种形式对孩子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有一些了解,及时掌握孩子的学习动态我们就达到目的了。不过凡事都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孩子没有养成独立学习习惯的时候,家长最好还是把家庭作业这部分重视起来,让检查作业与签字成为您与孩子、老师沟通的桥梁。
如果您在外地工作,或者上夜班,不能及时签字,请多和孩子沟通,多打电话问问他(她)的生活和学习情况,和老师勤联系。
家长朋友们,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青少年的可塑性强,让我们携起手来,带着他们一步一个脚印地往下走,您给我们一份信任和鼓励,我们还您一个阳光向上的好少年,一起加油!
(作者系松滋市实验中学教师。)
观 察:这是一封具有普遍意义的答家长书。新生入学,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家校之间,有一个初识、认同、融合的过程。在这个起步时期,作为家长,关注和焦虑是极其正常的,这也正是教育发展、学生成长的重要力量。胡老师的这篇文章,梳理和精选家长的五个共同的关心和疑问,从身心健康到行为习惯再到学业辅导,解答贴近学生、符合规律、把脉时代,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值得每一位家长认真学习和品味。(黄华斌)
推荐阅读:
1.【稻谷溪畔】老师,再耐心点!|
2.【致敬教师07】唱给老师的歌|黄祉嫣
3.【时评】央视《开学第一课》为何反转式“爆屏”|山栀子
4.请给孩子一生远行的力量
5.山栀子:愿每一个生命都能被温柔以待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