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戚继光会成为民族英雄?
王光之,来回答!
戚继光何许人也?明史说他是个通晓经史大义之人,现代说他是个抗倭名将。
戚继光是个山东人,自幼是博览群书,长成胸中一腔热忱的报国之情。
适逢乱世,东南有倭人寻衅,漠北有蒙骑虎视。戚继光将军就是生逢这样一个风雨飘摇,山河内外战火飘零的大明。
为什么说他是民族英雄?
1.他抗击倭寇,保卫国土。倭者,日人也。大概是大明中叶来,日本的海盗浪人勾结东南沿海的奸民屡屡犯境,戚继光则先后率军在山东,浙江,福建,广东等地大败这些腌臜倭寇,斩杀万人,保我中国之土。“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这样的人,如何不算民族英雄?
2.他击退蒙古,捍卫长城。都说戚继光抗倭出名,但其实他抗蒙才是真正的事业,足足十六年。隆庆那会的蒙古人常常南下劫掠,比倭寇更让大明头疼,戚继光爱国忠君,甘愿扎根漠北茫芜之地,守护居庸关十六年,依旧是抗击外族,仍然不失民族英雄之分!
3.尊重历史,尊重英雄。不止在汉人天下的大明看来,在今日的眼光看来,戚继光也仍然是民族英雄,抗击日本外族和蒙古(外蒙古)外族,保卫了中国自古以来的领土,所谓民族大义不过如此!
在这里,叫一声戚继光将军!
延伸阅读
民族英雄戚继光是民族魂吗?
对于戚继光,在《明朝那些事儿》中有所了解,除此之外知道最多的大概就是戚继光抗倭吧。我们知道他抵抗倭寇进攻泱泱中华,知道他“惧内”,知道他的戚家军,但真的了解他的历史才会明白为什么叫他民族英雄。
在《荡寇风云》这部影片中,讲述了戚继光率领戚家军抵抗台州入侵倭寇的故事。其中穿插了俞大猷的历史、戚继光“惧内”的两个小故事以及戚家军为何很多“义乌人”的原因。而其中的民族大义大概是最为动人的。
第一是对朝廷和上级。戚继光对朝廷和上级是不满的,奸臣当道,政治腐败,但戚继光为了国家,能够忍耐这些现象,一心一意抵制倭寇。当然我们知道戚继光的职业生涯中还是遇到一些奸佞小人的。
第二是对家人。倭寇兵分三路,其中一路进攻妇孺家眷所在地,戚继光为保台州,毅然率领一半兵马前往台州,另一半兵马驰援后方。而戚继光的妻子也很给力,率领全城的老弱妇孺坚守城池,直到援兵到来。
第三是对敌人。面对侵犯自己家园的贼,戚继光能够利用自己的智谋给予严厉的打击,同时,对于投降之人能够宽容以待,对于棋逢对手的将领能够给予最大的尊重,这大概是为官为将应有的气度吧。
就像倭寇将领在故事最后借用《孙子兵法》中的一句话,说:“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故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这指的,大概就是戚继光吧!
在中国历史上,特别是近代以来,数次遭遇外敌入侵,看得人总是一阵愤慨。还好乱世出英雄,戚继光,打退外敌入侵,确实是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
浅析戚继光是个怎样的人?
戚继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卒谥武毅。汉族,山东蓬莱人(一说祖籍安徽定远,生于山东济宁微山县鲁桥镇) 。明朝抗倭名将,杰出的军事家、书法家、诗人、民族英雄。
戚继光戚继光幼年时风流倜傥,很有个性。虽然家境贫寒,但是他喜欢读书,通晓儒经、史籍。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戚继光继承祖上的职位,任登州卫指挥佥事。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戚继光负责管理登州卫所的屯田事务,当时山东沿海一带遭受到倭寇的烧杀抢掠,戚继光有心杀贼,写下了“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