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瓣书香】杨章年丨梅家坪镇非物质文化遗产荷花舞

梅家坪镇非物质文化遗产荷花舞 文/杨章年
富平县梅家坪镇文昌村荷花灯舞,是具有传统文化形式的民间社火,其内容由荷花灯为导具,以十多个农村姑娘舞蹈为载体,用锣鼓伴奏或者歌曲伴舞,彰扬农民幸福的生活的一种娱乐活动。灯具制做是老艺人奥合祥、杨生智和奥志正;荷花灯制做复杂,由染纸,勒纸,烧苞,扎笼,粘瓣,制荷叶,做藕等一系复杂工序完成,它象征富贵,幸福,平安,纯真,出污泥而不染等含意。文昌村荷花舞曾多次上县演出,同时被渭南市定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是奥合祥之子奥增谦。1986年由杨章年老师编舞服装设计,县剧校学生表演参加渭南市调演,被中央歌舞团仿演改编,在中央电视台播出。
一瓣书香
荷花舞原名“云朵子” “地游子”,又称“地飘儿”“云影子”“地云子”等,随着历史的变迁也叫“跑花灯”“莲花灯”“荷花舞”。每逢庙会或春节时,社火队都排演“云朵子”。它是民间社火中长期保留的娱乐节目。
荷花舞集曲艺、音乐、纸扎、民间美术于一体,从“云朵子”“云影子”“莲花灯”等民俗观念酝酿成的这种民间舞蹈,不仅仅是中国农耕文化源头地的历史遗存,也是中国农业文明在民族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特殊产物。
一瓣书香
它的特征是道具别致,由云盘、云朵、油灯、莲花构成的舞具,民俗意味性极强,反映了农耕活动的文化内容。云盘象征甘霖,云朵象征四海太平,油灯象征五谷丰登,莲花象征祥和润泽。由此构成的意念,象征远古农耕者对大自然的敬畏,对生存的企盼,期冀风调雨顺,太平盛世的民间观念。
文昌村荷花舞的队形有龙摆尾、燕穿梭、十字套的队形变化,它的艺术价值是壮观中寓柔雅,轻捷中有平稳,所以又称“地飘儿”“地游子”,这种艺术表现形式不仅表现了农耕民族,以燕子的穿梭寓意生机,十字花套队形表示太平,表达华夏民族文化的心态和灵魂的舞蹈创造,是地方传统文化对远古龙、凤文化的传承,更是中国古文化对地方民俗的渗透。
《石川河》杂志选稿基地
平台精彩文章和 谷丨人在半坡
宗玉柱丨被带走的那人是谁
喊雷丨左邻右舍
蓝凤蝶丨匆匆又是年
张颉丨奶奶的吊篮
朱亚妮丨数字诗
刘喜阳丨百年前的刘集(上)
刘喜阳丨百年前的刘集(下)
吴宏博丨杀手的眼泪
林夕摄影丨富平的夜,令人迷醉
许毅斌摄影丨富平柿子红了
程 芳丨那年端午
王丽萍丨闲人阿几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杨章年,小学高级教师,任教45年,富平县教学能手,擅长教具制做,任小学校长25年,现已退休。特长音乐,擅长板胡,二胡,扬琴等民乐演奏。
一瓣书香
微信ID:shuxiang616
投稿邮箱:yibanshuxiang919@163.com
长按二维码关注
本期责编:任转玲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创作者)
苹果手机长按左图赞赏
请注明被赞赏的作者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