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氏食狮史什么意思 施氏食狮史讽刺了什么

施氏嗜狮的意思是什么?

施氏嗜狮出自《施氏食狮史》,意思就是有一位施姓诗人,喜欢狮子。

全篇原文如下:

石室诗士施氏,嗜狮,誓食十狮。施氏时时适市视狮。

十时,适十狮市。是时,适施氏适市。施氏视十狮,恃矢势,使是十狮逝世。氏拾是十狮尸,适石室。

石室湿,施氏使侍拭石室。石室拭,施氏始试食十狮尸。食时,始识十狮实十石狮尸。试释是事。

施氏食狮史的目的?

1 是讽刺和嘲笑那些不懂得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人。2 因为在这篇文章中,作者通过故事的方式展示了一个错误使用标点符号的人的荒谬行为,从而引起读者的思考。3 这篇文章的目的是提醒人们在写作和交流中注意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以避免误解和造成不必要的困惑。

拓展资料

20世纪30年代,语言学大师赵元任先生用同音异形的汉字写了一段小故事,该短文共计90余字,每个字都读作“shi”,读后让人费解但发人深省。该短文名为《施氏食狮史》,全文内容如下:

石室诗士施氏,嗜食狮,誓食十狮。适施氏时时适视狮。十时,适十狮适市。是时,适施氏适市。氏视是十狮,恃矢势,使是十狮逝世。氏拾是十狮尸,适石室。石室湿,氏使侍拭石室。石室拭,氏始试食是十狮尸。食时,始识是十狮尸,实十石狮尸。试释是事。

这篇游戏性的短文读起来实在拗口,不见文字只听其音我们便觉得满口是“shi”啊,可以说不见文字无人能懂。为了让大家能够有点耐心又能心平气和地阅读下去,我们还是把原文加以注音,并把翻译放置于下:

《施(shī)氏(shì)食(shí)狮(shī)史(shǐ)》:石(shí)室(shì)诗(shī)士(shì)施(shī)氏(shì),嗜(shì)食(shí)狮(shī),誓(shì)食(shí)十(shí)狮(shī)。适(shì)施(shī)氏(shì)时(shí)时(shí)适(shì)视(shì)狮(shī)。十(shí)时(shí),适(shì)十(shí)狮(shī)适(shì)市(shì)。是(shì)时(shí),适(shī)施(shī)氏(shì)适(shì)市(shì)。氏(shì)视(shì)是(shì)十(shí)狮(shī),恃(shì)矢(shī)势(shì),使(shǐ)是(shì)十(shí)狮(shī)逝(shì)世(shì)。氏(shì)拾(shí)是(shì)十狮(shī)尸(shī),适(shì)石(shí)室(shì)。石(shí)室(shì)湿(shī),氏(shì)使(shǐ)侍(shì)拭(shì)石(shí)室(shì)。石(shí)室(shì)拭(shì),氏(shì)始(shǐ)试(shì)食(shí)是(shì)十(shí)狮(shī)尸(shī)。食(shí)时(shí),始(shǐ)识(shí)是(shì)十(shí)狮(shī)尸(shī),实(shí)十(shí)石(shí)狮(shī)尸(shī)。试(shì)释(shì)是(shì)事(shì)。

加注完拼音顿时觉得天旋地转,不禁惊叹于汉字的博大精深与汉语音节的“稀缺”。值得一提的是,该段奇葩古怪、佶屈聱牙的文字在1960年还被大英百科全书收录,以此证明中国语言之特点。读音明确之后,我们再用正常的话语看看赵先生这段文字的意思吧:

有位姓施的诗人住在石屋子里。他特别喜欢吃狮子,发誓要吃十头狮子。施氏常常到集市上看狮子。十点钟,恰好有十头狮子来到了集市,这时姓施的也来到集市了。他看到这十头狮子,就拉上箭把它们都射死了。然后拖回到石屋里。但是石屋很潮湿,施氏令仆人擦干石室。石室擦干后,施氏开始尝试吃这石头狮子的尸体。吃的时候才发现这十头狮子的尸体实际上是十头石狮子的尸体。请您试着解释一下这件怪事吧。

赵先生这段异形同音字小故事,可以说给我们上了阅后终身难忘的一课。这种文字游戏把我们搞得云山雾罩,听后不知所云,只有亲眼阅之方知其意。其实该篇小短文带给我们的更多的还是关于汉字和拼音的反思。

众所周知,汉语中的同音现象是比较常见的。这是因为汉语中的音节是有限的,普通话中大概有1200多个带调音节,可是汉语中常用的和不太常用但却常在不同行业、不同专业中被使用的汉字少说也有七八千个,也就是说有七八千个常用音节。如果再加上其他不太常用的汉字,总数量就达到几万个了。这么多汉字要用这1200个音节去分担,想不同音则是妄想了。

表音文字如果音节少,则很容易造成语义混乱,而作为表意文字的汉字则恰好弥补了音节少的缺失。我们之所以明白《施氏食狮史》其中的寓意正是源于汉字字形强大的别义功能。

赵元任作《施氏食狮史》的真实意图

赵元任先生的《施氏食狮史》问世后,很多人都以此作为否定和反击汉字拼音化的证据,认为这是反击拼音化再好不过的例证了。其实,这是完全误解了赵元任的本意,他是提倡汉字拼音化的。让人觉得滑稽的是,赵元任也没想到自己竟然被“反杀”。

 

当初,赵元任作《施氏食狮史》为了说明古汉语中的不少单音词在古代可能不同音,但是到了现代相当大一部分变成了同音字。如果只是听声音则很难分辨同音字的意义,这个短文就是很好的证明。

但是,赵元任并没有以此反对汉字拼音化的意思,相反他很支持汉字的拼音化。他是设计“国语罗马字”的主要负责人,也是起初最热衷于走汉字拼音化道路的代表之一。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赵元任并没有直接参与,但是赵元任间接地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新文化运动前夕,美国的中国学生会成立了一个“文学科学研究部”,胡适找到赵元任商量研究所属分部的年度讨论话题——“中国文字的问题”。当时赵元任自己负责的论文主题便是“吾国文字能否采用字母制,及其进行方法”,后来赵元任觉得一篇论文还不够支持自己的观点,于是就连续写了几篇论文,以支持自己主张汉语采用拼音文字的观点。

而后,胡适和赵元任牵头的关于中国文字讨论,逐步扩大化,从文字扩大到中国文学问题,最后演变成了影响深远的新文化运动。

即使新文化运动结束之后,赵元任依然继续推行他的废除汉字走拼音化道路的主张。1925年9月,以赵元任等为代表的“国罗派”(对主张“用罗马字来拼写汉字”的一派,这里包括很多著名的人物,如蔡元培、陈独秀、刘半农、刘复、胡适等)在其家中成立了“数人会”。“数人会”的主要任务就是研究制定国语罗马字拼音法。

可以说赵元任是当时主张废除汉字走拼音化道路的突出代表之一。在“数人会”制定出国罗之前赵元任已经制定出两套汉字拉丁化的方案,为后来的国语罗马字奠定了基础。

不可否认,赵元任所做的努力为今天推行的汉语拼音奠定了基础,特别是他的《汉语罗马拼音法》,开创了我国文字改革的先河。

赵元任先生的汉字和拼音文字并存的主张是在挑起中国古今文明的矛盾

《施氏食狮史》这篇为说明拼音文字不适合写文言的短文,其实也说明赵元任意识到拼音化对汉字来说的短板与尴尬。因此,后来赵元任在《语言问题》一书中说:

在有限的某种用文字的场合,非用汉字不行,研究中国文学史跟中国历史当然也非用汉字不可。可是在多数场合,比方说自然科学、工、农、商、军事、普及教育,现在可以使用拼音文字。

赵氏的观点很明确,不再坚持整体拼音化,而主张汉字和拼音共存的形式:研究古代资料使用汉字,进行现代教育使用拼音。

这种两种文字形式并行的主张,在实际操作层面或许比全部拼音化更加困难,一种语言两种书写文字并存势必为交流带来更多负担。人们在两个文字系统中徘徊,国人心理上势必形成扭曲的思维趋向,一边是抓着祖宗不放,一边却是对祖宗的东西慢慢抛弃。赵氏的处理方法,很显然会挑起中国现代科学和古代文明之间的矛盾,一方是以汉字为代表的古文化和历史,另一方则是现代科学与教育。很庆幸,这种观点的影响力没有形成便夭折!

《施氏食狮史》的无心插柳,后来胡适先生“倒戈”反对拼音化,便以此短文为反驳利器

上个世纪初,包括鲁迅、钱玄同、蔡元培、陈独秀等一批杰出学者在内都把汉字看作中国落后和新思想新科学发展的“绊脚石”,他们力主废除汉字,走拼音化的道路。从民国时期这批学者便开始研究设计方案,可到头来他们的伟大梦想却是竹篮子打水,枉费了他们的一片苦心。我们可以说,汉字拼音化是当时那批学者们联合起来做出的最冲动、最草率的事情。汉字拼音化的负面影响可谓深远,以致于后来著名的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依然坚持汉字简化只能治标不能治本。他认为(参2):

简化汉字只能治标,不能改变汉字的性质。把字形简到不能再简,用来代替拼音文字,恐怕是徒劳的,要真正解决问题,还是要搞拼音文字。

按照赵元任先生的初衷,《施氏食狮史》是汉字拼音化主张的补充。他想以此说明“国语罗马字”和其他拼音文字方案的使用是有条件限制的,可用于写“白话”,不可写“文言”。从全盘汉字拼音化到“汉字写文言,拼音写白话”的转变虽算不上彻底,但从这一点,我们就可以看到赵元任对汉字拼音化态度的微妙变化。

最初坚持和领导走汉字拼音化道路的胡适,后来也慢慢放弃了一贯的主张。特别是他去了美国之后,态度发生了极大转变。1936年,胡适与周作人公开反对王了一(“了一”为王力先生的字)的“加快汉字拼音化进程”的提议。更为有趣的是,赵元任的《施氏食狮史》也成了他反击汉字拼音化的强有力的文字材料。胡适后来曾说“那时有人要用拼音来代替我国的方块字,我要赵元任把这个故事写成拼音后,就再没有人敢说用拼音代替方块字了!”

结语

美国著名历史学家、汉学家费正清曾这样看待汉字拼音化:“如果他们使用的是字母文字,中国恐怕早就分裂为像意大利、法国、西班牙、葡萄牙那样的许多个国家了。中国之能称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有一部分应归功于他们的文字。”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当时之学者急于推广新文化、新思想,救国之心切切,推波助澜于一时闹得沸沸扬扬的汉字拉丁化运动,又有谁这样冷静客观地去思考和看待汉字呢?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