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线失守的代价观后感_底线失守的代价

底线失守的代价观后感底线失守的代价观后感

失守的职场青春观后感

问题补充:失守的职场青春观后感
●银行规章制度应落地有声 ——《失守的职场青春》观后感 《失守的职场青春》由交行纪委自编、员工自演,采用对比的方法,以两个银行基层营业机构为主线,围绕银行员工的日常工作和生活逐步展开剧情,其中一家机构领导、员工廉洁自律,合规守纪,成功堵截欺诈事件或避免贷款损失;另一家机构领导、员工缺乏自我约束,违规操作,用违规手段完成业务指标、开户和变更印鉴卡、办理虚假个贷或收受贿赂等,最终吞下苦果,沦为阶下囚。 看完本片,令人深思:虽每个银行都有自己的制度,但在经营管理活动中是如何落实的?会直接导致银行执行力强弱的问题。银行规章制度应落地有声并加以“固化”。 为什么银行管理制度难以落实?笔者认为存在多方面的原因: 第一,内控优先,安全第一的理念,还没有真正成为员工的自觉行为。目前基层员工虽然合规观念有所增强,但风险意识普遍不高,在一些单位和业务领域,重业务、轻管理,没有真正树立内控优先,安全第一的理念。在制度执行上,任何一次放松、任何一个缺位都将可能带来风险。希望制度执行者们进一步加强合规意识的培养,在执行制度时不走样、不变形,全面提高业务操作时的规范化水平,在多年无案件事故发生的情况下要“优”中查“忧”,切实发挥岗位制约作用,确保各项业务健康发展。 第二,领导者不以身作则,作风霸道,影响制度执行效果。抑制权力膨胀,员工才有尊严。凡是制度执行好的银行,领导一定是一个民主正直、以身作则的典范。因为,不允许职工做的事情,领导首先不做,也就是“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样的制度才能发挥作用。但目前在不少的银行单位,却存在管理者缺乏执行制度权威的现象。如下级遇到问题,不找制度找领导。领导喜欢听下级的汇报,甚至处理一些问题忘记了还有制度,习惯凭经验拍脑袋,这样久而久之,制度也就自然成了摆设。还有些年轻领导滋生了一些“霸气官”:颐指气使,耀武扬威。他们发雷言、说雷话、办雷事,作风不民主,凭个人喜好和主观意识抓管理。 第三,制度执行缺乏持续性和全员参与。许多银行在推行新制度和企业文化时轰轰烈烈,但下文件后就不管不问。从管理学的角度看,一项制度推行实施,如果员工对制度的内函不理解,肯定会不参与或不闻不问,再加上银行忽视监督考核与个人利益挂钩,或者虎虎官威,或者才碍于面子不敢监督,或者不按事先公示的评先标准进行考核兑现,那这项制度一定形同虚设,没有任何的意义。笔者认为,制度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要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通过深化体制改革创新,努力在银行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上取得新突破,最大限度地减少腐败现象滋生的土壤和条件。目前,践行企业文化的核心理念的各项主题活动在我国各家银行开展得有声有色。但企业文化不能仅仅满足于“落地”,“落地”之后还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固化”已取得的成果。然而,“固化”要以业务经营为中心;要有制度来保障,要有全员参与和共同配合。 所以,银行管理者要把银行管理好、做大做强,需要在制度制定和执行的环节上多查查问题。管理者不能把管理当作一种权利,一切领导说了算。如今,我国已进入“高铁”时代,银行管理者必须转变观念,引入科学的管理方法,发挥制度管人的高效作用,促使银行顺利高速发展

《我的1919》观后感怎么写?

问题补充:《我的1919》观后感怎么写?
●《三国演义》从东汉灵帝中平元年(184年)黄巾起义写起,到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全国统一为止,前后共97年。它描述了三国时期纷繁的事件和众多的人物,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它的主要思想内容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三国之间军事、政治、外交事件的描述,形象生动地反映了当时各种斗争的经验和智慧。这些可供我们借鉴。孔明身上就集中反映了各种斗争的经验、智慧和才能。2.揭示了当时矛盾重重、动乱不安的局面。这能帮助我们认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封建统治阶级的反动本性。3.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动乱年代里人民群众的苦难生活与和平统一的愿望。小说描叙了封建军阀屠杀人民,劫掠百姓,以致田园荒芜,生产凋敝,白骨如山,饿莩遍野的历史事实。作者对坚持分裂割据的军阀进行了鞭挞和嘲讽;对于曹操,虽不赞成由他来统一天下,但在写他同北方军阀进行斗争时,却如实地描述了他的雄才大略;作者本来寄希望于蜀汉,把刘备、孔明作为仁君、贤相的典型来塑造,希望他们君臣际会,作出一番功业,统一中国,使百姓安居乐业。这种反对分裂、主张统一的思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具有进步意义。4.“尊刘贬曹”的思想倾向十分鲜明。尊曹或尊刘,是历史家长期的争论,这不过是封建正统观念在不同历史条件下的不同表现。《三国演义》“尊刘贬曹”的倾向,既继承了晚唐以来三国故事,直到《平话》一贯“尊刘”的文学传统,又继承了东晋习凿齿和南宋朱熹“尊刘”的史学传统,表现了为东晋、南宋偏安的汉族王朝争正统,反对入侵的外族统治的思想倾向,反映了元明之际汉族人民的民族意识。此外,《三国演义》还大力宣扬了刘、关、张的“义气”。所谓义气,内容十分复杂,既渗透了封建统治阶级的道德观念,也包含着当时人民的道德理想。有的在当时具有积极意义和鼓舞人民的力量,如人民用义气互相团结,互相救援。但是由于义气不是从阶级观点出发,而往往是从个人恩怨出发的,所以常常被封建统治阶级所利用。 6

《礼物》观后感怎么写?

问题补充:《礼物》观后感怎么写?
●《礼物》读后感世界上有许多东西对人是弥足珍贵的,比如明媚的阳光、清新的空气、乐观的心态……你可以轻易获得阳光和空气,但拥有乐观的人生却并不是那么容易。我们相信无论世事如何变迁,人生最简单的幸福就是恪守人性中最本质的正面价值观,你可以是一个平凡人,但可能会有不平凡的故事去和你的孩子、家人、朋友、员工、客户去沟通,当然,最重要的是你要和自己的心灵对话。《礼物》彰显乐观向上的人文精神,倡导健康、平衡、阳光、积极的幸福生活新概念。认为幸福的人就是凡事都看积极面,凭智慧和信念争取,都秉持良知,都能与周围的人和谐相处,这就是为什么一个幸福的家庭、一个幸福的人都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心,一份和谐的环境。 每个人生下来都有属于自己的『礼物』,那是世上最独一无二的。但是这份礼物,要*你自己去寻找……这是一个追寻『礼物』的故事,也是一个年轻人成长的旅程。当他还是小男孩的时候,有一位充满智慧的老人对他说,世上有一个特别的『礼物』,这个礼物会让他的人生变得更快乐、更成功!可是这个礼物,只有他自己才找得到。年轻人用尽方法,四处探寻,渴望得到这份能让他快乐的『礼物』。但他越是拼命去找,反而觉得自己越来越不快乐,他的『礼物』也始终没有出现。直到有一天,年轻人决定暂时放下这一切,不再汲汲营营地盲目追寻,他才赫然发现,那份『礼物』,原来一直就在他的身边……这本书,用写故事的方式故诉我们所遗忘的事情。让长大的我们去思考许多事情的角度。“礼物”不一定是实体的礼物,真正的礼物是成长的礼物。原来,小时后我们都曾经拥有,长大后却遗忘了它。这是本发人醒思的好书。上帝让我们来到人间—-就是一份礼物,礼物有各式各样的形式,等着我们一层层剥开慢慢去品尝。每人的礼物都不一样! 所以色彩也就不相同,不过给的时间是公平的,礼物这本书观念不错。 神让我们来到世间走一遭,无论是好是坏,都是一份大礼。我们品味人生中酸甜苦辣的滋味,尝尽亲情友情爱情~!最后学习生与死~!礼物好好珍惜吧!把握现在, 活在当下;记取过去的教训, 从中学习对未来做规划….这些不都是我们很熟悉的老生常谈吗?但是……你做到了吗?或许……从今天起, 你可以试着这样做,我发现当我活在当下时,我真的有些改变…..如果你愿意试试,也许你也会得到自己意想不到的收获喔。《礼物》告诉我们利用此时此刻来享受工作和生活的三种方法:把握此刻。当你想过得更快乐更高效的时候,专注于现在好的方面,并全力做好现在最重要的事;向过去学习。当你想让现在比过去更好的时候,审视过去发生的事情,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今天就采取不同的做法;着手创造将来。想象一个美好的将来是什么样子的,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今天就做些事情使之成真。明确你的目标,发掘让你的工作和生活更有意义的方法。“我们每个人都有很多相同之处:我们都在努力,我们都有恐惧,我们都想得到追求的东西。这本书就是为我们这些人所写的。” “你的工作不顺利吗?你的生活乱成一团吗?你的爱情总起伏不定吗?”那么不妨和我们一道来翻开斯宾塞·约翰逊的这本新作《礼物》,听听这位擅长讲寓言故事的医学博士这回又是怎样来解答人们心中的困惑的。大家也许看过杂技团表演结束时登场的大象吧。  为了不让大象到处走动,人们会在它的脚上拴上铁钩并系在一个小桩子上。如果仔细看看这个小桩子,你会发现它是倾斜的。那是因为身躯庞大的大象总是在一个方向用力拉动桩子而使它倾向一边,好像要被拔出来一样。但是,大象并没有逃亡的念头,这不是很奇怪吗?  其实,这其中隐藏着一个天大的秘密。人们对大象的驯养都是从它们幼年开始的。  当然,幼象一开始也想回到母亲身边而嘶叫着,全身挣扎着,然而却无法拔出那个小木桩。就这样过了几天,在精疲力竭之后也不得不放弃。  几年后,幼象长大了,力气也大了。可是却依然被拴在那根木桩上。它一点要逃跑的念头都没有,这是为什么呢?  “用我的力量是拔不出那根木桩的!”  这样的想法已深深的地印在大象的脑海里。它被幼年时的思维所束缚,无法认清自己。其实凭此刻自己的力量是完全可以轻松拔掉那根木桩的。由此可见,错误的想法一旦根深蒂固是多么的可怕。  或许,有很多孩子正是在不知不觉中被这样的“木桩”所困住了吧。  那些像大象一样受困于木桩而动弹不得的人们必须要好好读一读斯宾塞·约翰逊的《礼物》这本书。当然,它不会直接告诉你摆脱束缚的方法,但是,它会给你一些小小的领悟,让你正确地认识和发挥自己的能力和才华。  这样的领悟对孩子们也很重要,甚至于在某种意义上有着更宝贵的价值。现在,作者欣然同意给孩子们这样一个好机会来获得一些领悟,真的非常感激。  这本书会给孩子们带来一些思考:“我究竟该给自己塑造一个什么形象呢?”  接着,他们会努力去具备他们所渴望的能力,并为了这一自身的改变而付出辛劳的汗水。  更为宝贵的是,要实现这些改变和成就决非易事,孩子们必须尝到那时时伴随而来的寂寞与痛苦,和那无人相助的孤独。但这所有的残酷现实将使自信得以重生。  我要再次说明,这是一本解开“绑在木桩上的思维”的故事书。这将是送给孩子们最好的“礼物”。《礼物》是人生的寓言,“此刻”是人生真正的礼物。它呼唤我们,只要我们还在呼吸,就有发现礼物,让生命更充实、更快乐、更有意义的可能。相当棒的励志书,用简单的故事方式引导你去改变对于生活的想法与做法。《礼物》告诉我们,人生最珍贵的礼物就是:把握此刻!

哈尔滨大冬会开幕式观后感怎么写?

问题补充:哈尔滨大冬会开幕式观后感怎么写?
●在电视前看完央视一台直播的哈尔滨第24届大冬会开幕式,两个字在脑海里盘旋而至:惊艳。   知道大冬会、了解大冬会、为大冬会奉献一个承办城市市民力所能及的力量已有多时,但现在我说,我低估了并且完全没有预想到大冬会开幕式会如此精彩。  一,强烈的时尚感。我是抱着看联欢晚会的心态坐在电视机前的,可开幕式3个节目没过,我就发现我错了。整个开幕式那种从骨子里流淌出来的时尚感抑制不住的扑面而来。这是一种很难用具体特例和语言能形容出来的感受,耳目一新得出人意料,相信看了现场直播的人或多或少的都能领会。  二,经典好听的音乐。盛名之下无虚士,俄罗斯“海豚音王子”维塔斯高歌的一曲确实堪称天籁;由五大洲留学生演唱的《世界手牵手》也好听得出奇,尤其是歌曲中间部分由英语转为汉语演唱,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三,中西艺术的经典结合。秧歌里听到交响乐,京剧里听到钢琴伴奏,武术里看到芭蕾舞,穿着冰刀的花旦,吹着唢呐的黑人留学生,中式长裙和小提琴,钢琴演奏与健美杂技浑然一体……艺术融合上的奇妙创意体现了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国际化需求,也为民族艺术开辟了一片广阔天地。  四,小空间大思想。我去过哈尔滨国际会展体育中心体育馆,对那里都空间度很了解。事实上透过电视可以清楚看到,现场的固定舞台面积很小,而且还制作了很大一块冰面。但整台开幕式却在这有限的空间里体现了无限的创意。冰面、舞台和上层小舞台形成了有效
●不能什么都跟奥运会比啊~那北京开奥运会还所有运动员都是免费吃住的呢,跟其他国家的政策也不一样。大冬会是地方性的活动,定价根据地方走,据说是已经办的很不错了。

《重托》观后感

问题补充:《重托》观后感
●用: [1] 《重托》电视观后感(网页)www.eryh.com
●  社会主义社会剩余价值的分配问题,是一个具有极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的问题,因为它直接涉及到在理论和实践上如何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的问题。(注:在讨论社会主义社会剩余价值的分配以前,似乎有必要首先讨论一下社会主义社会剩余价值的存在性问题。然而,关于这个存在性问题,并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讨论清楚的,有鉴于此,作者已另外撰成一文。因此,本文的一个预设前提是,社会主义社会同样存在剩余价值。)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方面,就是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存发展的格局的形成,已使传统的按劳分配理论受到冲击,按要素分配成为一种无法摆脱的选择。如何在理论上协调这两种存在着矛盾或对立性的分配方式,使它们共同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就成了理论创新的迫切要求。本文的基本观点是,在社会主义社会剩余价值的分配上,按要素分配有其合理性,但真正的按要素分配既不等于按资分配,也不等于按劳分配,而是资本(土地被视为资本的一种)和劳动共同参与的剩余价值分配。这种分配方式,既是有效率的,也意味着在第一次分配领域里引入了公平的因素。      一、资本主义社会剩余价值的分配:马克思的看法  关于剩余价值的分配,在强调效率的经济学家们当中,流行着两个口号:一是按要素分配,此即劳动得到工资,土地得到地租,资本得到利润;二是分配的份额应当完全由市场决定,因而这是一个“实践”问题,而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这两个主张容易让人联想起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被发达国家抛弃了的西方早期资本主义社会剩余价值分配模式,因而它们在理论和实践上的有效性是值得怀疑的。  关于早期资本主义社会的剩余价值分配方式,马克思做了最为深刻的揭示。为了理解我们的怀疑,先梳理一下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社会剩余价值分配的基本理论观点,是很有必要的。不过,我们不打算详细地叙述,马克思是如何论述资本主义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及其如何在两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约束下得以实现的过程,仅仅简要地考察一下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剩余价值分配的属性及其大体分割方式的分析。  从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原理出发,马克思解释了资本主义剩余价值的来源,这就是雇佣劳动者的剩余劳动。剩余价值是工人创造的,因此,公平的分配方式是由劳动者占有他们自己所创造的剩余价值。但是,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却凭借自己的所有权无偿地占有了这种剩余价值。“劳动力的剩余劳动,是资本的无偿劳动,因为它为资本家形成剩余价值,一个无须他花费任何等价物的价值。”(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5页。)  剩余价值虽然由资本家无偿占有,但它并不是资本所有者能够单独占有的。在资本主义社会,剩余价值由资本实现并由资本所有者和土地所有者一起瓜分,从而形成利润和地租。“生产剩余价值即直接从工人身上榨取无酬劳动并把它固定在商品上的资本家,是剩余价值的第一个占有者,但绝不是剩余价值的最后所有者。以后他还必须同在整个社会生产中执行其他职能的资本家,同土地所有者等等,共同瓜分剩余价值。因此,剩余价值分为各个不同的部分。它的各部分归不同类的人所有,并具有不同的、互相独立的形式,如利润、利息、商业利润、地租等等。”(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858页。)这样,所有这些形式的东西,实际上是共同对工人的剩余劳动进行无偿占有的结果。  通过比较,马克思特别指出了利润、地租与工资的表面相同之处与本质的区别:“利润和地租同工资的共同之处在于:三者都是收入的形式。尽管如此,它们有着本质的区别:利润和地租体现着剩余价值,即无酬劳动,工资则体现着有酬劳动。”(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949页。)更确切地说,“工资以劳动为前提,利润以资本为前提。因此这些一定的分配形式是以生产条件的一定的社会性质和生产当事人之间的一定的社会关系为前提的。因此,一定的分配关系只是历史规定的生产关系的表现。”(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956页。)  我们记得马克思说过,资本家作为管理者的管理劳动尽管具有两重性,也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不过,在讨论剩余价值分配时,马克思并没有提到对这种劳动的分配。我们认为,其中的原因在于,相对于非所有者经理人员的薪金收入而言,资本家因为管理而得到的收入本身,也体现着一种有酬劳动,故而不在剩余价值分配之列。  资本家追求剩余价值的目的,并不是简单地为了占有和消费,而是为了资本的增殖。因此,他一般会把他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作为收入消费,另一部分作为资本或积累起来。“把剩余价值当作资本使用,或者说,把剩余价值再转化为资本,叫做资本积累。”(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635页。)这种积累可以表现为外延扩张,即在旧厂之外添设新工厂;也可以表现为内含扩张,即扩充原有的生产规模。问题在于,“要使商品中包含的价值和剩余价值能够在资本主义生产所决定的分配条件和消费关系下实现并再转化为新的资本,就是说,要使这个过程能够进行下去,不至于不断地发生爆炸,商品就生产得太多了”。(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949页。)但资本却做不到这一点,因此,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就不可避免。  以上就是马克思所分析的资本主义剩余价值分配的基本内涵,这种分配的社会属性和结局,是与早期资本主义本身的社会属性和命运联系在一起的。迄今为止,资本主义当然没有因为爆炸而死亡,但其中的秘密并非像西方一些学者所断言的那样,是马克思的预言错了。在某种意义上,早期资本主义确实像马克思所预见的那样已经死亡,只不过其死亡的方式有所不同,即不是通过革命而为社会主义所取代,而是通过种种社会改良尤其是分配制度改革而转变为现代发达资本主义。对于这一点,下面还将予以申述。      二、社会主义社会剩余价值的分配:传统分配方式及其变革  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社会剩余价值分配的理论分析,为我们讨论社会主义社会剩余价值分配问题提供了某些有益的启示。  首先,不难理解,无论是在资本主义社会,还是在社会主义社会,剩余价值的分配都将有一个共同的目的,那就是资本本身的增殖,换句话说,也就是所谓的效率,或所谓的效用最大化。但是,其次,资本主义分配的另一个本质趋向就是不平等和两极分化,这一趋向的存在,将导致资本主义的灭亡。如果没有任何外在的干预,比如,如果没有政府的以公平为目标的再分配措施,而只有纯粹的自由市场机制自由发挥作用,那么,社会的严重两极分化就不可避免。(注:应该说,马克思的逻辑本身并没有问题。然而,这一逻辑的前提却在20世纪以来发生了改变:资本主义国家从社会主义革命(因而其实也是从马克思的理论)中获得了启示,汲取了教训,放弃了完全自由放任的立场,以建立福利国家等形式,对资本主义进行再分配干预和社会改革,从而在保证资本继续自我增殖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马克思所预言的那种严重的两极分化,从而避免了无产阶级的政治革命。一些资产阶级学者据此宣布,马克思的预言失败了。他们认为,自由市场资本主义本身将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使分配差距缩小。比如,经济学家库兹涅茨就提出了所谓的倒U型假说,以此作为发达资本主义社会分配的演变规律。不过, 我们认为,库兹涅茨关于市场机制本身具有分配平等化效应的观点是不正确的。参见陈光金:《中国乡村现代化的回顾与前瞻》,湖南出版社1996年版,第531页。)马克思本人曾经根据这样的逻辑预言,资本主义社会最终将基本上分化为两个对立的阶级,即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并且,在资产阶级的无情压榨之下,无产阶级将成为革命的阶级,成为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社会的掘墓人。与此相关并且同时决定资本主义命运的另一个问题,就是资本自身增殖所导致的商品生产过剩,实际上,这种过剩的产生,又是与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无产阶级因为贫困化而缺乏现实购买力的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纯粹自由市场资本主义的灭亡都是不可避免的。马克思认为,替代这种极端不公平的社会的,将是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  根据上述理论逻辑,公平就成为传统社会主义分配的基本目标,成为其区别于资本主义分配制度的重要方面,效率则被放在次要的位置上。在传统社会主义分配理论中,公有制经济下的分配是按劳分配,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阶段体现公平的基本分配方式。当然,还要做出各种必要的社会扣除,并且这些扣除被认为是社会成员共同占有剩余价值的必要形式。  然而,在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的传统按劳分配制度并没有得到真正实行。在城市,在国家统一制定的工资级差的基础上,分配基本上是平均主义的,多劳多得停留在纸面上。在农村,在做出各种扣除后,剩余部分被分成基本口粮和工分粮两部分,基本口粮是平均分配的,工分粮则带有按劳分配的性质,但是,由于农村劳动生产率水平低下,能够用于按劳分配的剩余产品少得可怜,按劳分配本身所应当具有的激励作用也非常微弱。上述城乡分配情形的综合结果,当然是整体上缺乏激励和活力,导致整个经济的停滞甚至滑坡,进而引发了肇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期的大改革。改革的目标是尽可能地增强收入激励。  迄今为止,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可以说是最为成功的。农村改革实际上就是从收入分配入手,这就是所谓的家庭承包责任制,在这种责任制下,农民最初实现了“交足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全是自己的”。本质上,除了必要的社会剩余外,农村的收入分配实际上具有一种新的特征,即农民不仅获得了自己的劳动报酬性质的收入,还有权享有自己劳动的剩余产品。于是,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劳动生产率也有了大幅度提高,剩余增加了,积累也增加了,从而为农村私营经济的发展创造了初始条件。  城市的改革则相对滞后,工资体制一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都没有被很好地理顺,同时却形成了另一种格局:在做过各种必要的社会扣除(即上交国家利税)后,企业不是考虑自身的积累,而是想方设法提高职工的收入和福利,甚至贷款发奖金搞福利,想方设法把企业的利润分光吃尽,甚至对已经形成的国有资产也不放过捞一把的机会。企业因此日益变成空壳。与此同时,提供高度复杂劳动的管理者阶层的利益并没有得到应有的保障,他们按规定可得到的收入,与他们实际付出的劳动不相称。这一方面导致了管理者积极性的下降,另一方面则导致了所谓的“58”、“59”现象。1993年,国有资产流失高达5000亿元,国有企业亏损面在70%以上。当年国有净资产6691.75亿元。 (注:《经济日报》,1994年11月15日。)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1978年,农村的所有家当约值849亿元,到1992年, 农村集体和农户的实物资本和金融资本合计13000亿元,是改革前的15倍。(注:《经济学消息报》,1994年2月3日。)城市公有制企业经营日益滑坡,最后不得不走上破产倒闭、减员增效这种增加社会痛苦的改革道路,这其中尽管还有许多别的重要原因,但僵化的分配体制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上述种种变化,与私营经济的崛起一起,对传统按劳分配制度提出了挑战,实行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体制的呼声日益高涨,从而提出了重新认识剩余价值理论的要求。这种呼声具有两方面的含义。首先,它要求肯定生产要素的剩余索取权,亦即要求肯定生产要素的所有者有权占有剩余价值;其次,它要求理论上不把要素所有者凭借其所有权获得剩余价值的行为视为剥削,或者至少不要把这样的所有者视为以剥削为生的剥削者。  这样,我们看到,在传统社会主义社会分配模式中,由于公平被过度强调,效率的考虑实际上就受到过度压制,结果是效率的丧失与低水平的公平共存以及这种分配模式本身的终结。可见,如果说,只考虑资本增殖和效用最大化的早期资本主义社会剩余价值分配方式可能导致其自我灭亡的结果,那么,过于讲求平等的传统社会主义分配方式的结果却是另一个悖论:按劳分配变成了一种形式,“大锅饭”式的平均主义分配制度牺牲了效率,因而牺牲了经济的发展,从而也导致了自身的终结。由此可以得出一个一般的结论:任何分配制度,如果在剩余价值的分配上走极端,或者只讲效率,或者只讲平等,都将不可避免地陷入导致其自我终结的悖论。实际上,马克思心目中的社会主义社会,是资本主义生产高度发展、人本身也高度发展的结果,因而本来是以经济的高度效率和人本身的道德完善为前提和基础的,社会的公平也在这样的基础上得到无条件的实现。(注:在分析资本的历史使命终结的条件时,马克思就这样说道:“资本的伟大的历史方面就是创造这种剩余劳动,即从单纯使用价值的观点,从单纯生财的观点来看的多余劳动,而一旦到了那样的时候,即一方面需要发展到这种程度,以致超过必要劳动的剩余劳动本身成了个人需要本身产生的普遍需要,另一方面,普遍的勤劳,由于世世代代所经历的资本的严格纪律,发展成为新的一代的普遍财产,最后,这种普遍的勤劳,由于资本的无止境的致富欲望及其惟一能实现这种欲望的条件不断驱使劳动生产力向前发展,而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致一方面整个社会只需用较少的劳动实践就能占有并保持普遍财富,另一方面劳动的社会将科学地对待自己的不断发展的再生产过程,对待自己的越来越丰富的再生产过程,从而人不再从事那种可以让物来替人从事的劳动,——旦到了那样的时候,资本的历史使命就完成了。”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87页。)      三、社会主义社会剩余价值分配:现阶段按要素分配的合理性与限度  在讨论中国现阶段的剩余价值分配之前,还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我们把各种经济单位的税后纯利润视为剩余价值,因而,所谓剩余价值的分配,就是指税后纯利润的分配。这样,我们所说的剩余价值分配,是与一般意义上的收入分配不同的概念。  按照西方主流经济学的见解,一般意义上的收入分配表现为资本获得利息(利润),土地获得地租,劳动获得工资。但是,在我们看来,这种理论在逻辑上是有问题的。我们知道,工资是对雇佣工人付出的必要劳动的补偿,就像资本和土地本身的耗费都以收回成本的形式得到补偿一样,因此,利息和地租的分配对象是剩余价值,而工资则属于成本范畴,两者有着本质的差别。只有在作为人力资本的劳动的耗费不仅能够以工资的形式获得补偿,而且能够像物质资本一样获得“利息”时,亦即在对人力资本的耗费也能够做到“还本付息”时,我们才能以同样的逻辑讨论上述一般意义上的收入分配,亦即剩余价值的分配,也才能区分所谓按劳分配、按资分配与按要素分配。把工资与利息、地租混为一谈,即使不考虑劳动价值论意义上的剥削问题,也是很不公平的:按照这种理论,对物质资本的耗费需要还本付息,而对人力资本即劳动的耗费却仅须“还本”。  总之,工资属于成本范畴,工资额的大小,从理论上说,取决于劳动力的生产成本,通俗一点说,即取决于与一定的时代相称的必要的生活条件水平,取决于劳动的质量和数量。因此,在讨论剩余价值的分配时,无论我们说的是按劳分配、按资分配还是按要素分配,都与工资范畴无关。马克思本人其实也是这样看的。(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949页。)  在做出上述说明后,结合前面两节的分析,不难看到,就中国现阶段的实际而言,无论从公平的考虑出发,还是从效率的考虑出发,建立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体制,在理论上并非没有根据。按照我们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的理解,可以说,作为一个非常长久的社会历史阶段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根本不具备消灭剩余劳动和剩余价值的条件。既然如此,在分配方式上也就没有条件完全实行与公有制相适应的按劳分配制度,承认按要素分配,这既是理论保持自身一致性的需要,也是这个历史阶段的必然要求。  假定雇佣工人每小时创造2元的价值,雇用他的资本付给他10 元钱的工资,那么,如果他一天仅工作5小时,获得10元钱的工资, 便意味着他与资本做了一次等价交换,他没有受到剥削;如果他每天实际工作8小时,但只拿到10元工资,那么他就创造了6元的剩余价值,并且如果这6 元剩余价值被资本所有者无偿拿走,他就受到了剥削。这是剩余价值论的基本思路。但问题在于,如果没有资本,工人就不能出卖其劳动力以获得那10元工资。可以说,工人在利用资本谋生。但在资本私人所有的情况下,它为什么要平白无故地、一点好处都没有地“帮助”工人谋生呢?它难道就不应该指望工人给一点回报吗?确实,在原始共产主义时代,没有私有制,所以我的就是你的,你饿了可以拿我的产品如采集到的食物或狩猎到的猎物去充饥,反过来也一样。但后来有了私有制,再这样做就不行了,相反,使用产权属于他人的资源是需要付费的。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认为,私有制的出现是人类社会的一大进步,因为私人产权的确定为资源的有效配置提供了巨大激励,从而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当然,在传统农业社会,亲友、熟人之间的帮助和借贷行为可能不需要即时结算回报,但也不是没有回报,因为亲友或熟人之间的这种帮助或借贷行为是互惠性的。我今天痛快地借东西给你,不需要你给任何好处,但明天我可能要向你借用其他的东西,我也希望你不会因此向我索要任何报偿。因此,资本通过与劳动结合而获得一些好处,仍然是有其合理性的,是促使资本能够“乐意地”与劳动结合的激励因素。  一般地说,在公有制社会,劳动者不仅要通过劳动获得自己的生活资料,不仅要付出必要劳动,而且要为社会准备基金和社会积累基金的建立提供剩余劳动,亦即要提供所谓公共必要劳动,因为如果没有这种公共必要劳动,社会就没有资本进行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因而难以发展,其结果对劳动者自身的发展是不利的。但在私有制社会,如果资本不能获得或占有工人提供的剩余劳动,同样也不能有所积累,因而也不能进行扩大再生产,其结果将是整个社会不能有所积累,从而不能有所发展,这同样也不利于工人阶级的发展。因此,资本在与劳动结合的过程中,不仅可以要求劳动者提供部分剩余劳动或剩余价值作为他利用资本谋生的回报或价格(被称为利息),而且还可以要求劳动者再提供一部分剩余劳动或剩余价值,作为自我积累或增殖及其所有者的消费基金的来源(这被称为企业主收入)。(注:当然,资本按其本性不会停留在这些要求上,它往往会要求工人提供更多的剩余劳动,而不允许工人分享自己提供的任何剩余劳动。当劳动生产力等条件不发生变化(即没有显著提高)时,劳动者就不能获得自己的积累,没有机会自己当老板,甚至生活水平也难有提高,而只能维持其基本的生存,陷入绝对或相对贫困的状态。这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剥削。)我们不妨把这看做按要素分配的一个内容。  但是,必须注意到,在目前倡导按要素分配的各种论点中,存在着一种倾向,那就是有意无意地忽视甚至抹煞按劳分配的必要性。在这种倾向中,被认为有权参与剩余价值分配的要素,其实只有一个,那就是资本,而且是物质资本。劳动者得到工资,据认为,这就是所谓的按劳分配,资本得到剩余价值,则是按要素分配,两者各得其所,从而实现了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的结合或统一。应该说,这种可能流行起来的观点其实是非常混乱的,也是不合乎整个时代的发展趋势的,因而是有害的。  首先,它把劳动者工资与按劳分配混淆起来了。如上所述,对劳动者来说,工资不过是对他付出的劳动的补偿,是他的劳动力的价值;对资本所有者来说,工资是他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预付资本,形成其资本的可变部分,在核算时,工资要被计入成本。因此,虽然工资是劳动者的收入,但劳动者得到工资,并不意味着那是他的按劳分配所得。就其本来意义而言,按劳分配是指,在公有制下,企业上交利税后的纯利润在扣除必要的公积金、公益金等后的剩余,要按照工人的劳动贡献分配给工人。因此,按劳分配本质上是按劳动贡献分配,其分配的结果,并不仅仅是对劳动力耗费的补偿。换句话说,按劳分配应当是指劳动者按自己的劳动贡献参与剩余价值的分配。再换个角度来看,传统的按劳分配本身也包含着按要素分配的成分,只不过这里的要素被单一地理解为劳动,而不包括其他要素。反过来,所谓的按要素分配,如果仅指按资分配,那也不是真正的按要素分配,虽然其中包含着按要素分配的成分,但这里的要素被单一地理解为资本了。总之,只有在把劳动和资本都看做可参与剩余价值分配的要素时,按要素分配才具有真正意义上的合理性,否则,它就不可避免地有着内在的限度。对此,文本第一节已做了说明。  其次,它不合乎现代社会分配制度变革的大趋势,并且隐含着拒绝高智力劳动获得更多报酬的理论前景,而这既不公平,恰恰又是最有害于效率的。从发达国家的情况看,剩余价值的分配早已开始突破马克思时代的分配制度,发生了一种分配革命。(注:何传启:《分配革命——按贡献分配》,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年版。)从20世纪开始,为了得到劳动者的合作,激励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以取得更多的剩余价值,发达国家的公司和企业日益考虑让劳动者参与剩余价值的分配,这种状况,甚至已经成为现代企业制度的新特点、新趋势与新动向。  从企业内部来看,发达国家劳动者参与剩余价值分配的最主要方式有这样几种:(1)企业利润分享制(普通职工参与),到20世纪90 年代,美国和法国分别有5500万人和1400万人参与这种制度;(2 )企业价值分享制,主要是股票期权制,起初主要授予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后来日益向普通职工扩散,比如,到1997年,美国1100家上市公司中有53%的公司向全部职工授予股票期权;(3)企业所有权分享制, 主要表现形式是企业职工持股,到1990年,美国有1000万名职工参加职工持股计划,约有500家公司的股权全部由职工持有;(4)企业管理权分享制,又叫职工参与制,目前,实行职工参与制最普遍的德国1860万名职工参与这种制度,占全部职工的85%;(5)专业人员贡献报酬制。当然,劳动在参与剩余价值分配的过程中实际获得的剩余价值份额尚非很大,普遍在15%以下。(注:何传启:《分配革命——按贡献分配》,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年版。)  可见,现代意义上的按要素分配,是不会排除劳动参与的,这样一种按要素分配方式,当然还是讲求效率优先的,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兼顾了公平。发达国家的经验,值得中国各种所有制企业借鉴。      四、社会主义社会剩余价值分配:国家的作用与需要  从理论和发达国家的实践看,在社会主义社会,让劳动者参与剩余价值的分配具有多重意义。  首先,对公有制企业而言,劳动者参与企业剩余分配是搞活公有企业、建立自我积累机制的需要。在中国农村改革之初,农户的积累就是这样实现的。而在国有企业中,劳动者(包括管理者)由于对企业利润没有直接索取权,所以在生产时满足于所谓“零效益”结果(即仅仅把自己的工资生产出来),而在消费上则表现出很高的热情。这当然不利于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其次,无论是对公有制企业,还是对非公有制企业,承认劳动者有权参与企业剩余价值分配,是坚持按劳分配的需要,也是按要素分配的完整内涵的体现。因而是在现阶段实现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的统一的需要。  第三,劳动者参与剩余价值分配,是资本社会化条件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在知识经济时代,随着人力资本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增强,甚至超过了单纯的物质资本的作用,人力资本尤其是高素质的人力资本日益要求享有与物质资本相等的剩余索取权。  第四,让劳动者参与剩余价值的分配,也是使劳动者把自己的利益与企业的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提高他们的生产积极性的有效途径。  总之,可以认为,社会主义社会剩余价值的分配如能体现本文所理解的按要素分配的完整内涵,那就无异于为在效率的基础上实现公平创造了一种保障机制。(注:另一种保障机制是以社会公平为目标、以国家再分配为基础的现代社会制度安排,如税收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义务教育制度等。这种机制涵盖整个社会,并且有利于社会中的弱势群体。这种机制同样具有保证和提高效率的意义,并且是使全社会受益:它有助于从整体上提高社会成员的素质和能力,同时还具有稳定社会的功能,而社会稳定是经济发展的一个基础条件。相比之下,真正意义上的按要素分配的保障机制所涵盖的主要是实际参与生产过程的两大要素,即资本和劳动,但它同样具有促进效率和保证公平的双重作用。按要素分配意义上的保障机制发生在第一次分配领域,可以称之为“
●该片从历史的角度出发,从理论的高度着眼,采用翔实的历史资料,全景再现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伟大画卷,全面展示中国共产党人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不负人民重托、不辱历史使命”的豪迈和伟大。师生党员就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根基与社会实践的契合、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现实意义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并从不同角度发表了自己对影片的理解。“看了这部理论文献片,我深深认识到了科学发展观对中国六十年来的重大指导作用,理论只有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发挥它的价值。
●评价一个人是否德才兼备,主要看他的工作过程和结果。不想干事、不会干事、不能干事、干不成事的人,都难有政绩。衡量一个领导干部德与才的主要标准就是看政绩。坚持用人看政绩,这样公道、科学,群众服气,也可以避免发生大的偏差。但面对现实中名目繁多、五花八门的“政绩”,我们要科学甄别,客观评价,合理采信。     口碑评议政绩。金碑银碑不如群众的口碑。群众是干部政绩的受惠主体。无论领导干部如何自称为单位的发展、事业的进步作了多少贡献,取得了多少成绩,最终都要用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这个最客观、科学、公正的“天平”称量。如果绝大多数群众交口称赞、由衷认可,并能真正道出个一二三来,这样的政绩才真实可信。因而选用干部不是简单的“演讲赛”,而是严肃的“听证会”。    成本核算政绩。经营讲究成本,干部政绩同样要计算成本。从政绩所付出的代价中,我们可以掂量出政绩的真正分量,衡量出政绩的实际价值。更为重要的是,能检验出政绩的创造者有没有正确的政绩观,有没有情为民所系的忧患意识,有没有利为民所谋的责任意识,有没有权为民所用的廉政意识。只有牢固树立了执政为民的执政意识,才会时时注意精打细算、厉行节约,把有限的财力用到刀刃上;才会处处做到俭以养廉、俭以养德,把有限的资金用于建设事业、改善群众生活上。只有远离了奢侈浪费,真正源自勤俭节约、艰苦创业、惠及长远的政绩,才是当今国之所需、业之所需、民之所需。     实效考量政绩。政绩应是经得起实证、可以被感受的成效,只要不是写出来的“数字工程”,吹出来的“泡沫工程”,“秀”出来的“面子工程”,注出来的“水分工程”,政绩自然能被上级看得见摸得着,自然能被群众说得清道得明。因此,考量政绩,既要看造福当今,又要看惠及长远;既要看发展局部,又要看利及全局;既要看经济建设的成果,又要看社会的全面进步;既要看硬环境的加强,又要看软环境的改善;既要看经济总量的增长,又要看人民群众得到的实惠。只有谋近虑远、顾此及彼、良性循环、和谐发展的工作实效,才是体现爱民思想、展示为民水平、反映利民能力的真政绩。     条件类比政绩。评价一个干部的政绩,要用历史的眼光、辩证的方法。既要看现在实绩的大小,也要看前任打下基础的厚薄;既要看近期作为,又要看长远影响;既要看显性成果,又要看潜在成效;既要看个人付出的努力,又要看集体作用的发挥;既要横向比较实绩的轻重,又要纵向比较实绩的分量。尤其要充分考虑领导干部的工作条件和外部环境,如自然资源的丰乏、地理位置的好坏、政策支持的多少,都会对一个地区的发展、对一个班子和干部的工作带来重要影响。地方与地方之间、行业与行业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由于分工不同、职能职责不同、运作方式不同、人员组成不同,工作成效的表现形式和社会影响也差别很大。因此,工作实绩要分类比较和综合比较同时运用,科学分析所取得实绩的难易系数,客观、公正地判断干部的政绩。     法纪规范政绩。市场经济也是法治经济。实现法治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行使领导权力,规范经济活动,调节利益关系,维护社会稳定,要靠法制做保障。可以说,法纪为“政绩”划定的界限是最后的底线。“政绩”符不符规、合不合法是测评考量政绩的重要前提。合法合规的行为未必是利民惠民的政绩,但违规违法的政绩必定是劳民伤财、得不偿失的作为。在法律纪律前提下创造政绩,应当成为考证政绩的立足点。

●进一步贯彻校党委《关于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实施方案》的指示精神,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和本质要求,材料学院组织师生党员利用课余时间观看10集大型电视理论文献片《重托》。2009年4月7日,材料学院全体师生党员每人上交了一份《重托》观后感。   该片从历史的角度出发,从理论的高度着眼,采用翔实的历史资料,全景再现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伟大画卷,全面展示中国共产党人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不负人民重托、不辱历史使命”的豪迈和伟大。师生党员就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根基与社会实践的契合、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现实意义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并从不同角度发表了自己对影片的理解。“看了这部理论文献片,我深深认识到了科学发展观对中国六十年来的重大指导作用,理论只有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发挥它的价值。”一位学生党员写道。      此次活动是材料学院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学习调研阶段工作之一,材料学院将会陆续进行其他学习活动,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向深入。
●  社会主义社会剩余价值的分配问题,是一个具有极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的问题,因为它直接涉及到在理论和实践上如何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的问题。(注:在讨论社会主义社会剩余价值的分配以前,似乎有必要首先讨论一下社会主义社会剩余价值的存在性问题。然而,关于这个存在性问题,并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讨论清楚的,有鉴于此,作者已另外撰成一文。因此,本文的一个预设前提是,社会主义社会同样存在剩余价值。)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方面,就是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存发展的格局的形成,已使传统的按劳分配理论受到冲击,按要素分配成为一种无法摆脱的选择。如何在理论上协调这两种存在着矛盾或对立性的分配方式,使它们共同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就成了理论创新的迫切要求。本文的基本观点是,在社会主义社会剩余价值的分配上,按要素分配有其合理性,但真正的按要素分配既不等于按资分配,也不等于按劳分配,而是资本(土地被视为资本的一种)和劳动共同参与的剩余价值分配。这种分配方式,既是有效率的,也意味着在第一次分配领域里引入了公平的因素。      一、资本主义社会剩余价值的分配:马克思的看法  关于剩余价值的分配,在强调效率的经济学家们当中,流行着两个口号:一是按要素分配,此即劳动得到工资,土地得到地租,资本得到利润;二是分配的份额应当完全由市场决定,因而这是一个“实践”问题,而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这两个主张容易让人联想起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被发达国家抛弃了的西方早期资本主义社会剩余价值分配模式,因而它们在理论和实践上的有效性是值得怀疑的。  关于早期资本主义社会的剩余价值分配方式,马克思做了最为深刻的揭示。为了理解我们的怀疑,先梳理一下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社会剩余价值分配的基本理论观点,是很有必要的。不过,我们不打算详细地叙述,马克思是如何论述资本主义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及其如何在两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约束下得以实现的过程,仅仅简要地考察一下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剩余价值分配的属性及其大体分割方式的分析。  从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原理出发,马克思解释了资本主义剩余价值的来源,这就是雇佣劳动者的剩余劳动。剩余价值是工人创造的,因此,公平的分配方式是由劳动者占有他们自己所创造的剩余价值。但是,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却凭借自己的所有权无偿地占有了这种剩余价值。“劳动力的剩余劳动,是资本的无偿劳动,因为它为资本家形成剩余价值,一个无须他花费任何等价物的价值。”(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5页。)  剩余价值虽然由资本家无偿占有,但它并不是资本所有者能够单独占有的。在资本主义社会,剩余价值由资本实现并由资本所有者和土地所有者一起瓜分,从而形成利润和地租。“生产剩余价值即直接从工人身上榨取无酬劳动并把它固定在商品上的资本家,是剩余价值的第一个占有者,但绝不是剩余价值的最后所有者。以后他还必须同在整个社会生产中执行其他职能的资本家,同土地所有者等等,共同瓜分剩余价值。因此,剩余价值分为各个不同的部分。它的各部分归不同类的人所有,并具有不同的、互相独立的形式,如利润、利息、商业利润、地租等等。”(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858页。)这样,所有这些形式的东西,实际上是共同对工人的剩余劳动进行无偿占有的结果。  通过比较,马克思特别指出了利润、地租与工资的表面相同之处与本质的区别:“利润和地租同工资的共同之处在于:三者都是收入的形式。尽管如此,它们有着本质的区别:利润和地租体现着剩余价值,即无酬劳动,工资则体现着有酬劳动。”(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949页。)更确切地说,“工资以劳动为前提,利润以资本为前提。因此这些一定的分配形式是以生产条件的一定的社会性质和生产当事人之间的一定的社会关系为前提的。因此,一定的分配关系只是历史规定的生产关系的表现。”(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956页。)  我们记得马克思说过,资本家作为管理者的管理劳动尽管具有两重性,也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不过,在讨论剩余价值分配时,马克思并没有提到对这种劳动的分配。我们认为,其中的原因在于,相对于非所有者经理人员的薪金收入而言,资本家因为管理而得到的收入本身,也体现着一种有酬劳动,故而不在剩余价值分配之列。  资本家追求剩余价值的目的,并不是简单地为了占有和消费,而是为了资本的增殖。因此,他一般会把他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作为收入消费,另一部分作为资本或积累起来。“把剩余价值当作资本使用,或者说,把剩余价值再转化为资本,叫做资本积累。”(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635页。)这种积累可以表现为外延扩张,即在旧厂之外添设新工厂;也可以表现为内含扩张,即扩充原有的生产规模。问题在于,“要使商品中包含的价值和剩余价值能够在资本主义生产所决定的分配条件和消费关系下实现并再转化为新的资本,就是说,要使这个过程能够进行下去,不至于不断地发生爆炸,商品就生产得太多了”。(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949页。)但资本却做不到这一点,因此,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就不可避免。  以上就是马克思所分析的资本主义剩余价值分配的基本内涵,这种分配的社会属性和结局,是与早期资本主义本身的社会属性和命运联系在一起的。迄今为止,资本主义当然没有因为爆炸而死亡,但其中的秘密并非像西方一些学者所断言的那样,是马克思的预言错了。在某种意义上,早期资本主义确实像马克思所预见的那样已经死亡,只不过其死亡的方式有所不同,即不是通过革命而为社会主义所取代,而是通过种种社会改良尤其是分配制度改革而转变为现代发达资本主义。对于这一点,下面还将予以申述。      二、社会主义社会剩余价值的分配:传统分配方式及其变革  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社会剩余价值分配的理论分析,为我们讨论社会主义社会剩余价值分配问题提供了某些有益的启示。  首先,不难理解,无论是在资本主义社会,还是在社会主义社会,剩余价值的分配都将有一个共同的目的,那就是资本本身的增殖,换句话说,也就是所谓的效率,或所谓的效用最大化。但是,其次,资本主义分配的另一个本质趋向就是不平等和两极分化,这一趋向的存在,将导致资本主义的灭亡。如果没有任何外在的干预,比如,如果没有政府的以公平为目标的再分配措施,而只有纯粹的自由市场机制自由发挥作用,那么,社会的严重两极分化就不可避免。(注:应该说,马克思的逻辑本身并没有问题。然而,这一逻辑的前提却在20世纪以来发生了改变:资本主义国家从社会主义革命(因而其实也是从马克思的理论)中获得了启示,汲取了教训,放弃了完全自由放任的立场,以建立福利国家等形式,对资本主义进行再分配干预和社会改革,从而在保证资本继续自我增殖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马克思所预言的那种严重的两极分化,从而避免了无产阶级的政治革命。一些资产阶级学者据此宣布,马克思的预言失败了。他们认为,自由市场资本主义本身将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使分配差距缩小。比如,经济学家库兹涅茨就提出了所谓的倒U型假说,以此作为发达资本主义社会分配的演变规律。不过, 我们认为,库兹涅茨关于市场机制本身具有分配平等化效应的观点是不正确的。参见陈光金:《中国乡村现代化的回顾与前瞻》,湖南出版社1996年版,第531页。)马克思本人曾经根据这样的逻辑预言,资本主义社会最终将基本上分化为两个对立的阶级,即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并且,在资产阶级的无情压榨之下,无产阶级将成为革命的阶级,成为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社会的掘墓人。与此相关并且同时决定资本主义命运的另一个问题,就是资本自身增殖所导致的商品生产过剩,实际上,这种过剩的产生,又是与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无产阶级因为贫困化而缺乏现实购买力的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纯粹自由市场资本主义的灭亡都是不可避免的。马克思认为,替代这种极端不公平的社会的,将是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  根据上述理论逻辑,公平就成为传统社会主义分配的基本目标,成为其区别于资本主义分配制度的重要方面,效率则被放在次要的位置上。在传统社会主义分配理论中,公有制经济下的分配是按劳分配,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阶段体现公平的基本分配方式。当然,还要做出各种必要的社会扣除,并且这些扣除被认为是社会成员共同占有剩余价值的必要形式。  然而,在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的传统按劳分配制度并没有得到真正实行。在城市,在国家统一制定的工资级差的基础上,分配基本上是平均主义的,多劳多得停留在纸面上。在农村,在做出各种扣除后,剩余部分被分成基本口粮和工分粮两部分,基本口粮是平均分配的,工分粮则带有按劳分配的性质,但是,由于农村劳动生产率水平低下,能够用于按劳分配的剩余产品少得可怜,按劳分配本身所应当具有的激励作用也非常微弱。上述城乡分配情形的综合结果,当然是整体上缺乏激励和活力,导致整个经济的停滞甚至滑坡,进而引发了肇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期的大改革。改革的目标是尽可能地增强收入激励。  迄今为止,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可以说是最为成功的。农村改革实际上就是从收入分配入手,这就是所谓的家庭承包责任制,在这种责任制下,农民最初实现了“交足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全是自己的”。本质上,除了必要的社会剩余外,农村的收入分配实际上具有一种新的特征,即农民不仅获得了自己的劳动报酬性质的收入,还有权享有自己劳动的剩余产品。于是,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劳动生产率也有了大幅度提高,剩余增加了,积累也增加了,从而为农村私营经济的发展创造了初始条件。  城市的改革则相对滞后,工资体制一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都没有被很好地理顺,同时却形成了另一种格局:在做过各种必要的社会扣除(即上交国家利税)后,企业不是考虑自身的积累,而是想方设法提高职工的收入和福利,甚至贷款发奖金搞福利,想方设法把企业的利润分光吃尽,甚至对已经形成的国有资产也不放过捞一把的机会。企业因此日益变成空壳。与此同时,提供高度复杂劳动的管理者阶层的利益并没有得到应有的保障,他们按规定可得到的收入,与他们实际付出的劳动不相称。这一方面导致了管理者积极性的下降,另一方面则导致了所谓的“58”、“59”现象。1993年,国有资产流失高达5000亿元,国有企业亏损面在70%以上。当年国有净资产6691.75亿元。 (注:《经济日报》,1994年11月15日。)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1978年,农村的所有家当约值849亿元,到1992年, 农村集体和农户的实物资本和金融资本合计13000亿元,是改革前的15倍。(注:《经济学消息报》,1994年2月3日。)城市公有制企业经营日益滑坡,最后不得不走上破产倒闭、减员增效这种增加社会痛苦的改革道路,这其中尽管还有许多别的重要原因,但僵化的分配体制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上述种种变化,与私营经济的崛起一起,对传统按劳分配制度提出了挑战,实行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体制的呼声日益高涨,从而提出了重新认识剩余价值理论的要求。这种呼声具有两方面的含义。首先,它要求肯定生产要素的剩余索取权,亦即要求肯定生产要素的所有者有权占有剩余价值;其次,它要求理论上不把要素所有者凭借其所有权获得剩余价值的行为视为剥削,或者至少不要把这样的所有者视为以剥削为生的剥削者。  这样,我们看到,在传统社会主义社会分配模式中,由于公平被过度强调,效率的考虑实际上就受到过度压制,结果是效率的丧失与低水平的公平共存以及这种分配模式本身的终结。可见,如果说,只考虑资本增殖和效用最大化的早期资本主义社会剩余价值分配方式可能导致其自我灭亡的结果,那么,过于讲求平等的传统社会主义分配方式的结果却是另一个悖论:按劳分配变成了一种形式,“大锅饭”式的平均主义分配制度牺牲了效率,因而牺牲了经济的发展,从而也导致了自身的终结。由此可以得出一个一般的结论:任何分配制度,如果在剩余价值的分配上走极端,或者只讲效率,或者只讲平等,都将不可避免地陷入导致其自我终结的悖论。实际上,马克思心目中的社会主义社会,是资本主义生产高度发展、人本身也高度发展的结果,因而本来是以经济的高度效率和人本身的道德完善为前提和基础的,社会的公平也在这样的基础上得到无条件的实现。(注:在分析资本的历史使命终结的条件时,马克思就这样说道:“资本的伟大的历史方面就是创造这种剩余劳动,即从单纯使用价值的观点,从单纯生财的观点来看的多余劳动,而一旦到了那样的时候,即一方面需要发展到这种程度,以致超过必要劳动的剩余劳动本身成了个人需要本身产生的普遍需要,另一方面,普遍的勤劳,由于世世代代所经历的资本的严格纪律,发展成为新的一代的普遍财产,最后,这种普遍的勤劳,由于资本的无止境的致富欲望及其惟一能实现这种欲望的条件不断驱使劳动生产力向前发展,而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致一方面整个社会只需用较少的劳动实践就能占有并保持普遍财富,另一方面劳动的社会将科学地对待自己的不断发展的再生产过程,对待自己的越来越丰富的再生产过程,从而人不再从事那种可以让物来替人从事的劳动,——旦到了那样的时候,资本的历史使命就完成了。”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87页。)      三、社会主义社会剩余价值分配:现阶段按要素分配的合理性与限度  在讨论中国现阶段的剩余价值分配之前,还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我们把各种经济单位的税后纯利润视为剩余价值,因而,所谓剩余价值的分配,就是指税后纯利润的分配。这样,我们所说的剩余价值分配,是与一般意义上的收入分配不同的概念。  按照西方主流经济学的见解,一般意义上的收入分配表现为资本获得利息(利润),土地获得地租,劳动获得工资。但是,在我们看来,这种理论在逻辑上是有问题的。我们知道,工资是对雇佣工人付出的必要劳动的补偿,就像资本和土地本身的耗费都以收回成本的形式得到补偿一样,因此,利息和地租的分配对象是剩余价值,而工资则属于成本范畴,两者有着本质的差别。只有在作为人力资本的劳动的耗费不仅能够以工资的形式获得补偿,而且能够像物质资本一样获得“利息”时,亦即在对人力资本的耗费也能够做到“还本付息”时,我们才能以同样的逻辑讨论上述一般意义上的收入分配,亦即剩余价值的分配,也才能区分所谓按劳分配、按资分配与按要素分配。把工资与利息、地租混为一谈,即使不考虑劳动价值论意义上的剥削问题,也是很不公平的:按照这种理论,对物质资本的耗费需要还本付息,而对人力资本即劳动的耗费却仅须“还本”。  总之,工资属于成本范畴,工资额的大小,从理论上说,取决于劳动力的生产成本,通俗一点说,即取决于与一定的时代相称的必要的生活条件水平,取决于劳动的质量和数量。因此,在讨论剩余价值的分配时,无论我们说的是按劳分配、按资分配还是 500 – 天涯问答 首页 问题 全部问题 休闲娱乐 情感家庭 生活常识 商业理财 社会民生 购物消费 电子数码 电脑网络 旅游地区 教育科学 文学艺术 体育运动 健康医疗 游戏 商业资讯 精华知识 天涯行家 知识专家 我的主页 我要提问 天涯问题 > 对不起!您查找的页面在火星,地球暂时无法访问内部服务器错误(Internal Server Error)查看帮助5秒之后页面自动跳转,您可以:1) 返回首页2) 去其他地方逛逛:我的首页 标签 找人 活动 热点推荐你有一个好老板吗? 初恋女友在男人心中到底有多重要?毕业后,你还和同学联系吗?小时候你最喜欢玩什么游戏? 分手需要个仪式吗? 意见反馈 帮助 Ice.TimeoutExceptionat IceInternal.Outgoing.invoke(Outgoing.java:147)at cn.tianya.wenda.component._WendaComponentDelM.rpc(_WendaComponentDelM.java:32)at cn.tianya.wenda.component.WendaComponentPrxHelper.rpc(WendaComponentPrxHelper.java:45)at cn.tianya.wenda.component.WendaComponentPrxHelper.rpc(WendaComponentPrxHelper.java:19)at cn.tianya.wenda.dao.impl.TopicDAOApiImpl.getPriorityUserTopics(TopicDAOApiImpl.java:894)at cn.tianya.wenda.action.TopicAction.getTopPriorityTopics(TopicAction.java:1932)at _jsp._thread__jsp._jspService(_thread__jsp.java:1327)at com.caucho.jsp.JavaPage.service(JavaPage.java:60)at com.caucho.jsp.Page.pageservice(Page.java:570)at com.caucho.server.dispatch.PageFilterChain.doFilter(PageFilterChain.java:179)at com.caucho.server.webapp.DispatchFilterChain.doFilter(DispatchFilterChain.java:115)at com.caucho.server.dispatch.ServletInvocation.service(ServletInvocation.java:229)at com.caucho.server.webapp.RequestDispatcherImpl.forward(RequestDispatcherImpl.java:277)at com.caucho.server.webapp.RequestDispatcherImpl.forward(RequestDispatcherImpl.java:106)at com.caucho.server.dispatch.ForwardFilterChain.doFilter(ForwardFilterChain.java:80)at com.caucho.server.webapp.WebAppFilterChain.doFilter(WebAppFilterChain.java:173)at com.caucho.server.dispatch.ServletInvocation.service(ServletInvocation.java:229)at com.caucho.server.http.HttpRequest.handleRequest(HttpRequest.java:274)at com.caucho.server.port.TcpConnection.run(TcpConnection.java:511)at com.caucho.util.ThreadPool.runTasks(ThreadPool.java:520)at com.caucho.util.ThreadPool.run(ThreadPool.java:442)at java.lang.Thread.run(Thread.java:619)

报童观后感咋写?

问题补充:报童观后感咋写?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