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徽游记 | 关于碧山,西递,秀里

? ? ? ?11月底的周末,『按时喝酒群』里的其中五位成员去了一趟黄山……周围的村落……闲逛。不是去爬山啦,毕竟瘸子还爬不动山。事实上黄山不会是周末小憩的最优选择,甚至『之一』都不会。毕竟开车要6个小时,飞机又太短的航程,上下飞机都耗时不少。所以这尴尬的距离杜绝了任何想法。但『按时喝酒群』广州分舵主ccleaf忽然提供给大家一晚黄山黟县周边高端民宿折扣价入住的福利,诚邀上海的我们一起前往小聚,所以大家欣然前往,3个小时高铁再外加一小时的自驾车程,即便是周五下班后过去,也忍了!黟县碧山村
第一晚入住的酒店,名字颇为肥腻——猪栏酒吧乡村客栈(黟县碧山店)。周五晚入住时已是夜深人静,村里的狗都不想理会我们的叨扰,所以根本瞅不清楚这周遭什么环境,但这猪栏客栈倒是初见便惊艳。因为去程路上Rita一路在说她曾入住一古宅客栈遇到的灵异古怪氛围,结果抵达猪栏酒吧乡村客栈,便发现,我靠,是一座看起来上百年的徽派老古宅啊。真是说啥来啥,嘴巴真……客栈门口的停车场还站着一个人吗?!!仔细一看,是个戴着面具的稻草人!在黑夜也蛮瘆人的,白天再看,倒是喜感十足。
?↑白天补拍的一张稻草人
但事实上,这古宅的氛围对我们的影响,也就在一瓶酒下肚之后,就开始烟消云散了。

毕竟像我们这样的夕阳旅行团,打卡景点那都是小事,最重要是有酒喝。
一夜无话,没有听到怪异的屋顶声响,也没有什么诡异的敲门声,太让人『失望』了。第二天周六十点的早餐截止时间,勉强算是赶上了个尾巴。
白天才能看清这座猪栏酒吧客栈的全貌。占地面积600多平方米的客栈据说是由上海一对青年诗人投资100多万元改建经营的。它采用明代的三层建筑的样式设计,在怀旧的气氛中融合了徽派乡村的古朴和宁静。

午饭也是在客栈里吃的,老鸡汤简直有治愈的疗效,也勾起幼时的记忆味道。不过徽菜其实也蛮重油重盐的,要撇干净鸡汤上的油,估计可以折磨死习惯清淡强迫症的广东人。
吃饱喝足,踏出客栈,四周就是『黟县碧山村』了。李白曾为黟县赋诗——“黟县小桃源,烟霞百里间。”到了此地,立马理解为何李太白称黟县为“小桃源”。它是“徽商”和“徽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周围满布明清民居、祠堂、牌坊、园林,也被誉为“中国画里乡村”。在众多的古村落中,西递、宏村为众人所知,然而还有颗避世遗珠,那便是碧山。孤陋寡闻的我也是第一次听闻此村名,但这萍水初逢倒是带来不少小惊喜。这片1600年历史的地方,至今仍保存着徽州古村落的典型历史风貌,白墙黑瓦的民居、错落有致的马头墙、曲折幽深的街巷,深深烙上了时光的记忆。而且很重要的是,它还没有宏村、西递那样被商业化所包装,村子中有一条枧溪河自北而南穿过,不喧不闹,本真的面貌更觉得感人。
碧山村里最红火的两个地点,一是『碧山书局』,它其实是南京先锋书局的第八家分店,由一座拥有二百年历史的祠堂启泰堂改建而成。一楼正门进入,三面书架沿墙而立。二楼还有书桌若干,承担咖啡馆、阅读室的功能,站在二楼凭窗眺望,远山如黛,错落有致的民居如同是在水墨山水中徐徐展开的画卷。

现场感觉来打卡拍照的人,多于来买书的人。一开始也会纳闷此处开一家乡村书店意义何在。但也许对当地人来说,它是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精神栖息地,不是我们来观光的人可以轻易理解的。
碧山村第二火的景点,必然是『工销社』。碧山工销社原为建于1964年的碧山供销社,同时也是碧山村祠堂尚义堂的遗址。2015年,这座老宅和院子被两位外来的人改造一个文化综合体空间,拥有商店、工坊、出版、展览、讲座、舞台表演、餐饮等多种功能。焕然新生的工销社项目甚至参加了第16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其在圈中的名气不小。
工销社里头所摆设的商品,一看都吓一跳,来自日本,并不是普通的货色。2018年他们邀请了日本设计界著名的D&DEPARTMENT 店铺进驻工销社的销售大厅,将这家在日本已经成名20年的精品手工店铺的商品引入国内,所有产品都围绕“长效设计”的理念而来,『只售卖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商品』——这样的匠人之心,必然……价格不菲。而且在日本D&DEPARTMENT的店铺也非常讲究跟当地人文建筑的自然融合,所以倒是很适合跟碧山工销社这样的环境相结合。甚至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样的『联姻』似乎对于这样的徽派古村来说过于前卫了,这也是创始人特别勇敢的一面,反而显出供销社与别不同的个性。

是不是觉得上面每一个场景都有如一幅海报?即便简单如一瓶花,一幅画……这里具有让人一眼就喜欢的特质,恨不得在此住个十天半月,天天看月升日落,看风起云涌,不理世事之繁琐。
『工销社』的身份和功能非常多元化,像一个落在乡村里的实验田,生长出什么,孕育着什么,又滋养了什么,都不是一时半会可以定义和判别的。但世界上有趣的事情不在于那些在商业或生活常识上顺理成章、循规蹈矩、理所当然的部分,而是很多我们觉得十分纳闷、不可置信、不太可能的部分,是那些可能被称为『傻帽』的行为和想法。
但那才是让人觉得世界可以很别致的部分。向勇敢的傻瓜们致敬!
黟县西递古镇
有时想想,古人活得也真美妙,经过某偏僻之地,看中那里的山清水秀,就能画地建屋,也似乎无人管辖,久而久之那地方就成为自己家族繁衍生息、绵绵不断的起点(很容易让我想起《百年孤独》)。这样的故事,在曾经的中华大地上并不罕见。其中,黟县的西递古镇就有类似的历史。
西递古镇,可谓与宏村、卢村齐名,据闻始建于北宋庆历七年(公元1047年),最早来此定居的人是胡氏一族。胡氏之族,原本姓李,乃唐昭宗李晔之幼子,因避朱温之乱,由近侍郎胡三公护带至婺源避难,后改姓为胡,取名昌翼。1047年胡昌翼之五世孙胡仕良由婺源去金陵(南京)途径西递,深深被这里的山形水势所吸引,认定西递是一块极为难找的风水宝地,一年后,举家迁来西递居住,从而写下了胡氏家族在西递九百五十余年繁衍生息的历史。

正因为历史悠久,它完好留存的14-19世纪的古建筑成为被人赞誉的『明清古民居博物馆』,两百多栋古建为你搭建了一个可供穿越的时空,99条高墙深巷使游客如置身迷宫。不过问题是:去过宏村的人,也许对此地没有太多新鲜感受。

西递已经不似碧山村那种小型村落,可以完全自由地开放,它被商业圈养起来,不买门票你是无法进入其中的。这不知道对它是好事还是坏事,想想,中国同样经营模式的古镇还少吗?不管如何,懂的人,可以来此地读懂徽派文化的些许底色,毕竟,我一直认为徽派建筑是中国古时民居艺术中的巅峰代表之一。
秀里影视城
文章开头提到的ccleaf给我们腾出来的折扣民宿,名为『青普文化行馆(黄山秀里店)』,它是一个连锁,在全国多个地方都有分店,风格独居特色,都是与当地人文、建筑的精萃相融合,成为展现当地历史风情的一个绝佳住所。
青普文化行馆(黄山秀里店)也采取了同样的构建方式,它其实是秀里影视城的一部分,整个影视城复刻出一整片如村落般的徽派建筑群,是一个文化体验和旅行休闲的区域。电影版的《武林外传》就是在此拍摄,同福客栈,还记得吗?
影视城正常进入是需要门票的,但住在青普行馆的话,则可以免门票进入影视城园区闲逛,是非常不错的福利。青普里还提供古装汉服等服装可供住客借用,十三姨就披了件红色披风。我本想穿一件类似于龙袍的袍子,但感觉过于夸张,要是帽子和发妆不配套的话,会显得不伦不类,于是作罢。

可能由于秀里影视城里的可拍场景太多了,反而显得青普文化行馆变得『普通』,所以我也基本没有专门为它捏几张照片。但事实上,青普在此次周末的徽游记里,承担了无法磨灭的重要地位,理由是——在青普工作人员的协助下,在按时喝酒群『不靠谱群友』们的通力合作下,我在此地完成了proposal的重任。11月28日,这个日期,从此有了不一样的纪念意义。哎呀,要说回顾整个过程,可能有点过于复杂、琐碎、漫长,但情绪和氛围里留下的惊喜、紧张、欢快、搞笑、喜悦……它们组成了这一隆重的记忆片段。感谢咱们按时喝酒群的损友们,ccleaf、rita和段干木,虽然段干木用她一镜到底的『绝技』把现场所有好的镜头位置都给挡住了,但我算了,不怪她!另外还要隆重感谢青普行馆的服务员陈珊珊,鞍前马后帮忙准备和布置,估计事后他们收拾那间大屋子都让人抓狂吧,感恩的心!

如兔子老大说的,竟然有人站出来为民除害了——咳咳,此处的『害』自然是在下,不是那个谁哈。话糙理不糙,说得对!
好了,本期周末徽游记到此结束。但旅途不息,本周末,还将有一段新的『充电』旅程在等待,它将是田园牧歌的山野轻旅。猜猜这一站,会去哪里,又有谁作伴,会有什么故事发生呢?
-Story Never Ends-
其他写过的好看的下酒故事
还想听其他故事?
那你得有足够好的酒了
> I am Nobody<
有事联系请微信leungvision(请说明来意,看心情或者颜值加)

版权声明